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喝杯30元的咖啡被嘲“假精致”,负债百万买房却成励志楷模?

小时候,父母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要好好学习,努力拼搏,将来有出息就可以在城里买房子。

长大后,看着城市的车水马龙和灯红酒绿,有多少人在心中默默告诫自己,努力拼搏,将来一定要留下来,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01.不买房,就是失败的人生。就不配活在当下,享受生活吗?

我看到一个挺火的报道“95后女孩14岁出来社会打拼,经过十年努力住进了自己的毛坯房!”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把这件事当作一个励志和感人故事来宣传,但是我始终感到心酸。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人需要打拼十余年才能支付房子的首付款,而且入住的还是毛坯儿房。另外,她并不能就此开始享受今后的30年,她需要和她之前的十年一样辛苦,一样省吃俭用,才能还清房贷,保证这个房子是属于她的。

这个故事的确感人,但感人的点只在于女孩自身的努力和奋斗。我认为,一个人拼搏十年才够首付买房,这一点本身就是悲剧。有媒体统计过,以90平方米为标准,欧美发达国家的年轻人一般5-8年的收入就足够买房,而我们呢?

随之而来,网上突然刮起一阵风,批判年轻人喝咖啡是穷精致,却把负债百万买房的人捧成的励志楷模。媒体的言论似乎在有意无意地营造一种价值观:我们一切奋斗都要以买房为目的,不买房,你就不配活在当下,享受日常生活!

大家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举个例子,一个月入8000的年轻人A,就算他每天花30元买一杯咖啡,一个月充其量900元钱,只要他的其他日常开支并不奢侈,说不定一个月还能存2-3千元,剩下的钱可以用来学习精进自身和孝敬父母。

而另一个月入8000的年轻人B,负债百万买房,每个月还款5千多以后,生活费所剩无几,穿衣吃饭全都得克扣自己,甚至需要父母的救济才能活着。

那么,这两个年轻人,谁的生活更好呢?谁的行为更值得鼓励呢?

很多主流观点认为,只要有自己的房子,哪怕衣、食、行三方面克扣自己也很值得。要知道,人活着的四大基本需求就是衣食住行,而媒体似乎极致的放大了住的分量,而忽略了衣食行的分量。

在这种价值观下,一个年轻人就算是租房有得住,他也没资格活在当下,享受生活,只要没买房就是穷精致;而只要买了房,哪怕是巨额负债,哪怕是掏空了双方父母六个钱包的,哪怕要牺牲掉正常的衣食行的,依然是正能量的。

这种价值观,真的健康吗?

再比如,一个月入1万5的女生,负债2万元花呗买了一个最新款的名牌包包,其实她下个月就可以还清花呗;但对于负债百万的年轻人来说,除非遇到重大人生变革,否则他几乎不可能下个月就还清这百万负债。

因此,月入1万5花呗买包的女生财务健康程度是远超贷款百万买房的人的。然而,舆论对于工资1万5负债买2万元包包的女生会更加苛刻,会批判她虚荣、穷精致、死要面子活受罪等等。

02.一辈子为了一套房子奋斗,到底值不值得?

如果说房贷要伴随我们的生活去透支未来几十年的收入的话,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自己人生意义究竟是什么,自己还能不能体会到生活的幸福感?

不要管什么货币政策、投资和炒房,对于房价未来肯定是会去杠杆化的,那些投资者要回归到居住的属性。

因此,如果说你一辈子都在为一套房子去奋斗,从这个角度来看,肯定是不值得的。

这个时候,有人会说,房子是资产。那么,如何定义资产?

我认为,如果你把房产看做资产,那么你至少得买两套或者两套以上,一套用来自住,剩下的可以随时卖了变现,这才是真正的资产。

而大多数普通人只有一套房的刚需,基本没有勇气把唯一住房卖掉变现,所以房价涨跌其实只是数字,根本不会对他们日常生活水平构成影响。但是,他们每个月的房贷是一定需要支付的。

记住一句话,一切不能用来变现的资产都是伪资产。

举个例子,我老家邻居手里的“老破小”价值百万,但他依旧在靠退休金度日,因为他是没有勇气卖掉她这套价值百万的唯一房产的。

所以,从消费角度分析,买房和买包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消费!

既然都是消费,舆论为何偏激地认为花2万块钱买包,还经常孝敬父母的女生是虚伪的?难道不应该是掏空六个钱包负债百万买房,从此无力孝敬父母的那个人才是虚伪呢?

媒体的言论似乎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引导我们把所有的钱都往房子里砸,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讽刺那些买不起房的年轻人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这就有些过分了。

事实上,高房价一直都是一个社会结构性问题,而不是个人是否努力的问题。

当然,他不是嫌你不努力,而是嫌你没有拼命去接他的盘,好让他可以拿着你的钱去冰岛度假村滑雪。

但为什么这样的言论会有市场呢?

因为残酷的现实。批判弱者几乎是无风险的,弱者没有能力为自己辩驳,所以他们才敢批评那些买不起房的年轻人是自己不够努力。

但是,他们丝毫不去质疑为什么房价如此之高?其实,他们并不是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只是他们自己也是既得利益者罢了。

所以,大众的价值观被引导成“每天一杯星巴克是假精致,掏空六个钱包买房是真奋斗”我真的无话可说。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房价,它的变化幅度不大,没有变现的房产就是一个估值,估值再高也只是估值,不代表你拥有了成功的人生。

但是,买房子之后生活的压力变大,未来还要背负几十年的房贷、孩子上学、大病医疗等等,生活是非常的艰难的,我们的幸福的人生又从何而谈起呢?肯定很多人都不希望拥有这样的人生吧!

03.年轻人,该拥有怎样的消费观?也许买房未必适合现在的你!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很多人几万块钱存款都没有,却觉得100万不是很多钱》就指出,不是100万不值钱,而是在高房价的背景下,显得钱不值钱了。

我们本就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更应该努力拼搏和闯荡,如果过早背上房贷的压力,其实更容易限制我们的发展。只要你对买房这件事释然了,你会突然觉得一个月收入7-8千元还过得挺滋润。

就算每天一杯30块的星巴克怎么了?一个月撑死也就900元,怎么就是穷精致了?一天撑死三顿饭,偶尔吃点好的,难道还能把自己给吃破产了?偶尔买件好看的衣服和包包,怎么就奢靡了?

说到这里,我并不是鼓励大家爱慕虚荣。在合理的生活规划中,活在当下,投资精进自己 ,不断努力赚钱,只要不刻意奢靡度日,偶尔享受生活,吃点好的,穿点好的,用点好的,真的是花不了几个钱。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如此之累,996的日子让大家如此疲惫不堪,难道还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好一点吗?

一边鼓励经济内循环,一边又批判年轻人消费主义爱慕虚荣,难道拉动经济内循环得依靠房地产吗?

人生在世,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点都不丢人,而这个美好生活并不只有房子,其实家人才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更多的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贷款买房的年轻人现在都怎么样了?(真实对白)
“月入5000的有房两套,月入3w的不敢买房”
六个钱包榨干三代人?别被断章取义的媒体耍着玩了
比买不起房更可怕的事:房价正在毁了年轻人
以下这几种房子,就算你再有钱也不要买,住久了才知道有多坑!
马云李嘉诚甚至连万达王思聪都不建议年轻人买房,你会怎么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