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日女杰安性存(一)安葬龙山头 回到抗日起义的太平庄

安性存是我丈夫的大娘 (大伯的妻子),也是丈夫家族尊崇的人物。

我第一次见到大娘是1979年6月底。那时候我的部队在青海高原,我怀孕离预产期还有半个月由高原回到成都准备生育。突然由高海拔缺氧地区到了平原富氧地区,胎儿发生了“醉氧”现象,过了预产期一个多星期还没有一点儿生产的征兆,心中不免有些着急,因为我的假期有时间限制,生产前耽误的时间多了,那么产后哺乳照顾孩子的时间就少了。

有一天,大娘来了,她是从北京带着一个秘书,在锦江宾馆开会,顺便来家看看。听了我说的情况,她说:“不要着急,十月怀胎,瓜熟蒂落。”寥寥数语,顿觉颇有道理。大娘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言简意赅。

第二次见到大娘是在1982年带着孩子去北京。那时候大娘家住地安门东吉祥胡同19号院,一个小院子。大娘一个人住着,单位上派了一位中年女同志照顾她的工作和生活。见到我们去拜访,大娘交代那位女同志,请她去胡同口买一些肉馅,煮了一锅肉馅面条招待我们。我觉得很诧异:喔!老革命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大娘说,她现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当顾问,每天还去上班,虽然单位有车专门接送她,她觉得没有必要,还是自己每天坐公交车上班。大娘已经74岁了,还自己坐公交车上班,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那时候有一句话叫做“顾问顾问,顾而不问”,大娘这个顾问还那么认真,不但每天大老远地去上班,还不坐专车坐公交车,完全颠覆了我原本以为高级干部的样子。当时看着大娘的身体状况挺好的,没有想到第二年她就去世了。

1983年十月二十九日大娘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轻工部安性存同志治丧委员会为她举行了葬礼,骨灰送进了八宝山,结束了她老人家革命的一生。

大娘生前,蓟县准备修建盘山抗日烈士陵园,县里的领导来找过大娘,希望当年参加过冀东抗日的老同志,将来能够回到盘山根据地,大娘做了承诺。于是,某年,大娘的子女们按照老人家的遗愿,将大爷和大娘的骨灰从八宝山迁入到了盘山抗日烈士陵园,和包森等生前战友重新相聚。

2011年元旦,我们夫妇和大娘的女儿一起随同堂兄弟王世忠回到了老家遵化县东旧寨梁屯。一路上听世忠兄弟给我们讲冀东抗日大暴动,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冀东抗日大暴动,感到很惊奇:冀东抗日大暴动是怎么回事?世忠也很惊奇:你怎么连冀东抗日大暴动都不知道?是呀,我们历史课怎么从来没有讲过?这次回老家,听世忠和世功兄弟说了好些大伯大娘和我公公的抗日故事,也不知道是野史还是正史,但是激发了我探究的好奇心。于是回来之后赶紧上网查查冀东抗日大暴动是怎么回事?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冀东抗日大暴动发动于冀东22个县,涉及人口上百万人,拉起抗日队伍上十万人,结果却在很短的时间里悲壮地被日伪军围追堵截打散了。这次大暴动发动的规模大于秋收起义,悲壮程度堪比长征呀!怎么我们过去都没有听说呢?

于是再查查大伯和公公的名字,看看他们参加抗日与这次大暴动有没有关系?很失望,网上没有他们的信息,意外的是查到出现了好几条有关大娘的信息,原来大娘是这次抗日大暴动中冀东西部发动点的组织发动者之一!可惜的是,我原来以为网上的东西会一直在网上,没有想到,过了两年,网上有关安性存的信息全都没有了,变成画家安性存了!是谁开的这样的玩笑!

我从网上查到了一篇文章《龙山魂》,作者杨秀珍。文章介绍了蓟县马伸桥镇龙山,这里打响冀东西部万人抗日大暴动的第一枪。1938年7月14日,龙山抗日武装暴动得到了当地村民全力支援,各村送来的土枪、粮食、物资等慰问品摆满了山坡。此时,龙山成为冀东西部地区武装暴动的指挥中心,相继有200多个村镇1万多人参加暴动,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后来在冀东22个县里,有21位县委书记是从龙山走出去的,党组织的领导人中焦若愚、李子光都在龙山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刻。

“当年32岁的抗日女杰安性存,以小学教师身份做掩护从事抗日活动,她组建了一个'性珍工厂’,一边向工人宣传抗日思想,一边为抗日活动筹集资金。”;“为了发动群众,安性存等人利用马伸桥花会宣传抵制日货。当地村民甚至从抵制日货发展到抵制洋货,由于当时称煤油为'洋油’,火柴为'洋火’,老百姓不用煤油灯而用植物油加油捻子照明,不用火柴而用火镰引火。”这个安性存就是大娘呀!

作者介绍龙山上立起一座“抗日暴动纪念碑”,这是由退休军人张亮及十几名离退休老人发起,得到了村委会和村民们的大力支持,向龙山人筹资20多万元建成的。为了留住这段宝贵的抗战历史,让后人懂得幸福来之不易,村里还建立了自己的烈士陵园。同时,村里还欢迎已经去世的当年在龙山参加过抗日大暴动的老同志身后回家,安葬在太平庄的抗日陵园里。

原来大娘是这样一位巾帼英雄!我将这一连串的惊人消息告诉了大娘的子女,他们也很激动。姑姐安宇和姐夫亲自去了一趟蓟县马伸桥太平庄,了解了那里的有关情况,感到非常满意。二堂兄王世谦从博客中与《龙山魂》作者杨秀珍老师联系上了,太平庄的退休军队干部张亮还亲自到了二哥家,动员二哥将大爷大娘的骨灰迁回龙山,那里是大娘组织发动抗日大暴动的地方,太平庄人民会永远保护她们。

于是,太平庄的村长书记,回乡的离退休老干部们,小学的少先队员和乡亲们组织了隆重的仪式,欢迎大爷大娘回家。如今,大爷大娘安葬在当年她们战斗过的龙山头上,也成了龙山抗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部分。

2011年5月11日,我们驱车前往盘山抗日烈士陵园,将大爷王志群,大娘安性存的骨灰盒请出。

左一我、从左二向右依次为大爷大娘的孙女、女儿、儿子、孙女婿、女婿。

太平庄的乡亲们早早就在等着了。左边一列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们,右边一列是村小学的少先队员们,手捧大爷大娘骨灰盒的队伍缓缓走来。

这是三代人对那段不能忘记的民族抗争历史的交接!

村党支部的同志们手举黑色篷布,象征着为抗日长辈们遮挡风雨;大爷大娘的子女手捧覆盖着党旗的骨灰盒走在中间,将大爷大娘送回了当年组织策划发动抗日大暴动的始发地!

大爷大娘的子女将覆盖着党旗的骨灰盒放入了新的墓地。

蹲着的这位就是退休军队干部张亮,是他和太平庄十几名离退休老同志发起、筹资、建起了太平庄抗日战争纪念碑、纪念塔、烈士陵园和老同志陵园。

如今这些村办民建的抗日纪念地已经成为了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退休军队干部张亮在致悼词。

村里专门拨出一块地,安葬领导抗日大暴动和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欢迎他们百年之后回家!

这块墓地就在龙山头上,那个山头上高高耸立的就是龙山抗日暴动纪念碑。

墓地面对着苍翠的树林,让九泉下的老同志们看到山河无恙,可以安息了!

顾九州,原名张明斋,1908年出生于龙山太平庄,1938年参加龙山抗日武装暴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龙山太平庄地下交通站站长,蓟、遵、兴联合县游击大队长,热河省政府秘书长,四川省内江地区中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中共内江市委书记,1983年逝世。

大爷大娘又回到了太平庄,和他们的老战友又肩并肩地挨在了一起。

太平庄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有名字的和无名字的烈士建了一个烈士陵园。

1999年3月14日,李运昌同志亲自为这个村办的烈士陵园题词。

李运昌(原名李芳岐。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胡家坨镇木瓜口村人。早年就读于乐亭中学,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10月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同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6年毕业后转入第六届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11月任广东省农民协会潮梅海陆丰办事处农军部主任。

1927年5月任广东惠潮梅农工救党军第二团党代表,率部转至湖南汝城反抗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同年秋失败。12月起先后任中共乐亭县委书记、滦(县)乐(亭)中心县委书记,领导恢复当地党的组织。

1929年1月任中共顺直省委秘书、代理秘书长,同年秋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1930年10月获释。同年11月任中华铁路总工会满洲办事处主任。

1931年10月任全国铁路总工会特派员,先后到上海、天津、济南铁路工会巡视工作。

1932年9月在乐亭、滦县主持成立京东御侮救亡会,担任主任。

1933年6月任中共京东特委军事特派员,赴迁安组织农民暴动。1934年起在乐亭、哈尔滨、古冶、唐山等地从事地下工作。

1936年4月任中共京东特委书记,领导冀东地区恢复发展党的组织。

开展抗日救国运动。

1937年5月赴延安参加中共白区工作会议。6月至10月担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尔后任中共冀热边特委书记。

1938年夏秋领导发动冀东抗日武装暴动(冀东人民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冀东抗日联军,任司令员,率部打击日伪军,扩大了抗日政治影响。

1939年7月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十三支队司令员。

1940年7月任冀东军分区司令员。

1943年7月任中共冀热边特委书记兼冀热行署主任并兼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

1944年9月任中共冀热辽区党委书记兼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率部开辟冀热边抗日民主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初期率部挺进东北,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副总司令员,并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委员。

1945年11月任热河省政府主席。

1946年6月兼东北行政委员会冀察热辽办事处主任、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中共冀察热辽分局委员。

1949年1月担任中共热河省委书记。参与领导解放热河的多次战斗和热河地区的土地改革及恢复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交通部常务副部长、中共党组书记,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专职),国务院司法部第一副部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曾受到错误批判和关押。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给予平反,恢复名誉。他是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在中共十二、十三大上,连续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3年10月24日当选黄埔军校同学会第四任会长。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0月24日19时4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在陵园中的无名烈士墓合墓前鞠躬的这位老同志叫做张德泉,2011年已八十多岁,是当年太平庄小学的同学,大娘的学生。

由于日本鬼子对太平庄这个抗日堡垒村恨之入骨,常常一天之内从不同据点出发的各路鬼子对这个村子反复扫荡。鬼子给抗属家门口插红旗,逼迫抗属去寻找自家的八路军把他们领回来。每天必须出去寻找,要查看当天去过哪个村庄寻找,要那个村庄开条子证明,找不回来就要吊打。每一次扫荡都要荼毒门口插红旗的抗属。实际上这个村,差不多家家都有八路军。村里十几个十多岁的小孩子实在受不了了,相约着偷偷跑出去,到盘山寻找、参加了八路军。

张德泉就是这十几个小八路之一,离休后不忘根本,回到了故乡。他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当年的历史,澄清了一些历史迷雾。

这是太平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党员名录,一共有九十六名党员。全村114户人家,450口人,就有96名党员!

抗日暴动遗址纪念牌。

名录牌,记录了参加革命的每一个人的经历。

功德牌,太平庄抗日暴动纪念场地的各种建筑,全部都是集资建成。

这是1949年9月李之光同志题词。

李子光,原名贾一中,1902年出生于天津蓟县西山北头村。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中共蓟县县委书记。曾任冀东西部地委书记,热河省、河北省副省长,中共河北省委常委。

龙山抗日暴动纪念碑。

这座碑所处的位置就在龙山山脉的最高处。这里曾经是一个庙群,每逢庙会,这里香火缭绕,人声鼎沸。

日本鬼子来了以后,因为这里的小和尚藏匿了八路军,小和尚被杀害,庙宇被烧毁,鬼子在这个位置建了炮楼,监视着这个抗日堡垒村村民们的一举一动。

在山头上俯瞰村庄,这个村庄的家家户户一览无余,家家户户的一举一动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很难想象当年的抗日领导人就在这个村子开会,是怎么瞒过日本人的?

老同志在讲述他们尊敬的安老师的故事。

拿相机的女士就是《龙山魂》的作者杨秀珍老师。

她旁边的大娘也是一位老同志。

左二为村书记。没有村党支部的支持,这些纪念建筑就很难建设起来。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不能放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冀东大暴动
八路军;冀东抗日根据地
丰润岩口的典故和传说
【抗战征文】共产党出关第一军,李运昌鏖战白山黑水
丰润岩口暴动
八路军--第四纵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