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维传(第76章)

第76章  寄情丹青

“哦?什么画?”王维坐直身子,饶有兴致地问。

“你记得不?那次在越州若耶溪畔,你说等将来咱们老了,你当'持竿叟’,我当'浣纱媪’。我想,这个画面,一定很美。”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床前,璎珞脸上似乎也抹上了一层月光特有的清辉。

“唔,娘子想让我把这个场景画下来?”王维看着月光笼罩下的璎珞,嘴角上扬,眼中满是宠溺。

“嗯,男耕女织,夫唱妇随,这样的日子,我很是欢喜。”璎珞点点头,用清亮的眸子回应了王维的目光。

“这有何难?不用说画'持竿叟’和'浣纱媪’,只要娘子喜欢,便是当'持竿叟’和'浣纱媪’也容易。等过几天你身子舒坦了,我带你去溪边垂钓,让小蝶熬鱼汤给你喝,可好?”

璎珞不禁哑然失笑,轻揉微隆的腹部,自言自语道:“孩子,你阿爷如今三句不离吃食,就怕阿娘委屈了你呢。”

王维哈哈一笑,忍不住伸手刮了下璎珞秀挺的鼻梁,说:“你若能乖乖多吃些,我便不唠叨了。”

“遵命。”璎珞努了努嘴,心头却是一阵甜蜜。

次日一早,王维照例去衙门处理公务。临走前,特地叮嘱璎珞道:“你好生歇着,今晚我早些回来,为你画那幅《越州叟媪图》。”

璎珞笑着点头,目送王维走远后,缓步来到书房,为他准备画画时惯常要用的笔、墨、纸、砚,特别是笔,画画比写字要讲究多了。

璎珞凝神想了想,一一备齐了小号羊毫提笔、小号狼毫提笔、长锋羊毫笔、长锋狼毫笔、狼毫书画笔等各种画笔,以供王维选用。

可能惦记着画画,这日晚膳,王维只简单吃了一点,就放下竹箸,起身微笑道:“娘子可愿为我铺纸磨墨?”

璎珞一边点头笑允,一边问道:“摩诘,你打算画山水?还是画人物?”

王维笑了笑,并不直接回答,而是偕璎珞往书房走去,荡开一笔,侃侃而谈:“璎珞,南朝有位画家,名叫宗炳,一生漫游山川,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后以老病,才回江陵。他将游历所见景物,绘于居室之壁,自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他晚年著书立说,在《画山水序》中自称'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我每回作画,每念及此,便不禁心向往之。”

“好一句'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这样的境界,何等洒脱,何等豪迈。难怪唐人大多喜画花鸟,你却独爱山水。如今,我明白了。”

“璎珞,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山水之中,自有精神,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说的便是此意。此生我若能像宗炳那样,走遍天下山水,入以丹青,描以绢帛,老时在家中画上满壁山水,也就不枉此生了。”

“是的,走过千山万水之后,若能将心中的山水画诸笔端,也便留住了岁月的痕迹。不负岁月,不负韶华,还有,不负那个陪你一起走遍山水之人。”璎珞看了一眼王维,嫣然一笑。

“是的,璎珞。绘画之道,应以山水为师,摒除心中一切杂念,方能画出好作品来。一幅好的山水画,一定强于真山真水,因为画中已经融入了画者的境界。”

两人正说话间,璎珞已娴熟地为王维铺好纸、磨好墨,静候王维动笔。

王维挽起袖袍,走到案前。只见他神情专注地拿起小号羊毫提笔,用中锋淡墨在宣纸上勾勒起来……只一息功夫,原本空白的宣纸上,就出现了连绵起伏的群山,峰峦耸峙,云林繁密,沿群山蜿蜒而过的,就是那波光潋滟的若耶溪……

“摩诘,看你画画,几笔就能传神,其中可有什么章法?”璎珞心生赞叹,不解地问。

“自然是有的。凡画山水,须按四时。春景则水如蓝染,山色渐清。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秋景则天如水色,雁鸿秋水。冬景则借地为雪,水浅沙平。”

见璎珞听得认真,王维索性放下画笔,继续娓娓道来:“凡画林木,远者疏平,近者高密,有叶者枝嫩柔,无叶者枝硬劲。古木节多而半死,寒林扶疏而萧森。凡画天气,有雨不分天地,不辨东西。有风无雨,只看树枝。有雨无风,树头低压,行人伞笠,渔父蓑衣。雨霁则云收天碧,山添翠润。早景则千山欲晓,雾霭微微。晚景则山衔红日,半掩柴扉……”

王维自幼学画,尤其擅长水墨山水,已然自成一家。璎珞一边侧耳聆听,一边若有所思道:“唐人大都喜欢青绿山水,为何你偏偏对水墨山水情有独钟?”

王维呵呵一笑,指着宣纸上浓淡不一的墨色道:“璎珞,山水画分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两大类别。青绿山水喜用金碧青绿描绘山水,代表画家是隋末唐初的展子虔、李思训。水墨山水单纯用墨、不用颜料,这方面的代表画家倒是寥寥。我偏爱水墨,你看,墨分五色,或焦、或浓、或重、或淡、或清,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只需这黑白二色,便可绘尽天下山水,可谓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璎珞虽不如王维精通绘画,但在王维的耳濡目染下,也略知一二。她颔首微笑道:“是了,听你如此一说,我倒是想起了李思训的一幅名画——《江帆楼阁图》,用色鲜艳浓郁,画风富贵华丽,倒是有一种贵族气派。”

“是的,李思训出身皇室,能文能武,堪称全才。他祖父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长平王李叔良,父亲是原州都督府长史李孝斌。他自己以战功闻名于时,曾任过右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窃以为,他是青绿山水画派当仁不让的掌门人。我715年到长安时,曾想找机会登门拜访,向他当面讨教一二。可惜他716年与世长辞,深以为憾。我到太乐署任职后,倒是听说他有一侄儿,名叫李林甫,小名哥奴,精通音律,很是有才。”

“嗯,和青绿山水相比,水墨山水用色淡远,颇有士大夫气质,确实更适合你。”璎珞低头看了一眼他尚未完工的画稿,抬眸一笑道:“摩诘,在你笔下,我可是那墨色一点?”

王维笑着摸了摸他如瀑的秀发,说:“即使是一点,也是那最美的一点。”

璎珞心中自是欢喜,浅笑盈盈道:“上回你写的《鸟鸣涧》极好,尤其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两句。诗如画,画如诗,若将这首诗配上这幅画,就再完美不过了。”

“哈哈,娘子,为夫自认还算持重,但若是被你这样夸下去,恐怕也要飘飘然起来。时辰不早了,请娘子先去安歇如何?”

璎珞双脚本就有些浮肿,这会站了许久,倒真有些乏了。她看了看砚台里的墨汁还有不少,便点头笑道:“画画是精细活儿,我就不扰你了,等着明日欣赏你的大作。”

看着璎珞缓缓离去的背影,王维心中暗忖,等璎珞身怀六甲时,要为她画一幅像才好。

(未完待续)

《王维传》全部连载

王维传(第一章)王维传(第二、三章)王维传(第四、五章)王维传(第六、七章)王维传(第八章)王维传(第九章)王维传(第十、十一、十二章)王维传(第十三、十四章)王维传(第十五章)王维传(第十六章)王维传(第十七章)王维传(第十八章)王维传(第十九章)王维传(第二十章)王维传(第二十一章)王维传(第22章)王维传(第23章)王维传(第24章)王维传(第25章)王维传(第26章)王维传(第27章)王维传(第28章)王维传(第29章)王维传(第30章)王维传(第31章)王维传(第32章)王维传(第33章)王维传(第34章)王维传(第35章)王维传(第36章)王维传(第37章)王维传(第38章)王维传(第39章)王维传(第40章)王维传(第41章)王维传(第42章)王维传(第43章)王维传(第44章)王维传(第45章)王维传(第46章)王维传(第47章)王维传(第48章)王维传(第49章)王维传(第50章)王维传(第51章)王维传(第52章)王维传(第53章)王维传(第54章)王维传(第55章)王维传(第56章)王维传(第57章)王维传(第58章)王维传(第59章)王维传(第60章)王维传(第61章)王维传(第62章)王维传(第63章)王维传(第64章)王维传(第65章)王维传(第66章)王维传(第67章)王维传(第68章)王维传(第69章)王维传(第70章)王维传(第71章)王维传(第72章)王维传(第73章)王维传(第74章)王维传(第75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画:隋唐五代时期之山水画的成熟
水墨山水
精美的青绿山水
水墨与青绿,轻车熟路!徐子清山水画
什么是山水画,关于山水画你知道多少呢?
中国山水画总论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