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们的身体:瞬息之美,探索不止
userphoto

2022.11.21 辽宁

关注

,时长07:54

我们讨论衰老,讨论养生,讨论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从而维系尽可能久的生命……但你是如何看待身体与内在自我的连结?你是否到达过自己身体的极限?是否想过它何时是自由的、何时又是美丽的?对于舞蹈家们来说,这是究其一生在进行的事情。上个月底,开云集团携手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发起“跃动她影在西岸”(Women In Motion at West Bund)当代舞蹈节,法国编舞家Mathilde Monnier、中国舞蹈家及编舞家段妮、中国编舞家史晶歆,这三位艺术家以她们各自不同的创作和姿态,去展现女性的舞蹈创造力,和对自我、对身体、对生命的探索。

摄影:范西

现代舞、哲学、冥想……看到这样的词汇,也许很多人会认定其抽象与先锋的内核,然后敬而远之。但Mathilde Monnier不这么认为——作为活跃在法国和国际现代舞界的编舞家,她虽以充满哲思的编舞理念而闻名,却将舞蹈视为一种“普世艺术”,就如同多数的艺术一样,不需要“懂”,一样可以感受到情绪、情感,并且“越是那些敏感的、鲜活的人,越容易产生共鸣与理解。”

16岁才开始跳舞,相较多数从小练舞的人来说,Monnier的起步很晚,她说自己在摩洛哥的童年是孤独的,但这份孤独的记忆成为了她日后编舞的灵感来源,也让她对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都能有感知力。也是从职业生涯之初开始,Monnier就清楚的知道,自己并不想做那种长发飘飘、穿着裙子翩翩起舞的舞者——这是外界对女性舞者的刻板印象,Monnier希望用身体去兼具两种性别,“一半是女孩,一半是男孩,有时是天使。”

摄影:Marielle Rossignol

所以在成为首位担任法国国家舞蹈中心总监的女性之后,Monnier深知这其中的意义:“这很重要,很少有女性能够担任这样的职位,我希望这也能在其他的行业里发生,人们可以更加信任女性。我一生都在努力争取女性的地位,她们不仅可以是艺术家,也应当被视为是可以建立事业、处在指导位置、承担责任的人。”所以迄今为止,Monnier都在和不同的女性一起工作,并在担任了六年的总监职位之后,在自己60岁的时候重返艺术家的身份,再次替自己找寻生活的新气息,并对经历的一切心存感激。

摄影:Marielle Rossignol

参与“跃动她影”项目,Monnier将其视为“一场女性宣言”:她与中国舞蹈家段妮合作,将自己2004年的经典作品《公众》(Publique)按照段妮的姿态语境重新编排,于是我们见到了不曾见过的穿着红衣、球鞋的段妮,她在台上自由狂放地舞动,用一个人的身体,进行着多重的表达。如果将时间倒回至两年前,两名舞蹈家仅通过屏幕来进行编舞和交流几乎是无法想象的——脱离了空间与现场,舞蹈如何传递?但Monnier始终抱着开放的心态,在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她与段妮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屏幕交流”,通过影像,用话语和文字辅助说明,双方反复斟酌、消化、修改,最终将作品得以呈现,“段妮非常善于聆听和接受,我们互相交流了很多,这促进了不同文化的对话与思考,我也很惊喜她对我的编舞的理解。我们一起做了件充满意义的事情。”

舞蹈的乐曲有些特别,是一首摇滚乐,来自PJ Harvey,她是英国最有名的艺术家之一,这支舞蹈表达的,就是一个女人在自己的房间里独自跳舞,她试图与快乐建立关系。Monnier说快乐在这里至关重要,“因为你可以用技巧来跳舞,但也应该用你喜欢的动作来跳舞,那才是最贴近你的东西。”所以这支舞蹈的编排涵盖技术,但更注重亲密姿态的表达。而后者,则交由段妮的现场即兴来完成。

段妮与Mathilde Monnier在这次合作之前并不相识,Monnier将她们二人的相遇形容为“非常有趣且美好”,并对段妮与她第一次交谈时的一句话印象深刻:“她说她不把自己看作是男人或是女人,而是一个舞者。”这与Monnier将舞者的身体视为两种性别的兼容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段妮也对自己可以在17年后重现这部经典作品感到荣幸,她知晓Monnier在法国不仅从事编舞的创作,也会做一些公众教育,所以充满仰慕,“我觉得做艺术最重要的一点是传承,因为人是有情怀的。”

摄影:范西

当段妮收到Monnier发来的《公众》这部作品的原版视频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怀疑自己是否可以做到——这支舞蹈的表现形式与段妮以往的作品截然不同,她从没用过流行乐、摇滚乐作为音乐,更没有在台上嚼口香糖、穿着鲜红色的衬衫、踩着球鞋“蹦迪”,这种大胆另类的表达甚至让很多熟知段妮的人发出了“你也太有勇气了”的感叹。但是长达四个月的沟通交流,段妮逐渐理解了Monnier的表达:它是松弛的,是让自己回到了一个“人”的状态。段妮根据原作的框架和线索,用自己即兴的身体表达去填满,“我会用一种超我的方式,在舞台上去达到我的一个极致。”

摄影:范西

演出结束后段妮总是在想,每演一场,就少一场,想留住这种转瞬即逝的美,但现实无法做到,就变成了一种念想。疫情之前,段妮和陶身体的舞者们几乎90%的时间都在国外巡演,提上大箱子,坐上飞机,去各个地方的剧场表演,结束后回酒店,再飞回北京,休息两天又开始排练,准备去下一个国家表演……如此循环往复。这样的生活在持续了差不多15年之后被打破了,回想过去的巡演,段妮觉得像是梦一样美好,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人文表达,观众和工作人员也都有性格色彩的差异,那个时候她也处在自己人生中最精力充沛的阶段,二三十岁,无论是身体的状态还是艺术的表达,都像是上满了膛,随时准备好下一场战斗。

但是这两年并没有让段妮停滞,她和陶冶一直想做舞蹈的公共教育,之前因为演出工作的繁忙搁置了很久,直到今年三月,他们开启了“陶教室”,去引导各个年龄、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们唤醒对身体的意识,让他们能有新的探索和思考,而段妮也在这个过程中,从不同的人身上收获了喜悦、动力和信心;他们还创建了自己的服装品牌“DNTY”,并办了第一场秀,舞者们用上百种行走的方式,将衣服作为身体的载体去呈现动静。

段妮在西岸陶教室摄影:范西

在这次“跃动她影在西岸”的舞台上,段妮还献上了自己的首个独舞创作《群像》,这是在积累、沉淀、变化之后,段妮的“自我打破”,是她给自己的一个“作业”:身边不再有舞团的舞者们,她跳出固定的模式,独立于舞台,把几十年的成长,通过30分钟表达出来。

摄影:范西

“《群像》这个作品,也是在限定和即兴中完成的,路线、音乐、灯光都是限定好的,但是表演的五个过程,我用了五种即兴的方式来表达,这是非常大的挑战,我需要一个强大的思维去控制我的身体,去指引它,所以这30分钟一直是思维和身体的交替、转换、叠加、推翻、重来。”

摄影:范西

《群像》演出结束后,段妮会去想这个过程中哪里没有做到,哪里给了自己惊喜,但更多的,她开始想象今后的创作,她不会只局限于这一支舞,也不会只限定于某种形式,创作的方式总是更多的,就像她对身体边界的探索不会停止,只要身体存在,信念感就会支撑她一直做下去。

《形行·春刹》(Shell Act. Spring Ksana),一部原三小时长的作品,要重新构建改编为90分钟的作品,以达到与空间、与现场观者的连结,同时还要保留原作的气质,这是史晶歆在西岸美术馆的表演空间里所面对的挑战。

但更为特别的是,这部作品是史晶歆第一次有意识地去做女性题材的创作。她认为女性气质原本就会在作品里流露,并不需要刻意去强调,但巧的是,她自己在疫情期间的身份发生了转变——成为母亲,这让史晶歆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段,有些感触、意识想要通过作品去表达。

摄影:陈翊昊

刚复工的时候,史晶歆带着女儿从北京回到上海,住到了她小时候住的地方。那里离市区很远,挨着入海口,史晶歆觉得像是一种轮回,她又回来了,带着崭新的生命。“女性的直觉很强,可能在做艺术的时候这是一个优势,因为艺术很需要直觉,需要当下的感觉,一种敏锐性。”于是我们在《形行·春刹》里看到一个女性的生命轨迹,她从孩童、少女到成为孕育生命的母亲,再到迟暮……细腻的叙事不断敲击着现场四面观者的心。

对于自己舞蹈生涯的探索与建构,史晶歆用“立”与“破”来形容:她是科班出身,从舞蹈附中到考上北舞,看起来是极为扎实的专业舞者之路,她立住了,但她的意识里却有了更多想自己编、自己创作的冲动,于是她选择了编导专业,从本科到研究生都集中于中国古典舞和民间舞的学习。但法国编舞师Susan Buirge的出现改变了她——前者在北舞开工作坊时结识了史晶歆,她认为这个女孩是有天赋的,她必须要将舞蹈坚持下去。于是史晶歆成为了被选中的那个“唯一”,与Susan Buirge回到巴黎进行当代舞的学习。全新的环境,全新的舞种,史晶歆在跟许多国外编舞家一起学习的过程中“觉醒”了,她第一次意识到“编舞”不仅仅是一份职业,她想把对自身的反观与探索体现出来,去做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去展现个体、甚至是与生命相连的部分。真正的质变发生在纽约。2010年,史晶歆去到了纽约大学,师从Richard Schechter进入了“人类表演学”专业。她的边界被推得更远、更宽了,她打破了舞蹈的界定,想用更多媒介和形式发挥创造。回国后不久,她便创立了“身体建筑师”这一训练体系,“我想做属于中国人原创的训练方法。身体建筑师最大的特点,我认为是'开源’,对于每一个生命体它都是开放性的。”

史晶歆&歆舞界作品《空性之舞》摄影:刘海栋

史晶歆&歆舞界作品《动静之阶》摄影:靳伟强

作品创作、艺术研究、公共教育,这三者对史晶歆来说缺一不可,都是她的“使命”,她会和歆舞界的身体建筑师们一起去呈现作品,用十年时间不断完善和推广训练体系,她也在大学里将这一训练方法教予非舞者们,“对于学习者来说,我希望他不是拿到了一个答案,然后去解决一个问题,我更希望是拿到了一颗他自己的种子,种回到他自己的土壤里,长出属于他的大树。”

灵性、韧性与美,三位艺术家在她们各自的舞蹈轨迹上散发着光彩,时时刻刻,无界无限。自2015年开云集团创办“跃动她影”(Women In Motion)以来,我们目睹了众多电影、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领域里杰出的女性故事,而这次将舞蹈涵盖进来,将女性编舞艺术的创意带到大众面前,更让人对女性在各个领域里的未来发展充满想象。希望对女性的尊重、对性别的平等看待,可以借由艺术本身,传递得更远,更深,更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支舞蹈编舞真实太漂亮了!好浪漫
流行舞为什么那么流行?
《野花》绽放便是美好的开始,金星舞蹈团
书法和现代舞蹈是同一件事
专访云门舞集林怀民:我们的舞蹈更像修行(图)
侯莹身体剧场《涂图》:只是稍纵即逝的交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