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山诗的结集及时间考

内容提要:寒山诗的结集,历来史学界主张的是闾丘胤序中的令道翘结集说,对于《仙传拾遗》中的徐灵府结集说很多人持怀疑。通过对寒山诗的解读,发现寒山诗集的结集者、结集方式、结集时间存在明显的漏洞,暴露出了一些疑点及作伪痕迹。参照众多史料的记载,由此得出寒山诗由徐灵府对寒山诗予以结集的正确结论。

关键词:寒山;寒山诗;结集;徐灵府;僧道翘

唐武宗李炎崇信道教,在他继位后,于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六月,设斋请道士、僧人讲法,赐给道士紫衣,并下令僧人不得穿着,对僧人的态度颇为冷淡。这对佛教来说是个危险的信号。再加上道士赵归真等人因曾遭京师诸僧的诮谤,常感“痛切心骨,何日忘之”1,于是出于佛道之争,四处散布妖言诋毁佛教。利用武宗对道教的偏信,于宫中“每对,必排毁释氏”2。他向武宗荐引了道士邓元起、刘玄靖等人,以声气相求,同谋毁佛,加强了武宗灭佛的决心。

在会昌二年十一月。以道士赵归真为归道门两街都教授博士。时,武宗志学神仙,归真乘间排毁释氏,言非中国之教,宜尽去之。帝然之。3乃澄汰天下僧尼,朝廷终于开始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此次灭佛运动,武宗共废了四万四千余座佛寺,被迫还俗的僧尼达二十六万余人。至宣宗李忱大中五年(851此风方才过去4

由寒山隐居的元和说”我们知道,寒山生于唐建中四年(783.由寒山诗[49]:“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来访亲友,大半入黄泉。渐减如残烛,长流似逝川。今朝对孤影,不觉泪双悬”8得知,寒山是三十岁813年)时隐居的。(诗[302]:“出生三十年,尝游千万里。……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至武宗会昌三年(843)已三十年了。寒山诗[133]曰:“之子何惶惶,卜居须自审。南方瘴疠多,北地风霜甚。荒陬不可居,毒川难可饮。魂兮归去来,食我家园葚”。古人以桑葚为北地名果佳味。项楚先生在注释中说:“故寒山诗以'食我家园葚’言还乡之美。寒山为避祸而思乡,于是回到家乡河北任县探家“访亲友”。

正是在会昌佛难这个大背景下,导致了寒山在天台“十余年忽不复见”5的历史疑案。寒山虽然没有正式出家,但这时的法难自然也会影响到他。首先是国清寺僧众在劫难逃:“国清寺殿宇被火烧毁,隋塔外木结构部分也被烧毁,寺内佛塔被拆,寺僧赶尽,部分被迫还俗.大部份逃至深山隐居。为防寺僧退回,日后复兴,断其活路,连丰干桥也被拆除,则完全可能,此时无寺无僧也无桥,隋时建的丰干桥被全部拆除不复存在”。6这时的拾得再也无力也没有地方“收贮余残菜滓”送与寒山食用,所以寒山吃饭也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了。7这是导致寒山离开天台回故里的主要原因。

至宣宗大中七年(853)寒山七十岁时由故里又返回寒岩之后,感到世事已了,再无牵挂。因年老体弱,感叹“吁嗟贫复病”,“人生似朝菌”“索居将已暮”,“浮生幻化如灯烬”。于是殷切的叮嘱后人。寒山诗[296]曰:

昔日经行处,今复七十年。故人无来往,埋在古冢间。 

余今头已白,犹守片云山。为报后来子,何不读古言。

寒山可能也已经意识到他的这些“古言”是自己留予世人的唯一的东西了。于是他将日常积攒下来的这些诗作一一拿出来,打算最后整理成册。他从自己小时候写的诗读起,读到在家乡时的诗,读到科考之时的诗,他的心随着诗境不时地陷入回忆,一会儿欢喜,一会儿悲伤,一会儿又心如止水般的淡然。忽然他的心里出现一种提示,儿时的快乐已经不再。父母兄长早已弃他而去,亲友们“大半入黄泉”所剩寥寥,妻子也无踪可寻。想起来再无可牵挂。科考时遭遇到的不公也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我是谁?谁是我?有身与无身,是我复非我。张王李赵权时姓,东西南北是谁家?浮生幻化如灯烬,冢内埋身是有无?不过想起父母、兄长,想起妻子、想起家乡,他的心里还是会浮起一丝歉然。他也许不想让人们因他的诗而打搅他的后人,那就让它们永远地融入到虚空吧。他把这部分诗稿一张一张的放在火上,看着一朵一朵的灰花升到空中,随风慢慢的飘去。于是他的故里、生平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当然这是根据唐代以诗赋做为一项科考内容对一位诗人没有留下(或很少留下)游学时期的诗句而做的一种想象,但这种想象也是不无道理的。

最后,寒山把剩下的诗做了一个汇总[诗271]:“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他可能还想按照内容进行再分类,可“多少天台人,不识寒山子。莫知真意度,唤作闲言语[诗181]”。人的根器有不同,那就让他们自己去分辨吧[诗141]:“下愚读我诗,不解却嗤诮。中庸读我诗,思量云甚要。上贤读我诗,把着满面笑。杨修见幼妇,一览便知妙”,“若能会我诗,真是如来母”。但是寒山知道世人愚钝,泛泛读来自是不解其意,于是在诗[1]中告诫曰:“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根据唐代的教育制度,因为官府的提倡和科考对诗赋的重视,当时的士子爱好诗赋是必然的。寒山把他的诗仔细的留下来应该是他的习惯。如此看来,寒山三十岁隐居前这一段时间没有写和没有留下诗也是不可能的。这个时期的空白很可能是他有意而为之,或者是另有其他原因。

据记载,寒山写诗实在是随意的很,有所感便即时写出。每得一篇一句,就即时写在树林间的石头上,或者竹木石壁上,或者写在村庄人家的厅堂墙壁上。后由“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十余年忽不复见。”或由“僧道翘,寻其往日行藏,唯于竹木石壁书诗并村墅人家厅壁上所书文句三百余首,及拾得于土地堂壁上书言偈。并纂集成卷”。9

根据寒山诗我们得知:上文“十余年忽不复见”正是寒山在会昌法难期间回河北任县故里探家的时间(843——853年)。寒山走后,可能认为寒山在天台“不复见”便是去世了。于是寒山诗三百馀首经由僧道翘或由徐灵府结集并“行于人间”。那么,我们可以推测,这“三百首”诗便是寒山“十余年忽不复见”之前的诗作,亦即宪宗元和八年(813)至武宗会昌三年(843)三十年期间的诗(当然其中亦有少量科考期间的诗作)。

寒山诗“行于人间”后,即便寒山在武宗会昌三年——宣宗大中七年回乡探家期间十年无诗,寒山回天台后至昭宗大顺二年(891)去世(传说寒山在世108岁或120岁。寒山诗亦曰:老兵残年百有余),亦有三十余年。这三十余年寒山真的无有诗作吗?这是不可能的。

 寒山自谓诗“都来六百首”应该是截止到其生命最后的时间前计算的。按照寒山前三十年隐居期间写诗的频率来推测,寒山诗三百首“行于人间”后,寒山由故里返回“十余年忽”又现身寒岩至入灭三十余年的时间应该亦有诗约三百首。这样两个三十余年(假设回乡期间无诗)各有三百首诗就符合了寒山自述“都来六百首”之数了。

寒山诗的结集由寒山诗自述、唐台州刺史闾丘胤《寒山诗集序》及《仙传拾遗》卷五十五“寒山子”条记载分析可知,应该有两种版本:

一、“寒山诗全集(姑且称之)”因为寒山诗313]已经称之为“书(书放屏风上)”且有总数,应是由寒山自己结集。寒山的诗是“闲于石壁题诗句”,“一例书岩石”,或书于“树间石上、竹木石壁并村墅人家厅壁”之上的。寒山随时书诗之后回到隐居处又将诗句誊写下来自己结集保存。按寒山自述,此全集“都来六百首”,其中包括寒山“十余年忽不复见”之前由徐灵府(或道翘)所集的三百余首与寒山“十余年”后由故里返回又现身寒岩之后至入灭的三百余首。但这本诗集没有流传下来。

二、现在流传下来的《寒山诗集》的结集。由道翘或徐灵府集之的“一事而二主”的两种方式似违背常理。如认定由道翘结集,则有如下疑点:

1、由寒山诗的收集方式来看:

徐灵府是由“好事者随而录之”,这样的收集方式必然使寒山诗较少佚失。

道翘则是“寻其往日行藏”得之。寒山“一例书岩石”的诗句在经过风雨侵蚀之后,以这样的收集方式,怎会得到如徐灵府之数呢?

2、由寒山诗的结集时间看:

徐灵府是在寒山暂离寒岩之后,“十余年忽不见”之前结集的,自然没有包括寒山返回寒岩之后的诗。

道翘是在寒山“入穴而去”即自认为寒山“入灭之后”结集的,自然应包括寒山返回寒岩之后的诗。诗的总数也应基本合于“寒山诗全集(姑且称之)”六百首之数。为何只有“文句三百余首”呢?况且所谓入穴而去只是闾丘序之故事家言。陈耆卿《嘉定赤城志》载:“闾邱遽作礼。二人云:丰干饶舌耶!遂握手出门而去。其后寒山隐寒石山。拾得隐祥云峰。遗迹可考。独丰干不知所终。”寒山离开国清寺之后,是继续在寒山隐居。并非寂灭。

3、况且,僧道翘与寒山并非同时代人。丁天魁所编的《国清寺志》记载:“武后仪凤二年(六七七年),道翘。”唐人李邕所撰《国清寺碑(并序)》中亦载:“邑宰李公名安之,不忮不求,有为有守,惠爱恤下,贞固干时;大德行续、上座神轨、寺主道翘……。”即便信寒山隐居的贞观说,僧道翘为40年之后之人,非寒山同时人,故而序中所言为杜撰。

由此推测,现在流传下来的《寒山诗集》,即“寒山诗全集(姑且称之)”的前半部分,由徐灵府“序而集之”较为可信。但之后则又由杜光庭再次整理结集,才出现了徐灵府之后寒山见毗陵道士之事及部分寒山十余年忽不复见之后的诗句。

项楚先生也认为“今传《寒山诗集》三卷本,应是出自徐灵府所集”。并说徐灵府“所闻知的寒山事迹应是可信的。”他认为“徐灵府所著《天台山记》云:灵府以元和十年,自衡岳移居台岭,定室方瀛,至宝历初岁,已逾再闰,修真之暇,聊采经诰,以述斯记,用彰灵焉。其中没有提到寒山事,他将寒山诗'序而集之’,是在宝历初岁以后,他还在天台山时。”这是以徐灵府《天台山记》成书时间为依据而论,但同时亦是以寒山隐居寒岩的时间是“大历中”所做出最接近寒山隐居的“元和说”的推断。

任林浩:《历代名道》载:徐灵府,会昌中(841846),唐武宗李炎闻其道行高卓、雅有情趣,甚感欣悦。遂频频下诏,谕浙江廉访使征召入京备问。徐灵府以方外之人喜野鹤闲云坚辞不赴,并献诗言志:“野性歌三乐,皇恩出九重。未颂紫宸命,遣下白云峰。多愧书传鹤,深惭纸画龙。将何佐明主,甘老在岩松”。廉访使奏以衰稿免命。由此“绝粒十余年”,并对辄题于树间石上的“"寒山子诗”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久之,凝寂于山中,享年八十二岁。10由“会昌中(843)”后“绝粒十余年”,则徐灵府约凝寂于大中七年(853)。

按正一道士陈葆光《三洞羣仙录》载:“又,徐道士名灵府,号默希子,居天台云盖峰,建草堂以居之,日以修炼自乐,尝作诗云:寂寂凝神太极初,无心应物降云舆。性修自性非求得,欲识真精只是渠。又曰:学道全真在此生,迷途待死更求生。今生不了无生理,纵得生知何处生。会昌初,武宗诏浙束康使以起之,辞不复出,见康使献言志诗曰:野性歌三乐,皇恩出九重,传来紫宸命,遣下白云峰。多愧书传鹤,深惭纸画龙。将何佐明主,甘老在岩松。康使表以衰槁免命,由此绝粒久,凝寂而化。”并推算徐灵府约“凝寂”于宣宗大中五年(851)左右。

按徐灵府大中五年至七年(851-853)凝寂可知,徐灵府将寒山诗“序而集之”应是此时之前的几年,即项楚推定的“宝历初岁以后”的二十年之后。

会昌中(841846),唐武宗李炎对隐居于桐柏山的徐灵府,闻其道行高卓、雅有情趣,甚感欣悦。遂频频下诏,谕浙江廉访使征召入京备问。他的“桐柏征君”之称应始于此时。既然杜光庭称徐灵府为“桐柏征君”,那么寒山诗以“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的时间应是在会昌中(841846)即会昌三年(843)至大中七年(853)之间。

寒山自武宗会昌三年(843)回家滞留历时十年,至宣宗大中七年(853)返回寒岩,斯时徐灵府已“凝寂”。故在《寒山诗集》原序(徐灵府序)中有寒山“……十余年忽不复见”之语。11此语之意,一是向我们表达了十余年前寒山匆匆或者忽然离开寒岩致使“好事者”对寒山诗的“随而录之”中断;二是透露出“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的大致时间——武宗会昌三年(843)至宣宗大中七年(853)期间,即寒山离开寒岩之后徐灵府“凝寂”之前这段时间。

由此可得出结论:在释、道争夺寒山诗的大背景下,后人在撤掉《寒山诗集》徐灵府原序以后,伪托唐台州刺史闾丘胤的名义,又作了一篇《寒山子诗集序》,并将“桐柏征君徐灵府”更换成为“僧道翘等,……纂集成卷”。这应该是历史的真相。

参考文献

1〕《宋高僧传》卷十七

2〕《佛祖历代通载》

3〕《四库全书》《史部·政书·唐会要》卷五十“尊崇道教”

4〕据《新唐书·史部·本纪》第八章《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5〕《太平广记》引唐末五代·杜光庭(850——933)《仙传拾遗》卷五十五“寒山子”条

6〕夏祖照《中国古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丰干桥考—始建于隋朝,现存桥为唐代古桥》福州 2009.11

7〕唐台州刺史闾丘胤撰《寒山诗集序》

8〕文中所引用寒山诗,一律为中华书局本《寒山诗集》序号。

9〕《太平广记》引唐末五代·杜光庭(850——933)《仙传拾遗》卷五十五“寒山子”条;唐台州刺史闾丘胤《寒山诗集序》

10〕袁清湘《徐灵府与上清派南岳天台系》《中国道教》 200906

任林浩:《历代名道》《徐灵府与南岳衡山》《浙江历代著名文史哲学家评传》第二卷《唐五代卷》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2013.9.23

11〕见注〔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台山
天台山记 唐道士徐灵府撰
​《自咏》二首  徐灵府  唐
天台山记 | 唐道士徐灵府撰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卷一百二十六
灵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