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埔四期学员---新桐包介山

前言:在浙江省档案馆查档时发现了场口包介山的几张照片。回富阳后经多方打听无果,后在场口中学孙志军校长、区文联柴惠琴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他的家人,转辗把这些照片交给了包介山的儿孙。包人人(包介山之子)夫妇看到父亲的照片后百感交集,一夜未眠,因为家里父亲的照片已全部遗失,怎么也没有想到档案中还有这么多关于父亲的记录。2021年4月19日约见了包人人,包人人是富阳区黄埔家属联谊会的会员,听他讲了一些关于父亲的故事,黄埔军校的故事,此文的一部分内容是根据他的口述记录下来的。

黄埔四期学员——新桐包介山

作者:谢群

包介山(1898—1951),字斗才,谱名光文。富阳春渚(今新桐乡)新店埠人,家里排行老三。他自幼聪明好学,喜欢读书,幼年在场口龙潭庙富阳县公立西南区两等小学堂接受启蒙教育,1918年就读于嘉兴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富阳县城小学教书。

青年时期的包介山

民国政府成立初年,地方势力割据,战乱不断,百姓依然是民不聊生。接受了新思想的包介山决定投笔从戎 ,在同事金守先(春江街道中沙村人)、沈秉谦(灵桥镇月台上人)的鼓励和资助下,怀揣七拼八凑借来的十五元大洋,于1925年底赴广州报考了黄埔军校,成为了黄埔第四期步兵系的学生,与国共二党中的刘志丹、张灵甫、林彪等将领为同期同学。根据报考黄埔军校的年龄要求(十八至二十五岁),从留存的史料考证,包介山当时已超龄,为了能顺利报考黄埔军校,他还修改的自己的出生年月(改为1901年出生)。

富阳包氏宗谱

包介山在校期间正是国民军第二次东征和举师北伐的时候,北伐军出师获捷,北定武汉三镇,东逼苏杭宁沪,声威大震。这时前线急需补充大批中下级军官,刚刚毕业的包介山及他的同学们就相继分配到国民革命军内担任连长、连党代表、排长、班长等基层干部。包介山上过私塾,读过师范,文化基础好,人又聪明,因成绩优秀被调入北伐军总司令部直属警卫团,担任蒋介石的贴身侍从武官,很快从中尉排长升任为上尉连长。

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照(1926)

1926年至1949年间,包介山历任了

国民革命军警备第一师少校特务队长;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备团中校指导员;

陆军第四师补充团中校营长;

1931年任浙江省保安队特别党部筹备委员;

浙江省保安处中校教育股长;

浙江省保安队第七团第一营中校营长;

浙江省保安队第七团代理上校团长;

1934 任浙江国民军事训练委员会委员 ;

1935北平军分会政治组主任,军衔为上校参谋;

1937年任陆军二十二军第八十六师政冶处上校主任;

1939年任榆林区党务工作指导委员会书记;

1940任陕西省第二区(绥德)行政督察专员兼该区保安司令及保安第七团团长。军衔为少将参议。督察专员职务离任后由中共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将军接任;

1943任西安中央战时干部训练团特科总队长,军衔是陆军少将。特科总队,学员都是从沦陷区投奔而来的有大学学历的知识青年和海外归来的爱国青年,通过9个月的训练,毕业后担任连队指导员或后勤人员,官阶为少校或者上尉;

北平军分会陕北参谋团政训处少将处长;

1947年被委任中将高参派往东北;

1947年杭州创办私立中正中学,包介山任副校长;

1948年在南京参加国民党国大代表大会;

1949年解放后在富阳新店老家务农;

1950年任富阳县人大代表、浙江省参事;

1951年被镇压。

1939年申报刊登的任免记录

包介山是黄埔系的浙江人, 一毕业就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西北王”胡宗南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 是蒋介石最得意的学生,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但他镇守西北有六十万重兵在手,所以蒋介石也担心胡宗南翅膀硬了有二心,于是派嫡系心腹包介山前往督察。包介山一方面监视胡宗南在西北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监视红军在陕北的发展状况。包介山这个督察不是名义上的虚职,他是握有一个加强团兵权的督察。

包介山谨记写在黄埔军校大门二旁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他在日寇来犯,保卫洛阳的战斗中,身先士卒,英雄作战,一只眼睛不幸被日本人的弹片击中,视力完全丧失。1940年他在给包氏重修宗谱作序时写道“ 我国自暴乱入寇,普天同愤。有志之士荷戈卫国,捐顶摩踵者后先相望,孰非黄炎子孙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事则居家尽孝,有事则移孝作忠。我族人当扩充家族之观念,以注重国家,誓与此獠不共戴天、同仇敌忾,剑及屦及,不俟终日,方足以保国族而伸正气……我族人苟能踵先人之遗轨,奋袂而起,共赴国难,则他日必有英勇奇伟之功烈,足以焜耀史册者,固不特增辉家乘已也。介山虽不敏,愿与我族人共勉之,以此意书之为序。”慷慨陈词,让人肃然起敬。

包介山为包氏重修宗谱作的序(1940)

抗击日寇:“黄埔系”牺牲率95% ,20万毕业生仅万人幸存。包介山虽侥幸存活,但一只眼睛被炸飞,另一眼视力也受到了影响,不适宜继续留在部队行军打仗。1947年解甲归田回到了杭州。此时,国民党浙江警备司令竺鸣涛(包介山的老上级)等人为庆祝蒋介石60寿辰,在北山街葛岭路玛瑙寺创办私立中正中学,聘包介山为副校长,他又开启了教书育人的老行当。

抗战中眼睛受伤后的包介山(1947)

戎马一生,包介山与张治中将军、叶剑英元帅二位黄埔的教官因性格相投,互为知己,不仅书信常来常往,有机会时还会到对方的家里小聚,喝酒聊天,甚是投机。这些信件,一直由包介山的夫人袁爱茹保存在新桐老家,文革时期被没收烧毁。

左起:长女包难难、 妻子袁爱茹、 次子包人人、包介山、 长子包龙龙 、母亲

包介山出身贫寒,父母终日辛劳耕作,也无法让一家人衣食无忧。包介山从小就非常懂事,能体恤到父母的不易,读书之余,经常帮家里做些放牛、砍柴的活,即便后来做了国民党的高官,生活上也一直非常节俭自律。他在陕西从军十年,日常生活以吃馍为主,炒黄豆从来不加油,为此还经常和岳母大人发生争执。解放前夕偶尔回乡住在富阳大寺弄,附近的邻居都知道他生活非常简朴,一件全身都是破洞的白T恤也是穿了又穿,舍不得扔掉。

解放初期,包介山作为有识之士,应邀参加了第一届富阳县人民代表大会,为百废待兴的富阳建言献策。1951年“镇反”时,因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过要职被枪决。

 村里的纪念亭

认养 | 在富阳,拥有一棵属于自己的苹果树
(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撰文|谢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埔军校第一期,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黄埔三杰之外,还出了哪些名将
后来者居上的黄埔四期,到底出了多少名将,敢和黄埔一期相媲美
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黄埔,牺牲时才25岁,后被追封为“中将”
黄埔军校中,谁混的最差,这个黄埔一期的混的最差?
1931年,蒋介石秘密处决一人,孙中山:此人可以改变国民党命运
黄埔军校的学制仅有半年,连中专都不如,为何能培养出那么多名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