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栗旭晨||拜年,时光深处的记忆

忻州是民歌的海洋,有多少山山梁梁,就有多少美丽动听的爱情吟唱。二人台《拜大年》是忻州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开头是这样唱的:过罢大年头一天,我和连成哥哥来拜年,一进门,把腰弯,哥哥拜,妹妹搀,乃司一呦咳,咱兄妹二人拜的一个什么年…唱者如泣如诉,听来如醉如痴,把忻州人拜年的习俗通过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演绎得两情相悦珠联璧合。多少年过去了,爱情还在,爱情的结晶还在,拜年的老传统还在。听着《拜大年》长大的我,只有在乡下,才由衷地感受到拜年的意义和传承,热烈喧闹的氛围,吹开我如梦如诗的年少感知情怀,历久弥新,难以忘却。


拜年,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文化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自古以来,拜年原有的含义是向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恭贺过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如遇到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拜年的习俗也在不断改革变化中,已基本取消了向长者叩头这一礼数,代之以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形式,使拜年这一传统减少了许多繁琐的环节。尤其是2020年正月新冠疫情蔓延,在居家过年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的口号下,口罩一度遮掩了亲情友情,网络、通讯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们足不用户拜年提供了更为快捷优质的服务,也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爷爷在我们家是最有文化的人,在村里镇里县里都读过书,在太原阎锡山部队上做过文秘,解放后在邻村当过教员。爷爷告诉父亲,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拜年的时间为正月初一到初五,过了腊月初八就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从正月初五到十五走亲访友叫拜晚年。拜早年和拜晚年都属避免遗憾的应急或补救性质,民间谚语有云: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父亲告诉我,拜年要给天、地、神、人都拜。过年的第一件开门大事是"开财门",也就是给天拜年,诚表开门大吉,迎新接福,祈祷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财运滚滚,万事大吉。同时,在供奉的财神爷面前,叩头祷告保佑买卖兴隆财运亨通。拜了天开始拜地,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土地爷牌位前供奉上五谷杂粮,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我家巷口往东一百米处是"神树"大杨树和观音庙,初一早上,人们去给观音菩萨上香敬供,有钱人家不惜钱财去烧“头柱香",热闹异常,观者甚多。

初一早上吃饭前,父母亲带着我们到另一个家供奉祖先的牌位前去祭拜,小小的我看着父母非常虔诚和敬重。始祖栗仲贤明代从大槐树迁来南高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逝后葬于村南栗家园,为后代所追思怀念。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就是继承祖先遗愿,弘扬前辈义举,矢志振兴门庭,光前裕后。可惜文革中,这些神圣的牌位却不知其踪。接着,我们到前院守寡多年的奶奶那头去拜年,父母先叩头,我们依次再叩,祝愿奶奶健康长寿,长命百岁。奶奶从枕头下取出手绢,给每个人二角钱,作为压岁钱。回到家中,地上早已摆好了草拍子,弟兄三人齐齐跪下来叩头,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特别是感谢父母亲这一年来对这个家的辛劳和付出。母亲给我们每人三角钱,按照乡俗闺女是不用叩头的,姐姐也挣了属于她那一份。那个年头,我们村在奇村公社是年底分红最少的村庄之一,有一年一个工才分红了一角八分钱。我们兄妹四个从父母口袋里一下子拿走了一块二,父母得动弹多少天呀!当时只顾高兴,根本不知道父母的劳作之苦。

刚吃了早饭,母亲还没有拾撺碗筷,本家的叔叔们已经进来拜年了。母亲赶紧把碗筷先放进锅里,招呼客人,等他们走了再洗涮。母亲端出瓜子糖果,给叔叔家的孩子每人手里塞上两颗糖一把瓜子,每个派发给两毛钱。大哥领着我和弟弟也到本族的爷爷和叔叔家去拜年,这一趟下来,基本上一上午就过去了,虽然肚子饿了,但口袋里鼓鼓的,除了瓜子、花生、柿饼子、黑枣,还有块数八毛钱的进项。下午,家里来拜年的人更多了,三人一伙,五个一群,前脚刚走,后脚又来,有叫父母哥嫂的,叫叔婶的,还有喊爷爷奶奶的,进门就拉草拍子,扑通叩头,说几句恭喜发财身体健康的祝福话。父母身上实在掏不出钱来了,只能给每个人一掬瓜子一颗糖蛋蛋。俗话说,穷舍命,富抽筋,年年难过年年过,即便是一把瓜子一颗糖,贫穷的父母面对一拔拔前来登门拜年的人,不愿让大家空手而归,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寄托在未来的日子里。初二,是女儿领着女婿回娘家拜年的特定日子,我们跟着父母到八里外的金村给姥姥姥爷拜年。初三,到石家庄村姑姑家拜年,姨姨家本来是初四要去的,因为姨姨和姑姑在同一个村,就一起拜了。初五日值破五,一般不出村拜年。初六,姑姑和姑父来给我父母拜年,由于姑姑就我父亲这一个哥哥,格外亲,来了父母总是要留住吃饭的。那时候,我们家穷,而姑父在邮电局上班,又是抗美援朝的伤残军人,来时大包小包,临走还要塞给我母亲二百块钱。时至今天,姑姑姑父去世已三年多了,我依然记得他们来给我父母拜年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终于,我成了全家第一个进城上班的人,父母的窘境得到初步改善。与此同时,拜年的习俗逐渐开始改变,比如叩头。大年初一,本族的晚辈们依旧来,一条街上的近邻们照常来,父母用我给的钱备了香烟、红糖,还有我从城里买回来的细点心招待来客。晚辈们一进屋欲叩头拜年,小马扎替换了草拍子,父亲便说:咱不兴老一套了,来了就有了,坐着告诉哇!说罢,递上烟和糖水,母亲给娃娃们的拜年钱涨到了五毛,出手大方了许多。后来大哥娶了嫂子分开另过,姐姐和弟弟都进城上了班,父母的生活大大改善,给孙子外甥的拜年钱逐年涨到了二十、五十和一百。


记得我结婚后,正月初二到岳父母家拜年,淘气的妻侄儿不知从哪儿找了个草拍子,放到当地,看新女婿如何给他爷爷奶奶拜年。岳母大人大量,说不用拜了,地上有土,怕把裤子弄脏呢。我正窃喜有个台级下,一旁的妻子笑嘻嘻地开口道:拜吧,今年是头一年,就图个吉利吧!一旁的大兄嫂也说必须得叩头,其实,我从心底是愿意叩头的,因为岳父岳母也是父母,二老能把他们的掌上明珠嫁给我,这是我的福分,也是对我的信任。于是,我叩头就拜,一种敬老养老责任感油然而生。

隔着平凡的烟火,那些记忆中的拜年故事,都被时光默默收藏。我的父亲已去世一年多了,老人家讲过的拜年故事和他经历的拜年往事,点点滴滴,成串成篇,让我记忆犹新。去年正月,我领着女儿女婿去给我岳母大人拜年,礼数都免了,以敬茶取而代之。中午,因为是新老女婿登门拜年,五个不同姓不同庚的女婿开怀畅饮,地上竟躺了五六个酒瓶。年是拜好了,酒却喝多了,女婿已不能开车,只好由女儿开着回了城。


每逢过年,晚辈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给长辈拜年,表示对长辈的感恩,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许多亲朋好友各自忙碌,一年当中难得一聚,通过过年拜年这一特殊的方式,来增进相互的联系和感情。过年的一些习俗被排斥了,比如燃放烟花爆竹,但拜年这一习俗被沿袭了下来,说明文化不能断层,只能传承,才能唤醒大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讲的就是这个理儿。

循着记忆踪迹,一路走回曾经,岁月静谧无声,时光深处的许多拜年故事被风吹散了。近年来,年味越来越淡,缺失了许多有内涵的东西。拜年,是年文化的传承光大。一张春风般的笑脸,一句感恩的问候,一声温暖的祝福,会让人灿然于心一辈子。
作者简介

栗旭晨,山西忻府区南高村人,现任忻州市广播电视台专题部主任,荣获山西省第五届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金质奖章,发表新闻、文学作品一百余万字,著有文集《跨越》、散文集《梦里花落》《梦里花开》行于世。散文《岳母在上》《杨胡的葡萄熟了》荣获全国文学大奖赛一等奖。

*栗旭晨||积小流   润万民 ——忻州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纪实
*栗旭晨||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代序)
*栗旭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   忻县民歌
*栗旭晨|| 太原战役中的忻县支前
*栗旭晨||西忻县抗战群团组织
*栗旭晨||忻县国共谈判始末
*栗旭晨||抗战时期的忻县教育
*栗旭晨||忻县地下交通站那五年
*栗旭晨||定襄地道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婿当了皇帝,却无法满足岳母的过分要求,只能废了发妻皇后之位
天贶
【岁时丛谈】“请姑姑”与家庭伦理
征文|是家乡变了,还是你变了
说着哭着 逗笑了
夫妻俩走亲戚不能睡一起,回娘家也不行,并非迷信,是有科学依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