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闻县中小学生“贵生杯”征文比赛:159号作品】 杨柳雁 ||读“显祖”之诗,思“文化”传承


读“显祖”之诗,思“文化”传承

徐闻中学高一(1)   杨柳雁

一看到“贵生杯”几个字,就有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

小学时,在老师办公室的旁边,总看到这样的一间教室——“贵生课堂孵化室”,那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好奇,这是做什么用的呢?虽然这个疑惑在当时没有解开,但“贵生”一词在我心中留下了最初的印象。

初中时,老师们经常说这样的一句话:“孩子们,我们明天要参加贵生课堂的教学比赛,你们要提前做好准备”,“贵生”这个词再次在耳边不断地被提起,它究竟是什么意思?但羞于向老师请教,这个问题就暂时搁置一边了。

直到偶然的一次机会,在一节历史课上,历史老师提到汤显祖这个人物并对其在徐闻的功绩做介绍时,对于“贵生”之义,我才豁然开朗,简单而言,就是“以生为贵”——尊重生命,多学知识。其实那节课最大的收获是,我还知道了我们县有一处与汤显祖有关的文化遗迹——“贵生书院”。听老师说,这是汤显祖在贬任徐闻典史时,有感于当地士子好斗轻生而倡建的书院。从那天起,我对老师口中的“贵生书院”心驰神往,渴望能到此地一游,无奈后来随着学业的加重,一直没有机会身临其境,体会其魅力。

但庆幸的是,到了高中以后,教室里有了图书角,里面就有关于汤显祖的一些书籍,这让我内心稍微有了一丝慰藉。在阅读这些书籍之时,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汤翁写得一些诗作,有些是与我们的家乡徐闻有关的。细品其中的一些,你便能体会到他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爱与不舍及其伟大的人格魅力。在其众多诗作中,最触动内心的一首便是他动身北归之前,特意为徐闻人们题的一首诗——《徐闻留别贵生书院》:“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海波终日鼓,谁悉贵生情。”虽仅有寥寥的二十字,但其间不见消沉之气,不见离别之苦,满满的都是对脚下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与眷恋。还有一首是《寄候徐闻邓母》,这是其北归之后写得,“ 真妃南斗向南图,游子登堂泪欲枯。海蚌一瓯知味美,可怜无复报恩珠。”这是一首报恩诗,读完之后不禁让人内心充满着感动,何为真君子,我想这便是,点滴之恩,当永世不忘。

汤翁在徐闻任职期间只有一年,因此留下的诗作并不多,但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品读之后总会感慨万端。每一次品读之后,我都想找我身边的人,和他们分享我的感受,但无奈的是我身边知贵生书院的人很多,但知汤显祖的人很少;遗憾的是我书本上入选其它诗人的诗歌有很多,但唯独汤翁之诗不多,这让我只能无助地合起书本,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失落,且有点酸楚。其实,汤显祖及其诗作是我们徐闻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来,可是作为本土人,我身边的同学,包括其它的一些人,很多是对此一无所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应该深思。

其实,不仅是汤显祖,在我们徐闻有故事的官员还有苏轼等人,他们或到徐闻任职,或在被贬途中经过徐闻,虽然停留的时间都很短暂,但他们无不为这片曾经荒蛮愚昧之地,播下文明智慧的种子。难道今天我们就任由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无人问津吗?令人欣喜的是,我们没有,“'贵生杯’征文比赛进校园”就是最好的实例,这一活动的成功举办,引发了千千万万学子参与的热情,他们开始注重对身边传统文化的探寻,开始发掘这些传统文化背后的独特的价值,这难道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好传承吗?我想,也只有这样,400多年前提倡的“贵生”精神才能在这片红土地上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渴望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进校园,让更多的年轻学子了解并热爱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并能在传扬的过程中引以为傲。

指导教师:谭春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生书院
汤显祖:视名声如贞操
【春】雷州方言13:个字还赢九丘田
散文||汤显祖的“贵生”辨
汤显祖的《牡丹亭》与岭南
历史天空飞过的一只“傻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