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角隧道 铁十师三上青藏线 生命禁区修天路

关角山隧道——铁十师三上青藏线,战斗在高寒缺氧的生命禁区的五大重点工程之一

引子


为了修建青藏线,铁十师曾经三次上青海高原。


青藏线一期工程,从1959年开始到1984年结束,经历了三上两下的过程。其中尤其以第三次上青藏线时间最长,历时十年!海拔最高,其中铁十师承建管区多数地区在海拔3000多公尺之上。当年机械设备差,給氧条件差,铁道兵官兵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我们家有三人上了青藏线一期,最短高原工作时长四年半,最长工作九年,对青藏线倾注了两代人的情感。


五一期间,写出来四篇文章,采用历史资料和亲历者讲述相结合的方法,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了解当年那段历史。


1973年11月3日,四十九团十一连移防青藏线哈尔盖站修建材料仓库和仓库专用线,这是铁十师三上青海高原的最早到达新区的建制连队。


1974年2月10日到14日,铁十师在安康召开工作会议,根据“以老区(襄渝线)为主,适当照顾新区(青藏线)”的原则,一边紧锣密鼓的抓紧襄渝线的工程,一边开始了青藏线的前期工作。


1974年6月1日至8月31日,师、团机关和各部队相继移防青藏线。


1974年8月30日—9月5日,师在青海乌兰召开五届九次党委扩大会议,会议确定关角隧道、布哈河大桥、哈尔盖铺轨基地、沙柳河群桥、峻河群桥为第四季度重点工程。实际上这五个重点工程,一直是铁十师管区内的重点工程,直到青藏线一期建设圆满完成任务。


为了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青藏线一期建设的情况,我将采用文件资料与亲历者回忆相结合的方式重点介绍这五个工程。因为亲历者的回忆有血有肉有感情,更能直观的表现出当年所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铁道兵指战员们是怎样克服困难不屈不饶建设这条天路的历程,和文件资料一样也是珍贵的史料。


关角隧道被国务院国资委列入“中央企业历史文化遗产”并入选《央企老照片——中央企业历史文化遗产图册》在书籍的182-183页老关角隧道(1978年)赫然醒目。

(一)关角山的猪缺氧死了


原铁十师47团卫生队队长杜栓盈的回忆:


1974年,部队移防青藏线,47团进驻青海省天峻县,承担了一期工程海拔最高的关角隧道施工。关角隧道地质状况非常险恶,自然条件也非常差,据说部队刚到高原时,由陕西带到关角山的一头猪跑了,战士们追着猪使劲儿的跑,跑着跑着,猪躺在地上就死了,抛开猪的腹部,看到满肚子的血。从那以后,关角山区域的部队在早操时都要做适应式的操练,以防高山反应。


原47团3连战士张洪礼过去也给我讲过这样的故事,我又再次询问了他,他说:民立你好,那个猪呢,是卡车把猪从内陆送到连队,到了关角山,下车的时候就死了!就是缺氧死的,但是我们没有剖开,不知道里面具体情况,反正那个时候就是说是缺氧死的,因为人也缺氧呀。那个时候我年纪轻,也没怎么很明显的感觉到不舒服,如果碰到现在我们这么大年纪的话,肯定也跟猪一样的差不多了。


特务连队从安康移驻青海前突击杀猪,据前方传来的消息说,大猪上去都会缺氧死亡,只留下猪苗带上高原。所以那段时间突击杀猪、突击吃猪肉,好在天天搬运物资,消耗大,否则现在都会烦吃猪肉的。


张洪礼说话就是这么幽默!他1972年入伍时只有15岁,1974年上关角山的时候只有17岁,年轻,所以缺氧感觉不是很明显,但是不代表他的体内没有发生相应的缺氧的变化。


我的弟弟王民苏1974年进入青藏线,在青藏线一期工作了九年,经常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驻勤,他的心电图当时就出现了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即使后来下高原回内陆,心电图仍然没有恢复正常,随着年龄增加,还有所发展。


我的父亲王文波1975年以近六十岁的年龄上青海高原,他在青藏线一期工作了四年半。他的心电图检查出现了明显的心肌缺血表现,在下高原回内陆以后慢慢恢复了正常。


我是1975年上青海高原,在青海高原工作了五年,也许由于我工作的地方海拔是2960米,不到3000米,加上我当时年轻,所以我的心电图没有异常,但是我的手指甲和其他许多战友一样发生了改变。

(二)施工条件差,体力消耗大


原47团一连排长李如银回忆:


1982年,我从原长沙铁道兵学院毕业,分配到十师47团一营一连任排长,当时一连的主要任务是炸除管区内旧仰拱、矮边墙,重新浇筑边墙、铺设道床、换轨枕板。我所在的二排,任务是炸仰拱、换轨枕板。当时机械设备简单,通风条件差,洞内光线灰暗,大部分工作靠战士们肩挑背驮。运输车辆是被称为翻斗车的五吨解放自卸车,拌和设备就是0.4立方滚筒拌合机,而洞内装渣、给拌合机上料全部由人工完成。扛枕木、抬钢轨、背水泥更是家常便饭,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施工条件差,体力消耗大,没有让战友们退怯,一连的顽强作风和优良传统,体现在各个方面。施工中人人奋勇争先,脏活累活争着干。危险区域、关键工序总能看到干部、党员身影,轻伤不下工地,带病坚持上班,随处可见。


1982年我已经从青海高原调到了长沙铁道兵学院工作,亲眼目睹了中国开始的改革开放。在内陆,人们正在“一万不算富,十万才起步”的小康道路上奔跑;而同一个时期,青海高原上的铁道兵官兵,我的战友们,他们仍然继续在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吃尽千般苦,受尽万般难,不屈不挠地修建高原“天路”!能不为他们的献身精神潸然落泪吗!


(三)铁十师在关角隧道奋战十年的历史


铁十师47团1连孟树林、杨明秀的回忆文章表诉得比较清晰,他们虽然是对47团1连的回忆,但是可以反映出当年铁十师在整个关角隧道施工的状况,因为是亲历,所以是很珍贵的史料:


驻扎关山脚下,克服生活难关


1974年三月,一连副指导员魏言星带领先遣队离开安康农场,开赴青藏线的新战场。先遣队由11班董连龙、谭国颜、钟长发、张新双、杨会聪、袁武学、党百发、韩振明、赵绪明、木工班李树谦、魏传诗、炊事班张建文、连部杨会平(卫生员)组成,从安康乘坐汽车、火车辗转于3月30日来到青海省天峻县。在团部指挥所受领任务、领取物资后,一行十四人于31日乘车来到关角山下,在一处原工程队曾经住过的地方,支起两项帐篷,开始为全连到来作各项准备。经过半个月的紧张工作,先遣队完成了建设连部、炊事班临时用房和搭建全连帐篷的的任务,全连于4月16日到达,立即投入迎接大部队的准备工作中。一营部队于六月全部到达关角山下的新营地,承担青藏铁路关角隧道出口的施工任务。


连队从四季分明、景色秀美的陕南名城安康城郊,来到空气稀薄、荒无人烟、寒风刺骨的关角山下,高寒缺氧的气候特点,给初到青海的指战员们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由于空气中含氧量相当于海平面的70%,多数人初到这里都有头昏、乏力、口干、肚胀、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体力劳动时症状更加严重。运输车辆、施工机械也因缺氧,油料燃烧不充分,其功率要比内陆下降30%左右。恶劣的自然条件给连队生活、施工、训练带来很大困难,一连指战员们发扬大无畏革命精神,克服种种困难,边适应高原气候,边完成营房建设、灭鼠、堵旱獭洞以及配合机械施工、开挖大拉槽、重修牧民引水渠等工作任务。


挺进关角隧道 宣战关键工程


青藏铁路关角隧道位于青海省天峻县境内,祁连山脉,中五龙山系东延部分关角哑口,全长4009.89米,最大埋深520米,最高坡点3689.82米,轨面最高为3692米,出口3672米山顶,海拔标高4200米,关角隧道是青藏线最长的隧道,也是当时国内海拔最高、线上最长、地质最复杂的铁路隧道,成为全线重点控制工程。隧道穿越地带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岩性多变,软硬不均,断层最宽处达100多米,断层带两侧岩山破碎,裂隙丛生,极易坍塌。地下水呈网络运动,施工过程中,出口地段湧水量最多达每昼夜一万多吨,对软质岩体起到了更大的破坏作用。1958年八月,原西宁铁路局第四工程处曾进入青藏线担负关角隧道施工,已完成成洞2530.79米,尚余成洞1473.367米,1961年三月奉铁道部令停工,并对工作面做了封闭处理。〔作者杨秀明(曾任青海路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对这段历史的资料来源做了说明:这是历史资料,部队进驻青藏线时与青海省政府相关部门对接时的移交资料,这资料师、团都有,我75年3月到一连任文书时看到过。我曾在青海省档案馆见到了当年省政府、省军区、兰州军区、铁道部、西宁铁路分局、设计院等部门、铁10师等单位关于青藏铁路修建对接工作纪要。)。是的,这个资料我也在铁十师大事记看到过,也是说1958年是西宁铁路局施工。


1974年,青藏铁路恢复施工后,由47团一、二营负责关角隧道施工。1974年五月开始复工调查,进行施工准备,为全面恢复施工创造条件。一连苌根京连长率先乘竹筏进洞,为团隧道工程调查小组探路。拆除洞口封闭,检查人员进入洞内后发现,经过13年积水浸泡和自然风化,洞体变形,中层、边墙下沉引起倒墙、掉拱,衬砌的墙拱发生不同程度的开裂,多处坍塌,淤积成河,水深处可达3米。且复工后改为预留电力机车牵引后,设计断面需要加高0.55米,已成洞部分均需落底,边墙加深,要比重新修一座新的隧道更加危险和艰难。


1974年10月,关角隧道复工,一连担负出口原停工封闭现场清理、处理塌方等任务。在当时边调查、边探索、边设计、边施工的情况下,大家是在危机四伏,却又情况不明的环境中进行着一场生死之战。

全连指战员面对艰苦条件,恶劣环境,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在历时一年多前期清理工作中,与兄弟连队一起累计清理废渣、淤泥48475立方米,约等于开挖一座1200米长隧道的出渣量;复工处理工作量,折合885米隧道施工成洞米工作量,圆满完成了任务,多次受到师、团表彰嘉奖。


战胜罕见塌方 全力抢救战友


1975年4月5日上午10点30分,正在关角隧道内施工的一连三排副排长李再益突然发现从边墙上掉下一块混凝土,接着又发现洞顶裂纹增大,平导(坑)一处有边墙下沉迹象,便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一连副连长彭德福。彭德福迅速赶到险区,发现混凝土块已不断坠落,水管、风管也在摇晃,一场塌方迫在眉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彭德福立即命令靠近险区的人员撤向洞里。大家刚离开险区,约1600立方米土石像山崩地裂般倾倒下来,形成长达52米的塌方带,把正在隧道施工的一营127名指战员阻断在洞内。师、团机关驻关角隧道工作组和师、团主要首长火速赶到现场,立即成立指挥所,组织指挥抢险。洞外由一连负责从正洞组织抢险营救工作,在连长苌根京组织指挥下,由四排老战士袁武学、党百发、李三虎、马成义、董连龙、潭国颜、金仁华等人组成突击队,贴着隧道左边拱脚边发掘边支撑,支起一条长32米的生命通道。洞内跟班作业的干部迅速带领人员内撤,并由党员和老战士组成突击队,在潘建学工程师的亲自带领下,一连三排孟树林,张博怀,李康焕,袁增产和二连杨志峰等六人展开抢险自救。在没有支撑材料和洋镐的情况下,用大锤硬把两节方木砸成条状和砸断的锹把作为支撑材料。他们不畏艰险,以拼命的劲头,不顾一切的手脚并用向前挖掘,终于和外边抢险的导洞接通。经过洞内外指战员14个小时的英勇奋战,遇险的127名指战员于4月6日凌晨1时05分全部安全脱险。在撤离过程中,一连战友们悄悄的走到后面,让其他连战友们先撤,表现出高尚风格。在师、团总结表彰中,一连三排荣立集体三等功,一连副连长彭德福、副排长李再益、副班长袁武学荣立二等功;一连连长苌根京、副连长肖崇炳和金仁华、孟忠俊、仲功礼、党百发 、李三虎、成耀华、马建相、马臣义、谭国颜、孟树林、张博怀、袁增产、李康焕、李世忠等同志荣立三等功。这次抢险救援成功,为一连注入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铸就了团结奋战、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敢打必胜的连队之魂。


取得抢险胜利后处理好大塌方,是隧道施工难度最大的任务,一连义不容辞地挑起了这个重担。按照上级部署,一连组织骨干力量,从平导(坑)绕道塌方碴石堆里面铺设斗车轨道,其中从一号横通道口到碴石堆前有十几米深水区,人要下到刺骨冰水中操作,下水人员冻得话都说不清,必须喝酒抗寒。封住30多米长的塌方口更是艰难,先从不同角度打进小钢轨和木材进行封堵,清碴时再用电焊将钢轨截短一点一点往上倒换,设法把不断滑落的碴石堵住。小钢轨上面再加上一层钢筋网,架设钢拱架,浇灌钢筋混凝土。处理这段塌方的边墙更是险象环生,要从塌方的碴石堆上往下挖深井,用小钢轨做骨架一处一处浇铸,连队挑选精干利索的战士,腰里拴上绳子下去干活,出现险情立即把人往上拉。深井开挖和混凝土浇筑是一项连续工作,一个循环一般需要30多小时连续干,有的战士下班走着路就睡着了。指战员们“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经受了忠诚与勇敢、理想与牺牲的考验,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参加关角会战,勇当施工先锋


高原含氧量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缺氧10%(关角隧道轨面海拔3692米,缺氧36%),隧道往里每打1000米又缺氧10%,加之粉尘、机械尾气等使隧道的氧气含氧量会更低,因而洞内缺氧现象极其严重。掘进掌子面上严重缺氧,有时连火柴都划不着,在洞内时间稍长就会胸闷无力,甚至昏厥。施工初期,六个人推不动一个装满石碴的斗车,整班昏倒在作业面上的现象时有发生,虽然苏醒之后战士们仍然不屈不挠的继续施工,但严重缺氧不仅制约着施工进度,给干部战士健康也带来极大的威胁。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上级对调度运输、施工通风、防水排水、整体道床等工序进行了科学安排,严格按照设计和技术要求组织施工。


1976年初完成了复工清理工作后,立即进入隧道的开挖施工。为了确保全线按期通车,师部给关角隧道增调四十七团十、十二、十六连和四十六团机械连、十六连、十七连,投入总兵力达16个建制连,共计3171人,并加强了现场组织指挥和管理,形成了会战关角隧道的大格局,掀起了大干快干的施工高潮。


按照上级部署,隧道掘进基本采用上下导坑先拱后墙法施工,开挖方法根据掌子面地质变化情况做相应调整。在各级领导高度关注和师团领导现场组织指挥下,承担进出口施工任务部队干劲倍增、频频超额完成施工计划。尤其是担负出口施工的一营(一连),自1976年六月起,连续四个月达到月成洞百米的好成绩,受到铁道兵和师、团的表彰奖励。至1976年11月25日,关角隧道贯通下导坑,1976年12月30日贯通上导坑。1977年8月5日完成主体工程,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基础。


在关角隧道后期施工中,由于地质原因,发现底鼓、衬砌开裂与侵限等明显病害。按照上级确定的整治方案,采用补、换、套(用于拱部)、锚噴加固及压浆等方法施工,完成对拱墙衬砌病害的整治。1980年7月16日至1981年8月15日,先后两次封锁线路四个月,对1523米整体道床进行病害整治。1982年12月15日至27日,半封锁线路,完成人工铺设轨枕板工作。由于在施工中严格检查制度,科学组织施工,严格操作程序,取得了满意效果。一连在关角隧道病害整治中,精心施工并采用了新工艺,保证了施工质量,获得“优质样板工程”荣誉奖。


改善连队生活,保持过硬作风


关角隧道地处高原严寒、大风气候带,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0度,山顶常年冰霜,四季雨雪,气候变化无常,日温差达20度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在高寒缺氧条件下施工,很多同志身体不适应出现头晕、胸闷、恶心、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等症状,高原反应强烈,体力消耗较大。同时患慢性高山病,维生素缺乏现象也很普遍,一半以上干部战士患有指甲凹陷症状,连党支部和历任连首长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干部战士思想觉悟的同时,始终重视连队生活管理,努力改善连队物质生活条件。


连队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法改善生活条件。搭建保暖“三用堂”,为全连人员用餐、学习、开会等集体活动和室内文化娱乐,提供了必备条件。在兄弟连队支持下,用钢板自制大高压锅,解决了高原缺氧情况下,普通铁锅做不熟饭的问题。利用自然条件,开挖山洞菜窖,储藏多种过冬蔬菜。采用土墙和挖地坑搭建保暖塑料棚,反复进行种植实验,自产部分新鲜蔬菜。摸索出高原自制豆腐、豆腐乳、豆腐干、臭豆腐、酱油、醋和腌制各种小菜,饲养肥猪等经验,多次在小作坊、建温室、副食生产评比中获奖。炊事班还钻研高原烹调技术,进行调剂,不断提高饭菜质量,年年被评为五好食堂,对部队完成施工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铁道兵、兰州军区、总后勤部先后多次在一连召开生活管理现场会,进行推广。


十年高原生活,一连指战员在严重缺氧的生命禁区顽强拼搏,在恶劣的环境中挑战极限,以惊人的毅力攻克难关,为青藏线全线贯通奉献热血和青春。35年军旅生涯,一连指战员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连队优良作风,无论身处战争环境还是和平时期,无论承担临时任务还是险难工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全力以赴,英勇顽强,勇往直前,不辱使命。


1984年1月1日,随着一声“向军旗告别”的口令,一连战友和17万铁道兵兄弟一起离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有连光荣历史的激励,有艰苦奋斗连魂的鼓舞,一连在不同岗位保持着优良的作风,展示着自己的才能,为实现建设富国强军的中国梦,继续发挥光和热。这正是:三十五载功勋铸,泪流满腮别军旅,纵然市场竞争烈,连魂助我再抖擞!



  (四)女兵也上了关角隧道


这张照片1976年摄于关角隧道,这些女兵中有我非常熟悉的同一间宿舍的女军医王育琴和李林,还有住在隔壁宿舍的女卫生员李瑞英和尚小玲。


王育琴转业后成长为北京宣武医院的药剂科主任,研究生导师;李林转业后曾任北京宣武医院副院长,当年非典期间宣武医院成为了接诊救治医院,身为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副院长,她成功领导全院医务人员全力救治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此后,李林专心做研究,是我国药理学会的专家。


看着这张照片,王育琴动情地回忆:


这是1976年我们大学毕业刚入伍时,到海拔3700米关角隧道下连当兵锻炼时拍的照片。照片中有五个是我们一起当兵的大学生:第一排左起第一个王寿兰(北医),第二排左起第一个王育琴(首医),第二个李亚卿(北工大),第四个李林(首医),第六个孙玲(北医,已病逝)。那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不仅仅在于那是在当时青藏铁路最高海拔的关角隧道锻炼,高原反应让我们举步维艰,更因为在那里我们克服高原反应参加了隧道塌方事故的抢救,心脏按压等,我记得抢救结束后我们都瘫倒在床上。另外,还有一次生死记忆~李林还躲过了一次隧道顶巨大坠石的危险。那天我们按照常规一行五人列队进隧道接班,当时我们的任务是看护水泵,我们5个人刚刚走过,只听见身后一声巨响,回头一看真的吓坏了——一块一人大的巨石从天而降,晚一步就落在李林头上……也就是在此时,我们才明白了,为什么每个隧道周围都有一些坟冢,原来那是我们铁道兵战士为青藏铁路捐躯的证明!也可以说,青藏铁路是用铁道兵官兵的生命换来的!是烈士们的英魂在护佑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他们是最可歌可泣的最平凡的英雄!


说明:这张照片除了有1976年北京分配来的女大学生下连队当兵锻炼之外,还有部分师医院和特务连话务班的女战士也下施工连队锻炼,她们分别是:第二排左起第五人尚小玲(师医院二所)、第七人李瑞英(师医院二所);

第一排左起第二人及以后都是特务连话务班女兵:党小萍、梁英、高春燕、李斌、刘小平(已去逝)。


师医院也派出医疗队轮换常驻关角隧道,提供医疗保障,医务人员也要进隧道巡诊及救治伤病员。


这些女兵们经过关角隧道施工的艰苦锻炼,此后再遇到的困难也比不上关角隧道的困难。后来转业、退伍到地方后,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优秀的业绩。生命中有了这一段历史,永远是她们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筑青藏铁路中的铁道兵
张锁龙——从越南战场到襄渝现场
专题07 创造奇迹的人们(6)
想起了青藏线铺轨时的“肉副连长”李奉智
摘录留言,这是战友们对青藏高原的怀念及眷恋。。。
铁道兵第六师(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