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执念是囚牢?(鼎然)

人为什么会执着?因有需求。若无需求会有执着吗?当然有,有於无执着还是执着。

执念是否成囚牢?这个问题要学会变通。变通的目的只是产生调和,以最大限度去接受而非排斥。要想知道执念是否是囚牢?需要知道执念是怎么来的。

执念的产生来自已形成对事物最初判断的认定。认定即执念,不认定还是执念,因有对不认定的执取。执念本身是否会带来苦?这取决于对象的承载能力。这就像上厕所气味难闻有的人会很痛苦地上厕所,而有的人就会很轻松的去上厕所。这就说明当执念发生并产生苦的时候,未必所有的对应者都成为它的囚徒。这如厕所气味难闻,未必所有上厕所的人都很痛苦是一样的。必定普通化的修行注定是有局限的也必然限制了修行人在修法上的难以突破。说白了普通化的修行模式一旦被修行人使用就注定限制了他往更高级的方向前进。如今所有的修行模式都在遵循和延用比较陈旧的具有传统方式的修法,当然就很难突破对“执念”的合理转换。

此岸与彼岸之间有个妄念,消除妄念,此岸即是彼岸。这就是有一定局限的普通修行模式而难以打破。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妄念本身并非大家认知的虚妄不实,也非此岸与彼岸间有妄念的阻挡而不能到达(成就)。在实际禅定修炼中,妄念发生的本身即是空(寂静)。因寂静无想,所以不发生任何。不发生任何妄念就不生,不生本不生不是有个不生。若妄本不生,何来熄妄?熄妄才是妄。至于此岸与彼岸根本就不存在,若说存在,才是执念。

执念是否是囚牢?我觉得就没有必要去认定了,因为我懒得选择。倘若非要因执念而出离这个囚牢,我不陪三岁小孩玩沙丘。谁爱陪他玩谁就去陪他玩。这个“他”指的正是普通化修行即传统方式的修行模式。而传统方式的修行模式至今有98%的人在遵循。何故?执念而已。

倘若修行本身反倒成了修行人的执念,那这样的修行还有什么意义?倘若一个人为了从囚牢里逃出加紧学习逃离的方法反倒喜欢上了这样的学习,这种牢中之牢的可怕现象又怎么可能出离?

你本不在牢里,却以为在牢里。从此以后你开始了出离囚牢的探索。而所谓修行本身就是执念给予你的囚牢,从此囚牢到彼囚牢而获得最终的所谓“圆满”。

《心经》告诉大家:好不容易做了一场成佛的美梦也该醒来了。至于醒来后的你该干什么?继续做梦吧。因为你根本就没有醒来,若真醒来还有此疑惑?彼踌躇?此成佛,彼不成佛?此醒来,彼不醒来?此即空,彼即不空?此不异空,彼也不异空?……

执念若真是囚牢,那么囚牢本身就是观自在菩萨行般若般萝蜜  照见五蕴皆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祖坛经启示录030:凡夫与佛,只不过是一念之隔
再谈“开悟”和“成佛”(
此岸是我,彼岸是你(配乐诗与图)
克里希那穆提:此岸就是彼岸,它们间的时空距离只隔着心中的妄念
此岸是我,彼岸是你
此岸彼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