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期末测试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人教版 (22)

期末过关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弟弟zhă ba(      )着眼睛yī wēi(      )在爷爷的怀里,听他讲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当讲到地下党被 zhí xíng(      )jiăo xíng(      ) zhāng jié(      ),爷爷的声音 gĕng yè(      ),他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弟弟被共产党员 háo bú wèi jù(        )、不怕 xī shēng(      )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2.下列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zhŏng)   ( zhēng)    (lòu)     截然不同

B.(páo)    (piáo)      (xiàn)    悬灯结采

C.(huò)    (táng)      抽噎(yē)      焉知非福

D.(méi)     (mán)      (xián)    司空见贯

3.下列古诗和作者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江上渔者》—一范仲淹

B.《石灰吟》——于谦

C.《游园不值》——王安石

D.《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4.为了使语言连贯,下列横线处应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               

A.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B.眼光会自然日益敏锐

C.自然会眼光日益敏锐

D.自然眼光会日益敏锐

5.下列作品的作者、国籍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汤姆·索亚历险记》——美国—一马克·吐温

B.《爱丽丝漫游奇境》——英国——刘易斯·卡罗尔

C.《鲁滨逊漂流记》——法国——笛福

D.《骑鹅旅行记》——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芙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黄庭坚的《清平乐》是一首惜春词,表现了作者惜春的心情。

B.苏轼的《浣溪沙》一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D.《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宋代词人王观,“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词牌名。

7.下列引用名言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习科学知识,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

B.“人而无言,不知其可也。”失去诚信,必定失去发展的空间,失去坚强有力的支持,失去人格和尊严。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要成材,事在成功,都得付出代价,经历考验。

D.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街头这个流浪的小男孩很瘦。

①改为比喻句。

②改为夸张句。

③改为反问句。

(2)联系语境,将句子补充完整。

奉献是什么?奉献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执着;奉献是                  的承诺;奉献是                       的托付。

(3)请你给毕业联欢会“感恩老师”这一环节写一段主持词。

9.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

(1)开卷有益,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我懂得了                   ;学习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我明白了                  

(2)老师的教诲如同甘甜的雨露,正如杜甫的诗句“                    

               ”所说。

(3)初春小雨细滑润泽,春草刚刚发芽时沾上小雨,若有若无,由此,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                               ”的诗句;爷爷望着江河奔涌入海,不由得吟诵起《长歌行》中的诗句:                        ?”

(4)时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正如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写的:“洗手的时候,日子            ;吃饭的时候,日子           ;默默时,           ;我察觉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                  。”

(5)“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               ;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二、阅读与理解。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十五夜”指的是          

2.诗人写院中的月色,只用了“地白”二字,给人澄澈、空明之感,由此你想到了李白的哪两句诗?

3.请你根据古诗内容,把诗人笔下的月上中天时庭院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4.“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句诗委婉地表达了游子(     )之情。

A.喜爱秋天   B.热爱祖国   C.热爱大自然   D.思念家乡和亲人

5望月怀远的诗还有很多,请你写出两句。

()百家饭

汪涛

我小时候很顽皮,人家爱叫我“小猴”。有一次爬树,快爬到高高的树顶了,脚下一闪,幸亏后背的衣服挂在枯枝上,才没掉下来。大人们见我倒挂在半空中,吓得赶紧到树下用手接我。而我偏不往下掉,于是几个大人上树把我救了下来。大人们吓得脸都变色了,我却一点儿事也没有,回到地上,照样又去玩儿了。

有一次,我跟小伙伴们追着玩儿。许多孩子在我后面穷追不舍,我没命地狂奔,一不小心冲进了一个未加盖的粪坑。幸好这粪坑刚清理不久,我才幸免于难,但下半身已是臭气熏天了。妈妈用一块肥皂整整给我洗了八次才罢手。

按农家的习惯说法,孩子掉到粪池里得除灾驱邪,办法是吃“百家饭”。

几十名孩子被大人们发动起来,分头到村子里挨家挨户地乞讨煮百家饭的粮食。乡亲们知道是讨百家饭,不管家境如何,多少都要给一点儿,什么白米、红米、赤豆、绿豆、糯米、蚕豆……反正只要是粮食,什么都行。乞讨的人家越多越好,其数不限于一百家,不到一百家或超出一百家都没关系。孩子们去乞讨,大人们便动手在我家门口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露天的大锅台。这锅台很简单,三块大石头中间搁口大锅。等孩子们全回来了,把所有乞讨来的粮食淘洗干净,放在大锅里,切上肉丁、火腿丝,还放上盐。配料够讲究的,目的是要让大家把饭全吃光。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早就拿着碗筷,猴急地等在锅旁了。平时要是有谁用筷子敲饭碗,大人是要训斥的,这时大人们却鼓励孩子们敲,使劲地敲,好吓跑妖魔鬼怪。

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

来吃百家饭的人是越多越好,一律围着锅台站在露天里。人人都放开肚皮吃,直到吃得锅底朝天为止。孩子们不等锅底朝天,小肚皮早吃得滚圆滚圆,裤带一松再松,裤腰滑到了大腿根。

奶奶和妈妈见饭被吃光,脸上放射出喜悦的红光,大概是庆幸我消灾消难了。尽管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但它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我估计,百家饭不

容易吃到,是因为掉进粪坑的人毕竟太少了。

1.作者围绕“我”小时候很顽皮,列举了两个事例:                  

           ,其中详写的是第     个事例。

2.下列对“百家饭”名字的来历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用从百家乞讨来的粮食做成的饭。

B.请一百多人吃的除灾驱邪的饭。

C.用从百家乞讨来的粮食做成的给顽皮孩子吃的饭。

D.用从百家乞讨来的粮食做成的请许多人吃的美味的饭。

3.请你根据短文内容,把制作和吃“百家饭”的过程补充完整。(4)

(       ) →搭锅台→(       ) (       ) (       )放开肚皮吃

4.作者从                   描写开锅后的百家饭,形象地写出了百家饭              的特点。

5作者为什么说“尽管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但它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

6.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传统习俗都消失了,你认为诸如“百家饭”一类的传统习俗是任其消亡还是加以保护?请阐明你的观点及理由。

三、习作与表达。

爱是你生病时妈妈为你端上的一碗热气腾腾的汤,爱是你遇到挫折时好心人无私的帮助……请你以“爱,就在身边”为题,写一件你亲身经历的事,要求按一定顺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答案

1.眨巴 依偎 执行 绞刑 章节 哽咽 毫不畏惧 牺牲

2.A  3.C  4.A  5.C  6.D  7.A

8.(1)①示例:街头这个流浪的小男孩骨瘦如柴。②示例:街头这个流浪的小男孩很瘦,一阵风就能把他刮倒。③街头这个流浪的小男孩难道不瘦吗?

(2)示例:蜡炬成灰泪始干   化作春泥更护花

(3)示例:您抑扬顿挫的声音如同山间清泉,叮咚叮咚湿润每个人心底。您和蔼可亲的笑容恰似严冬的暖流,带来人生的甜蜜。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您就像那老练的舵手,带领我们劈波斩浪驶向远方。您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我们心中永不落下的太阳。

9.(1)即使在绝望的境地中也要寻找其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生活充满热情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才能发现真理

(2)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3)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4)从水盆里过去   从饭碗里过去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从遮挽的手边过去

(5)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   效法古人的制度自觉承担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积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二、()1.  王建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月光静静地泻在庭院的地面上,聒噪了一天的乌鸦也逐渐消停下来,仿佛不忍惊扰这安详的夜色,悄悄地隐栖在树上。夜渐渐深了,清冷的秋露润湿了庭中的桂花,散发着氤氲的馨香。

4.D

5.示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我”差点儿从树上摔下来   “我”狂奔时掉进粪坑  

2.D

3.乞讨粮食   淘洗粮食   加上佐料   敲饭碗

4.颜色   香味   色香味俱全

5.因为百家饭的味道很特别,藏着奶奶和妈妈对“我”的关心,同时煮百家饭的过程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情

6.示例:我认为对好的传统习俗应该加以保护,因为传统习俗的消亡,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失。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个民族就会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也就难以进步。

三、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初中毕业、升学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1193)
中考语文重点难点汇总(十一)
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基础知识-4
培优卷 2020年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一)
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