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湖往事



杜湖往事




文丨含羞草


大哥说带我去打捞一段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浮千年的赵宋往事,我亦欣然穿城而往。听过那么多嚼烂了的故事,而最贴近真实的脚本,想来只有皇室宗亲后裔那里才有。

一、南宋,那些被世人嚼烂了的故事

北宋和金国签订"海上之盟"灭了辽国以后,背信弃义的金军立即调转矛头,攻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掳走宋徽宗、宋钦宗,这是1126年的事。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商丘称帝,建立南宋。金军穷追不舍,赵构仓皇南下。从扬州到南京再抵临安(今日杭州)时与随从失散,当时的赵构心灰意懒,真正是随波逐流,他从五堡埠连夜乘船过钱塘至萧山的白马湖的白马庙时(旧时名护国天王庙)东方的天空才微微泛白。这庙中只有一个道人,手里敲着木鱼,但他的眼皮上似乎歇了一只蛾子,一直微微悸动着。直到一串疲备的脚步由远及近,赶紧站起来,跌跌撞撞迎了出去,行的是三跪九叩大礼,呼的是“恭迎圣驾”。来人恰是赵构,听到这话,赵构心里是欢喜的,等于在食不果腹的难中,把真命天子的身份又实锤了一下,但他还是让“何以见得”四字脱口而出。道人让赵构随指一处,赵构指着一处人家,随着“吱呀”一声,一位清秀俊朗的少年缓缓打开东边的那一扇大门,迎接清晨的第一缕曙光,道人笑道“单门开口君”,为了验证自己所言不虚,道人让赵构再写一字,赵构随意用脚尖在地上一划。“土上一横王”。接下来的故事,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为摆脱金兵的追杀,道人把赵构暂时安顿在了庙里,那个火眼金睛的道人就是后来的赵不衰。

1131年,赵构把杭州知府衙门升为行宫,升杭州为临安府,虽然守的是半壁江山,但每日对着西湖的山外青山楼外楼,也算是暂且把心安了。

暂且把心安了的赵构帝,当务之急的第一要事便是修建庙宇。庙宇,对于宋王朝,是基石、是标配。想当年戎马倥偬的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为了巩固中华正统的地位,他倚重“顺应天道,万物自然”的道家思想:“体之可以即至神,用之可以契天地,推之可以治国家,可使一世之民举得恬淡寂常之真,而跻于仁寿之域。”那时道教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直至真宗封禅泰山,天降神书,给赵宋王朝抹上一层神圣的光彩。之后,大江南北普修宫观,塑造圣像。再之后,徽宗帝神宵一梦,梦到自己是玉清王转世,既下降于世,其号青华帝君者,主东方,摄领天上神霄府事,自那以后,徽宗便自诩为教主道君皇帝。

二、东岳庙,少年皇帝的小心思

姜太公钓鱼钓的从来都不是鱼,而是钓着自己的人生。与赵构帝有着过命交情的赵不衰自此风生水起。关乎江山社稷的东岳庙筹建大事自然就落在了他的肩上,选址看风水那是马不停蹄。“莺困落花红堕雨,蝶迷芳草绿浮烟”。当他把目光落在蒙山的时候,流水轻透,丛林苍翠,山巅上一抹橙红,浓艳的如同一罐打翻的胭脂,如此朝阳,厚重得让人不敢直视。真正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言,日以继夜的不久之后,一座皇家气派的庙宇落成,红瓦黄墙,金碧辉煌,最是巧夺天工是龙的雕刻,真有“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气势。东岳庙坐南朝北,意指家国北望,供奉的东岳大帝,塑像却是宋徽宗赵佶的原型。不敢揣测少年皇帝用了多少的小心思才想出的这招移花接木。泰山早已沦陷于金,父亲囚禁在苦寒之地。为表至忠至孝,赵构帝继续礼敬东岳。(传说老岳庙初为赵氏家庙,又名东岳庙,徽宗皇帝衣冠冢,后元灭宋时,为防止庙宇被毁而改名东岳庙。然而记载于《嘉泰会稽志》的只有短短十个字,蒙山东岳庙在县西五里。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记载,东岳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初年即公元1131年,仔细推算,那时宋徽宗正被囚禁于五国城,在北国的四面透风的墙上挥笔描述他无限凄凉的心境,“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直至1135年,不堪精神折辱而死。1142年,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赵构帝终于迎徽宗及生母韦贤妃棺椁归宋,葬之永佑陵。历经千年沧桑巨变的历史,真实或杜撰早已无从考究,若还老岳庙的真实身份为东岳庙,其实远比赵氏家庙,更具承载南宋政治文化的历史意义。)

1142年,赵构帝迎宋徽宗及韦贤妃棺棕归宋。大概谁也不曾测量五国城到临安的路该有多么漫长,但从临安到永佑陵都知道走的是官河,这条西起西兴,南流衙前,东抵曹娥江,接姚江、甬江,直通东海的浙东运河,是78.5千米。天的光亮被掐死在云的尽头,风呜咽着裹着树叶打着旋儿飞,越飞越低,越飞越密,密得变成了摇摇欲坠的一爿天。当船行止东岳庙前的东岳桥时,一声闷雷,从天边滚出,滚过虔诚的连夜守在东岳庙前百姓的心头,随即消散在沉寂的大地。悲伤填满了每个人的胸膛。赵构帝于是把一部分衣冠留在东岳庙中,建造衣冠冢,方便百姓祭奠。而在北方早已被熬成灯油的宋徽宗,恐怕也只有以这种方式来安慰这些在南方苦盼他归来的百姓。(宋徽宗,虽然一生劣迹斑斑,但却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关心民间疾苦,他创立了从生到死一整套完善齐备的官办社会救济体系制度。他兴修水利,他亲自编写了史上唯一一部由皇帝撰写的茶书——《大观茶论》。他是一位被皇帝职业耽误的艺术家。在江南的百姓那里还是有着极好口碑的)。


三、杜湖村,有它真实的来历

朝来寒雨晚来风,时光挪移过指缝。有了前面诸多的赘絮作铺垫,让我们再回到起点杜湖村。中国有句老话,国有史,以民族昌盛为荣;族有谱,以流芳百世为证。下面是族谱一段真实的抄录:萧山杜湖村赵氏的始迁祖舆涨(与宋理宗赵昀均系舆字辈,初名赵与莒,后改名赵贵)是宋太祖赵匡胤第二子燕王德昭的后代,属天水赵氏第十六世,赵匡胤第十世裔孙。当时,战争的硝烟暂时远逝,高宗赵构偏安杭州,做了皇帝,这位京西北路(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的西部)招抚使(官名,唐代置于边疆地区,掌安抚边民。宋太宗时,为镇压李顺起义,曾设川峡招抚使。北宋末年,对金战争中,有时在金统治区设招抚使,负责收复失地)舆涨自富阳游至萧山,乐土地沃饶,遂置别业(别墅)于夏孝乡,自吴山(当时渔山)迁居焉。

我只记得时光的丰厚,不让心中的美好生锈。解甲归田的舆涨公迁居屠胡村后,接管了东岳庙,也就间接接过了发扬道家精神的接力棒,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时候《绍兴和议》已经签定,两国划地为限,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归属南宋。也就暂别了“山下杀胡兵,上山祭先人”的血腥。舆涨公把屠胡村改为杜湖村,让江南这片温润的沃土,又重回时光温润的怀抱。

江上留与后人愁。赵宋皇位的更叠对于后人而言,像是花丛中的蝴蝶,扑楞着飞来,又扑楞着飞去,赵宋的皇权也是一样,先后有四次叔侄相传,最后又回到宋太祖一脉的手里,不过,这是赵宋的家事,世事再怎样千回百转,赵家后代也始终谨遵:“吾族無亲疏,世世为缌麻。”的太祖遗训。舆涨的后人就这样一代一代在萧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只是作为皇室的后裔,血脉里流动的血液也会比常人殷红些。靠记忆,靠口口相传都是不可靠的,他们要把这段历史永久地,决不走样的封存下来,这便是后来的赵家宗祠“玉尺堂”。

“玉尺堂”堂名的由来,赵氏后人亦不得而知,据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后有一田父耕于野,得周时玉尺,便是天下正尺。或取此意也未可知。据赵大哥讲,宗祠几兴几废,最后一次修建,也是规模最盛大的一次。是在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八十多年的历史,坐北朝南,前后三进。不过,我没有见到赵家宗祠的雕梁画栋,甚至没有见到它的只砖片瓦。

没有看到赵家宗祠的只砖片瓦,我还是捡拾起了泛黄往事中遗留的蛛丝马迹,那座跟祠堂相辅相成的祠堂桥。那年,在预定建造桥的位置,官河两岸坚固的桥墩早已垒好,但试了七七四十九种方法也按不上面上那块石板。那时候,百姓对风水的崇拜比任何的纲领宪章更加牢不可破,阳官(风水先生)半闭着眼睛,推算着时辰,说需借助某月某日某时的那一场雨方可竣工。六月的天忽晴忽雨也没个准头,阳官讲的按放石板桥的那一天,晴朗的天空忽地暗了下来,又一阵风,墨黑的云层把大地遮盖的严严实实,顷刻,大雨滂沱,人们戴上草帽冲进雨幕,一股作气把石板安稳放上桥墩,大功告成,在以后的几百年间,祠堂桥经风经雨,固若金汤。

四、蒙山,赖以栖身的土壤

大哥在描述“玉尺堂”的时候眼里是蓄满老时光的故旧苍茫,当他说出“玉尺堂”已在杜湖村整体拆迁期间已一并拆除时,我听见他那么壮阔的叹息硬生生咽回去时,“刺啦、刺啦”喉咙的破裂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新旧时代的交替面前,也只能且退且行。

“我带你去看看新建的祠堂吧,”大哥站起来,把失落的心情重新捡拾,他得在客人面前给笑容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新建的文化礼堂或更确切说是赵家祠堂,其实挺气派的,飞檐斗拱,青砖黛瓦,左中右三门,是穿越时空、高贵古典的宋韵风格。因还在装修其间,随着“吱呀呀”慢悠悠的声音,木门中门被里面的工作人员缓缓打开。迈进门槛,又是另一番景象,建筑布局以宗祠“天井”为中心,由正堂、祖堂、三昭台、两厢房组成,也称“五间头”。最醒目是屋脊上两条蛟龙昂首仰望中间的金色火焰。

而后。行走在档次颇高的安置房楼群之间,树和花的清香如水,毫无章法在眼睛和鼻息间流动,大哥拨开那水,递给我一首乔迁新居时友人赠他的诗:“杜湖村,湘湖北,蒙山西,赵家杜湖千年间。运河畔,东岳边,宋人后裔四十传。少小居,老大留,旧宅古井记心前。村前嬉,屋后戏,岁月如梭忆当年。父艰苦,母辛劳,萧然往事如梦念。兄奋斗,姊努力,我辈前行亦欣然。甲午末,乙未初,为城新颜村舍搬。癸卯秋,幸福年,十载流转新居迁。”这是我们这次见面最轻松的瞬间了,他又补了一句,杜湖村现在赵姓人家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皆是同根。

八月的阳光灼热,就像赵宋后裔血脉里的奔腾,经过千年的流淌,依旧鲜艳。更正一下,我文中的大哥其实不止一位,他们同是太祖第卅四世,他们同样对赵姓充满了热爱,同样以传承“温良谦恭,崇德从善”的家风为己任。而我手里的笔,不生产故事,它只是杜湖历史忠实的搬运工。


---------------------------------


萧山网络文学第一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清水秀,醉美湖珠洪氏宗祠
002我的祖源(二)
福建一村庄,村民生前姓吴,死后姓赵,祖先是一位开国皇帝
宋朝有位皇帝曾在东莞这里“住过”
多湖街道汀村:先祖以“鲤鱼跃龙门”置村建祠
溧阳长荡湖故事——甓桥皇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