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渤海高姓变迁
       渤海高氏(河北景县)2009-12-17 9:14渤海高氏,现今河北衡水景县乃其发源地也,现有高氏墓群系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1.春秋至秦时期:

     从春秋中期齐国高氏形成,到秦朝这一时期,高氏族人虽因战乱连绵等因素而不断播迁,但大多数仍在今天的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繁衍生息。因高氏形成于齐国,所以高氏在齐国有着特殊的地位。高傒之后世代为齐国上卿。在齐国有史记载的高氏名人还有高厚、高子容、高龄、高无丕等。这一时期湖北、广东等地亦有高氏族人。据《广东通志》记载,东周显王时期(公元前368~前320年)楚国灭掉南越国(今广东一带),南海人(今广东广州)高固归顺。高固以其才能受到楚威王的赏识,用作为宰相。在高固的辅佐下,楚国逐步强大起来,取得霸主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高固自称是齐国高氏后裔,其子孙在广东发展繁衍。

       春秋时期,孔子七十二弟子中有高傒裔孙高柴,据《史记》记载,高柴,字子羔,比孔子小三十岁。子羔身高不满五尺,性格仁和,且多孝心,后来在卫国做宰相的子路让他做了费邑(今河南偃师西南)长官。《古今万姓统谱》说他为人智不足,而厚有余。后世封他为共城(今河南卫辉)侯。另外,孟子的弟子高叟亦为高傒之裔孙。

      战国时,赵国(今山西、河北一带)有高氏族人高共。赵国初年建都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因高共为赵初人,所以可以说高氏此时已播迁至山西境内。据《史记》记载,公元前454年晋国的智伯联合韩、魏进攻赵,将赵襄子包围在晋阳,时间长达一年多。晋阳城中断粮断炊,许多大臣都已起外心,对赵襄子失去君臣礼仪,多有怠慢,只有高共仍严格遵循君臣礼节。后来赵襄子派张孟谈潜出围城,说服韩、魏,这样,韩、赵、魏联合一举灭掉了智伯而三分其地。赵襄子对群臣论功行赏,高共得到的奖赏最高。张孟谈疑惑不解,问:“晋阳之难,只有高共没有功劳,为何厚奖?”赵襄子说:“当晋阳危急关头,群臣都懈慢而不顾礼仪,只有高共不失人臣之礼,所以他的功劳在先。”宋朝大诗人范成大对高共极为推崇,在诗中写道:“颠沛须臾犹执礼,古来惟有一高共。”

    战国末年,燕国(今北京、河北一带)人高渐离,因随荆轲刺秦王嬴政而闻名天下。据《史记》记载,高渐离擅长击筑(一种乐器),秦王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在易水送行时,他击筑和唱。燕国灭亡后,他隐姓埋名,伺机报仇。后来被人发现,秦王得知他善于击筑,就熏瞎了他的眼睛,使其为己击筑。高渐离为秦王击筑时,他在筑内暗藏铅块行刺,结果没有击中秦王而被杀。

2.汉、魏时期:

        秦朝在秦末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于公元前206年灭亡,后又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最终打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汉王朝。西汉是中国第二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从西汉建立到王莽篡位建立新朝的二百多年间,其统治相对稳定,政治、经济、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人口从汉初的两千万发展到西汉末年的近六千万,增长了将近两倍。所以,这一时期也是各姓氏稳定发展的。时期,高氏同其他姓氏一样,发展较为稳定。大多数高氏族人仍集中在今天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北方地区繁衍生息。

       汉初的高起则为这一时期高氏的佼佼者。据《史记》记载:一次,汉高祖刘邦在南宫(今河南洛阳)大摆酒宴,说:“各位爱卿不要对朕隐瞒,都说实话,我为什么能取得天下,项羽为什么失去天下?”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并且看不起别人,项羽仁慈且有爱心。但是陛下派人攻占城池,所缴获的战利品能够分与部下,与天下人共同享用。项羽则嫉贤妒能,取得战功的人反而受到迫害,有贤能的人被怀疑,取得胜利不予以奖赏,得到的土地不分给部下,这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论起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给予奖赏,源源不断的后方补给,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军队,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都是杰出的人物。但我善于使用他们,这就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从这一记述中,不难看出高起或为刘邦的谋士,或为大将,其地位自然不低。

        汉初的高色也为高氏名人,被列于《汉书》。高色在楚汉战争中有功,被封为祝阿侯,其子高成嗣祝阿侯爵,其孙高弘为长陵(今陕西咸阳)上造(官名)。西汉高氏被封侯的还有汉武帝时的高不识。据《汉书》记载,高不识因跟随骠骑大将军霍去病打击匈奴有功,被封为宜冠侯。另外,西汉末年还有大学问家高相、高康父子。

       东汉时期,高氏有了进一步发展。如前所述,高傒第25世孙高洪做了渤海太守,因居住在渤海蓨县,子孙枝繁叶茂,世代为官,成为当地望族。高氏中的“渤海”堂号即源于此。高洪的四世孙高褒做了太子的老师,高褒下传六世到高隐,当时已是西晋末年,高隐官至玄菟郡(今吉林南部、朝鲜北部及辽东半岛一带)太守。

       西晋的政治是在世族大家的把持之下,黑暗腐败,从皇室贵族到各级官吏都极为剥削人民,搜刮钱财,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这就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西晋末年,各地起义不断,在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反晋斗争也不断加剧。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乘机起兵,国号汉。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刘渊死,子聪继立。次年刘聪遣石勒歼灭晋军十余万人,俘杀太尉王衍等,又派刘曜率兵破洛阳,俘晋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史称这一时期为“永嘉之乱”。永嘉之乱的范围大致

     在山东西部、河北东南部以及河南东北部一带,渤海高氏族人正在这一范围内。为躲避战乱,高隐率族人数千户从蓓县迁往幽州(今天津蓟县)。四世孙高湖于南北朝时又率族人三千户南下,回迁至东阿镇(今山东东阿)。这次迁徙是有史记载的高氏一次大规模的迁徙。

       除此之外,汉魏时期高氏还有两次迁徙。汉初,汉高祖刘邦为了打击原六国豪族的势力,采纳了大臣娄敬的建议,把原六国豪族迁往关中。从公元前198年开始,迁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等千万余口于关中,给他们良田豪宅。其后又陆续把诸功臣、官宦世家、富豪之家也迁到关中皇帝的陵地周围,也分给他们田园和住宅。这次迁徙中,山东高氏的一部分迁到关中,并在那里繁衍生息。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以后,吏治更加腐败,终于导致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这次起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长江北部、海河南部的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有起义军活动。部分高氏族人为了躲避战乱,从山东、河北迁往了江苏南部。

      汉魏时期高氏还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人物。东汉时期的高诩,平原人(今山东平原),被征为博士,官至大司农。其祖父高嘉,曾教授西汉元帝鲁国诗赋,官至上谷太守,其父高容为光禄大夫。汝南新息人(今河南息县)高获,少年游京师,与汉光武帝刘秀交往深厚,通晓天文地理,数次被拜官而不受。无锡人(今江苏无锡)高彪,举孝廉第一,参与《东观汉记》的编校。涿郡(今河北涿州)人高诱,东汉有名的著作家,少年受学于同县的卢植,曾任司空掾、东郡濮阳(今河南濮阳)令等职,著有《孝经解》、《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等。

3.南北朝时期:

        西晋灭亡之后,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南下,扩张势力,争夺地盘,在一百多年中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形成了分裂割据的局面。过去史书上说有五个少数民族建立了十六个国,称之为“五胡十六国”。实际上,建立政权的不止五个少数民族,还有汉族,政权也不止十六个,其中,匈奴族有三个政权,羯族有一个政权、鲜卑族有九个政权,氐族有三个政权,巴氐族有一个政权,羌族有一个政权,汉族有五个政权。北燕(今河北东北部、辽宁一带)是汉族五个政权中的一个。北燕从公元409年建立政权,到公元436年为北魏所灭,共立国二十七年。前已述及,渤海高氏高隐率族人从蓓县迁至幽州,幽州在北燕的统治范围内,故高隐之子高庆、孙高泰、曾孙高湖三世都仕于北燕。高庆官至太子詹事、司空,高泰任吏部尚书,高湖任散骑常侍。慕容宝即位以后,任命高湖为征虏将军、燕军太守。后来慕容宝出走和龙(今辽宁朝阳),兄弟相残。高湖见北燕国力衰退,就率领族人三千户投奔北魏,之后居于东阿镇。北魏太祖通武皇帝赐爵高湖为东阿侯,并封右将军、镇西将军、秦州刺史等职。高湖生有四个儿子,长子高真,次子高各拨,四子高稚,三子高谧,官至侍御史,后因触犯法律,被发配到怀朔镇(今山西朔县,后魏六镇之一)。高谧生子高树生,任镇远将军,官至大都督,逝世后被追封为冀州刺史、渤海王。据《北齐书》记载,高树生性情直率,不爱管理家业,居住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因他居住的地方数次出现赤光紫气,邻居们都认为此现象怪异,多次劝他搬家。高树生却说:“怎么就知道这不是吉祥的征兆呢?”于是仍旧居住在那里,直到高欢出生,其夫人韩氏死去。

4.北齐王朝:

        高欢,字贺六浑,因祖父高谧犯法被发配到怀朔镇充军,几代居住在北方边关。因居住地是鲜卑人集中的地方,所以到高欢这一代已经完全浸染了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以致不少人都认为他是鲜卑人。据《北齐书》记载,高欢目光炯炯有神,长脸盘,高颧骨,牙齿洁白如玉,相貌非凡。年轻时家里很穷,直到娶了匹娄氏(后被迫谥为武明皇后),才有了马匹,因而能够到镇上找到一个队主的差事。镇将辽西人段长觉得高欢相貌堂堂,对他说:“你有安国兴邦的才能,不会长期这样下去的。”于是就嘱托他照顾自己的子孙。到了高欢发迹以后,追封段长为司空,并提拔了其子段宁,加以重用。高欢居于晋阳,以大丞相身份遥控洛阳北魏政权。魏帝元修不愿受高欢的控制,两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元修杀掉了高欢在洛阳的亲信高乾,高乾的两个弟弟高昂、高慎都投奔到高欢那里避难。元修想利用拥兵关陇的尔朱氏旧部贺拔岳的势力,就任用其兄贺拔胜为荆州刺史。贺拔岳被依附高欢的侯莫、陈悦所杀,元修又扶持陇西宇文泰的势力来对抗高欢。公元534年5月元修下令调集河南诸州士兵,企图袭击晋阳。高欢先发制人,调集了二十万军队分兵南下。元修见大势已去,放弃了洛阳,轻骑入关,投奔宇文泰。高欢进入洛阳以后,于10月拥立年仅十一岁的皇族元善见为帝,是为魏孝静帝;迁都于邺城,史称东魏。

       元修到长安以后,宇文泰想把他当做傀儡皇帝,元修不甘心,双方矛盾尖锐起来。公元534年冬宇文泰杀死元修,拥立元宝炬为帝,是为魏文帝,都于长安,史称西魏。

        东西魏分治以后,这两个割据的王朝都企图吞并对方,不断发生战争。公元546年高欢亲率大军十多万人,围攻西魏据守的玉壁(今山西稷山),想拔除西魏安扎在汾水下游的这个钉子,遭到了西魏守军的坚决抵抗。东魏军队苦攻玉壁五十多天,士兵战死、病死的有七万多人,最后连高欢也病倒了,只好解围而去。这就是玉壁之战。高欢回晋阳不久即病故,终年五十二岁,其子高澄继续执掌东魏大权。

       高澄字子惠,为高欢长子。公元531年被立为渤海王世子。公元534年加封使持节、尚书令、大行台、并州刺史。公元536年开始辅佐朝政,进一步加封为左、右京畿大都督。公元538年官拜吏部尚书。公元540年被封为大将军。公元548年被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封为使持节大丞相,统领诸军。公元549年,高澄在邺城被人刺杀,终年二十九岁。

       高澄逝世后,其弟高洋继续执政。高洋为高欢次子,字子进。据史籍《北齐书》记载,高洋,少有大志,沉敏过人,外柔内刚,果敢能断。公元535年被授予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太原郡开国公等官职勋爵。公元543年加封侍中。公元544年又封尚书左仆射、领军将。公元547年授尚书令、中书监、京畿大都督。公元550年加封齐王、拜国相。同年废黜了东魏孝静帝,自立为帝,改国号齐,年号天保,史称北齐。

       高洋称帝以后,追封其父高欢为献武皇帝(天统元年改谥神武皇帝),庙号高祖。追封其兄高澄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并大赦天下,设坛祭祖。冀州的渤海、长乐(今河北冀县)二郡为先父高欢的始封之国,并州的太原郡、青州的齐郡(今山东淄博临淄),是高氏建立霸业的地方,故这四郡的田租给予不同程度的减免。另封高氏宗室,高岳为清河王、高隆之为平原王、高归彦为平秦王、高思宗为上洛王、高长弼为广武王、高谱为武兴王、高子瑗为平昌王、高显国为襄乐王、高睿为赵郡王、高孝绪为修城王。又封诸弟,青州刺史高浚为永安王、尚书左仆射,高淹为平阳王、定州刺史,高浟为彭城王、仪同三司,高演为常山王、冀州刺史,高涣为上党王、仪同三司,高清为襄城王、仪同三司,高湛为长广王、高湝为任城王、高浞为高阳王、高济为博陵王、高凝为新平王、高润为冯翊王、高洽为汉阳王。高洋在位十年,于天保十年(公元559年)亡于晋阳,终年三十一岁,谥文宣皇帝,庙号威宗。高洋之后,又先后有五位高氏宗室登基称帝,不过时期都很短暂。

        与东魏相对峙的西魏,其军政大权都掌握在宇文泰手中。为了富国强兵,宇文泰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如整顿吏治、实行均田制、奖励生产等,在军事方面创立了府兵制,使国力逐步增强。公元556年宇文泰死,其子宇文觉执政。公元557年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帝,改国号周,史称北周。公元560年周武帝宇文邕继位以后,又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改革政洽的措施,使北周的国力进一步增强。而此时北齐则日益衰落。北齐虽然据有黄河流域下游的广大平原地区,人口有二千万,农业和手工业本来都比较发达,但由于北齐统治者贪图安逸享受,吏治混乱,国势益弱。加之,魏晋以来,统治者多信奉佛教,佛风日励,北齐境内就有四万所佛寺,僧人达三百万之多,这也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公元576年北周发兵进攻北齐,攻占了晋阳。公元577年周武帝亲自率兵东进,攻下邺城,北齐灭亡。

北齐立国共二十八年,称帝者八人(加封追谥),高氏宗亲嗣孙有四十九位封王,此外,帝系宗亲任太守、刺史、司空、司徒、大将军、太师、太傅等不计其数。北齐高氏成为国姓,其发展也是空前的。首先,高氏的地位得到确立,国人以高氏为荣,如前所述,元文遥、元景安、徐隆之或赐或改为高氏。其次,高氏执掌北齐军政大权,高氏宗亲多为统治高层。

       高欢有十五子,长子高澄、次子高洋、六子高演、九子高湛皆曾称帝,其余诸子皆封王。被封王的诸子都官居高位为重臣:三子高浚,字定乐。天保初年,封永安简平王,为青州刺史。四子高淹,字子邃,元象中朝,封平阴郡公,官至尚书左仆射。天保初年,封平阳靖翼王,历任尚书令、开府义同三司、司空、太尉等。皇建初年,为太傅。大宁元年任太宰。其食邑所在地平阳郡(今山西临汾)亦为其父高欢受封之地,平阳郡下辖杨县(治所在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范村东古城址,隋末改为洪洞县),其子孙在此繁衍生息,成为高氏的重要一支。五子高浟,字子深,元象初年,官拜通直散骑常侍,封永乐郡公。武定六年(公元548年)出任沧州刺史。天保初年,封彭城王,相继任司空、太尉、司州牧、尚书令、领大宗正卿、太师录尚书事等职。

       六子高演,字延安。公元538年封常山郡公。公元550年进爵为王。文宣皇帝高洋逝世后,其子高殷继位。由于高殷年幼,当年就被废掉,高演登上皇位,是为孝昭皇帝。《北齐书》记载:“帝(高演)聪敏有识度,深沉能断,不可窥测。”“身长八尺,腰带十围,仪望风表,迥然独看。自居台省,留心政术,闲明簿领,吏所不逮。及正位宸居,弥所剋励。轻徭薄赋,勤恤隐。”公元561年崩于晋阳宫,终年二十七岁。七子高涣,字敬寿。天资雄杰,风流倜傥,幼年时,常以将才自居,深得高欢的喜爱。长大以后,力大无比,能扛得起宝鼎,文韬武略,精妙绝伦。公元538年封平原郡公,公元550年封上党王,历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镓尚书事等职。八子高洧,封襄城郡王,早逝。九子高湛,公元538年封长广郡公。公元550年进爵为王,任尚书令,兼司徒、太尉等职。公元561年孝昭皇帝逝世后登皇位,为武成帝。公元565年让位与其子高纬,称太上皇,公元568年崩于邺城,终年三十二岁。其余诸子依次为:十子高浩,封任城王,历任司徒、太尉、省绿尚书事等职。十一子高浞,封高阳康穆王,官至司徒。十二子高济,封博陵文简王,任定州刺史。十三子高凝,封新平郡王(后改安定王),任中书令、齐州刺史等。十四子高润,封冯翊王,任定州刺史,后官至太师、太宰。十五子高洽,封汉阳敬怀王,早逝。

      北齐时期,除皇室封王的外,还有不少皇族宗亲被封王、封公及官居高位的,共同构成北齐的高层统治。高氏之发展,于此可见一斑。

5.隋、唐时期:

      高氏继南北朝魏齐时期空前发展后,进入隋唐,高氏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公元577年北周消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公元578年周武帝病死,他的儿子宇文赟继位,是为周宣帝。周宣帝是一个荒淫奢侈、任性胡为的皇帝。公元580年周宣帝病死,继承他的是八岁的宇文阐,即周静帝。这时,北周开国功臣、周宣帝皇后的父亲、大官僚杨坚被一些掌握宫廷实权的关西士族郑泽、刘防等拥戴,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第二年,杨坚废掉宇文阐,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这就是隋文帝。公元589年隋灭掉南朝陈,自西晋末年以来分裂了二百七十多年的中国,至此又归统一。

       从北齐灭亡到隋朝建立,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此时高氏虽然失去了往日皇室国姓的辉煌,但作为门阀势力、望姓大族仍有着其特殊的地位。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制度的大盛时期,姓氏门第是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志。后来在隋唐时期,这一制度虽然有所削弱,但其影响仍不可低估。渤海高氏经过北齐的发展,在北方成为继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之后的少有的几个望姓大族。

       隋朝,高氏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高熲,渤海莜县人,与北齐皇室同宗。其祖父高季安官至抚军将军、兖州刺史。父亲高宾,初仕北齐,后遭人诬陷而投奔北周,官至鄀州刺史。高颠,字照玄,少时聪敏,善于辞令。隋建立以后,官拜尚书左仆射,封渤海郡公。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命高颎率军攻打南朝陈国,正赶上陈宣帝驾崩,高颠认为按礼节不能发丧,于是奏请班师回朝,因此高颠声望大增,甚得人心。隋文帝对高颠极为赏识,每次上朝都喊他独孤,而不呼他的姓名。公元589年隋朝以高颠为元帅长史,派兵攻陈,由于高熲足智多谋,一举攻下陈国。高颠因功勋卓著而被加授上柱国、进爵齐国公。隋炀帝继位以后,侈靡荒淫,高熲因劝谏而被诛杀。高颠文韬武略,明达世务,当朝从政二十年,朝野推极。苏威、贺若弼、韩擒虎等都是高颠推荐的,都各尽其能,成为一代名臣。高熲逝世后,他的几个儿子被发配到边关。其中长子高盛道原为莒州刺史,被发配到柳城(今新疆鄯善鲁克沁)。三子高表仁被发配到蜀郡(今四川成都)。

        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它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政治统一,国势强盛,经济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边疆各族的社会经济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与内陆的关系更为密切;中国与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处于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中央集权力量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猖獗,宦官把持朝政,政治腐败。高氏于唐朝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不足三百年的时间里,前后有五位高氏做了宰相,同时高氏又有两次较大规模的迁徙。

      隋朝末期,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沧州阳信(今山东阳信)人高开道,原以煮盐为业,后跟随义军起事。由于作战勇猛,高开道很快成为义军首领,先后攻克沧州(今河北盐山)、海曲(今山东日照)等地。公元618年率兵攻打北平(今河北完县),隋军守将李景弃城而逃。同年,攻占渔阳郡(今天津蓟县),高开道自称燕王,年号始兴(一作天成)。公元620年高开道受唐招安,封蔚州(今山西太原阳曲镇)总管、上柱国、北平‘郡王。次年,又自称燕王,起兵反唐,后被其叛将张金树所杀。

       唐朝,高氏有两次有史记载的迁徙。唐初,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蛮夷”,经过九年战争,局势平定。公元686年陈元光报请朝廷批准,设置了漳州郡,并率将士在当地开荒屯田,招徕流亡者,因此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随陈氏父子赴闽的将士均为中原人,计有一千人,六十四姓,其中有不少高氏。高氏将士的家人陆续迁至福建,一起垦荒置家,繁衍生息。唐僖宗时,又有高氏入闽,传六世至高镔、高镒,迁居安平(今福建晋江安海镇),其后裔再迁至南安埕边(今福建南安)和安溪太平(今福建莆田仙游枫亭)。

6.五代十国时期:

       荆南高氏在唐末发动农民起义,给唐朝的统治以重大打击。公元907年占据汴州(今河南开封)的军阀朱温废掉唐哀帝李祝,自称皇帝,建号为梁。五代十国的局面从此开始。

      所谓五代,是指先后占据中原地区的后梁(公元907~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1~960年)五个朝代。五代的统治地区主要在淮河北部的黄河流域一带。淮河南部另有九个割据政权,它们是:吴(公元892~937年,都扬州)、南唐(公元937~975年,都金陵)、吴越(公元893~978年,都杭州)、楚(公元896~951年,都谭州(今湖南长沙)、南汉(公元905~971年,都广州)、闽(公元925~965年,都福州)、前蜀(公元891~925年,都成都)、后蜀(公元925~965年,都成都)、荆南(公元907~963年,都江陵)。这九个政权加上割据山西的北汉(公元951~979年,都太原)史称十国。

       十国中的荆南政权为高季兴所建。据《十国春秋》记载,高季兴,字贻孙,陕州峡石人(今河南三门峡),原名高季昌,因避后唐献祖名讳而改季兴。少年时喜爱武术,有胆略,与孔循、董漳同为汴州富商李让家童。朱温镇守宣武时,随李让投降朱温,并改姓朱氏并为朱温看中,任为毅勇指挥使。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朱温率汴州军队攻打凤翔(今陕西凤翔),守将李茂贞紧闭城门不出来迎战,朱温想收兵退回河中。高季兴进言说:“天下的英雄豪杰期待这场战役都有一年了,现在城里的兵都已疲惫,破城只在旦夕,而大王您所忧虑的是守军闭门不出以使我军劳累,这可以想办法诱使他们出来。”朱温觉得此话有道理,就命高季兴办理此事。高季兴招募到一名勇敢的骑士,名叫马景,并向他面授诱敌之计。马景带领几个骑兵跑到凤翔城门下,拍打城门告诉城内的守军说:“汴州的军队准备东撤,前锋已经离去。”城内守军信以为真,于是打开城门,追击汴州的军队。朱温的军队随后杀进凤翔,斩首九百余人,大获全胜。高季兴从此名声大振,公元903年被任命为宋州(今河南商丘)团练使,后升任颍州(今安徽阜阳)防御使,复为高氏。

     荆南高氏归顺北宋以后,子孙后裔大多为宋所用。其中武信王四个儿子,高从翊任右卫将军、高从让任左清道率府率、高从谦任左司御率府率、高从诜任右衙率府率。文献王六个儿子,高保绅为卫尉卿、高保节任司农少卿、高保逊任左监门卫将军、高保衡任归州刺史、高保膺任峡州刺史、高保寅任内作坊使。保寅四个儿子高辅政、高辅之、高辅尧、高辅国皆中进士。武信王有五个女儿,自小偏爱佛道,后都削发为尼,各居一处,为佛华寺、菩提寺、庄严寺、石佛寺、法轮寺等。

        在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居住在中国北方的契丹族逐步强大起来。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为部族首领。公元916年他仿汉人王朝体制,称皇帝,建立国家。耶律阿保机逝世后,其子耶律德光继位。公元936年后唐节度使石敬瑭在太原举兵反唐,唐派兵讨伐。石敬瑭向契丹求援,称耶律德光为父,并答应事成后割地称臣。契丹兵南下灭唐,立石敬瑭为帝,这就是后晋。石敬塘则割十六州给契丹,每年还送帛三十万匹。

      十六州是幽(今北京)、蓟(今天津蓟县)、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邱)、涿(今河北涿县)、檀(今北京密云)、顺(今北京顺义)、新(今河北涿鹿)、妫(今河北怀来)、儒(今河北延庆)、武(今河北宣化)、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并(今山西朔县马邑镇)、朔(今山西朔县)、蔚(今河北蔚县),北宋末期称这些州为燕云十六州。十六州是河北和山西北部形势险要的地方,契丹得到这些地方对中原是一个威胁。

        石敬瑭对契丹奴颜婢膝,虽买得了契丹主子的欢心,却引起了晋国臣僚对他的极大不满。他逝世后,其侄石重贵即位,改变政策,对契丹称孙不称臣,表示要摆脱臣属关系。公元944年契丹兵南下攻晋,辽晋战争打了两年,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又进军开封,晋亡,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契丹兵占领开封后,大肆抢掠,从开封到各州,从官僚到平民都不能幸免。契丹兵的强暴,引起了广大汉人的强烈反抗,最后不得不撤回北方。晋辽争战的地区,正是高氏族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为了躲避战乱,部分高氏南迁至江苏及河南南部。

7.宋、元时期: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首领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开封)发动兵变,推翻后周小皇帝柴宗训,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北宋建立以后,经过十几年的征战,先后消灭了南方的割据政权及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北宋建立之初,辽国更趋于强盛,在宋西北部的党项族也强大起来,以后建立西夏国。辽国和西夏多次进犯中原,对北宋的国势及政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北宋是靠兵变建制立国的,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北宋对军队进行了改革,解除了军人节度使的职务,使兵、将分离,兵无常帅,帅无常兵,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样虽然便于皇帝对军队的控制,但却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北宋在对辽和西夏的作战中处于不利地位。宋与辽和西夏争战的地区为河北、山西、河南一带,如前所述,这一地区是高氏比较集中的地区,为躲避战乱,有不少高氏族人南迁。

       北宋末年,生活在中国东北的女真人发展起来。公元1113年完颜部阿骨打继任女真部落联盟的酋长,统一了女真各部。次年,在他的带领下,开始了反抗辽国的斗争。公元1115年阿骨打称皇帝,建立政权,称金,定都于上京(今黑龙江阿城白城)。公元1125年金灭辽。

       金灭辽以后,看出了北宋的腐朽和空虚,于当年10月分两路南下进犯北京。宋徽宗对金的进犯,事前毫无准备和防范,听到金军南下的消息大为恐慌,忙号召四方出兵勤王。年底,宋徽宗又传位于太子赵恒(宋钦宗),自己跑到南方避难。公元1126年初金军渡过黄河,包围了汴京。汴京军民在主战派大臣李纲的带领下数次击败金军的进攻,各地勤王的军队也陆续到达。但无心恋战的宋钦宗在投降派大臣李邦彦的唆使下,向金军求和,答应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巨额赔款等条件,金兵退去。尔后宋徽宗又回到汴京,依旧过着腐化安逸的生活,置边事于不问。投降派得势,主战派李纲被迫离开京师。公元1126年9月金引攻下太原后,再次举兵南下,于11月底包围汴京,城中军队很少,勤王的部队早为投降派遣散。但汴京军民仍然坚持抵抗了一个多月。后来由于宋钦宗相信一个无赖郭京会用“神兵”退敌,撤下城上守军,大开城门,才被金军攻下。公元1127年4月金军把宋徽宗、钦宋、后妃、公主、宗室、大臣等三千多人和各种财物及技艺工匠等全部掠走。在这次进犯中,山东、河北、河南一带都受到严重骚扰,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统治了一百六十多年的北宋政权灭亡。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靖康之难。

        公元1127年5月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历史上称之为南宋。赵构登基以后,就大举南撤,最后把都城定于杭州。中原的大族亦纷纷随同南宋政权,举家南迁,部分高氏族人也从河北、山东、河南迁往江南。

       此外,还有一支高氏,早在汉末时由陇西迁至滇中,成为白蛮大姓。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高升太夺取大理国段氏政权自立为王,称大中国。其子高太明于1096年又将王位还于段氏,被封为中国公,自立年号,世为大理国宰相,控制大理国政权,被称为高国主。其后裔历经元、明、清三代,均为云南士司。据《士官底簿》记载,楚雄士知府高政,传位于妻子及女儿高冬梅。还有鹤庆军民士知府高隆,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归附,传子高仲将,孙高兴、兴弟宝结,宝结子高伦。又有鹤庆府士千夫长高海,其先人高赐,元朝为士千户。高海于明初归附,为千户长,传至高玉时,玉子高藩臣,世袭指挥佥事。再传至高应星,即裁撤。又有北胜州士判官高亮,于明洪武士六年上任,下传子高琳,孙高瑛,曾孙高庆、高广,广子高珍。

8.明、清时期:

      元朝末年,由于元贵族及封建地主对良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致使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日益频繁,仅在公元1341年,山东、河北、湖广等就爆发起义百余起。此后,农民起义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元朝廷派出大量的精锐部队与农民军决战,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竭尽残暴之事。两淮、河南、山东、河北成为主战场。豫、鲁、苏北、皖之民十之七八被杀或逃亡,造成“赤地千里少人烟”的荒凉景象。

        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疫等灾害也相继发生。黄淮河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据史籍《元史》记载,仅元朝末年,雨、旱灾山东有十九次,河南十七次,河北十五次,两淮地区八次。从公元1341~1365年,黄、淮河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同时大蝗灾、瘟疫也相继而至,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元朝廷不得不把一些路、州、府降格,据史料记载,在河南“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州者六十”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采纳了部属的建议,进行移民屯田,其移民规模之大,时间之久都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初洪武年间,农业生产刚刚有所恢复,又发生了“靖难之役”,四年的战争,又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面。所谓靖难之役,是指明初朱元璋为了稳固政权,派他的儿孙们到各地镇守一方,以辅佐皇室。朱元璋逝世后,明建文帝即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又采取了“削藩”措施。燕王朱棣以入京诛奸为名,从北京进取南京,经过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与政府军反复拉锯,作战,进行了近四年的战争。公元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即皇帝位,年号“永乐”。朱棣即位以后,继续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屯田。

         明初移民的重点是山西地区,因为山西兵乱较少,又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同邻省相比社会较为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据统计,明洪武十四年,山西的人口为四百多万,比河南、河北人口的总和还多。山西人口稠密,首推晋南,而洪洞县是平阳一带人口稠密之县。洪洞县地处交通要塞,北达幽燕,东接齐鲁,南通秦蜀,西临河陇,明时迁民,虽然不是专迁洪洞人,但把洪洞县作为移民的重地。为此,明政府便在洪洞县城北的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广济寺前的汉植大槐树下,成为移民聚集,开拔外迁的集中之地。所以后来河南、河北、山东、皖北等地许多姓氏大族追根问祖,都说自己是山西洪洞人。

        山西高氏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就有高氏族人迁到这里。北齐高氏亦起家于山西,高欢第四子平阳靖翼王高淹就封于平阳,子孙后代在此繁衍,山西高氏遂成望族。明朝初期的迁民,有不少高氏族人从山西平阳移至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山东东明西关《高氏族谱》载有:“念我高氏不能纪远闻,自前明,由山西洪洞迁徙居于东明之西关,今祖茔始祖之墓犹存遗址。”

        山东郓城北关《高氏族谱》亦记载:“始祖明公偕始祖母米孺人于明洪武二年率领二子一侄自山西洪洞县迁濮州之南。二子长居杨妃店,次居饲鹤池,侄往东不知其处。适民国二十四年,高老庄祠堂落成,与祭者七十余村。”山东、河南、河北为高氏发祥地,山西高氏大部分为渤海高氏后裔,明时山西高氏迁徙当为回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侯景之乱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广场:隋朝行政区划
唐张怀瓘《二王等书录》
5南梁汉帝侯景(551年篡位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汉”,称南梁汉帝,史称“侯景之乱”,551-552年在位,终年50岁)
再嫁之二:驸马家族的浮沉;隋炀帝逼嫁不成、质迈寒松的兰陵公主
西魏恭帝拓跋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