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1 第2单元 第6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政治创新
第6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政治创新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
考点定位
1.隋唐的统治及盛世出现的原因、表现。2.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措施及意义。3.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及意义。4.租庸调制、两税法的内容、意义。
主题一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统治
1.隋朝的兴亡
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建设
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兴建洛阳城;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灭亡
原因
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征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引发大规模起义
标志
618年,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思维点拨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原因
(1)隋朝作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可集中力量兴建大型工程。
(2)为加强对南方的有效控制,巩固统治。
(3)适应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保障中央政府的物资供应。
2.唐朝的兴衰与民族交融
(1)唐朝的兴衰
建立与统一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统一全国
“贞观之治”
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其统治时期出现了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武周政权
武则天当权期间,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期间,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史称“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原因
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扩大。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趋于腐败,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过程
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唐平定
影响
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
唐朝的灭亡
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
思维点拨
正确认识“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
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与唐玄宗统治政策的失误密切相关,但这不是根本原因,藩镇割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2)唐朝的民族关系
北方(突厥、回纥)
东突厥
贞观初年,唐军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 “天可汗”
西突厥
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后突厥汗国
682年,安置在北方的东突厥部众反叛唐朝,一度建立了后突厥汗国政权。744年,唐朝与漠北回纥、葛逻禄等联手平定了后突厥汗国
西域
唐朝中央政府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回纥
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回纥助唐平定安史之乱
西南(吐蕃)
唐太宗时期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
9世纪前期
唐蕃会盟
东北(靺鞨)
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概念阐释
和亲
和亲,也叫作“和戎”“和蕃”,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周边少数民族或各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它作为历朝民族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民族关系的一种表现形态,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五代十国
政权
更迭
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后周世宗改革
努力清除五代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视角1 隋唐的盛世局面
材料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统治时期)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摘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开元纪事》
根据材料,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何关系,并谈谈如何辩证认识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关系:正是鉴于隋朝灭亡的教训,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一般来说,盛世表现为政治开明,经济繁荣;但即使是在治世,农民所受剥削依然很重,这是地主阶级的本性所决定的。
拓展深化
辩证认识唐朝的盛世局面
(1)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统治者的个人功劳。
(2)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武周政权“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也是几代皇帝连续执行类似的宽松政策和几代劳动人民艰苦努力的结果。
(3)所谓的“盛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都是相对于社会动乱时期而言的。即使在盛世时期,最大的受益者依然是封建统治阶级,农民的负担依然沉重,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只是相对有所缓和,并未完全消除。
(4)唐朝的盛世局面隐藏着动荡的危机。如“开元盛世”之后出现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唐朝由盛转衰。
视角2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
材料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其首领为都督或刺史,让其继续统辖,但必须由中央任命。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縻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及影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特点:吸取前代经验与教训;先试点后推广;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2)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加强了内陆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借鉴。
拓展深化
唐朝处理与周边各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
(1)方式
方式
表现
设机构
一是直接派官吏管理;二是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长官,管理当地人民
册封
唐朝皇帝给少数民族首领加上某种名称或封号,目的在于加强对其民族的管理
和亲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会盟
唐蕃会盟,旨在约束双方行动,维护友好局面
(2)影响
①保持了边疆地区的和平稳定,有利于祖国统一。
②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孕育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③各民族相互交流、贸易,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物种交流。
④促进了各民族交融,汉族先进文明广泛传播,边疆民族文化给中华文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主题二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选官制度
(1)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兴衰
曹魏时创立,随着士族的没落而无法继续
标准
从初创时期的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实质
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隋唐:科举制
形成
隋朝建立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
完善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作用
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思维点拨
科举制造就了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
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促进了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流动;有利于庶族地主的参政。
2.行政制度
(1)中央(选必1,P5)
①机构: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②职能:中书省: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执行机构。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
③意义: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图解历史
唐朝中央政府结构示意图
(2)地方(选必1,P6)
隋朝
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朝
①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②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以后,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3.赋税制度
魏晋南北朝:租调制
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唐初:租庸调制
(1)内容: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唐后期:两税法
背景
天宝年间,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内容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意义
(1)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2)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思维点拨
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度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均田制是土地分配制度,租庸调制则是赋税政策,二者定义不同,适用范围不同,沿革历史时期不同。
(2)联系: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和存在的依据,同时也正是由于均田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而使得租庸调制在中唐之后被两税法取代。
视角1 隋唐政治制度的创新
材料 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尽管受时代的制约,唐代的“民主”制度终没能有效地继续运行,只能称其为“闪落的民主”,可历史见证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进行过的不懈努力。——摘编自杨春莉《封建制度下闪落的民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大“闪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称,并分别说明它们被称为“民主”的理由。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名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理由:三省六部制中央决策机制上,形成了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交由皇帝御批、再交由尚书省执行的流程;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科举制:选官不分门第,打破了士族门阀特权,使许多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使官员选拔更加公开和公平,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拓展深化
全面客观认识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促进阶层流动,具有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对“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其选才的方法被东亚文化圈的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影响其文官考试制度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对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有消极影响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抵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制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视角2 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
材料 隋唐经济制度线索图示
——摘编自张群玲《以图示史 看图论史——从隋唐制度看制度史复习策略》
根据隋唐经济制度线索图示,任意选取一个合理的角度提取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
观点:从北魏到隋唐农民负担逐步减轻,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阐述:隋初经历了长期动乱需要恢复和发展生产,对租庸调制进行调整。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缓和阶级矛盾,收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为主转变,征税时间逐渐固定。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农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促进了经济繁荣,唐朝国力强盛。
总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农民、农业问题是国家繁荣强盛不可缺少的条件。
示例二
观点:两税法有利也有弊。
阐述:进步性:改变了以人丁为征收标准的税制,取消了一切杂税,收税时间固定,使过去混乱的赋役制度得到了暂时的统一,对于长期战乱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农民赋税负担有所减轻;扩大了税源,有助于国家收入的增加。局限性:实际上承认了土地兼并的合法性,土地兼并更加盛行,激化了阶级矛盾。
总之,两税法是中国古代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赋税制度改革,是一次重大进步,但也存在弊端。
拓展深化
多角度认识唐朝的两税法
(1)从实施原因上看: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2)从目的上看:唐朝政府是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而实施的两税法。
(3)从特点上看:以资产和土地为主要纳税标准,一年分两次收税。
(4)从评价上看:①积极方面: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转为以土地财产为主,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②局限: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使农民负担更加沉重。
(2022·广东卷)下图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命题设计]
聚焦考点
隋唐制度变化与创新;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和作用
情境设置
本题通过设置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的变化这一学术情境,对比可知北齐官职存在管理范围上分工不明、权属交叉的问题,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突出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解题指津]
易错排查
图示内容主要体现的是隋唐中央机构分工更加明确,并不能体现中枢决策权的加强,排除A项
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避免了”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
隋唐行政机构分工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政令的执行效率,排除C项
关键能力
图示内容显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政府机构到隋唐时期形成六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划分使中央行政机构分工更加明确,故选D项
[方法点拨] 比较变化类选择题从形式上看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比较型选择题在题干中常用的提示语有“相同”“相似”“一致”“共同”“不同”“新发展”“新变化”等;隐性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显的提示语。此类选择题从具体步骤上看,一是注意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求同存异”还是“发展变化”;二是分清比较类型;三是联系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信息,在全面把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确立比较项,找到比较的着力点。
1.(2022·湖南卷)据下表可知(  )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627)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表格可知九品中正制被废除,科举制诞生,接着又恢复,又废除。如此反复,说明这一时期门阀士族的力量仍然很强大,科举制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总体趋势是世家大族逐渐没落,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科举制存在弊端,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门阀观念的强化,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在唐朝已被再度废除,排除D项。
2.(2022·1月浙江选考)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
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
答案 D
解析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并且“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宰相数量增多,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属于君主专制问题,不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级别略低的官员”是否是知识分子,排除B项;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君权,C项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
3.(2021·江苏卷)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
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
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
答案 B
解析 唐代科举制使得出身低微的士子得以进入政坛,说明唐代的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级的流动,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君主集权无关,排除A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李德裕作为士族,同样为寒素开路,政治矛盾并未激化,排除D项。
4.(2021·北京卷)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根据示意图中签名机构可知,这里涉及的是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D项正确,排除A、B、C项。
5.(2021·广东卷)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唐]刘禹锡《马嵬行》
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
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有学生以上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B.《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
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
D.《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旧唐书》为后晋刘昫等撰写。《资治通鉴》则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因此对于同一事件的记载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二者作为史料时,应该考虑到不同时代史学家的立场,D项正确;《马嵬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排除A;“还原”的说法错误,排除B;可信度高或者低,不能通过成书的早晚来判断,排除C。
6.(2021·海南卷)《旧唐书》载,贞观年修五代史,移史馆于禁中。史官无常员,如有修撰大事,则用他官兼之,事毕日停。贞观已后,多以宰相监修国史,遂成故事也。天宝已后,他官兼领史职者,谓之史馆修撰,初入为直馆也。这些措施旨在(  )
A.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B.鉴往知来,文以化成
C.礼法并施,三教合一
D.体恤百姓,休养生息
答案 B
解析 材料“移史馆于禁中”“用他官兼之”“多以宰相监修国史”均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修史的重视,而对历史重视的目的在于借鉴以前的经验教训而更好地知道以后该怎么发展,故B项正确;重视史书的撰修和“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礼法并施,三教合一”,排除C项;“体恤百姓,休养生息”只是历史经验之一,并不是重视修史的全部目的,排除D项。
课时精练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2022·中山月考)《晋书》卷六十《张辅传》载:“梁州刺史杨欣有姊丧,未经旬,车骑长史韩预强聘其女为妻。辅为中正,贬预以清风俗,论者称之。”这体现了(  )
A.九品中正制重视门第而无法真正选出人才
B.魏晋时期官员选拔制度非常重视个人品德
C.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
D.魏晋时期中央集权制被破坏地方势力加强
答案 B
解析 材料大意是说梁州刺史杨欣的姐姐去世,不满十天,车骑长史韩预强行聘娶他姐姐的女儿为妻,当时张辅担任中正,贬了韩预的官以清正风俗,由此可见,魏晋时期的中正官,在选拔官员方面非常重视个人品德问题,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其重视门第或有时代局限性或中央集权被破坏,排除A、C、D三项。
2.(2022·永州三模)魏晋以来,强宗大族雄踞乡间,武断乡曲,朝廷依靠他们才能贯彻对地方的统治。但隋唐之际,很多名门望族乃至一般士族的成员纷纷离开其籍贯族源地,迁居“长安-洛阳”京畿之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选官用人制度的重大变化
B.京畿之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吸引
C.国家政治统一与社会稳定
D.朝廷加强中央集权的强制迁移
答案 A
解析 隋唐时期形成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再是魏晋时期的门第,而是个人才学,造成名门望族乃至一般士族成员的搬迁,故选A项;京畿之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吸引是刺激名门望族乃至士族成员搬迁的一个动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国家政治统一与社会稳定是实行科举制的背景,而非名门望族乃士族成员搬迁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唐朝并未采取大规模强制迁移的措施,排除D项。
3.(2022·郑州三模)汉代选官实行察举制,选中的人必须品德高尚,魏晋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等级。唐代科举允许“公荐”和“通榜”,允许人们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考生可以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提高及第机会。这反映出唐代科举制度(  )
A.兼顾才学和从政能力                    B.具有经世致用的色彩
C.受传统选官制的影响                    D.沦为应试者投机工具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唐朝科举制中推荐仍然是录取的一种途径,说明选官制度仍然受到之前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影响,故选C项;材料未提及从政能力,排除A项;经世致用强调实用性,但材料强调的是才学,排除B项;“公荐”和“通榜”也注重考生的才学,说明并不属于投机工具,排除D项。
4.(2022·长春模拟)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个人体貌。隋炀帝大业五年,又一次“貌阅”。 通过这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检出隐漏人口228万余。隋朝这种举措(  )
A.促进商品经济                               B.利于整顿吏治
C.提高国家意识                               D.便于基层治理
答案 D
解析 隋朝通过大规模的“大索貌阅”检出大量隐漏人口,这就加强了国家对户口的控制,减少了户口的流失,从而削弱了豪强世族对人口的隐匿,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管理,故选D项。
5.(2022·朔州模拟)有学者认为,唐前期,尚书、门下、中书三省构成一个完整的辅助皇权运行的最高政务裁决系统,三省官员在上行和下行政务文书中的签署,体现了按照环节分工、分层决策、互相制衡的政务运行机制。在他看来当时(  )
A.政务文书利于辅政制度的有效运行
B.尚书省是最高政务裁决系统的核心
C.程序分权有效制约了皇帝的决定权
D.中央官僚机构膨胀降低了行政效率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在三省体制下,上下行的政务文书签署将整个体系联系起来,有助于三省制的有效运作,故选A项。题干并未强调尚书省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皇权,且三省体制并不能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排除C项;官僚机构膨胀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
6.(2022·重庆三模)从政事堂制度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为了使他们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消灭,就需要有一个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于是,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政事堂,便从控制矛盾和冲突的需要中产生了。这说明设立政事堂是为了(  )
A.分割宰相权力                               B.缓解君相矛盾
C.强化皇权专制                               D.维护政治稳定
答案 C
解析 政事堂产生于唐朝,当时已经产生三省六部,宰相权力已经被分割,排除A项;政事堂是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而设立的,“缓解君相矛盾”属于客观作用,排除B项;唐朝前期的政治相对稳定,排除D项。
7.(2023·吉林模拟)下表是唐中后期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及参与机构变化的统计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
宰相总人数
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
机构变化
唐肃宗
16
14
翰林学士开始参政
唐代宗
12
10
置内枢密使
唐德宗
35
33
唐宪宗
29
27
翰林学士草诏权
A.中枢权力结构的重构
B.三省内部制衡机制强化
C.相权扩大威胁了皇权
D.中央行政效率不断加强
答案 A
解析 据表格可知,唐中后期绝大多数宰相都不是出身于三省长官,参与机构也发生变化,这与唐初中枢机构为三省,三省长官都为宰相相比,有了重大变化,反映了中枢权力结构的重构,故选A项;材料信息不涉及三省内部制衡机制,排除B项;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多是分散相权的体现,这有利于加强皇权,排除C项;材料与中央行政效率不断加强无关,排除D项。
8.(2022·大连月考)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控制了决策权
B.中央集权体制的加强
C.三省六部逐渐被废止
D.中枢权力机制的调整
答案 D
解析 翰林学士由最初的“备君主顾问”,到“开始参与决策”,再到“专掌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说明翰林学士逐渐获得了参与国家事务决策的权力,与唐初的三省六部体制相比,说明唐代中枢权力机制进行了调整,D项正确;翰林学士逐渐参与决策,但控制决策权的仍然是皇帝,排除A项;翰林学士地位的变化与中央集权是两个概念,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逐渐成为外朝执行机构,但并未被废止,排除C项。
9.(2022·六安联考)唐太宗曾对门下省长官说,国家“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据此可知,当时(  )
A.政治体制中蕴含着理性色彩
B.君主专制干涉政府的运行
C.中枢机构以权谋私现象突出
D.三省六部制存在严重弊病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可知,设立三省的目的是使其相互监督,避免出现决策的失误,这体现了当时的政治体制中蕴含着理性色彩,故选A项。
10.(2022·宁波九校联考)有学者统计了《旧唐书》《新唐书》记载的唐代1 840名官员的入仕出身情况如下表。据此可知(  )
项目
唐前期
唐后期
科举
27.8%
43.0%
门荫、军功
15.2%
27.0%
A.促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B.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C.彻底消除世家大族的政治特权
D.令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公开
答案 D
解析 根据表格可以看出,相比于门荫和军功,唐代后期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大幅度上升,这说明唐后期科举制得到了发展,这使官员选拔方面更加公平公开,故选D项。
11.唐初至中期,朝廷重臣多国子监、太学毕业,并以进士及第而入仕为荣。唐后期,“国家之仕进者,必举于州县,然后升于礼部吏部”,再也没有“或太学高第,或诸州进士”的排序了。这反映了(  )
A.官员文化素质降低                        B.人才选拔方式调整
C.考试舞弊行为杜绝                        D.科考选才范围扩大
答案 D
解析 唐中期以前,以皇室和高级官员子弟为主体的国子监、太学学生更容易进士及第;唐后期,地方考试后推荐到中央的考生更容易进士及第。这一变化说明世家大族的影响削弱,科考选才的范围扩大,故选D项;唐后期地方考生间竞争更激烈,这对人才的文化素质要求更高,排除A项;这一时期仍是实行科举取士,人才选拔方式并没有调整,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杜绝不了考试舞弊行为,排除C项。
12.考课是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一种。唐代官员的考课等级共分九等,获得中上以上等级者,每进一等,加禄一季;获得中中者,保持本禄不变;中下以下等,每退一等,减禄一季。据此可知,唐代的考课制度(  )
A.是科举制度发展的产物
B.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
C.保证了政治局面的稳定
D.有利于国家吏治的改善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官员能否升迁与考课成绩关系密切,这就促使官员不得不做好本职工作,不敢稍有松懈,这有利于国家吏治的改善,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9分)
13.(14分)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书省、门下省同处北面的宫城,与尚书省隔着宫墙南北分开。门下省诏敕行达尚书省,需先经其长官审阅,若发现差错,可以不奉诏,甚至封还诏书,但一般都是奉敕力行。
提取材料中有关三省的两条信息,并加以解读。
答案 中书、门下两省位于宫城内皇宫(或:太极宫)的两侧,尚书省则位于宫城之外;尚书省对门下省的诏敕有一定的否决权。
隋唐时期为加强皇权正式设立三省制度,三省的这种空间布局体现了决策权、审议权和执行权的分解;中书省和门下省为辅助皇帝决策的机构,地近皇宫是为便于皇帝决策;而尚书省是皇帝诏令的执行机构,对距皇宫的远近要求不高;这种空间布局和职责分工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也造成中书省和门下省在三省中的权力、地位不断提升。尚书省有一定的否决权,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决策失误,有利于中枢权力机构决策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14.(2022·海口二模)(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致仕,亦称休致、致政、致事,即交还官职、退休之意。致仕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它萌芽于先秦,两汉时期获得发展,经两晋南北朝与隋,至唐代达到了逐渐完善的地步。唐代对于官员致仕的条件,除了依据“七十致仕”的传统外,还加入了官员身体状况因素,将年龄和健康二者有机结合,体现出了变通的精神,亦充分考虑到老官员的实际情形,这与前朝相比更为人性化,因此才有了“诸文武选人……籍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以及“年七十以上应致仕,若齿力未衰,亦听厘务”的规定。在致仕的执行方面,唐代亦有不少不及七十主动请退,及年高体健依然在任的例子,甚至还有官员致仕后又予以起复的事例。——摘编自汪翔《唐代官员致仕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致仕制度的特点及其成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代致仕制度。(8分)
答案 (1)特点:承古萌新;人性化;灵活;务实。成因:唐统治者开明并重视人才;国家昌盛,政府财政良好;政府运营需要;充分汲取历史经验;等等。
(2)唐代致仕制度是唐朝对官僚制度的继承、调整和完善,体现了统治者的政治智慧。这一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官僚团队,对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由于执行不到位,致仕制度的效果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社会持续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高考:魏晋隋唐政治制度变革
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
2020
【第3节课堂笔记】『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总结
必修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导与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