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问·阴阳离合论:阴中有阴,阳中有阳”是什么意思?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主要讲述了阴阳五行理论在人体经络系统中的应用,以及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行规律。通过阐述三阴三阳经络的离合,强调了阴阳平衡对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翻译如下:

黄帝问道:我听说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大小月共360天组成一年,人类也应遵循这个规律。现在三阴三阳却似乎不符合阴阳规律,请问原因何在?岐伯回答:阴阳之数可以推算到十、百、千、万,虽然数目繁多,但归根结底都是一个道理。天空覆盖大地,万物因此生长。尚未长出地面的被称为阴中之阴;长出地面的被称为阴中之阳。阳气为正,阴气为主。因此,生长依赖春天,成长依赖夏天,收获依赖秋天,储藏依赖冬天。如果失去这个规律,天地四时将会混乱。阴阳在人体的变化也是可以计算的。

黄帝说:我想了解三阴三阳的离合情况。岐伯说:圣人面向南方而立,前方称为广明,后方称为太冲。太冲之地被称为少阴;少阴之上被称为太阳。太阳起源于至阴,结于命门,称为阴中之阳。中身之上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之前称为阳明。阳明起源于厉兑,称为阴中之阳。厥阴之表称为少阳。少阳起源于窍阴,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阳的离合情况是: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这三条经络不能相互失衡,抓住它们但不要浮于表面,称为一阳
黄帝说:我想了解三阴。岐伯说:外部为阳,内部为阴。所以中间为阴,冲在下方,称为太阴,太阴起源于隐白,称为阴中之阴。太阴之后,称为少阴,少阴起源于涌泉,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称为厥阴,厥阴起源于大敦,阴气中最无阳气的地方,称为阴中绝阴。因此,三阴的离合情况是: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这三条经络不能相互失衡,抓住它们但不要沉入过深,称为一阴。阴阳循环往复,累积传递形成一个周期,气质内蕴外显,相互成就

一些讨论:
本文主要讨论了阴阳五行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人体经络系统中的应用,以及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行规律。通过阐述三阴三阳经络的离合,强调了阴阳平衡对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1. 阴阳概念: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阴阳之数无穷,但其根本为一。阴阳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万物生长、收藏的规律。
2. 三阴三阳的离合:圣人南面而立,将人体分为阴阳两部分。三阳经络分别为太阳、阳明、少阳;三阴经络分别为太阴、少阴、厥阴。三阳之离合: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阴三阳经络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
3. 阴阳五行运行规律:阴阳相互作用,循环运行。阴阳之气在人体内外相互转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圣人南面而立,这个是为什么,有历史由来吗?
“圣人南面而立”这个说法源于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在古代中国,南面被认为是尊贵的方位,因为阳光主要从南方照射,象征着光明和温暖。因此,古代中国的君主和圣人在举行重要仪式时,通常选择面向南方,以展示他们的威严和尊贵地位。
这个传统在古代中国的建筑布局中也有体现。例如,故宫的主要建筑都是沿南北轴线排列的,皇帝的宝座设在北边,面向南方。这种布局旨在强调皇帝的至高无上地位。
所以,“圣人南面而立”这个说法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南方的尊崇以及对权威和尊贵地位的强调。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是什么意思?
《金匮真言》第一段讲四季变化,第二段开始讲昼夜变化。昼夜的变化也像四季一样,有阴有阳;再往细分,阴中又有阴,阳中又有阳。比如说,四季里面属阳的是哪个季节?春夏逐渐变热,属阳,秋冬属阴。那么,属阳的春夏里面,阳中之阳是哪个?就是夏天,阳里面还有阳。同样一句话,阳里面也有阴。春天也属阳,但是跟夏天比,它又属阴,因为它没有夏天那么热。秋冬属阴,那么哪个更阴?冬天更阴,天更冷。跟冬天比,秋天就算阳。这就是阴阳的辩证法,对立统一,无限可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益课 | 《内经》中的练功秘诀二(含桩功要义讲解视频)
《黄帝内针》精华笔记
中医六脉的由来
三阴三阳源流
黄帝素问直解 卷之三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篇
从形到神学经络之黄帝内针理法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