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

书名

西汉初年,《黄帝内经》的名称还未出现[7]。至东汉时期,《汉书·艺文志》中才首次记载了十八卷《黄帝内经》,这是《黄帝内经》作为书名第一次见诸于文献[8]。书名冠以“黄帝”二字,有三点理由:一,托名黄帝更能使人信服;二,成书受邹衍影响,邹衍推崇黄帝;三,成书受道家影响,道家推崇黄帝。而为何称为《内经》,学者们意见不一,如张介宾认为:“内者,生命之道”,吴昆认为:“五内阴阳,谓之内”。又如任应秋有言:“内和外,只是相对之称而已”,没有别的深意。[7]

成书背景

成书时间

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学界至今仍无定论,主要有三种观点:战国时期说、秦汉说、汉代说。对此,明代吕复的观点比较客观,他认为《黄帝内经》并非一时之言,近年来学界多认为应成书于西汉中晚期[3][9]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始载有《黄帝内经》之名,并以全书形式予以载录[2]。在《黄帝内经》出现之前,已有许多医书存在于世,但没有经过整理编撰,《黄帝内经》可以被视为这些医书的集成[3]。它由专人编撰成书后,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增删修订,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版本[10]。因此,《黄帝内经》的成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普遍认为它的成书经历了春秋战国至西汉末年多个世纪的演变。现今流传的《黄帝内经》包括了《素问》与《灵枢》两部分,两部分又各分为九卷八十一篇,共计有一百六十二篇[10][11]
张仲景所撰的《伤寒杂病论》序文中,首次出现了《素问》的名称。南北朝时,全元起第一次给《素问》作注,此后全元起本大约流传 600 余年。皇甫谧言《素问》共九卷,但唐代王冰整理时《素问》已有一卷残缺。北宋时期造纸业和印刷业迅速发展,《素问》进行了五次校正刊刻,而仅有高保衡林亿等人在嘉佑年间整理的刊本流传下来,因此人们将此嘉佑本视为《素问》的定本[2]
《灵枢》经过许多人的加工,先后经历了几个世纪而成书[11]。自汉代以来,《灵枢》便有《九卷》、《黄帝九灵经》、《黄帝针经》等名称,其中部分内容是战国时代的作品。唐代王冰注释《素问》时,曾大量引用了《灵枢》中的内容,这一史实证明了早在唐代时《灵枢》已经完整存在。唐朝末年书籍散佚严重,五代十国又战火连天,这导致了书籍的大量损失,极有可能在这种环境下造成了《灵枢》内容的缺失和散佚。[2]

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以来,道家、儒家、阴阳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突出的影响。道家对精气神、以及养生理论进行了诠释;儒家倡导“制天命而用之”;阴阳家将阴阳、五行学说结合来解释自然与社会现象,都为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也为《黄帝内经》的成书奠定了基础[3]。西汉建立后,统治者崇尚黄老之学,且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医学的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并进入理论总结阶段,《黄帝内经》便在此时编撰成书。[3]

作者争议

关于《黄帝内经》的作者,多有学者进行研究,但难以达成共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2]
一、岐黄君臣问答而做。《黄帝内经》的主体为岐黄问答,即黄帝与天师岐伯之间的对话[12]。将黄帝视作《黄帝内经》的作者,被历代医家所认可[2]。唐代次注《素问》的王冰,宋代献出家藏旧本《灵枢》的史崧等人均持此观点[12]。明清时期的许多著名医者也赞同黄帝遗书说,如吴崑、汪昂张志聪、高世宗等[1]
二、为述岐黄遗意而作。汉代之初,国家意欲将旧籍重新抄录,以便保存和学习。在《汉书·艺文志》中便已经指明,《黄帝内经》一书是西汉时期刘向校书时,“条其篇目,撮其指意”而成[12]。而程敏政更是提出了“《黄帝内经》是后世之人继承黄帝余绪整理而成”的观点[2]。因而,《黄帝内经》虽不是岐黄手著,但其中内容必然受到岐黄思想的影响。[12]
三、祖述蓝本为岐伯所撰。《黄帝内经》并非成书于一人之手,也并非成书于一个时代,但在西汉成编之前,一定有一个蓝本,此蓝本便为岐伯所撰[12]。关于其蓝本,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意见,如吴考槃便认为《内经》学说是《素问》、《灵枢》的祖述蓝本,但并未指明该学说的作者[1]

内容

《黄帝内经》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素问》和《灵枢》。[2]

《素问》

皇甫谧《甲乙经·序》《随书·经籍志》中均记载《素问》为九卷,这在学术界是没有争议的。《素问》九卷各篇章内容为:[7]
卷一:养生调气与阴阳五行学说。
卷二:脏象与经络、脉象理论。
卷三:形志神明与热论。
卷四:疟论、咳论、气厥论等。
卷五:刺要论、气穴论、本病论等。
卷六: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等。
卷七: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
卷八:至真要大论。
卷九:疏五过论、征四失论等。[13]

《灵枢》

《灵枢》同样分九卷,同《素问》九卷合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各篇章内容为:[2]
卷一:九针十二元、本输、小针解等。
卷二:本神、经脉、经别等。
卷三:骨度、营气、四时气等。
卷四:无邪、寒热病、病本、杂病等。
卷五:肠胃、五乱、胀论、血结论等。
卷六:淫邪发梦、五变、本藏等。
卷七:五色、卫气、五味等,
卷八:贼风、卫气失常、阴阳二十五人等。
卷九:官能、刺书真邪等。[14]

特色

丰富的中医理论

情志理论

情志是中医学的病因之一,情志理论也常被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观点。作为情志理论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多次涉及到有关“情”和“志”的内容,其篇名中便包含了系统的情志学思想,如五运行大论、阴阳应象大论、四气调神大论、水火五行论等[15][16]。《黄帝内经》中将情志内伤视为主要的致病原因,并提出了“百病生于气”的观点。情志致病,不仅会扰乱人的气机,损伤人的脏腑,更会让人精气衰竭,由内而外地导致形体毁坏[17]

刺血络法

“刺血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这种疗法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刺络”疗法。《黄帝内经》中的针刺治疗,多采取针刺放血,此法不仅可以治疗临床常见病,还能用于若干疑难病和急症[18]。《素问·针解》中便指出,若病患经络瘀滞可以使用刺络的方式去瘀血。《黄帝内经》中详细描述了刺血络法的原理与运用,如如何选择穴位与脉络、操作方法、出血量大小等等,使刺血络法成为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9]

食疗理论

《黄帝内经》总结了自春秋战国以来对食物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食疗理论,并首创了一些药膳配方,这些药膳方法对后世食疗与药膳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20]。其食疗理论包括:饮食有节、合理搭配、谨和五味、三因制宜等等[21]。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热饮疗法、冷饮疗法、饥饿疗法、食泻疗法、药膳疗法等等,为后世所利用,到如今也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使用价值[20]

气血经络

气血与经络,在《黄帝内经》中被反复阐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气血运行的通道和载体是经络,因此气血与经络间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22][23]。由血气形志也可将人分为五类,如形乐志苦、形乐志乐、形苦志乐、形苦志苦、形数惊恐[4]。《黄帝内经》中对于经络的表述也是筋伤学理论的渊源,对于筋伤治疗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22][23]

用词精确灵活

《黄帝内经》虽是一部中医著作,但其用词之精准令人赞叹不已。精选搭配的词句使书中的艺术形象鲜活、医术形象逼真,堪称行文之楷模。首先是关于动词的精准运用。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有言:“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其中“视”、“别”、“审”三个动词准确表达出了眼睛的观察、辨别、审视三种能力,这三个词位置不能变换,也无法用其他词语代替。其次是词类活用的艺术。《黄帝内经》中存在许多词类活用的现象,名词活用为动词、数词活用为动词比比皆是。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污虽久,犹可雪也”,此处将“雪”活用为动词表达“洗掉”的意思,而使得行文形神飞动。最后是叠音词的大量使用。《黄帝内经》中的叠音词按语法功能大致可分为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如《灵枢·杂病》中的“厥挟背,而痛者至顶,头沉沉然”,此处“沉沉”表示沉重的样子,充当句中谓语。此外还有“遗遗”、“兀兀”、“汗汗”等叠词,使文辞对描摹形象和表达感情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24]

隐喻精妙灵巧

《黄帝内经》中的隐喻可分为自然型、社会型和哲学型三种类型。首先是自然型隐喻,这在《黄帝内经》中大量存在。自然型隐喻,即为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下,参照各种自然现象的概念,如天、地、水、火等所形成的中医隐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便是借用自然界中能够提供能量的“天”、“日”来隐喻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能量。其次是社会型隐喻,意为利用社会中表达空间、事件、事物、等观念所形成的隐喻。例如上下、左右、君臣等。如用“贵贱”、“官”、“主”来隐喻人体器官间的相互关系及重要程度。最后是哲学型隐喻,即以传统的哲学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隐喻概念,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中以“阴阳”隐喻人体一天中的生理变化。[25]

神话色彩浓厚

《黄帝内经》的作者相传为黄帝,这得到众多医家的认可,但后世学者认为不过为托古所做[2]。黄帝的形象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现在通行的《素问》第一卷开篇写到“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奠定了其神话基调。此外,书中五色、五味、五行、五帝、五藏等理论与神话传说同样有关联。有学者认为“五行”崇拜体现了古人的自然物崇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宗教意味,而自然物崇拜和宗教都与神话相关。神话流传之处,神秘色彩较少,更多是崇敬和崇拜的意味,而《黄帝内经》的神话色彩正体现出了尊古、尊祖的思想。[25]

思想

生命伦理思想

《黄帝内经》并未将人体视为独立的各个部分来进行研究,而是从个体内部、人体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种种联系中,以宏观的视角来看待。书中认为人体是一个完全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部分间是不能独立看待的。《黄帝内经》对于人身的整体生理观念表现为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天人一体观、人与社会一体观四个层次,认为人类生命具有自然整体性。其中的养生原则更体现出了内外结合、动静结合、形神兼养等一体论,认为养生应当与自然地理、社会伦理等结合[26]。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也就是当人的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才是最健康的,这也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思想之一。[5]

中庸思想

儒家思想,是《黄帝内经》一个重要理论来源。《黄帝内经》利用儒家学说中的中庸思想,理性看待人体的各类生命活动。“中庸”被视为人体的最优状态,也是疗愈病症最高程度。也就是说,人体应当保持与内部、外在环境的和谐,这样生命活动才能处于正常状态。其中庸思想具体体现在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养生观当中。《黄帝内经》的生命观中认为,人体同样由阴阳五行构成,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根,不可执一偏颇。在消长对立的同时又相互化生,从而始终保持在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之中。当阴阳失和时人体便会出现病理变化,也就是产生了疾病。在治疗时应当以“调和”思想为主,而不能持有对抗思维,这种以中庸思想为基础的调和学说,是《黄帝内经》有别于其他医学体系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具备了完善医学体系的体现[27]

道家思想

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的《黄帝内经》,全书的整体思想倾向于道家,体现出鲜明的道家特点[3]。《黄帝内经》是医书,也是道书。其中的病机、诊法、治则等医理,正是道、气、阴阳五行等“道”家学说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展开。同时书中的核心范畴如“道”、“气”、“阴阳”、“五行”等,均与道家学说相承接。《黄帝内经》用大量篇幅去解释宇宙的生成,以及人类生命的生成、构造,并指出如何从饮食、运动等方方面面来保持生命的健康。疾病的生成是由于人们违背了自然的法则,也即违背自然的“无为”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清净无为的、“合于道”的生活方式。书中至高至简的医道,也是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28]

评价

正面评价

《黄帝内经》是当时医学成就的总结,也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源泉,而《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医学从哲学及其它领域中逐渐脱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一个部分。除了医学内容外,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哲学、人文、天文、地理等知识。中国传统哲学中对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追求,在《黄帝内经》中得到极大的充实和强化。对万物联系、宇宙统一的注重,接近于辩证思维与系统思维,对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29]
《黄帝内经》中不仅详尽介绍了刺络放血疗法,对临床实践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也首次提出了“百病生于气”的观点[17][19],系统论述了情志致病的理论,为现代人的养生保健提供了有益的指导[4]。此外,书中也包含了丰富的体质思想及分类方法。中医体质从《黄帝内经》萌芽,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汉代张仲景以患病者的不同体质为基础,创立了六经、五脏的体系;明代医家张介宾正式提出体质概念,将体质分为阴脏型、阳脏型、平脏型三类。经由张仲景发展,张介宾完善,体质思想形成体系,并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4]

不足之处

由于成书年代早,《黄帝内经》中许多内容的条理不够清晰,系统和规范性也不够完善,同时存在着概念多,定义少的问题,需要读者辩证体会。如在对“阴”、“阳”、“气”等理念的实际使用中,虽然有时存在定义,但这些定义也往往也不够全面,只是对理念一个侧重点的概括。而《黄帝内经》中很多理论仅是一种假说,需要后世来证实或证伪,书中也存在一些错误的猜测和牵强的解释[6]。限于历史原因,《内经》无法从微观的角度来对人体的生理进行本质的认识,只能从宏观的、哲学的角度进行把握。这样虽然可以发现很多客观规律,并产生一些正确的猜测,但也因此存在着不少错误和歪曲的地方。[6][30]

影响

中国影响

病症治疗方面

在疗愈病痛的过程中,《黄帝内经》非常看重对正气的保护。由于疾病是动态存在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略有疏忽便会伤及正气。《黄帝内经》中着重强调,在治疗病人时应当遵循规则但不完全拘泥于规则,在不违背规则的基础上,再根据病人情况的变化来为之制定合适的方案。这种灵活的治病方法,也是对《黄帝内经》中疗病观念生动展现。除总体的治病思想外,《黄帝内经》还在各类具体病症上有所阐述,如其中的奇经八脉理论对妇科有着重要的影响。书中有关督、任、冲、带四脉的理论与妇科中不月、不孕、带下、瘕聚等疾患密切相关。具体理论虽然散见于书中各处,未进行集中阐释,但却涉及了生病原因、治疗方法等各个方面。总的而言,《黄帝内经》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的各类论述均对后世疾病的疗愈有着重大的影响[31]
然而,受制于当时的科学条件,《黄帝内经》中的内容仅仅是一种理论假说,且多以天、人等宏观角度出发[6]。这也导致《黄帝内经》中缺少严密的逻辑分析,使人们迈向微观领域步伐的限制,这使得中医学至今还依赖于传统的哲学思维,在客观上对中医学向自然科学的更高层次发展产生了阻碍[30]

养生保健方面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四时养生”理论,这是在总结先秦诸子百家养生经验后,在中国古代“天人相应”的观念指导下提出的。该理论强调顺应自然节气变化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性,强调与天地阴阳保持平衡,使人体与环境达到和谐统一[32]。除遵循四时规律外,书中更是强调了饮食对人们身体的保健的重要性,也为药膳理论的发展和现实利用奠定了基础。而后世医者对药膳的应用也不断进行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药膳理论,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药膳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更是得到了突出的发展[33]。此外,《黄帝内经》指出个人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养生与保健的方法也不同,因此应当根据不同的人来实施个性化的保健措施。书中便从体质养生的目的、理论等方面论述了因人施养的观点,这为后世体质养生的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黄帝内经》中阴阳五行、四时养生的观念是非常抽象的说明,忽视了对研究对象的定量分析,更未对具体结构和具体功能展开探讨,这也使得书中的许多观念具有一定的虚构和迷信色彩。阴阳五行等观念直接从整体上进行宏观把握,无法在细节上进行严密印证,这削弱了《黄帝内经》中许多理论的哲学和科学价值。[30]

古籍研究方面

《黄帝内经》的众多流传版本对我国的古籍研究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与学术影响。其一是对校勘学的影响。《黄帝内经》有着漫长的流传史,历代医者对它进行了许多次校勘与整理,这项工作至今仍在继续。然而,许多现代出版的《黄帝内经》上并不如古代版本的内容详尽、质量优秀,因此对《黄帝内经》早期传本对校勘研究仍有重大影响。其二是对训诂学的影响。《黄帝内经》文辞古奥,早期传本间内容、用词的不同往往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训诂学材料。[8]

国外影响

对越南的影响

隋唐时期,《黄帝内经》便已经传入越南境内。此后上千年的时间里,《黄帝内经》中的哲学、医学内容在越南地区广为传播并产生了重大影响。如越南的医学典籍《医学要解集注遗篇》,成书于14世纪,该书便以《黄帝内经》为理论依据。而被称为越南“医祖”的名医黎有卓,其编撰的越南传统医学经典之作《海上医宗心领全帙》中的医学理论也主要源于《黄帝内经》。20世纪以来,《黄帝内经》在越南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中医典籍走出去的参考模式。[34]

对日本的影响

在《黄帝内经》的影响下,日本在吸收中国医学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民体质、地域,产生了“汉方药”。《黄帝内经》一书传入日本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遣唐使访唐时期,而直到江户时期(1603年-1868年),虽然中日两国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仍有83本《黄帝内经》通过民间途径传入日本。长时间以来,《黄帝内经》对日本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日本对于《黄帝内经》的研究,除了文字类研究文章外,更有许多图解类书籍与漫画,如《黄帝内经:中国古代的养生奇书》等。[35]

衍生书籍

书名
作者
国家
《黄帝内经养生图典》
周春才
中国
《黄帝内经养生全集》
刘占文
中国
《黄帝内经研究大成》
王洪图
中国
《黄帝内经:中国古代的养生奇书》
张惠悌
日本
展开

版本

梁全元起注本

最早注解《黄帝内经》的人,要属南北朝梁的全元起。在《隋书》《唐书》《宋史》中均著录了全元起所编纂的《素问训解》一书[36]。全元起所注《素问》篇次、篇名与今本均有不同,全氏本共八卷七十篇[2],与王冰注本相比,全氏本缺少了“运气七篇大论”的内容,这应当是第七卷。全元起对《素问》注解得当,对其医理阐述精辟,对后来杨上善、王冰次的注解产生了很大影响。尽管如此,全氏注本仍存在词句稍显重复、篇目次序略有杂乱等缺点[36]。直到宋代,《素问训解》仍然存世,后来才渐渐隐没。[8]

隋杨上善注本

我国最早的《黄帝内经》类编,是隋末唐初杨上善所编纂的三十卷本《黄帝内经太素》,简称《太素》,这在《旧唐书·艺文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中均有著录[36]。杨上善将全书内容分为十九类三十卷,按其具体内容,重新分为经脉、腧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设方、九针、补养、伤寒等次序[2]杨氏对医理见解独到,且解释词义必定考证《说文解字》等书,因此其注文准确晓畅,但他的分类过于系统,难免显得又些繁杂。[36]

唐王冰次注本

唐代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这在《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通志·艺文略》、《郡斋读书志》等文献中均有著录[36]。《素问》到王冰时仅存八卷,他将其内容改移补阙,阐发书中经旨,同时变更部分篇目,将内容按照内在逻辑关系、阐述主题进行了重新编次,经过十二余年才编撰出二十四卷本的《素问》。王冰注本的《素问》各篇章之间条理清楚明确,便于学习,后经宋代林亿等人校正,流传至今,也成为了最重要的注解本之一。[2]

宋代林亿等校注本

北宋嘉佑时,林亿、高保衡等人对《素问》进行校正,并将其重新定名《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36],该版本也被称为新校正本[2]。林亿等人以王冰注本为底本,又参照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全元起注本等多种传本校订[36]。林亿等人精于训诂、兼通医理,其注解在很多地方填补了王注的不足,如《痞论》中“筋膜”一词,王氏未加注,而林亿引全元起的注解。此外,林亿等校注本在训释文字、补注内容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对《素问》版本的定型、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36]

宋史崧校注本

南宋时,四川锦官使史崧对自己所存有的古本《灵枢》九卷进行校订,将其定名为《黄帝灵枢经》,史称“史崧本”。史崧参照《针灸甲乙经》、《难经》等书,再次进行校正,同时补充修正音义注释,将九卷改编为二十四卷。到此时,《灵枢》的版本内容已基本定型,后世也均使用史崧校注本[2]

二十四卷本系统

《黄帝内经》的二十四卷本,指依照林亿新校正本《素问》、史崧校正本《灵枢》刊刻的各版本。现存金刊本(《素问》残卷)、元刊本(癸未岁读书堂本)、明刊本:(嘉靖二十九年顾从德本)、清刊本(道光二十九年京口遵仁堂刊本)、民国刊本(《四部丛刊》本《素问》)、国外刊本(朝鲜、日本)等[36]

十二卷本系统

即将嘉祐二十四卷本合并为十二卷之刻本[7]。现存元刊本(胡氏古林书堂刻本)、明刊本(成化十年熊宗立种德堂刊本、历城儒学教谕田经校刊本等)、清刊本(《四库全书》本《灵枢》)、民国刊本(《四部丛刊》本《灵枢》)、国外刊本(日本刊本)[36]

九卷本系统

即将嘉祐二十四卷本合并而成的刻本。现存有清抄本及日本刻本。[7]

五十卷本系统

这是指,将嘉祐二十四卷本分离析取为五十卷的刻本,现存有明正统刻道藏本《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虽拆分为五十卷,但内容未变动。[3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典籍流传
素问
《黄帝内经》成书背景: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医学背景
《黄帝内经素问》: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
最早版本 金朝原残刻 黄帝内经素问 PDF
初学针灸建议看的书及其简介(附下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