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宜用扩权思路治理“低价游”

我对香港旅游不是太有好感。有一年跟团去玩,那个导游像是学过变脸,阴晴不定,转瞬即变。我们进了一个表店,有人不想购物,躲进了吸烟间,她居然闯进去把大家赶出来。时间嘀嘀嗒嗒,度日如年,香港表店里呆的那两个小时,成了我人生难以忘怀的灵魂煎熬。看到多数人离开时只是象征性买点小玩意,有人甚至空着手,导游上车时完全变了个人,比《孔雀东南飞》里焦仲卿的妈还恶,一车人像洗过的新衣服,被她骂得“缩水”。她后来又带我们到一个保健品店,路上吓唬我们前一天有个团因为没买东西,被丢在太平山顶过了一夜。把我们吓得要死,互相打听我们有没有太平山顶的行程,要是没有就不去了。其实她一直在玩名堂:早上离开酒店时让大家都带上行李,晚上换地方住,香港的酒店很紧张。我带着三个老人、三个小孩,大包小包,连滚带爬,傍晚回到住处,感觉大堂很眼熟,原来又住回了头天那一家。

尽管过去了十几年,但过程还历历在目。我参加的并不是“低价团”,因为在那之前听得太多到香港“被”购物的传闻,交费时特别声明宁可多交点钱,也不参加“购物团”,组团的旅行社回答是,香港是购物天堂,会安排有购物点,但不买没有关系。没想到还是中了“彩”。我去过台湾,台湾的导游也带人去购物,我们进一间玉器店,导游不催不问,一个小时后准时出门,不少人都空着手,那个女孩(其实估计也有30多了)依旧笑意盈盈,还跟我们“透底”:带客人进店,她能拿到多少“帕”(英文percent,百分之几)。弄得我们歉意油生,她一路嘴巴像两片竹板一样响个不停,介绍风土人情、讲名人轶事,还给我们放张学良、邓丽君的纪录片,让我们猜台湾为什么很少看到两元的钱币……一团人没买东西的固然不好意思,买了的也后悔没多买点。

世界很大,大家都是笼里的鸟,心里长翅,都想出去看看。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明白旅游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消费”,用诗人的话来说,是“精神的飞翔”,是一件需要有“情调”或“情怀”才适宜做的事,而不是“揩油吃豆腐”的勾当。现在经常有人在网上晒自己“穷游”的经验或攻略,甚至还出书上节目,炫耀一文不名周游列省或列国的经历。穷家富路,出门旅游需要花钱,不可能勤工俭学,自己不花钱,一定是别人在支付你的成本。能省就省没错,但把不能省的也省了,占了别人的便宜还满世界炫耀,只能说明“三观”有问题,把吃免费餐当成了本事。


说到免费餐,有人形容参加香港“低价游”是吃“免费午餐”,而天下是没有“免费的午餐”的。事实上,天下“免费午餐”并不少,“快的”与“滴滴”比拼的时候,许多人都坐过免费车;送餐网站抢市场,很多学生不仅午餐免费,连晚餐也不用花钱,吃白食成为一场接一场的狂欢。这些“免费午餐”实际上是为抢占市场“下一盘很大的棋”的公司在“埋单”,而“低价团”只是“貌似免费”罢了。

香港游的“低价游”与内陆有扯不清的瓜葛,参团的游客被从内陆忽悠过去,香港那些“地接社”的幕后老板不少也是内陆人,等于是内陆人借香港地盘敲内陆人竹杠。“低价游”实际上是一种“博傻游戏”:一方给另一方“挖坑”,另一方明知道“挖坑”,但相信自己不会掉下去;一方看你居然不掉下去,只好把你推下去或踢下去。双方各怀心思,赌对方的底线:导游赌游客白吃白住白玩,不会做“铁公鸡”;游客则抱定不给导游“宰”,谅你不敢用枪来逼我。双方都在比谁脸厚心黑。

旅游产业是当下发展最快的产业。萝卜快了不洗泥,管理跟不上在所难免,而要培育国民成熟的旅游心态,短时间显然不可能做到,从某个角度说,这种乱象是“初级阶段”的必然现象。但“低价游”出现打死人的悲剧,说明问题严重到了“非管不可的时候”。怎么管?国家旅游局“有关人士”认为一些游客“明知有诈”仍执意参加“低价团”,应一并处罚。这话听起来有点像恫吓,把板子高高举起,实际上很难落到屁股上。因为旅游部门既不能对游客罚款,更不能拘人,剩下的大概只有把游客记到黑名单里。而这样的黑名单,对游客是不是侵权,似乎缠夹不清。

难打到游客屁股,最大的问题是“低价游”的概念本身很模糊。如果说300元游香港属于“低价”,那么多少才算合理?现在的说法是,“不低于当地旅游部门或旅游行业协会公布的诚信旅游指导价30%”,但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公布这样的指导价,而且似乎也没有要发布的迹象,因为确定这种市场行为的指导价,是一个不亚于解九连环的难题,公布了的往往也离谱得要命,毕竟市场是动态的,就像周彦宏的歌唱的:“明明是个大晴天/偏偏落下雨来/没找到避雨的伞/己湿透全身/为何总会是这样/计划没有变化快/越想你越没有期待。”


我非常理解和尊敬国家旅游局这样的态度,这说明他们对“低价游”与大家一样同仇敌忾。但旅游这样一个边际性很强的行业,“吃、住、行、游、购、娱”环节的问题,从管理职能来说,分别属于工商、物价、食药监、交通、公安、质监等部门的“责任田”,旅游部门像“虚君共和”的国王,并没有权直接去“耕作”,而实际上它也一直是“不在其位却谋其政”,这是当下旅游管理部门的尴尬。但我想,不管怎样尴尬,也不宜出手去打游客板子。作为“婆婆”,旅游部门的“媳妇”是旅游企业,不是游客,这是它权力的边界。

治理行业或市场的混乱,政府出手的效率最高。因此,对于各种乱象,一些部门“加强管理”都习惯于扩权。在“权力清单”越来越明晰的当下,政府应学会更多地借助“市场之手”或“社会之手”,而不宜以一种扩权的思路来寻求加强行业管理,而这恰恰是五中全会提出“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的要求,也是“政治正确”的体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出境游热门地为何成“低价游”重灾区
成都旅游协会持续抵制“不合理低价游”倡议书
斩断不合理低价游的“黑链条”
为什么很多旅行社推出价格超低的“低价游”?不会赔钱吗?
“免费港澳游”,结果花费超10万?你能怪谁?
强制购物、言语恐吓、关小黑屋…低价游究竟还有多少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