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湖相关历史人物

西湖治理

          根据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考证,西湖从形成迄今,也就是两千年的历史。然而在西湖两千多年的历史里,风云变化,然西湖却承载着和她息息相关的每一次的历史人物。直到今日!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在杭州”杭州之美,美在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发出“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感叹。

        历史上的西湖最主要的有过五次大规模的疏浚,例如唐代的白居易、五代吴越时期的钱镠、北宋代时期的苏东坡、明代的杭州知府杨孟瑛以及清代的浙江巡抚阮元等都主持疏浚过西湖。

第一次疏浚:白居易

        公元822年,年过半百的白居易来到美丽的杭州任刺史,官场失意的他在看到西湖山水时,精神为之一振。到杭州的当天,他就迫不及待地写了《杭州刺史谢上表》,从此开始了伟大诗人与美丽山河的千古绝恋。白居易在杭州的政绩多不胜数,但其中最突出的是疏通六井和筑西湖湖堤。他首先疏通的是李沁四十年前开凿的六井,其次便是整治西湖,筑建湖堤。为了解决灌溉问题,在钱塘门外石涵桥附近修筑了至余杭门(即今的武林门)的长堤,名曰白公堤.

        公元824年,白居易三年任满,离开时他为杭州人民留下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二百首诗。当他任满离开时,老百姓扶老携幼,箪石壶浆,倾城为他送行。依依惜别时,白居易回赠了一首诗:“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惟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第二次疏浚:钱鏐

        吴越国王钱鏐,字具美,临安人,盐贩出身,以先后平定刘汉宏及董昌之乱,被封为吴越王。

        钱鏐出身于农村的贫苦家庭,了解民情,知道水利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所以非常关心水利建设。他在太湖流域设置“都水营田使”,负责水利建设事宜,这对后世杭嘉湖地区的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他对都城杭州的西湖,当然更为重视。此时离白居易治湖,已有一百三十余年,西湖又已葑草蔓生,淤浅严重了,湖面缩小,影响城内居民的饮水和郊区的农田灌溉。他曾企图“广牙城,以大公府”。有个方士向他进言:“大王如果想改旧为新,有国止及百年;如填筑西湖,以建府治,国祚可以延长十倍。”钱锣没有为妖言所惑,说西湖是百姓赖以饮用和灌溉的源泉,绝不可废,而且哪有千年不改的国祚?他认识到西湖的重要性,坚决保护西湖,特地设置“撩湖兵”千人,专门从事浚湖。

第三次疏浚:苏东坡

        西湖历经了几百年的兴衰变更。1071年,西湖又迎来了她历史上的另一位“贵人”——苏东坡。在杭期间,他赈灾安民、治理河道。公元1090年,他亲自为西湖请命,上书宋哲宗,写下历史性的文件《乞开杭州西湖状》,那著名的断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便出于此。这之后,一场前所未有的西湖整治行动开始了。从夏到秋,苏东坡发动全城募捐,动用了20万民工,终于把西湖治理好了。

        苏东坡在疏浚西湖过程中,撤废了湖中私围的葑田,深挖湖底,并在今湖心亭一带全湖最深处建立3座石塔,以禁植菱藕,防止湖底沉积淤塞,又把挖出的大量湖泥,在湖中建筑了一条沟通西湖南北长达2.8公里的苏堤。

        苏东坡在杭期间,筑堤一条,吟诗千首,从他的时代开始,展现了天堂初景。可以说,西湖是从这时起,才开始真正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风景胜地。

         元朝迄今,西湖新格局形成 。

第四次疏浚:杨孟瑛

        元朝以后,西湖当成了“红颜祸水”打入冷宫,这将近百年的冷遇,一个大家闺秀也几乎沦落成了柴门环婢。一直到1503年,杭州才迎来了另一位贤太守——杨孟瑛。他整整花了五年时间,才说动朝廷重治西湖。1508年3月,杨孟瑛动用民夫八千,历时152天,拆毁田亩3481亩,恢复西湖旧观。所挖的葑泥,一部分给乡党先贤苏东坡的苏堤,将其填高了二丈,拓宽了五丈三尺,两岸遍植杨柳 ,苏堤重新恢复了“六桥烟柳”的固有景色。另一部分淤泥,便另筑一堤,与苏堤并驾齐驱,从栖霞岭起,绕丁家山直至南山,杭人感激郡守对西湖山水百姓的一片厚爱,遂呼之为“杨公堤”。

第五次疏浚:阮元

        三朝元老 一代宗师———阮元(1764-1849),清代中后期号称“三朝(乾隆、嘉庆、道光)元老”的封疆大吏,曾任山东学政、浙江学政、兵部侍郎、礼部侍郎、户部侍郎、工部侍郎、浙江巡抚、江西巡抚、河南巡抚、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内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同时,阮元又是一位学识博洽、著述等身的大师鸿儒,在经学、哲学、文学、史学、训诂、文字、校勘、金石、书画、历算、舆地等领域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乾嘉学派的后起之秀和扬州学派的中坚人物。

        在清嘉庆五年(1800年),浙江巡抚阮元用疏浚西湖的淤泥堆筑成了湖中小岛阮公墩。从而使西湖由一个自然的湖泊逐渐演变成一个闻名遐迩、风光秀丽的人工湖。

        杭州西湖、旅游西湖,从一个大海湾,再一个泻湖,再到一个风景湖泊,我们的祖先临湖而居,生生不息。可以说西湖的历史,就是一部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这其中贯穿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体现了西湖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而到了近代,对西湖的整治依然没有停歇。1985年,钱塘江引水工程完工,西湖与钱塘江运河相通,水质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2002年为配合西湖申遗,西湖周边沿线进行了整体的改造提升。2007年,杭州西湖被评选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2021-5-3       大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就中难别是湖边”
孙跃:明代杭州西湖的治理
苏东坡的水利情怀
下雨天,西湖美景与古诗词更配哦
你知道吗 | 西湖上的白堤、苏堤,“白”和“苏”分别指什么?
吟咏西湖的诗歌,白居易这首可以和苏东坡的媲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