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亦狂亦侠》——四大名捕的梁羽生研究


 引   言

   提到新派武侠小说,一些评论者总是首先谈到金庸,好像研究金庸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有些高等学府还成立了“金学研究会”,使金庸研究形成了一门学科,与“红学”相提并论。在这一领域颇有建树的有陈墨、覃贤茂、孔庆东、严家炎等,它们都发表了很多专著,更有北大的孔庆东硬是把“金学研究”搬上了百家讲坛,使得以前只能在“民间”默默研究的“金学”一时家喻户晓,成为一门显学。然而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梁羽生却很少问津,至于“梁羽生研究”更是寥若晨星,零星的研究者也只有胡正群、私家侦探等几人而已,至于“梁学研究”的组织更是没有。其实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在新派武侠小说里也可是自成一家,他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使他的小说有一种极强“文化氛围”。有人说梁羽生的小说没有金庸写得好,可能说这种话的人没有去通读梁羽生的所有小说,金庸的小说当然是很好的,但梁羽生的也不错,至少和金庸可以分庭抗礼。四大名捕熟读梁羽生所有著作,读书之余写下了不少“阅读笔记”以及梁羽生人物的评论——“梁羽生人物谱”,还有一些关于梁羽生小说的研究文章,汇集在这里用一个总名称就叫《亦狂亦侠》,也许我四大名捕就是所谓的“民间梁学研究第一人”吧!

梁羽生先生于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因病逝世,下面先贴一篇悼念梁羽生的文章——《万古云霄祭羽毛》
   

    忽报梁公驾鹤去,泪飞顿作倾盆雨。
  在新浪一个网友博客里看到一篇说梁羽生逝世的文章,我刚开始还不相信,以为是别人在恶搞,把它当作一个“假新闻”来对待。因为如此重大的事件在“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的首页里竟然没有一点相关的报道。过了几天,还是怀着怀疑的心态进入到了“侠客社区”梁羽生专版“羽生阁”,果然见到里面有许多悼念梁羽生的帖子,才相信梁公真的已经离我们而去!
  著名新派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先生于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因病逝世,于是武侠世界里的宗师级人物“金梁古温黄”五去其二,是继古龙以后逝世的第二位武侠领军人物,他的逝世不仅是武侠世界而且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个重大的损失!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第一次见到梁羽生的作品是《冰川天女传》。当时一个同学拿着一个残本的《冰川天女传》躲在那里看得津津有味,聚精会神,如痴如醉,我跟他借阅,他说自己也是借别人的,死活不肯借阅,我跟他软磨硬泡,“软硬兼施”,最后以一包瓜子的代价,才勉强跟他达成交易,规定的时间是一天,第二天一定要还。因为我看书的速度很慢,有人笑我叫“捉虫子”,我也自嘲为“数字书生”,于是我开始废寝忘食地看,晚上没有电,只好点上煤油灯“夜里挑灯看剑”,整整一个晚上的“夜战八荒”,才把它看完。我顿时被书中的精彩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到处寻找梁羽生的小说,后来又陆陆续续地读了《七剑下天山》、《云海玉弓缘》、《大唐游侠传》、《瀚海雄风》、《萍踪侠影录》、《江湖三女侠》等等堪称经典的梁公武侠小说,让我进入了一个绚烂夺目的武侠世界,时时为书中的人物所倾倒,也为梁公的如椽大笔所折服,当时幼小的心灵引起了不小的震撼,立志也要做一个“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大侠。这就是我的“遇梁英雄传”!
  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人,梁羽生在武侠小说史上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他在自己的散文集《笔花六照》里公开承认“我是开创者,金庸是集大成者”,如此谦逊的气度可以见到一个侠者的风采,可以说,没有梁羽生的开创,就没有后来的金庸。梁羽生的生花妙笔将古典诗词以及中国古典小说的技巧融于一炉,开创出独具一格的“儒侠派”武侠小说,既为新派武侠小说“奠基”,又为武侠百花园增添了一朵新的“奇葩”!
  梁羽生一生创作了35部武侠小说,其中以《七剑下天山》、《云海玉弓缘》、《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大唐游侠传》、《女帝奇英传》等几部堪称经典,既是武侠世界的经典,也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也毫不为过,试问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小说里有几部能望其项背,与之媲美?
  梁羽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博学之士,他不仅在武侠小说方面造诣很深,其它方面也表现不俗,颇有建树。他曾与金庸和百剑堂主合写《三剑楼随笔》,他的散文也写得细腻隽永,在金庸之上。他还喜欢下围棋,同时他的棋评也写得很精彩,已达到了专家水平。他对对联也情有独钟,晚年封笔武侠以后,还著了一部浩浩荡荡的《名联观止》,为中国传统文化献上了一份“脍炙人口”的精美大餐。
  遥想梁公当年,编辑初当了,羽扇纶巾,雄姿英发,谈笑间,巨笔如花飞舞!与金庸同在《大公报》工作,他们经常一起下棋,谈文论侠,“华山论剑”。后来梁羽生先一步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金庸也在梁羽生的怂恿下“剑试天下”,终成一代宗师,使“新派武侠”达到一个前所未有不可逾越的巅峰。梁公逝世后,金庸写下了一副挽联: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
  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
  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既是“大先辈”又是“好朋友”,真是“绝妙好联”也!这是金庸对梁羽生的肯定与赞美。金庸以“自愧不如者”落款,既是一种“自谦”,也暗示了一种“金梁并称,一时瑜亮”的文坛佳话。金梁并著,各有千秋!
  “梁公已乘黄鹤去,此地空留大侠名!”“四大名捕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侠魂舞!”梁公走好,您那“亦狂亦侠真名士,能歌能哭迈俗流”的侠士风范将永垂千古!借用凤歌《昆仑》里一人物的绰号就是“凌空一羽,万古云霄”!

第一部    《天山论剑》


第一章   《夜雨秋灯品羽生》之《<白发魔女传>阅读笔记》



    《白发魔女传》也是梁羽生的一部很重要的作品。在新派武侠小说里也是一部经典之作。就是在近当代文坛,也不失为一部文学经典,尽管一些研究近当代文学的学者对武侠小说本能的有一种排斥反应。也可能是正如北大教授孔庆东所说的:“实际上是文学研究者越来越不懂文学的结果。”(《四十五岁风满楼》之《四季不分的时候》,孔庆东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2月版)
  《白发魔女传》是以明末农民起义为历史背景,全书贯穿了明末爱国将领熊廷弼、杨涟、左光斗、袁崇焕等民族英雄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的精神。熊廷弼的英勇就义,杨涟的愚忠赴死,袁崇焕的不惧强权都个性鲜明,跃然纸上。义军首领“小闯王”李自成的聪明睿智、号令群雄的英雄气概以及义军将领李岩的骁勇善战、文韬武略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全书以“玉罗刹”练霓裳和武当派弟子卓一航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刻画出了一群个性鲜明的江湖侠客的形象。练霓裳的任性与嫉恶如仇、卓一航的优柔寡断与被清规戒律缚手缚脚的书生本质、白石道人的“狗拿耗子”爱管闲事与自命清高的封建家长形象、红花鬼母的非正非邪、岳鸣珂的至情至性、铁飞龙的豪气干云、慕容冲的改邪归正弃暗投明、石浩与金独异的阴险狡诈等等,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练霓裳与卓一航的爱情悲剧是由于他们自己的性格造成的。练霓裳是一个任性而好强的女孩,喜欢争强斗胜,也可以说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刁蛮但也不失侠义本色。她虽然是一个纵横绿林的女强盗,但也是盗亦有道,专门劫富济贫,也自有她们的一套“游戏规则”。书中第一回在写练霓裳打劫卓仲廉的“官银”的时候有这么一段:“忽然寨后一片车声,几十名喽啰,把卓家的车辆都推了出来,满列阶下。玉罗刹倏然起立,朗声说道:‘卓大人,我和你算一算帐!’卓仲廉惶然说道:‘这点银两,寨主你拿去好了。卓某家中还有薄产,不必依靠私囊。’玉罗刹面色一沉,大声说道:‘我练霓裳虽然为盗,盗亦有道,你可问席上的人,我练霓裳几曾乱取过人的银子。若然他真是清官,我一文也不要,若然他是个贪官,哼,我可对他不住,银子也要,脑袋也要,你听清楚没有?’卓仲廉吓得浑身大汗,身子抖个不停,心中暗暗叫道:‘糟了,糟了,想不到老命丧在这儿。’”绿林强盗的“职业道德”也真有意思!卓一航是一介书生,第一回中不是说他“正在苦读待考,不能即回”吗?正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吧!卓一航优柔寡断的书生本质一览无余,让他错失了几次向自己心爱的“美眉”玉罗刹练霓裳的“表白”机会,正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致使“漂亮美眉”因爱深恨,一夜白头,成了一个武侠版的“白毛女”。
  “武当派素以武林正宗自居,所以历代相传,定下两条规矩:一不许作强盗,二不许作镖师。”(见第一回)“不许作强盗”,当然也不许跟强盗来往。作为武当派的得意弟子,未来的武当派掌门,当然不许与一个强盗头子来往的,更何况与一个女强盗头子谈恋爱!一向很听话的武当弟子卓一航,在面对“封建礼教的家长作风”的时候,温驯得象一只绵羊的少年书生,只有“听将令”的分,对师命唯唯诺诺,最后虽然“离家出走”,但悲剧已然铸成,无可挽回!

第二章    《夜雨秋灯品羽生》之《<七剑下天山>阅读笔记》


    《七剑下天山》无疑是梁羽生天山系列小说里很重要的一部,也是梁羽生堪与金庸比肩的经典作品之一。北大教授孔庆东它的评价也很高,说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没有多少比得上它的,就是拿到世界文学殿堂里,也是没有多少能与之比肩的。有人肯定会说,孔庆东是研究武侠小说的,肯定是高抬了梁羽生。我认为不是,因为武侠小说本身作为一种文学类别,在世界文学之林应该有它存在的空间,有些学者天生对武侠小说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武侠小说根本就是“不入流”的,别人读武侠小说就认为这个人太庸俗了,有人研究武侠小说就说这个人是不务正业。就是有些研究武侠小说的学者本身也对武侠小说有一种偏见,往往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比如北大的陈平原,他写过一本《武侠小说类型研究:千古文人侠客梦》的专著,他在序言《我与武侠小说》里说道:“每当友人眉飞色舞地谈论某部精彩的武侠小说或某位武功超群的大侠时,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不知道是别人疯了还是我读书读歪了。”起码我认为陈平原本身心态就没有放正,他是把武侠小说跟某些文艺小说严格区分开来的,在他眼中,只有某些文艺小说才是高雅的,武侠小说只是一种不入流的通俗小说而已。你看他在序言里还有一段话:“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现有的武侠小说是一种娱乐色彩很浓的通俗小说,没必要故作惊人之论,把它说得比高雅小说还高雅。”他在《20世纪武侠小说》这一章里也有一句话:“说实在的,要讲艺术性,武侠小说很难与高雅小说抗衡。”在陈平原的心中本来就存在着“一杆秤”,这“秤砣”就是“高雅”。其实小说根本就不存在高雅与通俗之分,张赣生在《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里早就给我们作了分析。
《七剑下天山》是以清朝康熙年间,朝廷与闯王旧部李来亨以及反清复明的天地会之间的展开的斗争为历史背景,描述了一群来自天山的英雄豪杰与朝廷鹰爪斗争的故事。正义一面,也就是作为侠义的一面是以“天山七剑”里的凌未风、桂仲明、易兰珠、武琼瑶等为代表。反派的一面,就是康熙王朝的代言人多铎等为首的,加上来自“天山七剑”里的“游龙剑”楚昭南。楚昭南也是“天山七剑”里的重要角色,他和凌未风还有杨云骢都是代表正义的天山大侠晦明禅师的得意弟子,然而他虽然出身“名门正派”,却甘于做朝廷的鹰爪,成了一个威权统治者的奴才。真是出身一样,性情不一啊!就比如孔庆东与余杰一样,他们都是出自北大,余杰崇尚独立自由,而孔庆东却成了统治者的吹鼓手。余杰就是现代版的“凌未风”,孔庆东当然就是“楚昭南”了。虽然孔庆东以“醉侠”自命,并且还是研究武侠小说的高手,当然这些都不能掩盖孔庆东“鹰爪”的本质。
  有研究者说金庸很善于写爱情,其实梁羽生笔下的爱情也是那么感人。一部《七剑下天山》其实也是一部凄美绝伦的爱情史。纳兰明慧与杨云骢的爱情,悲惋感人,是为悲情;凌未风与刘郁芳的爱情,凄苦悲壮,是为苦情;桂仲明与冒浣莲的爱情,欢快优美,是为欢情;武琼瑶与李思永的爱情,浪漫激情,是为一见钟情;张华昭与易兰珠的爱情,平淡无奇,是为纯情;石天成与石大娘的爱情,充满戏剧性,是为剧情。还有卓一航与白发魔女的爱情,卓一航为了使白发魔女的头发变黑,恢复青春容颜,在身死了以后,还要让他的弟子辛龙子为他守护那六十年一开的优昙花,其情之真,其情之切,真是千古绝唱。除此之外,梁羽生还善于写“三角恋”,比如多铎与杨云骢和纳兰明慧的爱情纠葛、石天成与桂天澜和石大娘的爱情故事、凌未风与韩志邦和刘郁芳的爱情纠葛,还有一代词家纳兰容若深爱冒浣莲而冒浣莲已经“名花有主”等等都令人荡气回肠。特别是前天地会总舵主韩志邦为了自己所爱的人能够幸福,竟然舍身救出自己的情敌凌未风,“若为爱情故,生命皆可抛”,这就是伟大的爱情!
  

第三章    《梁羽生人物谱》之《中国版牛虻凌未风》



    有人说梁羽生笔下的人物个性不是很鲜明,常常脸谱化。北大醉侠孔庆东在他的新浪博客里有一篇文章《梁羽生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也说梁羽生笔下的人物过于呆板,说它就跟那些“红色经典”里的“革命英雄”是一样的形象,都是一些“高大全”,没有缺点。说这些话的人,我想他们肯定没有读多少梁羽生的作品,只是“道听途说”拾人牙慧或者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根本就没有下功夫去通读梁羽生的作品。
  有人说金庸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人物形象生动。其实梁羽生笔下的人物也是一样各有千秋,有义薄云天的大侠,也有大奸大恶的武林败类,还有介于正邪之间亦正亦邪的江湖人物。就是义薄云天的大侠,也并不是某些人所说的那样“高大全”,什么毛病都没有,其实有的还患有某种心理疾病,就是所谓的“心魔”吧,按现代医学来讲就叫做“心理疾病”,比如《江湖三女侠》里的唐晓澜、《七剑下天山》里的桂仲明等。
  凌未风无疑是梁羽生笔下一个具有特色的人物,他是以一个“脸上有疤”的面目出场的,打破了以往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些英俊潇洒的“帅哥”的固有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在以往的武侠小说中,基本上都是美女追“帅哥”的模式,而在《七剑下天山》里,梁羽生大胆创新,让一个“丑陋”的“疤脸汉子”一出场就得到了“大龄剩女”刘郁芳的青睐,并且是在英俊潇洒的“天地会”总舵主“大龄剩男”韩志邦苦苦追求十年未果的情况下,刘郁芳不爱“英俊”爱“疤脸”,道出了人生只是一个“缘”字在作怪。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武侠小说也可以写人性,陈平原等所说的“武侠小说没有思想性”看来完全是谬论。
  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完全是借用了爱尔兰作家伏尼契的《牛虻》的故事,我们姑且把它看作是梁羽生的一种“另类翻译”,也可以说是一部“武侠版”的《牛虻》,也可以说这是梁羽生的一种大胆创新吧!凌未风其实就是伏尼契笔下的“牛虻”里瓦雷兹,刘郁芳自然就是琼玛了。当亚瑟参加了“青年意大利党”从事革命活动后,遭叛徒出卖被当局逮捕,后来查无实据被释放,当亚瑟回来以后,却遭到了他深爱的人琼玛的误解,以为他就是一个“出卖同志”的叛徒,打了他一记耳光,亚瑟绝望之余,造成一种跳海自杀的假象,其实自己偷渡出境。若干年后,英俊潇洒的亚瑟已经变成了一个“疤脸”的丑陋不堪的革命战士里瓦雷兹,他的笔名就叫“牛虻”,当他跟琼玛再次相遇的时候,琼玛感觉似曾相识,但又不认识这个“疤脸”的陌生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琼玛总感觉这个“牛虻”里瓦雷兹各方面都像自己曾经“误会”过的那个爱人亚瑟,不知不觉就爱上了他。凌未风跟刘郁芳的故事跟这是一模一样,是梁羽生把《牛虻》这个故事直接借用了过来,有人一定会说你梁羽生这不是抄袭吗?其实梁羽生借用这个故事还是用得很巧妙的,他虽然借用了这个故事,但结局跟《牛虻》还是不同的,《牛虻》的结局是里瓦雷兹最后被统治者残酷地杀害了,而在《七剑下天山》里,中国版的“牛虻”凌未风却没有死,他是被深爱刘郁芳的前天地会总舵主韩志邦冒死顶替救了出来,这样的安排使得凌未风、刘郁芳和韩志邦之间的“三角恋”更加悲壮感人,使作品得到更大的升华,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作用。所以说梁羽生并不是生搬硬套地“抄袭”伏尼契,说他抄袭的人,一定没有读懂《七剑下天山》这部武侠经典。
  凌未风作为豪气干云的大侠,其实也并不是那种“高大全”的完美的“革命形象”,在他身上也同样有些生理的和心理的疾病。和“牛虻”里瓦雷兹一样,凌未风患有一种“有时突然发作颤抖”的疾病,在他刚要把楚昭南打下悬崖的时候,突然发病,楚昭南反败为胜,把他抓进了大牢。凌未风的心理疾病就是挥之不去以前刘郁芳对他的“误解”,“那一记耳光”成了永远也难填平的心灵创伤,如果不是将要“赴死”,他可能永远也不会告诉刘郁芳自己的“秘密”。
  

第四章    《梁羽生人物谱》之千古情痴韩志邦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管是何种题材,能称得上经典的小说,写情写爱一定会感人至深。言情小说当然不必说,琼瑶笔下的爱情都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武侠小说虽然是以写武与写侠为主要框架,但也夹杂着写情,因为英雄美人是相辅相成的,试想,如果没有了爱情的描写,那些侠客的故事也会黯然失色得多。在武侠小说里,最善于写情的还要数王度庐,他是“悲剧侠情”派的代表人物,以一部《卧虎藏龙》“笑傲江湖”。后来的金庸也很善于“言情”,《神雕侠侣》里的一曲“问世间情为何物”也是家喻户晓。梁羽生自不待言,更是写情写爱的圣手,一部武侠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出色的“言情小说”。
  在一部《七剑下天山》里,梁羽生同时写了多个人的爱情,他们的爱情各有特色,有悲剧也有喜剧,还有戏剧性的爱情,更有趣的是同时描写了多个“三角演义”,当然,韩志邦与刘郁芳和凌未风的“三角恋爱”更是荡气回肠,令人唏嘘感动。
  韩志邦是“天地会”的总舵主,由于忙于“事业”(他的“事业”就是反清复明),没有时间和精力谈恋爱,耽误了自己的青春,差不多三十岁了还没谈到女朋友,成了一个“大龄剩男”,正在他“荷戟独彷徨”的时候,一个“大龄剩女”进入了他的视野。这个“大龄剩女”就是刘郁芳,刘郁芳也是“天地会”的一位女英雄,也是因为忙于“事业”没有找到中意的男朋友。年龄相仿,“事业”相同,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韩志邦悄悄地就爱上了刘郁芳。但爱情是要讲缘分的,尽管韩志邦事业有成,人品又好,但是刘郁芳却跟他“不来电”,苦苦追求了十年都没有结果。后来韩志邦还把“天地会”总舵主的位子让给了刘郁芳,虽然是为了反清复明的大业着想,但也不免有一种“巴结讨好”的意思在里面,尽管如此,还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始终打动不了刘郁芳的芳心。看着这么好的两位英雄儿女,都快四十岁了,还没找到各自的归属,江湖上的一些前辈英雄看在眼里,怎么会不心焦呢?于是一代医圣傅青主要来撮合这一对“剩男剩女”,想讨一杯喜酒,韩志邦当然是很愿意的了,但是刘郁芳却没有表态,就如《白马啸西风》里李文秀说的“他是很优秀,但我却不喜欢”。后来刘郁芳碰到了一个丑陋的“疤脸”汉子,一见面就似曾相识,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他,爱情真的是很奇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到了”。这个“疤脸”汉子就是“天山神芒”凌未风。刘郁芳对凌未风的神态明眼人一看便知,韩志邦当然不是傻瓜,也知道自己苦苦追求的人已经爱上了别人,心里不是滋味,不由醋性大发,她竟然爱上了一个那么丑陋的人,我韩志邦虽然算不得很英俊但比起那个“疤脸”来还是挺不错的,真是搞不懂,怪不得人们常说“美人常伴拙夫眠”的!不管韩志邦如何吃醋,但刘郁芳还是深深地爱上了凌未风,韩志邦无可奈何,“深深爱着的人却深深地爱上了别人,那有什么法子?”(《白马啸西风》),一气之下,韩志邦“离家出走”。凌未风虽然丑陋,但他武功高强,行侠仗义,行事光明磊落,真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韩志邦可能也不觉自惭形秽,既然自己所爱的人爱上了他,何不成全他们?“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得到她”,只要她过得比我好,我就心满意足了。在凌未风被楚昭南抓去以后,几次营救都没有成功,估计必死无疑,韩志邦为了自己的爱人,为了她能过得幸福,于是自己“毁容”变成了一个“疤脸”,潜入狱中冒名顶替被囚禁的凌未风,凛然赴死。
  韩志邦的死真是感天动地,惊天地泣鬼神,为情所痴,千古绝唱。韩志邦在《七剑下天山》里虽然不是主要的角色,但这一段“为爱赴死”却使他的人物形象“高大”起来,令人回味无穷,不由哼起了那首歌:“为了爱,梦一生……” 

.

第五章 《夜雨秋灯品羽生》之《<塞外奇侠传>阅读笔记》

        《塞外奇侠传》是梁羽生为数不多的几部中短篇小说里的一部,它描写的是《白发魔女传》以后的故事,也是《七剑下天山》的前传。它虽然是一个短篇,但也是天山系列里很重要的一部作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把《白发魔女传》和《七剑下天山》的故事有机地联系起来,但单独成篇也是一部不错的小说,在新派武侠小说史上应该也占有一席之地。
    《塞外奇侠传》描写的是哈萨克族人抗清的故事。全书以描写天山派大侠杨云聪协助哈萨克女英雄飞红巾抗击清廷的故事为主线,穿插了武林败类楚昭南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甘为清廷鹰犬大肆镇压抗清义军以及哈萨克青年英勇热情的风采等细节,使得整个故事极富有感染力。虽然是短篇,也具有宏大的场景,波澜壮阔的气势,令人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完。
    梁羽生不仅是新派武侠小说的鼻祖,也是言情小说的圣手。他的小说善于写情,并且很善于写一些悲情的故事。在本书中,篇幅虽然很短,也写了三个悲情的故事。一个当然是杨云聪与纳兰明慧的故事,杨云聪是哈萨克抗清义军的骨干,而纳兰明慧却是镇压义军的清廷将军纳兰秀吉的女儿,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纳兰明慧救了杨云聪的命,相互之间种下情根。在被纳兰明慧救了之后,杨云聪曾对她说,假如我是你的敌人,你后悔救了我吗?纳兰明慧笑着说,我和你一样,也不愿意,你可能是我们一族的敌人,但不会是我的敌人。说得多好!这就是真正的爱情!有人说爱情没有国界,但爱情也没有敌我之分。不过,杨云聪与纳兰明慧的爱情注定了是一种悲剧的结局,因为杨云聪代表的是正义的一面,纳兰秀吉代表的是非正义的一面,他们是势同水火的两个阵营,纳兰秀吉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女人嫁给一个仇人的女儿,并且这个仇人在他的眼中还是个“反贼”。所以纳兰明慧虽然有了杨云聪的孩子,最后还是不得不已在他父亲的淫威下被迫嫁给了她并不喜欢的满族勇士多铎。再一个就是义军首领女侠飞红巾与草原歌手押不庐的爱情故事,飞红巾是草原上的女英雄,押不庐却是草原上的“天王巨星”,自古英雄配美人,所以飞红巾就跟押不庐走到了一起,没想到的是押不庐竟然做了叛徒,出卖了飞红巾的父亲草原上的哈萨克首领,被清军杀害。当飞红巾得知这件事后,抓到了押不庐,押不庐的花言巧语令个曾经深爱着他的飞红巾差点上当,后来遭遇楚昭南后才真相大白,没想到这个草原上的“明星”竟然是个狼心狗肺的叛徒。带着失望与痛苦,飞红巾最后杀押不庐于父亲的坟前以祭父亲的在天之灵。在书中还穿插了白发魔女与武当派弟子卓一航的爱情悲剧,延续了《白发魔女传》里的“剧情”,使他们的“悲剧侠情”得到更进一步的深化与升华,爱之深,恨之切,这是爱情的规律,也是至情至性的爱情。
    对酒当歌,人生三角。写三角恋情也是梁羽生的拿手好戏,他的很多作品里都写到了三角恋,有时在一部作品里同时写多个三角恋,并且个个不同,各有千秋。在《塞外奇侠传》这部短篇小说里,也不例外地写了一个三角恋。就是杨云聪与纳兰明慧和飞红巾之间的爱情纠葛。当杨云聪与纳兰明慧之间已经情根深种的时候,飞红巾闯进了他们的生活,飞红巾的果断英勇当然令杨云聪有点心动,但杨云聪与纳兰明慧已经心有所属。此时的飞红巾已经得知押不庐是出卖自己父亲的叛徒,对其已经死心,面对英俊侠义的大英雄杨云聪,飞红巾马上移情于他,对他青眼有加,暗送秋波。杨云聪当然是明眼之人,岂有不知此理,但早已有情于纳兰明慧,所以对飞红巾只能是“以兄妹相称”,感情受到两度伤害的飞红巾在痛苦的煎熬下“一夜白头”,成了另一个“白发魔女”。绝望之下,看破红尘,堕入空门,隐居天山南高峰的山麓,步了她师傅白发魔女的后尘。
    《塞外奇侠传》不光是一部传统的武侠小说,它还是一部政治寓言,这将在另一篇文章里论述,这里就不展开,读者诸君可以自己体会揣摩! 

第六章 《夜雨秋灯品羽生》之《<江湖三女侠>阅读笔记》

        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梁羽生在武侠小说史上无疑有他独特的价值。他的小说都是以历史为背景,运用大量的古典诗词,给人一种古典的美感。他吸收了前辈武侠宗师(比如宫白羽、还珠楼主等)的精华,博采古典文学的语言,融合西方一些写作技巧,创作出了一种全新的“儒侠派”(本人四大名捕命名)武侠小说。武侠评论家胡立群说,“古龙以前无新派。”此观点四大名捕不能苟同。金庸、梁羽生是在民国时期的“旧派”的基础上融入一些西方写作技巧,创作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全新的武侠小说,而古龙又是在金庸和梁羽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自成一派。
??谈到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人们一说就离不了《七剑下天山》和《萍踪侠影录》。其实《江湖三女侠》的分量不会比它们轻,有些评论家老是批评说梁羽生的小说有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就是开头场面恢宏大气,但结尾却是“草草收笔”。《江湖三女侠》却没有这种感觉,开头大气磅礴,结尾也面面俱到,一气呵成,持此论点的批评者应该好好地读一下本书。全书以清朝康熙的四皇子允祯从夺嫡到“驾崩”的一段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以吕留良孙女吕四娘为首的反清义士与雍正及其爪牙的恩怨情仇。书中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曲折有致,首尾呼应。人物性格鲜明,雍正作为暴君的残酷无情,一代枭雄年羹尧的狡诈凶残、丧失人性,吕四娘的智慧与仁爱,唐晓澜的多情与宽容,杨柳青的骄纵与任性,冯琳的调皮与机智,冯瑛的稳重与善良,毒龙尊者的狂放不羁,双魔的恶中有善,了因的背叛与愚蠢,甘凤池的侠肝义胆等等都跃然纸上,不失为一部脍炙人口的武侠经典。可与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相提并论,梁羽生只此一部《江湖三女侠》足以奠定其在武侠小说史上的宗师地位。
??《江湖三女侠》在总体结构与布局上来说,还是不错的,但细节上也还有一些小小的瑕疵,可能是梁羽生没有像金庸一样对他的作品加以润色修改的缘故吧。四大名捕总结了三点叙述如下:
??其一,个别情节自相矛盾。在第二十七回《白日飞头同门增敌忾清流照影玉女费疑猜》里有这么一段,“甘凤池还想下山追敌,吕四娘笑道:‘了因的首级已经取回,由他去吧。’甘凤池解开包袱,只见了因首级颈血未干,面目狰狞可恶,陡然想起他昔年替师传艺,同门切磋等等情事,不觉滴出泪来,叹口气道:‘也罢,咱们替他把首级缝上,也算叫他落个全尸。’挟起甘天龙回到师傅墓旁。”后面又有一段,“甘凤池道:‘话虽如此,只是让允祯那厮,去取了了因首级,我确是心有不甘。’”前面说“了因首级已经取回”,后面又说“了因首级被允祯取去”,真是自相矛盾。
??其二,个别历史史实太过失真。虽然说武侠小说里的历史部分可以“戏说”,但也要符合逻辑,不能太过失真。比如说允祯夺位的“历史”,他是依据一个历史传说来“戏说”的,他说康熙的遗诏上本来是写着“传位十四皇子”的,后来被雍正的谋臣做了手脚,将“十”字加了两笔成了“于”,就变成了“传位于四皇子”。要知道古代的“于”字是繁写,现在的“于”是简体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的。所以“改字说”根本就不成立。
??其三,巧合太多。作者全书为了写成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巧合的地方太多,令人生疑。比如写沈在宽被曾静出卖,斩首后挂头于城门。后来吕四娘到邙山又见到了沈在宽,原来是沈在宽的族弟做了替死鬼。杨柳青因为要救唐晓澜跌入激流,被大水卷走,唐晓澜因此终生不娶。几年后,唐晓澜在杨宅见到了杨柳青,她居然被曾经追过她的邹锡九救了,并与之结婚生女。于此就成就了唐晓澜与冯瑛的一段姻缘。甘凤池被大水卷走,也能生还,是被一个宫女所救。如此等等,令人有一种刻意“斧凿”的痕迹!

第七章     《夜雨秋灯品羽生》之《<冰川天女传>阅读笔记》



      《冰川天女传》也是梁羽生天山系列小说里很重要的一部作品,故事紧接《冰魄寒光剑》,也是《江湖三女侠》的续集。主要是描写唐晓澜的儿子唐经天和桂仲明的孙女冰川天女桂冰娥的爱情故事,以清朝乾隆年间的历史为背景,清廷派福康安做驻藏大臣,西藏白教在一个狡诈的小人物俄马登的挑拨下试图叛乱,在唐经天和冰川天女的巧妙周旋下平息了一场灾难。冰川天女又是尼泊尔国的公主,尼泊尔王为了得到冰川天女,公然起兵,在兵临城下,势必要掀起一场惨烈的战争的紧急情况下,箭在弦上,待势而发,冰川天女和唐经天兵行险着,两人连辔勇闯敌营,他们的大智大勇征服了尼泊尔的民众,使得尼泊尔王不得不心悦诚服,临阵止戈,无声无息化解了一场战争,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本书的故事情节错综复杂,既有为政者之间的权力斗争,又有江湖帮派之间的明争暗斗;既有小人物的兴风作浪,又有大人物之间的权力角逐;既有为民族的尊严不屈不饶的斗争,又有为宗教的神圣死心塌地地战斗;既有生离死别的凄美爱情,又有击铗长歌的古道热肠;既有塞外的瀚海雄风,又有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既有藏族同胞的异域风情,又有大汉民族的宽容忍让。



    有很多人说梁羽生笔下的人物都“脸谱化”,坏人好人都写在脸上,人物一出场就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其实说这种话的人可能没有用心去读梁羽生的小说,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梁羽生笔下的人物个性是很鲜明的,比如年羹尧的儿子年寿,在小说里是以“龙灵矫”这个名字出现的,他初次出场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只是福康安府中的一个小小的幕府,但他的武功很出众,让人觉得他有点屈才,其实他的“低调”是有所用心的,他也是一个野心家,他只是一种“潜伏”,为的当然是他的“大业”,他的目的是为了造反,他的造反也是为了想像他的父亲一样手握百万重兵,驰骋疆场,威风八面,当时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混世魔王,以为他是一个纵横沙场的英雄人物,所以他要以自己的父亲为榜样,做一个威风八面的大英雄。后来由于走路风声,龙灵矫被抓,朝廷秘派钦差大臣要紧急处死他。由于尼泊尔国对清廷虎视眈眈,早就有所图谋,所以秘派欧洲和阿拉伯国师提摩达多劫狱救出了他,目的当然是为了让龙灵矫为其所用,利用它攻打清廷,然龙灵矫在途中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的父亲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也怪不得任何人,再加上他自己头脑清醒,不愿像吴三桂那样做了汉奸,所以悄悄逃走,后来为唐经天和冰川天女所救,龙灵矫的所作所为不失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还有一个就是毒手疯丐金世遗,一直是游戏风尘,玩世不恭,跟冯琳母女成了知音,金世遗就像金庸笔下的杨过和令狐冲,身上有一股邪劲。从金世遗就可以宣布那些说“梁羽生的人物太呆板”的人的谎言破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恨梁羽生
梁羽生根据世界名著《牛虻》写了一部武侠名作,成为其代表作品
古龙、金庸、梁羽生、温瑞安这几个武侠小说泰斗有什么区别?
梁羽生笔下的《塞外奇侠传》,有两位奇女子,分别是谁呢?
小孩子可以读点武侠吗?
武侠|《七剑下天山》,纳兰明慧到底爱杨云聪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