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小故事助记61-70

61、去

(1)动词。

①离开。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项脊轩志》)

②距离。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四十里。(《鸿门宴》)

③除掉,去掉。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勾践灭吴》)

④前往,到……去,表动作趋向。阿母谓阿女:“汝可应之。”(《孔雀东南飞》)

(2)形容词。过去的。我从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

(3)复合词。

①去来:走了以后。来,助词,补充音节,无实在意义。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琵琶行》)

②去去:越走越远,往前走了又走。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

③去就:舍生就死。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报任安书》)

推导提示 “去”的本义是“离开”。“离开”一个地方,当然就跟那个地方有了一定的“距离”。用于使动意义,“使……离开”,意义即“除掉,去掉”。

成语助记 何去何从 刮骨去毒 以刑去刑 陈言务去 大势已去 扬长而去 眉来眼去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相去几何

曹操率军南征,至河边,此地去(距离)乡千里,见江水东(向东)去,回首去(过去的)日苦难,感慨颇多。又见士卒皆思乡,士气不振。为去(除去)晦气,捉小鸟留军营。小鸟久住军营,人至不去(离开)。士卒见之,大喜,遂士气大增。

译文:曹操率领军队南征,到了河边,这个地方距离家乡有千里之远,他看见江水向东流去,回想过去的苦难日子,感慨特别多。又看见士兵都思念家乡,士气衰落,为了除去晦气,捉住小鸟留在军营中。小鸟长久地住在军营里。人到了也不离开。士兵们看见了,十分高兴,于是士气大增。

62、劝quàn

动词。

①劝勉,勉励。果行,国人皆。(《勾践灭吴》)

②受到鼓励,勤勉,奋勉。且举世誉之而不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③劝说,劝告。怀王稚子子兰王行。(《屈原列传》)

推导提示 “劝”的本义是“勉励”,后引申为“劝说、劝导”。

成语助记 劝善惩恶 赏一劝百 诱掖奖劝

韩愈学识渊博,常劝(勉励)人不拘于时以学习,人皆敬之。后上书指斥朝政,人劝(劝说)其明哲保身,愈不改,终遭贬。

译文:韩愈学识渊博,经常勉励他人要不拘泥于时间来学习,人们都敬仰他。之后上书指责朝政,人们劝告他要明哲保身,韩愈不更改,最终遭到贬谪。

63、却què

(1)动词。

①退后。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

②使退,击退。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

③拒绝,推却。之为不恭。(《孟子》)

④回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⑤去掉,消除。医得眼前疮,剜心头肉。(《咏田家》)

(2)副词。还,再。何当共剪西窗烛,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推导提示 “却”的本义是“退,使退”。“退”正是“不受,拒绝”的形象描绘。“退后”自然会“回头”,这不正是头的“转折”吗?故又虚化为表转折的连词。

成语助记 却之不恭 望而却步 盛情难却 却病延年

赵得和氏璧,秦闻之,索要。赵以蔺相如为使使秦,蔺相如遂带和氏璧至秦,见秦王意图欺之,相如因持璧却(退却)立,却(回头)看随从,随从会其意,与相如共欺秦王而完璧归赵。秦王怒,欲攻赵。又恐廉颇却(击退)之,遂罢。相如归国,却(再)话赴秦之事,赵王以为勇。

译文:赵国得到和氏璧,秦国听说了这件事,向赵国索要。赵王派蔺相如担任使者出使秦国。蔺相如于是带着和氏璧到了秦国,发现秦王想要欺骗他,相如趁机拿着璧后退了几步站住,回头看随从,随从领会了他的意思,和蔺相如一起欺骗秦王并完整归璧。秦王发怒想要攻打赵国。又担心廉颇击退他,于是作罢。相如回到赵国,又说了到秦国的事,赵王认为他很勇敢。

64、如

(1)动词。

①往,到……去。坐须臾,沛公起厕。(《鸿门宴》)

②顺,符合。邂逅不意,便还就孤。(《赤壁之战》)

③如同,像。瞻顾遗迹,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项脊轩志》)

④及,比得上。沛公默然,曰:“固不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2)连词。

①表假设。假如,如果。王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②表选择。或者。安见方六七十,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介词。表时间,“当”。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4)复合词。

①如此,如是,如许:这样。

a.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②何如:怎么办,奈何。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推导提示 “如”的本义是“像”(取女孩学话很像大人,这是女孩学语言的先天优势,古人也发现了这一点,故“像”义“从女从口”)。要“像”当然要“遵从,依照”一定的标准;才能、品行“像”某人,当是“比得上”他。既是“像”,当然还不是完全一样,故又引申出“如果”义,表假设。又因为“像”,有用作描摹事物的情态的词缀“……的样子”。

成语助记 突如其来 如饥似渴 如臂使指 如出一辙 如椽大笔 如法炮制 如虎添翼 如火如荼 如胶似漆 如狼似虎 如履薄冰 如芒刺背 如弃敝屣 如泣如诉 如切如磋 如日中天 如丧考妣 如数家珍 如蚁附膻 如饮醍醐 如鱼得水 如影随形 如坐春风 如坐针毡 涣如冰释 恍如隔世 泪如雨下 相敬如宾 危如累卵 心如止水 易如反掌

孔子如(往)齐,问弟子之志。弟子答曰:如(或者)小相,如师。子曰:“善矣,以仁为本。”弟子如(按照)语应事,一切皆顺。子至齐,则与齐王曰:“君待民如(像)草荞,不可,不如(及,比得上)以仁怀之。”齐王思虑甚久,觉子之言甚是。子曰:“王如(假如)知此,则国泰民安。”

65、若ruò

(1)动词。

①像,好像。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水之归下也。(《勾践灭吴》)

②及,比得上。徐公不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代词。

①表称代,你、你们、你的。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②表近指,这、这样、如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也。(《过秦论》)

(3)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国危矣,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推导提示 “若”的一个基本义是“像”,故“相同”“如果”“及,比得上”等意义的引申跟“如”相似,请参照上面的“推导提示”。

成语助记 大智若愚 若无其事 若即若离 洞若观火 噤若寒蝉 口若悬河 冷若冰霜 寥若晨星 了若指掌 敬若神明 命若悬丝 判若两人 翩若惊鸿 门庭若市 趋之若鹜 受宠若惊 虚怀若谷 昭然若揭

韩愈归家,途见大鹏,其翼若(像)垂天之云,观桑之叶沃若(相当于“然”) ,甚喜。归家,遇众人拜庙则曰:“若(你们)虽年长,其智不明,虽稚子未必不若(比得上)汝等。若(如果)勤学之,则智明也。”

66、善shàn

(1)名词。好的行为,好事。积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2)动词。

①交好,与……友善。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留侯张良。(《鸿门宴》)

②长于,善于。君子生非异也,假于物也。(《劝学》)

③做好,处理好。工欲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④喜好,羡慕。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3)形容词。

①好的,善良的。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好。晋鄙听,大;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4)副词。友善地,好好地。不如因遇之。(《鸿门宴》)

(5)复合词。善才:唐代对乐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推导提示 “善”的本义是“好,美好”。“有道德”“有本领”“做得对”当然是“好”。有道德的人是“好人”,有道德的事是“善事”。做好人做好事是与人“亲善”,与人“交好”。做得对自然是令人满意的“好的行为、优点”,美好的一切都是让人“喜欢”的。

成语助记 与人为善 善解人意 善始善终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善贾而沽 独善其身 尽善尽美 乐善好施 择善而从 多愁善感 明眸善睐 知人善任 矜功伐善

项伯与张良素善(友善,交好),知项王之事,前来告良。沛公善(擅长)假人力,以为战争之胜负,非在兵之利,战之善(正确),而在人和。故闻项伯之言,属良善(好好地)待之。后至项王营中,见一厨正解牛,游刃有余,终善(通“缮”,擦拭)刀而藏之,顿时善(羡慕)其技,欲纳入麾下。

67、少

读音一:shǎo

(1)动词。

①缺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②认为……少。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秋水》)

(2)形容词。数量少,不多。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游褒禅山记》)

(3)复合词。少间、少焉、少时、少顷等:都表时间的短暂,可译为“不一会儿”“不久”。

a.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促织》)

b.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c.少时,一狼径去。(《狼》)

d.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口技》)

读音二:shào

(1)名词。青年,少年。群贤毕至,长咸集。(《兰亭集序》)

(2)形容词。

①年少,年轻。沛公曰:“孰与君长?”(《鸿门宴》)

②小。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子。(《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合词。用牛、羊、猪各一头祭祀祖先叫“太牢”,只用羊、猪(少一头牛)各一头祭祖叫“少牢”。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读音三:shāo

副词。通“稍”,稍微,略微。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变。(《五人墓碑记》)

推导提示 “少”的本义是“多的反面”。“稍,略微”指程度轻;“时间短暂”就是时间少,进一步引申出表年龄小的“少年,青年”等义;把人看“小”了,就是“轻视,瞧不起”。

成语助记 少不更事 悔其少作 安老怀少 缺衣少食   僧多粥少

赵国危难,赵太后急,少(缺少)睡眠,朝中少(年轻人)长咸集议事。后求救于齐,齐必以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大臣谏,赵太后出言必唾其面。大臣患,谏者益少(不多)。触龙忧,少(不多时)间,仍劝谏,以长安君少(缺少)功之事晓利害,曰“长安君少(年幼),无寸土之功,国人定少(轻视)之,如此,则忠长安君之人定会加少(减少)。较之,令长安君出齐有益。”太后以为然,色少(稍微)解。

68、涉shè

动词。

①徒步渡水。荆人弗知,循表而夜。(《察今》)

②渡,渡过。楚人有江者。(《察今》)

③进入,涉足。驱中国士众远江湖之间。(《赤壁之战》)

④走,散步。园日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推导提示 “涉”的本义是“徒步渡水”。由“渡”引申出“渡过、通过”,进一步引申出“经历”。学习的经历是“涉猎,学习”,经历一些事情必然会与他人有“牵涉,关联”。

成语助记 跋山涉水 涉笔成趣 三豕涉河

陶渊明自涉(进入)仕途,屡有不快,为求心安而辞官归家,日涉(散步)园庭以冶情,且常驾车以游。一日,遇河,下车徒步涉(渡水)水,亦感快意。

69、胜

读音一:shènɡ

(1)名词。胜利。则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2)动词。

①战胜,取胜。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之之势。(《六国论》)

②胜过,超过。此时无声有声。(《琵琶行》)

(3)形容词。

①美,优美。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项脊轩志》)

②盛大的。童子何知,躬逢饯。(《滕王阁序》)

(4)复合词。

①胜友:才华出众的友人。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滕王阁序》)

②胜地:名胜的地方。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

读音二:shēnɡ

(1)动词。胜任,经得起。沛公不杯杓,不能辞。(《鸿门宴》)

(2)副词。尽,完。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推导提示 “胜”的本义是“禁得起,忍得住”,所以能坚持到最后(即“尽”)并“胜过、超过”他人而取得最后的“胜利”。胜利当然要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胜利是“美好”的事,由此又引申出“优美的山水胜地”。

成语助记 不胜枚举 名胜古迹 胜友如云 不胜杯杓 聊胜于无 稳操胜券 哀兵必胜 出凡入胜 旗开得胜 引人入胜

古有一男子,才貌俱佳,官至三品,遭人嫉,被贬。心忧,酒醉不胜(能承受)杯杓,至胜(优美)地,仍不能胜(战胜)心忧,遂发愤,立志定当胜(超过)于前,无奈天不遂人意,屡受挫折,其心之愤,何可胜(尽,完)道也哉!

70、识

读音一:shí

动词。

①知道。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有诸?”(《齐桓晋文之事》)

②认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琵琶行》)

③识别,觉察。新妇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读音二:zhì

动词。通“志”。记住。因笑谓迈曰:“汝之乎?”(《石钟山记》)

推导提示 “识”的本义是“知道,认识,能辨别”。既然“知道”,当然就能“记住”。为了更好地记住事物,需要做一些“标记”,故又有“标记”的意义。

成语助记 博闻强识 不识大体 不识时务 才识过人 有识之士 老马识途 见多识广 默而识之 目不识丁

苏轼至临安,与黄庭坚相识(认识),二人同游花山,见一碑石,其上文字犹可识(识别),览后,苏轼曰:“吾辈当识(记住)之。” 

文章来源: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本文由语文月刊(yuwenxuexiao)编辑,转载注明来源
致原创作者:若发现误侵了您原创保护版权,应系第三方原因,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用法集释(中)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精析(二):词义推导 词义例释 成语助记 迁移练习 高考链接
再接再厉!第二波文言实词上线!赶紧查落补缺吧!(二)
文言实词: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用法集释(一)
2021年高考常用文言文实词详析(1~10)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成语文言比较梳理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