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山靖王墓发掘一只特殊铜壶,全身却刻满鸟篆文,专家:巅峰之作

中山靖王墓,一听这个名字就有许多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吧?

编辑搜图

中山靖王墓就是著名的满城汉墓,墓主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这个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的儿子,其人非常的好色,此外对美酒极为的渴望,而他的子孙后代也是极为茂盛,共计有120多个人,这么说吧,或许称刘胜为享乐诸侯更合适。

1968年随着中山靖王墓被发现之后,就迎来了考古队的发掘工作,为了发掘这个中山靖王墓,考古队也着实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发掘的成果更是震惊了世人,单单文物就出土了10000多件,其中好几件文物更是被评定为了国宝,像金缕玉衣、错金铜博山炉、长信宫灯、鎏金银蟠龙纹铜壶。

编辑搜图

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鎏金银蟠龙纹铜壶,其实当时在第一眼看到鎏金银蟠龙纹铜壶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它和其他文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单看造型就很一般,这样类型的铜壶其实考古史上并不少见,可是就是因为鎏金银蟠龙纹铜壶上面刻着的那些诡异花纹,却间接的让鎏金银蟠龙纹铜壶被评为了国宝级的文物,专家直言这绝对是汉代青铜器的巅峰之作,这到底是为何呢?

我们知道鎏金银蟠龙纹铜壶是一件青铜器,其实单单鎏金银蟠龙纹铜壶作为青铜器就已经体现出它的不菲价值了,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的代表,而真正让青铜器的技艺发挥到顶峰的无疑是在汉代,且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不少惊爆眼球的青铜器文物。

编辑搜图

先具体看下这件鎏金银蟠龙纹铜壶,它通高44.2厘米、腹径28.5厘米,盖子上面有3个云形片状钮,腹部的两侧有首衔环,的确从这个造型来看,算不上很是有特殊,毕竟和它类似的铜壶真的有不少,可是如果再仔细去观察下的话,就会发现鎏金银蟠龙纹铜壶绝非眼前看着的那么普通,相反它的身上充满了很多神秘感。

仔细看会发现壶表面上面的花纹是用金银丝镶嵌而成的,行家会发现其实这就是很牛叉的技艺“错金银”,这项技艺可以说是很难运用的,可以这么理解,那就是将金银丝镶嵌在壶的身体上,然后制作成各种不同的花纹,最后再用将金银丝给错平,使其和铜壶本身融为一体。

编辑搜图

很多的珍贵文物上面都采用了这种技艺,像我们熟悉的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战国错金银云纹豆等,那么错金银技术到底多难呢?

这么说吧,就算是现代的技艺都必须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制作一件之后,就会在市场上立马受到追捧。

编辑搜图

其实鎏金银蟠龙纹铜壶上面不单单是运用了错金银技术,另外还有一种隐藏的奥妙,那就是壶身体看似很精美的花纹,实则并非是花纹,而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就是“鸟篆文”。

相信许多人对“鸟篆文”一无所知吧,也很好理解的,就是将鸟的姿态给放置在文字上,这样的话文字看起来会类似小鸟飞翔一样的唯美姿态,换成现代的说法,那就是:艺术美。

编辑搜图

此外专家还在鎏金银蟠龙纹铜壶身上发现了三段“鸟篆文”,分别是“盖圜四缀,仪尊成壶”、“盛兄盛味,於心佳都,于”和“口味,充润血肤,延寿却病,万年有余”,经过专家们翻译得出的结果就是一章很是流行的打油诗。

如今这件错金银鸟篆文铜壶被收藏在河北博物馆中,有时间不妨去亲身体会下这件来自2000多年前的国宝级文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北博物院馆藏青铜器赏析!
错金银青铜器
今日头条
西汉 错金银鸟篆文铜壶
解密 | 一对青铜壶从两千年前捎来的吉祥话儿
中山靖王刘胜墓(6)铜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