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长葛

河南长葛

查看“河南长葛”的最新版
  • 历史版本:1 编辑时间:2007-11-04 05:11:29 作者:水调歌头
  • 内容长度:13337字 图片数:7个 目录数:7个
  • 修改原因:创建
  • 评审意见:

 

目录

[显示全部]


河南长葛-长葛概况

长葛位于豫中平原腹地,南邻魏都许昌,北接省会郑州,东观汴京开封,西望古都洛阳,总面积648.6 平方公里,总人口67.7万人,是河南省18个"改革、开放、发展"特点试点县(市)之一。。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比2002年翻了一番。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2亿元,比上年增长48.4%,同口径相比,较2002年增长2.5倍。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比上年增长34%,比2002年增长2.1倍。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达到63亿元,贷款余额达到50亿元,比2002年末分别增加28亿元和24亿元。2005年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第16位,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
    长葛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与神农氏、伏羲氏齐名的葛天氏故里,秦初即设为颖川郡。彪炳史册的"楷书鼻祖"钟繇;著名文学批评家、我国第一部论诗专著《诗品》作者钟嵘;流芳千古的贤达名吏陈实;三国名士徐庶;清末翰林杨佩章等皆诞生于此。历史遗迹遍布全市,文化轶事脍炙民间。
    长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水源充沛,旱涝保收,矿产品、农产品原料丰富,供电、供热设施齐全,邮电通讯发达。市区有主要街道28条,五大购物中心,十大综合商场,46个专业市场,7所大中型综合医院,1所中专学校,各类宾馆、酒店20家,其中三星级以上的两家,拥有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各类宣传媒体。
    长葛区位优势明显,北距省会郑州50公里,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市内有火车站两处,经高速公路北上25公里即达郑州国际机场。全市路网设施发达齐全,是河南省公路建设先进县(市)之一。
    长葛有着较为发达的工业基础,是河南省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发展起步早、速度快、规模大、档次高的城市之一。现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0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金刚石制造及制品、农用车及机械配件,高压电瓷电器、高中低档卫生建筑陶瓷、棉毛纺织加工,有色金属加工冶炼、塑料编织、食品加工及保鲜、木质板材等为主的九大工业体系和以黄河、葛天、奔马、电厂、宇龙、众品、森源、希望、洁达、康隆等为主的骨干企业群体,产品4000余种,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其中农用运输车、金刚石制品、高压电瓷电器、活性炭、染料、焊料、锌金合金等40多种产品获国家、省、部优质产品称号。特别是近几年,通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催生了黄河旋风、四通电力、佳和高科3家上市公司。与此同时,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产业也分别得到较快发展。
    长葛农业基础稳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连续十五年获得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是河南省粮食、烟叶、棉花、泡桐、特种养殖、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油菜、芝麻、红薯、瓜果和蔬菜,其中大葱、大蒜、胡萝卜等土产蔬菜风味独特,久享盛誉。畜禽业以猪、黄牛、羊、兔、鸡、鸭、鸽为主。林业以桐树、果树为主,健生优质泡桐具有出口日本200多年的历史。
    长葛历来重视优化发展环境,是河南省质量管理先进县(市)之一,市公安局先后六次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市场秩序规范,社会秩序稳定。近几年,我们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优惠政策和优良服务,每年都吸引众多商客到长葛来投资发展。全市外商独资企业6家,合资企业19家,投资总额达4亿元人民币。其中黄河集团通过与日本ODK株式会社联合,金刚石产量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并跻身于世界三强。近几年来,我们积极鼓励企业进行资本输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宇龙公司先后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建立了分厂,实现了企业的有效扩张,优标棉纺织有限公司在科特迪瓦建立公司,在开辟非洲市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偿试。

河南长葛-文化遗址

苗庄遗址:位于长葛市石象乡苗庄村西南隆起的高地上,大约在公元前1900—1500年。南面有—古道河痕迹。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70米,文化层厚约2—3米,遗物有盆、鼎、澄滤器、瓮、罐的陶器残片和石铲,可能与我国历史上的夏文化有关。1987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固文化遗址:位于石固镇岗河村石梁河与胜天湖河道交汇处的高台上,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2年发现。该遗址反映了先民远在公元前7400-4500年的生活状况。从这一遗址中,清理出房基、窑穴和灰坑等重要遗址和遗物。出土了磨光的石斧、石铲、石磨盘、石磨棒、石镰、蚌镰等农具;鼎、、壶、碗、钵、豆、盆等容器,还有直径只有1毫米的骨针。考古学家认为,当时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并饲养猪、狗家畜,当时的社会属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该遗址在中原同一时期文化遗址中较为典型,出土文物陈列在河南省博物馆,1981年被定为长葛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徐庄遗址:位于后河镇徐庄村小洪河北岸,晚于石固遗址的文化时期,约为公元前3000-2000年。遗址下层遗物丰富,有兰纹、方格文的鼎、盆、罐、豆等灰陶残片和蚌质、石质器物。这一时期的陶器制作为轮制,此石固遗址时期的手制是一大进步与改革。这时男子在社会生产中属于主导地位,随着父权制的确立,出现了贫富分化。1981年被定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长葛-历史典故

郑庄公掘地见母:春秋鲁国太史左丘明,在传述《春秋》“郑伯克段于鄢”时,记述了这样的一段史实: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头一个孩子时是难产,她就给这个孩子起了个名字叫寤生,寤生就是难产的意思。因此,武姜压根儿就很厌恶这个孩子。她生第二个孩子段时很顺利,武姜就特别喜欢这个小儿子段。当郑武公选立继承人的时候,武姜力主立段,而郑武公坚持立了寤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郑庄公。于是段和武姜便耿耿于怀,进而图谋不轨。后来,段与武姜自觉羽翼已丰,时机成熟,便里应外合,行动起来。他们哪里知道,郑庄公这边早已安排停当。他们一动手,就立即被粉碎。段逃亡国外,可对充当叛乱内应的亲生母亲武姜如何处治呢?依法严惩吧,怕担那子弑其母的不孝罪名;不追究吧,母子关系怎样维系?他想来想去,最后的办法是,让武姜住到远离京城的城颍,就是今天的临颍。并发誓说:“不及黄泉毋相见也。”实际意思就是说,这一生母子关系从此一刀两断了。可他们毕竟是母子亲骨肉,过了一段时间,郑庄公便有些后悔。因为有“不及黄泉毋相见也”的誓言,自食前言,怕丢体面,后悔也没有办法。这时候,登封一带有一个叫颍考叔的人,知道了郑庄公的心事,在郑庄公招待他用饭的时候,他先夹起一块肉舍不得吃,而是把它放置起来。郑庄公很奇怪,便问他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家有老母亲。母亲每次让我吃饭时,自己总先尝一尝。我母亲从来没有吃过今天这样的肉羹,请您允许我带回去奉给母亲尝尝。”郑庄公听了很受感动,说:“你有母亲,可我没有啊!”颍考叔问这是为什么,郑庄公便诉说了原委,并说出了自己发誓在先,无法挽回的苦衷。颍考叔听罢说道:“这事情好办。在地上掘一条隧道,直至黄泉,你们母子在那里相见。这样谁能说这不是黄泉相见呢!”郑庄公就按颍考叔的办法和母亲相见,恢复了母子关系。郑庄公掘地见母的地方就在长葛市董村北边的牛脾山。此山不高,实际上是一道又小又低的丘陵。原来中间有一断壑处,那就是郑庄公掘地见母的地方。直到60年代,这里还立着一通高大的石碑,上书“掘地见母处”5个大字。人们在牛脾山上还修了一座庙,叫考叔庙。这就有点意思了:一国之君郑庄公掘地见母的地方,人们却修了个颍考叔庙!这似乎表明,人们对郑庄公他们母子之间争权夺利,同室操戈,骨肉相残并不关心,倒是对凭孝心感动并驱使郑庄公掘地见母的颍考叔倍加崇敬!
闯王智取封升寨:在石象乡西部,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土岗。其岗不长,北高而陡峻,南低而略平,人称封升岗。当李自成率领农民军进入河南之后,在岗附近的一些财主乡绅,为了保护其身家性命,就聚集寨内,依险自保,抗拒义军。每逢义军过境,因寨处偏僻地区,无碍大军行动,所以不被农民军所注目。及至李自成二次围攻开封、决心扫清中原的时候,凡是反抗义军的城寨,便不允许它依然存在了。崇祯十四年(1641年)十二月上旬,围攻开封的义军前锋抵达长葛境内,很快就将县城攻破。而封升寨却凭险固守,安然无恙。义军为了绥靖地方,安定人心,并为大军东去解除后顾之忧,李自成打算派一支军队去围攻封升寨。在李自成看来,攻开一个小土围子并不需要多少人马。他把攻寨任务交给一个姓陆的将领去完成。陆将军接受任务后,就率所部驻扎在尹家堂附近的几个村庄上。接着就察看地形,商讨攻寨办法。经过商讨,认为寨踞悬崖峭壁的高岗之巅,其高比洛阳开封的城墙高得多,用梯子攀登困难;

用火炮轰,即使把寨墙轰塌一段,人马也难靠近。经过几天试探性的进攻,义军只能在岗下声张叫骂,而寨上却毫无动静。当时有人提出采用火攻的办法,可一时从哪里弄到很多柴草呢?因为一时没有想到攻寨的良策,李自成就把陆将军所部的义军留下,准备长期围困,看看寨内到底有多大力量,能坚持多长时间。当李自成统率大军第二次撤离开封折回长葛时(公元1622年正月),封升寨仍在义军四面包围之中。为了拔掉这个钉子,李自成与他的军师们多次商议,并从一个被梅豆秧爬满的菜园庵上得到启发,决定采用火攻。李自成让陆将军收集大量梅豆(架豆)种子,等到二三月间播种时期,让义军把梅豆种子绑到箭头上,然后把箭射向寨墙及其周围的峭壁上,甚至塞内边也射进不少梅豆种子。梅豆发芽出土后,经过夏秋两季,梅豆秧厚厚地爬满岗崖和寨墙上。守寨的乡绅不知是计,听任梅豆到处攀附。进入冬季,豆秧枯萎,义军认为攻寨时机已到,趁着一天有风的黑夜,火箭齐发,射向岗寨,刹那间火光四起,烟焰冲天,义军乘势发起攻击,封升寨就这样被攻破了。义军走后,人们把陆姓将领扎营的村子改名陆营,营坊也是由于农民军驻扎该村而得名的。

曹操看姑:石象乡李沙沃村挖出30多眼汉代陶圈井,有人说挖出的还不到一半。传说曹操在许昌时,经常到石象、许田一带打猎,却一次也没去过李沙沃村他姑家。一次曹操的姑姑见了他,生气地说:“阿瞒真是官做大了,眼里哪还有我这个穷姑姑,从来也不到姑家。”曹操说:“不是我看不起你,我带了那么多人马,若真去了,别说吃饭,喝水也不好办”。这样一说,他姑加更生气。心想自家也是名门大户,怎会支应不起茶水,非要曹操去她家不可。曹操只好答应不久就去。姑姑连忙回到家里动手准备,一连打了72眼陶圈井。
 

河南长葛-民间传说

长葛与长社的传说:长葛这个地名,最早见于《春秋左氏传》 :“鲁隐公五年,宋人代郑围长葛。”鲁隐公五年,是公元前718年。这样算来,长葛这个地名,早在2700多年之前就存在了。长葛这块地方,为什么叫长葛呢?传说这里是葛天氏居住的地方。后人怀念葛天氏那时候的社会生活,想长久承续那种恩泽,就叫这块地方为长葛。关于葛天氏,有书籍记载说是传说中远古时期部落名;有的记载说是传说中的古帝号,在伏羲之前。葛天氏时期的社会生活,被后人传颂为“其治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乃古人理想中的自然、淳朴之世。秦昭襄王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74年前后,长葛更名为长社。应邵在《汉书》的一条注中,说是因为社中的树暴长而更名的。所谓“社”,就是人们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至今,老城镇西北1里许还有郁郁苍苍的社柏。这些社柏是否就是当年长葛更名为长社的物证已不可考,不过,社柏的存在倒是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长社”的由来。我们通常所说的长葛县,是隋代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建制的,一直沿用到1993年撤县建市。

和尚桥的传说:和尚桥位于长葛市区东南部的清溢河上。和尚桥的名气,并非因为桥本身有什么特殊之处。论年代,并不久远,论结构,也是很一般的石拱桥,且并不建在大江大河上。它的名气,皆因附会到它身上的故事。这故事被人们概括为简练的一句联语:修浮桥为母行孝,杀和尚替父报仇。说某人之母与隔河而居的和尚有私情,和尚寒冬腊月涉水过河,触动此人孝心,他修桥为母行孝。其母去世后,他杀了和尚为父报仇。关于这座桥,民国十九年(1930年)《长葛县志》载:“在县西南15里(原县治在今老城镇),为邑冲要。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知县蔡绍先创建,因昔有和尚募化,原名和尚桥。万历十年(1582年)乡民李惟臣,谢科募资重修于上流,改名济众桥,两旁石栏石荀俱用铁扣,有碑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知县刘涛奉分宪沈公(沈全,江苏华亭县人,顺治进士,时任巡宪之职)捐俸倡众重修,建河伯庙于北岸,并建沈公祠,有碑记。”从这些记载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明万历十年之前,这座桥就叫“和尚桥 ”,是因为“和尚募化”而得名。万历十年后,改名的原因不得而知,想必那时已有了上述的附会,“乡民”感到不雅而改之。自改名迄今,已有400多年,知桥名曰:“济众”者甚少,反倒是“和尚桥”越叫越响,以至于后来京广铁路上所设的这一站站名就叫“和尚桥”,现在的长葛市区近郊所设镇的镇名也叫“和尚桥”。其实,和尚募化而修桥,在过去是常见之事。据说,全国叫做“和尚桥”的桥有17座之多。这个附会的传说,究竟起自何地何时,恐怕很难考究。是因桥演义出来的故事,还是故事附会在桥上,这也很难说清。其实在封建社会里发生这样的故事,是完全可能的,而且那悲剧完全是一个社会的悲剧。长葛的和尚桥,只是许多普普通通的和尚桥中的一座,那故事也并非这座桥的“专利”。“和尚桥”之所以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是因为这是一个复杂的人文现象。

凤凰城的传说:旧时长葛八景中有一景观叫“凤城荒址”,说的是今大周镇和尚杨村村南东凤岗上的凤凰城遗址。关于凤凰城,民国十九年《长葛县志》中载:“凤凰城在县之北张保。”《寰宇记》曰:“汉黄霸治颍川,有凤凰集此因名。城周围三里有奇。”那么“黄霸治颍川”是怎么回事?西汉初年,长葛叫长社,是颍川郡所辖的一个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黄霸出任颍川郡太守。黄霸到任后,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广植树木,多养畜禽,增加经济收入;设置伍长,在乡里教民为善,缉盗防奸;照顾鳏寡孤独,死后无力埋葬者,由地方给予棺木;选派守法官员到各地暗行察访,知民疾苦,惩恶扬善,严厉打击不遵教化的不法分子,绥靖地方;关怀属下,不轻易撤换称职的官员。如当时有位县丞年纪老迈,双耳又聋,督邮多次请示撤换其人。黄霸了解到这位县丞是位有经验的廉洁官员,教育督邮说:他是个有经验的好官,年纪虽大,尚能拜起送迎,担当公务,耳聋点也没什么!你要好好帮助他办事,不能随便撤换这样一位贤者。有人私下问黄霸为何不撤换这位县丞,他解释说:“撤其一人,就伤了众多廉吏的心。对廉者,应使其长期守职。常更换吏,弊多利少:一则送故迎新要花费国家银钱;二则奸吏会借机贪占财物,加重百姓负担;再者所换的吏不一定贤良。所以,对有经验的廉吏还是不换为好。”颍川经黄霸如此治理,城乡经济繁荣,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户口岁岁增加,出现了“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太平景象,当时被誉为“治为天下第一”。由于黄霸治理颍川成就卓然,民间相传,便有“凤凰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而颍川这个飞来最多凤凰的地点便是今长葛市大周镇和尚杨村村南的东凤岗上。当时人们以此为祥瑞,便在岗上筑起了“周围三里有奇”的凤凰城,这是对黄霸的一种纪念。凤凰城今尚有残垣相存,残垣上树木葱茏,残垣下平畴沃野,今日之“凤城荒址”,已改昔日荒凉,游者往观,自会有一番新的感受。

帝王师巧卖棒槌:杨佩璋曾给光绪皇帝讲授过诗文,人们都尊称他为帝王师。他待人温良谦恭,每遇乡邻称他为“大人”、“老爷”时,总是说:“叫佩章、大哥、老弟,不是更亲热吗!”一日出门闲游,遇到一个卖棒槌的,推着独轮车,艰难地走向陉山,一见杨佩璋就高叫:“劳驾大哥,帮忙拉一把。”杨佩璋心想:数十年在朝,从无人称兄道弟,今日卖棒槌的称我大哥,实在亲切,便欣然上前帮助拉车,并问他因何不顾路陡天热来此买卖,卖棒槌的说:“家有老母,体弱多病,延医无钱。”杨佩璋听后同情地说:“你回去赶做些棒槌,后天推来,到后河街问杨佩璋即可,我可为老弟代卖。”那天正是杨佩璋生日,亲朋满座,正说话间,卖棒槌的来了,杨佩璋将他迎入客厅,夸奖他这位老弟的棒槌质地坚硬,轻重得当,做工精细,劝大家各买一个。客人们觉得既是杨大人代卖,谁肯不买。杨佩璋站在车前,代为收钱递货,你一个,我一个,一车棒槌很快卖光。吃过午饭,杨佩璋还给卖棒槌的装了一小车白面肉菜,嘱咐他回家侍奉老母。众客人见此,无不称赞杨佩璋平易近人,体恤百姓。

陈太丘妙断冤案:古桥乡陈故村,是东汉太丘长陈实故里,这里流传着许多关于陈实的故事。陈实刚任太丘长时,在一个明月皎洁的夜晚,沿街散步,走近一家小店,听到里面有哭声。推门进去,见是店主人在哭,陈实问他为何伤心,他说:“三年前,妻子暴病身亡,无钱埋葬,借了近邻富商李垠银子10两。不料,李垠为富不仁,将借据改“十”为“千”,限期要我归还,如逾期不还,还以这个客店顶债。”陈实心里明白,这条大街尽是李家生意,只有中间夹着这家客店。李垠涂改借据,显然是为了图财霸产。陈实回到衙门,即差人把店家接去,一面张扬声势,说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大哥,一面贴出扒房扩街的告示,李垠一见,忙备厚礼去衙内求情。衙役说:“这位太丘长不比别的老爷,他可不吃这一套。你最好找他大哥试试。”李垠到后堂一看太丘长的大哥原来就是店家,慌忙施礼请罪。说道:“小人私改借据,该死该死,我这就把借据还给您老人家,请您在太爷面前多多美言!”太丘长在内室听得清清楚楚。第二天,陈实升堂,传来李垠,一拍公案说:“大胆李垠,私改文约,赖人房产,从实招来!”李垠只得低头认罪。于是判罚李垠纹银1000两,交给店家,叫他扩大店房,专接苦难行人住宿。客店落成,题名“慈恩店”,表达感谢陈实之情。

河南长葛-人物春秋

钟繇:钟繇(151——230),东汉颖川长社人(今长葛市)人。繇生于书香门第,矢志勤学,爱好书法,盛暑严寒,练书不辍。旁有一池,常洗刷笔砚,致使池水尽黑。繇常以物画练字,长达数尺。睡前坐在床上,用手指当笔,在被子上摹画,久而久之,把棉被画出窟窿。繇与胡昭并师刘德升,又博采众长,兼善各体,尤精隶、楷,点划之间,多有异趣,结构朴茂,出乎自然,成为由隶入楷的创始者,后人尊为“楷书之祖”。梁武帝陈霸先说:“钟繇书法,如云鹤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也。”惜钟繇书法,真迹失传,法贴中所辑《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等,均出于临摹者之手。 东汉未年,繇举孝廉,后任阳陵(今陕西高陵西南)令,因疾辞职。后为黄门待郎,封武亭侯。建安二年(197年),关中马腾、韩遂等拥兵自恃,时曹操在兖州,无暇西顾,推荐钟繇为待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繇到长安后,写信给马、韩等人,陈述利害,使其各派儿子入侍朝廷。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1000余匹,以应急需。曹操在给钟繇的信中说:“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 魏国初建,繇为大理,迁相国、太尉,与华歆、王朗并称名臣。魏文帝称赞说:“此三公者,一代伟人,后世殆难继矣。”明帝即位,迁太傅。太和四年(230年),钟繇去世,明帝素服临吊,谥成侯。
学院范守己:名守己,字介儒,明洧川固贤(今长葛市古桥乡固贤村)人,是明神宗年间一个相当出名的人物。明隆庆四年(1570年)中举,万历二年(1574年)登进士。曾任云间(今江苏省松江县)司理、主狱讼。以后做过南京户曹、山西提学、秦中参议、建昌(今四川西昌县)兵备等官职。又曾屡奉钦命,以学院身份主考江南,所以后人称“范学院”。他本是文官,但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既有文韬,又有武略,所以官至兵部侍郎,晚年再升任太仆卿,总理钦天监。 明朝,江南文风虽然胜过江北,但科考事宜,多有弊端,门阀观念严重,排挤身份卑微者。一些出身江南的考官,多不能公正无私而屈从不规。于是皇帝派范守己到江南主乡试。范奉旨提前到达,先下去私访,然后针对种种弊端制定新戒律,然后再自己命题开场考试。一连三届,江南科考得以整肃,权要把持局面有所改变,真才实学的贫寒之士得到晋身机会。然而,范守己的举措却得罪了江南权要。富贵家学子,视范学院如眼中之钉,但又畏范学院如山中之虎。范学院一旦离去,他们就弹冠相庆而歌曰:“虎去青山在!”范学院闻之则曰:“山在虎还来!”果然,下届乡试范学院又奉旨主考江南来了。 范守己擅长天文,当时历法失度,他曾列表纠正,据传,过去推算打春只知日期,不知时辰。范守己发现了观测打春时辰的方法,再据积累资料推算了打春时辰的变化规律,为华夏历法做出一大贡献。著有《御龙子集》、《参两通极》、《天官举正》等书,流传于世。

铁面主事张蔚蓝:字霁村,今老城镇岗张村人。17岁入大梁书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拔贡,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举。任清朝度支部主事,负责发放朝内官员俸禄。有一次光绪皇帝的堂妹想超领月俸,被蔚蓝拒绝,她托武英殿大学士王文韶从中说合,蔚蓝仍坚持不付。并说:“取吾头耳,大库银不得溢支!”尚书铁良赞赏说:“古有铁面御史,今有铁面主事,大为部曹增色矣。” 宣统二年(1910年)长葛乡民万余人奋起抗捐,怒砸县衙大堂。事件发生后,河南巡抚派兵镇压。清兵来到长葛,四出抓人,勒索抄劫,“十里闻哭声”。并传谕长葛筹银12000两,作为赔偿知县所损物品的费用。蔚蓝闻讯,以“库房未动,监狱、帐房未开”和清兵打、抓、掠、抢给群众造成的苦难等事实,托御史陈善同奏明宣统皇帝,结果取消新增粮银,知县江湘离任,所派清兵调回开封,释放无辜,此案得以平息。 民国元年(1912年)蔚蓝离京返里,为县内名绅。当时县城组织“守望社”,张蔚蓝为社长,招募人员,购买枪支。因与县长漆树人不和,互相揭控,未久去职。后离乡入川陕,途中撰文赋诗,发泄愤懑。民国6年任参议院备补议员,次年随吴佩孚搞军务。 民国9年(1920年)张蔚蓝与陈鸿畴等共谋撰修《长葛县志》,并亲任总纂,三年成稿,后由刘盼遂修订付梓。民国15年(1926年)任城防局局长,一月二十一日(农历)夜,杆首张祥攻城,他在东门督战,用大炮毙杆众50余人,张祥被击毙。张蔚蓝恃才傲物,逞强好胜,且嗜食鸦片,终因结怨官场,民国15年冬被马吉第部捉去,民国16年1月瘐死在许昌狱中,年58岁。

翰林杨佩璋:杨佩璋(1850~1920),字筱村,今后河镇后河村人。少失父母,衣食艰辛。堂伯丙昌携其至浚县训导任所,衣食教诲,待若亲生。 筱村刻苦攻读,以案元入庠,同治十二年(1873年)拔贡,光绪二年(1876年)中举人,次年登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此时,周围同僚趋炎附势,相互推崇之风甚盛,而筱村以名节自重,岸然自守,杜门读书,不接权贵,故沉浮词馆二十余载无升迁。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迁国子监司业,后转左春坊左中允司经局洗马。二十六年(1900年)补翰林院侍讲,次年迁待读,升侍讲学士。旋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二十九年(1903年)署督察院副都御史,筱村以廉洁自守,以忠贞处世,不事逢迎,绝少私交,虽身居高位,而门可罗雀。尽管同僚讥诮,筱村却不改其素。 筱村学博识广,善于鉴赏古书画,京师推为专家。为文独造,清真雅正。书法颜柳,字字端楷。惜内向不露,所遗作品甚少,民国9年(1920年)寿终。
 
 
陈实:字仲弓,今长葛市古桥乡陈故村(东汉时属颍川许县)人。 实少为县吏,勤奋好学,诵读不辍。县令邓邵见其聪敏过人,荐其到太学读书。学成归里,任颍川郡西门亭长。实德行高尚,司空黄琼荐其任闻喜(今属山西省)长,到任月余,离职服丧.后任太丘(今河南永城西北三十里)长,故时人称其陈太丘.实为官清正廉明,黎民安居乐业,邻县百姓多向其辖境迁徙.沛国(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北)加重赋税,陈实抗之无力,从之不甘,愤然弃官归里。 东汉延熹九年“党锢之祸”株连甚众,陈实未能幸免。受株连者有的逃避他乡,有的请求赦免,陈实却说:“吾不就狱,从无所恃。”请求拘禁。并为他人承担责任,后遇赦出狱。 陈实在其乡里颇有声望,对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德行受人尊重。遇有争讼,多求其判正。人们感叹地说:“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值岁荒,盗贼夜入陈室,藏于梁上,陈实发现后,并未命人缉拿,却唤出子孙们训斥道:“人当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迫于饥寒,遂之为非,如梁上君子是矣!”盗贼听后大惊,伏地请罪。陈实说:“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克己反善。”遂赠绢两匹,让盗贼离去。自此许地盗贼敛迹。“梁上君子”的典故即出于此。 党禁解除,朝廷多次征召,陈实辞而不就。中平四年(187年)病逝于家。大将军何进派人吊祭,参加吊丧者三万人,刊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
侍郎黄杰:字士英,长葛市古桥乡黄岗村人,生于明正统五年(1430年),卒于弘治九年(1496年)。父黄渊当过应天府六合县令。黄杰7岁丧母,继母周氏,性情暴戾,难于事奉,诸兄弟不堪其苦,只有黄杰委曲承顺,得其欢心,终使为母感动,化厉为慈。成化二年(1466年)登进士,授济南府推官。时值荒年,有些百姓因生活所迫,以借贷为名,结伙强取富有者粮食和牲畜,被官兵拘捕,太守将他们交给黄杰论处。黄杰认为:饥民缺食,且又人众,可令其丰年偿还,将人释放。当官府开仓放粮时,秩序混乱,有的人甚至被践踏而死,巡抚再派黄杰督办放粮事宜。黄杰一视同仁,按次支给,秩序井然,饥民没有得不到救济的。黄杰从政,为国解忧,为民排难,不计个人名位。 成人九年(1483年)任顺天府(今北京)丞,因为得罪权贵,被贬官到肇庆(今广东高要县)任同知。黄杰去到那里,不但不鄙视那里的少数民族,而且关心他们的疾苦,鼓励垦植,发展农业,深受少数民族爱戴。弘治四年(1491年)调任陕西左参政,次年升顺天府尹,“吏畏其威,民安其惠,政绩卓著”。弘治七年(1494年)升户部左待郎,督理太仓粮储。他对旧时管理办法条分缕析,兴利除弊,每年为国家节省大量粮食,任职三载,储备大增,民赋减轻,皇帝钦嘉,随升通议大夫。正当国库初盈、经济好转之际,黄杰疾病缠身,再加年迈,即上疏告老。皇帝见奏不准,正要下旨,黄杰猝死于所任官邸。皇帝 闻知,大为悲痛,遂降旨厚葬黄杰。据志书记载,黄待郎墓不仅规模宏大,侧面还有“金鸡坊”一座,标志着皇太子也曾到此为黄杰扫过墓。

河南长葛-风景名胜

古社柏:位于长葛市老城西北0.5公里处。相传此地为古时社稷坛,柏树传为汉代所植,旧县志载:“社柏为长葛名胜,二十六株,东西极大者各二,二十四围。”这些古柏,苍劲挺拔,姿态奇特,群众以其形体特征,分别给予龙、凤、狮、虎、鸟、龟、蛙、佛等名称。可惜失于管理,民国期间死掉一株,1949年以后又死二株,1981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连城:是长葛重要文物古迹之一。1981年长葛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什么叫“十二连城”呢?

按民国十九年《长葛县志》的说法是:“十二连城在县(老城)西北五里,形势弯环,连绵不绝,故曰连城。”这弯环连绵的十二连城,是怎样形成的呢?民间曾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春秋时代的郑国执政子产,为官清正,作风民主,他积极鼓励群众提建议,想办法,发展生产,富国强兵。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境地。他还十分关心人民疾苦,把自己的轿子拿出来,让老弱妇孺过河用。他生不占民利,死不占民地,死后让儿子把他葬在陉山顶上的石头堆里。老百姓对于子产的死非常悲恸,于是在今高庙郭村东,男女老少含泪捧土为子产建台立祠,要让他四时享祭,常留人间。老百姓的这种虔诚精神,感动了天神黎山老母,老母用黄布袋,背了一袋子土,送到子产台上,然后沿着金鱼河慢慢离去,她边走边抖她的袋子,把残留的土撒在她走过的路上。谁知次日天一亮子产台竟长成了一座巍峨的土山,撒落的残土便成了逶迤十余里的“十二连城”。这样的传说,自然是不可信的。那么“十二连城”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是什么时代出现的呢?经考古学家实地勘察鉴定:现存在的城墙上,仍可清晰地看到厚约18~20厘米的夯层,说明完全是由人工夯筑而成的。同时在夯层中,还发现直径10厘米左右的棒夯或捆扎棒夯的夯窝。在城墙的表层和墙体附近,曾出土过青铜戈、剑、箭簇等兵器文物,墙体深层内涵,没有发现秦汉及其以后的遗存物。因此可以断定十二连城是春秋战国时期人工修建的。 以“十二连城”蜿蜒曲折的走向,连绵10余里的长度判断,它不像是一座城邑的城墙,而可能是用于防御的边墙——即长城。从历史记载和地理位置去考察,十二连城可能是战国时代的魏国长城。但后人们见到是断断续续的十二段墙体,所以当地群众便把它叫作“十二连城”了。

敬史君碑:现存长葛县老城内,原立于祥静寺前(遗址在今辘轳湾村西),后淹埋地下。清雍正六年(1728年)农民耕地时发现,乾隆十四年(1749年)移立于陉山书院,建亭保护,并在碑阴刻跋。碑通高2.5米,宽0.84米,厚0.28米。碑额雕刻为蟠龙倒首,中间为一龛,龛内造像为释迦佛,佛两边为二弟子二菩萨,后边为二飞天,下边为九位供养人,雕工精细,是研究我国古代石雕艺术的珍贵资料。碑文1265字,为由隶到楷过渡的魏书体,清人辑入《金石萃编》。1963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拓片曾于1973年赴日本展览,并编入书法大字典。“文化大革命”中,碑额上的释迦佛、蟠龙的头部和碑身部分文字被砸坏。1981年4月县人民政府发文保护,并拨款重修碑亭,重建之碑亭为正方形砖墙,南北开门,东西开窗,单檐尖顶,四角挑出,仿木水泥结构。


郑庄公掘地见母处:位于董村乡吴岗村东牛脾山。山上原有颍考叔祠,始建不详,金、元、明、清均曾重修,民国时期改为学校,今房屋已无,遗址尚在。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镌刻之“郑庄公见母黄泉处”碑,现存老虎李村。《洧川县志》载“牛脾山即大隧山,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两崖壁立争高,中有坦途,可容方轨,郑庄公与母相见处也,呼为逢母岗,上有祠,祀颍考叔。”苏轼、邹浩、王十朋、王恽都曾游此,留下诗句。王恽《颍考叔祠》:“颍封遗庙亢高墉,窈窕丹青户牖空。治道得人无国忧,孝心锡类与天通。当年大隧融融乐,此日荒林凛凛风。总道茅焦贾馀勇,从容难似片言功。”1981年县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钟繇洗砚池:在老城镇小南门里。池东西长60米,南北宽30米,水深3~4米,常年不涸,相传为楷书之祖钟繇练字洗砚的地方。民国时期池上建有亭谢曲桥,今已不存。池边有高台,为钟繇台,清乾隆十二年《长葛县志》载:“钟繇台在县治前,繇尝学书其上,洗砚于池,池水尽黑。”


黄待郎墓:位于古桥乡黄岗村南。墓前立有御祭碑、通朝祭文碑、神道碑和人、马、羊、虎、狮等石雕。1981年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待郎,名杰,字士明,明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曾任职山东、福建、广西、陕西。弘治八年(1495年)为户部右侍郎,进阶通议大夫。黄杰为官清正,宦绩卓著,卒于京城,葬于故乡。

河南长葛-特色经济

金刚石制造制品业 
 
    该行业现有限额以上企业8家,固定资产投资7.6亿元,是长葛的龙头行业,为全国最大的金刚石制造及制品生产基地。其行业龙头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自1996年在上海证交所上市后,发展快速,已建成国家级科技中心,为世界金刚石企业三强。该行业的主要企业有: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 奥宝机械公司
 
 电瓷电器业 
 
    该行业现有限额以上企业21家,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行业的主要企业有:森源电气 河南四通 
 
 

机械行业
 
    该行业是长葛传统优势行业,现有限额以上企业38家,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在该行业的带动下,我市的农机配件专业市场规模、效益均居全国行业的前列.主要企业有:奔马公司 鸿雁总厂 真马公司 
 
 建筑卫生瓷业 
 
    该行业在长葛起步早,工业基础好,现有限额以上企业10家,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主要企业有:洁达公司 长辛工贸公司 石梁陶瓷厂
 
 纺织业
 
    该行业在长葛有着光辉的历史,是长葛的传统产业,现有限额以上企业11家,固定资产总投资1.2亿元,产业主要分布在市区、石固镇。重点企业有:优标棉公司 通达公司
 
 有色金属加工 
 
    该行业是长葛的黄金产业,现有限额以上企业15家,固定资产投产1.4亿元,2产业集中,聚集效应明显,产业主要分布大周镇和市区。重点企业有:誉丰公司海润钻业 金汇特钢 永兴铜材
 
 肉类分割加工业  
 
    该行业是长葛农副产品加工业的龙头,现有限额以上企业14家,固定资产总投资1.3亿元,产业主要分布在市区和老城镇。重点企业有:众品公司 维利达公司 肉禽蛋公司
 
 人造板业 
 
    该行业现有限额以上企业16家,固定资产总投资9000万元,主要分布在石固镇、坡胡镇。重点企业有:新艺制板公司 王昌贺中密度板厂
 
 生物化学工业        
 
    该行业现有限额以上企业20家,固定资产总投资1.84亿元,产业主要分布在市区和坡胡镇。重点企业有:河南四通精细化工公司 宇新活性炭厂 兴华化工厂
 
 蜂产品加工业
 
    该行业现有限额以上企业8家,固定资产总投资4000万元,重点企业有:吉祥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名地:长葛
清潩河史话 (路志纯)
郑州著名的烩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许昌长葛禅静寺造像碑
河南长葛女副市长家中被杀
《水经.潩水注》考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