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校长”升职何故万人空巷送行?


纪念那些像珍珠一样高洁的先贤
        ——题记

1624年(明嘉靖四十三年)初冬,廉州府城门外举行一场饯行盛宴。参加者有官有民,男女老少,空巷而出,宴席从城门口一直摆到了割过禾的稻田里。(“凡郡之僚友、乡之大夫相与供张设祖,自郭门达郊垌。”)
 
众人为之饯行的人姓林,名建邦,字懋服,福建莆田人,是廉州府学的掌教,相当于“校长”。不过“这丫头不是那鸭头”,那时的“校长”可不是今日能比的。仕出科举之途,府学专门培养科举人才,官员皆由此出,府学“校长”就跟“县长”一样望高权重。在廉州府学任掌教六年的林建邦,接到任命,荣升湖广承天府知府。
 
同僚“倾巢而出”,知府(“市长”)以降,包括同知(“副市长”)、通判(“监察委主任”)、推官(“法院院长”)、经历(“秘书长”)、照磨(“办公室主任”)、检教(“公安局长”)、司狱(“监狱长”)……还有合浦、灵山、钦州的教谕(“教育局长”)齐齐到场,大家纷纷举杯祝贺。林建邦谦和地逐一回敬,大家熙熙攘攘,一派和乐。
 
从廉州府掌教调任承天府知府,无疑是破格提拔。湖广承天府可不是寻常之地,它位于嘉靖皇帝的出生地安陆州(现钟祥市)。嘉靖皇帝的前任明武宗朱厚照荒嬉无度,落水后一病不起,他没有儿子,堂弟朱厚熜捡漏坐上了皇位,在自己的出生地湖广布政司安陆州设立“承天府”,等于一个“特别行政区”。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不知不觉已是午后时分,随从催促林掌教上路。经常来往的朋友和执教过的学生,依依不舍,两百多人骑着马,跟着“校长”的马车,一直送出了廉州地界。(“而门下士与其所常从游者二百余人,咸策羸马从之,逾廉之境犹依依不忍听去。”)
 
这一幕,被当时参加饯行宴会的一位叫“钟振”的廉州府吏记录下来。他写了一篇《掌教林侯去思碑记》,讲述了明朝嘉靖年间廉州府学“校长”林建邦的感人事迹。
 


他记录了当时廉州府同僚和里巷之民,听到林建邦调走的消息,大家伤心地围在掌教车前车后,就像跟父母亲戚分离一样。大家回到学宫后,互相说起林掌教的为人与往事。
 
林建邦到廉州任掌教已经六年。他家学渊源深厚,堪称文章圣手,开合有度,有理有据,跟他的为人一样,从来不装腔作势,不讲空话套话。林掌教待人接物态度温和,与之交谈如坐春风;他教学有方,把枯燥的经书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大家都上他的课。有人原先无心向学,庆幸遇到林掌教,终于朽木可雕,稀泥糊上了墙。

大家七嘴八舌,回忆起过去府学的教师因为薪水低,工作辛苦,都斤斤计较,无所用心。林掌教来了之后,制订“教师守则”,搞“绩效考核”,大家再也不像原先吊儿郎当。他同时也十分体恤教师,谁家里遇到困难都想方设法解决。(“我先生至,则定其章程,作其勤厉,警其懈逸,恤其窘者。”)

他对乡亲也是不分亲疏远近,娶不到老婆的、死了不能下葬的、受灾没有房子住的,凡此种种忧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都成了他自己的操心事。
 
廉州一直以来中举登科的人寥寥无几,读书风气差,离京师万里之遥,有人进京会试常因筹集路费耽误日期,林掌教自己出钱送考,还勉励“等你的好消息”,从此廉州再没有出现过学生因贫困而失考的现象。(“吾庠近稀科第,士气隳驰……士之以贡计偕春官者,阻于官费不时给,皆迁延迟暮。先生悉贷而趋之上道,曰:犹可冀于京闱也。自是士皆如期入京师。”)
 
这话题触动了在场的人。一位当年在林掌教资助下得以赴京赶考,当上“公务员”的府吏,找到了钟振,把大家的想法告诉他。
 
他对钟振说:“掌教过去经常夸你,你不是也得过他的资助进京赶考吗?他现在离开了,我担心他的这些好事廉州人以后都忘了,你应该把它们记下来。”
 


钟振说,这正是我所想的。像林掌教这样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虽然是其本色,但实在难得。他在府里和合浦县干过,又到府学当掌教,每个岗位的口碑都很好。特别是在合浦县当知县时,采珠进贡简直是县里一灾,他摸清底细,把计划做得十分周全,既把事办了,又不使百姓受罪,对府民简直是再生之恩。(“先生廉得其实,于是综核调度,咸中肯綮,迨事集而民不告劳,四境欣然庆更生焉。)
 
那年廉州城西大火,烧了三百多间房屋,林掌教想方法筹集善款救济,不到十日,大家都有了安身之所。
 
合浦县“教育局局长”(教谕)朱程、“副局长”(训导)陈湍履上任没多久,因病相继去世,林掌教牵头把他们的丧事办得妥妥当当,完全按照礼仪。两人得以扶柩归葬,全靠林掌教之力。
 
朱程还有一件事,刚上任就被借钱的债主追到衙里,逼他还钱,不得已告诉林掌教。林掌教二话没说,拿钱给他还了债。朱程去世后,林掌教拿着欠条在棺材前烧掉。这两件事花的钱并不是小数,其他恤贫抚困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钟振觉得,做到林掌教这样宅心仁厚,对人倾囊相助,实在不容易。尽管他现在离开了,但应该把他的事迹记录下来,传播开去,成为更多人学习的榜样,而不应该让它们局限在府学或者廉州府,随着岁月流逝而湮没。
 


钟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府署里的同事郑杲、陈渐逵,一起捐钱找了块石碑,将林掌教的事迹刻成了碑文。
 
石碑现在自然找不到了,但因为这篇《掌教林侯去思碑记》,人们知道了林建邦的名字,知道廉州府曾经有过这样一位以德服人的“校长”。

正可谓——

凿石又如何,碑碣不复在。
不朽在人心,俎豆且何为。
盛德五百载,岁月未可埋。
我今掷卷叹,斯人安在哉。

(喜欢可转发、点击在看并留言

其他相关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初登州知府张尚贤:曾招安过于七,后来官至奉天府尹
明代澧州知府、知州考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二百七十四卷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卷一三六二
一、明代
《桂氏进士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