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现代诗韵的韵谱设计

我国素有“诗国”之称,历代涌现出来的优秀诗歌难以胜数。这些优秀诗篇,不仅高度集中地概括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还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并且在艺术形式上也是相当完美的。押韵,就是诗歌艺术形式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按照诗韵构成条件来划分用韵的范围,叫做韵部。同一韵部的字,可以互相押韵。那么,构成诗韵的条件是什么呢?

首先,韵脚的文字必须和谐。字音的和谐是由字的读音和字的声调决定的。读音的和谐,取决于字的韵母,同一韵母的字,读音一般都是和谐的;字的声调,是由字的平仄声决定的,古体诗和近体诗认为声调也是和谐的因素。

其次,受诗歌的不同体裁限制。不同的诗歌体裁的押运要求是不一样的。如:律诗和绝句要求押同一部的字(同一韵母的字不一定可以放在同一韵部,“东”与“钟”的分割即是一例);词的要求在读音方面比律诗稍宽一些,但在声调方面有时要比律诗绝句严一些。

如果语音和诗歌的体裁发生了变化,那么韵部的划分也要跟着变化。例如:元代是汉语语音急剧变化的时期。语调方面的变化是,平声分成了阴阳两声,入声字被分解到了其它三声中;语音方面的变化是,原来的入声字,因失掉了它们的韵尾而分别归入了其它韵部。这样一来,原来不可以同平、上、去声押韵的以-b、-d、-g为韵尾的入声字,这时去可以互相押韵了。同时,元代是元曲形成,发展和兴盛的时期。元曲在押韵方面的要求比唐诗宋词松一些,唐诗宋词要求平仄分押,而元曲则允许平仄互押。元代周德清在1324年编辑的韵书《中原音韵》,就反映出了上述那些变化。

由此可见,每个时代韵部都是以那个时代的语音为基础的、为那个时代盛行的诗歌体裁服务的。

五四以来,自由诗在我国渐渐从萌芽状态发展成为当今诗歌创作的主体——诗歌的体裁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普通话得到了迅速地推广和完善——语音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原来的韵部划分显然已经不适用了。于是,就在民间形成了韵部十三辙。

在十三辙中,中东辙是把《中原音韵》中的东钟和庚青合并而成的。因为这两个韵部早就有合并的趋势了,如曹雪芹的风筝歌诀中的一首《半瘦燕画诀》,就将“容、形、峰、雄、层、棱、风、程”通押;龚自珍的《卜算子》就将“迥、影、境、病”通押;李有源作词的歌曲《东方红》第一段也将“红、升、东、星”通押。十三辙就是把这个合并的趋势肯定下来。

然而,在东钟和庚青合并的同时,真文与庚青叶萌发了合并的苗子。同样是曹雪芹的诗歌,如《红楼梦》第五回中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最后一册的配词,就将“深(en)”、“淫(in)”、“宁(ing)”通押;此外,还有《红楼梦十二曲》中的《终身误》、《聪明误》、《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及书中的其它一些诗词都有将en韵部(包括en、in、un、ün)和eng韵部(包括eng、ing)通押的;其他诗人的作品中也常常有将这两个韵部通起来押韵的例子,如鲁迅的《言词争执歌》和《赠日本歌人》,就分别将“心(in)”和“灵(ing)”、“行(ing)”和“神(en)”通押;朱德的《纪念八一》就将“军(un)”、“民(in)”和“兵(ing)”通押;著名的《新四军军歌》也将en韵与eng韵合起来押韵;在近代和现代民歌、民谣、格律诗、自由诗押运的戏曲和曲艺等诗歌体裁中,把en韵和eng韵通押起来的例子就更是屡见不鲜、不胜枚举了。

为什么eng韵部会有与ong韵部、en韵部合并的趋势(可能)呢?

这就需要看一看eng韵部、ong韵部和en韵部中的韵母的发音情况了。

eng、ong和en这三个韵部的韵母都是单韵母元音和鼻音复合而成的,都属于鼻韵母。

eng先发e,然后再发后鼻音ng。ing是在eng前加上介音i——形成ing的简写。

ong是先发o,然后再像eng一样,发后鼻音ng。iong是在ong前加上了介音i。

en先是和eng一样,发元音e,然后再发前鼻音n。in、un和ün是en前分别加上介音i、u和ü——变成ien、uen和üen的简写形式。

由此可见,eng与ong、en各有一部分相同和相异之处:eng和ong是同鼻音而异元音,eng和en是同元音而异鼻音,不同的地区,由于语音特点的不同,对这三个韵部也会产生不同的合并趋势。一般说,北方人多将eng和ong合并(同鼻音合并), 而南方人多将eng和en合并(同元音合并——即使推广了普通话,许多南方人还是很难区别en和eng)。

如果把这三个韵部的字混在一起读,那么收音(韵母的读音)部分大体上还是和谐的。至少,其和谐程度不会亚于十三辙中梭坡辙之“o”、“e”和一七辙之“i”、“ü”、“-i”。

因此,笔者以为,自由诗(包括歌词)采用十二辙(即在十三辙的基础上将中东辙与人辰辙合并起来)押韵,并不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一因为自由诗的押韵原则是“押大体相近的韵”(鲁迅语),而且已经有不少人将中东辙和人辰辙合并起来来押韵了(即便那是“偶通”,但久之,“偶通”就会成为“常通”,“常通”习惯了,就成为“必通”了)。

当前,我国的诗歌创作是比较繁荣的,各种诗歌体裁的作品,在诗坛上争相吐艳:有新兴的自由诗,有传统的古体诗,有格律要求严谨的近体诗,有形式繁多的民歌民谣,还有某些舞台剧的剧本和现代歌曲的歌词。这些作品体裁对韵部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近体诗要求音(收音)、调(声调)完全和谐(按一定规律排列),自由诗要求“押大体相近的韵”,有些诗歌甚至可以把不同辙的字进行儿化后放在一起押韵。因此,无论是十三辙(或十二辙)韵部,还是十八韵部,都不能完全适用于当前的诗歌创作。因而,就有必要在过去韵部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诗歌创作的常用体裁对韵部划分的要求,设计一种既能适用于近体诗这类押韵要求甚严的,又能适用于新诗、新民歌民谣这些押韵要求较宽的新韵谱。

这种新韵谱的大体思路是,将韵部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是十二辙,适用于要求最宽的新诗、新民歌等;第二个层次是十二辙中合并起来的韵部份拆开来,同时将韵部分为平声部和仄声部,适用于押运要求适中的近体诗(平声韵)、古体诗等;第三个层次是将第二个层次的韵部进一步分成上声和去声韵部,适用于对声调和韵部要求都很高的长短句、元曲等。


参考文献:

《文物》一九七三年第二期。

《龚自珍全集》第574页。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第58页

 同上书,第60至61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三大辙口诀与简明韵脚大全
现代诗歌韵部理论依据之我见【贵州曾晓鹰】
中华普通话诗韵
中华新韵及韵部表
如何评价中华新韵十四韵、十六韵和十八韵?
京剧中的上口字粗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