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由《寒山诗集》结集时间看寒山遇道人李褐事的来源

内容提要:通过对《寒山诗集》结集者、寒山诗的收集方式及结集时间的分析考证,发现由僧道翘结集之说的漏洞及疑点。通过对徐灵府自号桐柏征君的时间及相关史料的考证,得出寒山诗由徐灵府予以结集的正确结论。时间在寒山离开寒岩回河北任县探家之后至徐灵府凝寂(大中七年(853))之前的几年间。同时也找出了寒山遇毗陵道人事伪作的漏洞,并得出了寒山于会昌年间在世及隐居时间“元和说”的结论。

关键词:寒山诗集序;闾丘胤;结集时间;徐灵府;杜光庭

《寒山诗集》的结集时间及作序者流传下来的有两种说法,一是由唐台州刺史闾丘胤对《寒山子诗集》作序,序中说时间在寒山“入穴而去。其穴自合,莫可追之”之后“令僧道翘,寻其往日行藏,唯于竹木石壁书诗并村墅人家厅壁上所书文句三百余首,及拾得于土地堂壁上书言偈,并纂集成卷。”二是《太平广记》引杜光庭著《仙传拾遗》(此书已佚)说:“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能警励流俗。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作序时间在寒山于寒岩“十余年忽不复见”之前。两种说法结集的寒山诗都是三百余首。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中认为闾丘胤序系伪作之后1,钱穆同样认为“今传闾丘胤一序,显为唐末人伪撰”。2其后,多数学者皆认同此说。如:孙望和郁贤皓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任继愈的《宗教辞典》、任道斌所著《佛教文化辞典》、台湾学者陈慧剑的《寒山子研究》等。宋·释赞宁《宋高僧传》系也对闾丘胤序提出了疑问:“按封干先天中游遨京室。知闾丘寒山拾得俱睿宗朝人也。奈何宣师高僧传中闾丘武臣也。是唐初人。闾丘序记三人不言年代使人闷焉。复赐绯乃文资也。夫如是乃有二同姓名闾丘也。”同时指出:“又大沩佑公于宪宗朝遇寒山子诣其泐潭。仍逢拾得于国清。知三人是唐季叶时犹存。夫封干也天台没而京兆出。寒拾也先天在而元和逢。为年寿弥长耶。为隐显不恒耶。易象有之。小狐汔济。其此之谓乎”。3

释赞宁根据闾丘胤的生平、赐绯、序言中所提及的“唐兴县”地名起始时间证知此序言为后人伪作。其实,闾丘胤序中疑点甚多。赐绯并不能否定闾丘胤。在唐代朝政混乱之下,并非只有文官身有赐绯。如《唐会要 》卷三十一载:开元二年闰二月敕:承前诸军人。多有借绯及鱼袋者。军中卑品。此色甚多。无功滥赏。深非道理。这是武人身带赐绯之证明。序中道翘其人亦有疑点,据丁天魁所编的《国清寺志》记载:“武后仪凤二年(677),道翘。”唐人李邕所撰《国清寺碑(并序)》中亦载:“邑宰李公名安之,不忮不求,有为有守,惠爱恤下,贞固干时;大德行续、上座神轨、寺主道翘……。”既然闾丘胤身份有疑,寺僧道翘非闾丘胤同时代人,亦非寒山同时人,所以寒山生平贞观说是不能成立的。

由《寒山诗集》得知,寒山诗的结集,还有一种说法,寒山诗[271]说:“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4这是寒山自己结集的证明。此集计六百首。

根据唐代的教育制度,因为官府的提倡和科考对诗赋的重视,当时的士子爱好诗赋是必然的。寒山把他的诗仔细的留下来应该是他的习惯。现在流传下来的寒山诗大部分是寒山隐居其间的诗作,如此看来,寒山是三十岁隐居的,寒山诗曰:“[302]出生三十年,尝游千万里。……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隐居前这一段时间没有写和没有留下诗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没有另外的三百余首诗是不可能的。这样的的空白很可能是他有意而为之,或者是另有其他原因。

我们姑且称由寒山自己结集的诗集为“寒山诗全集”。寒山“闲于石壁题诗句”,“一例书岩石”,或书于“树间石上、竹木石壁并村墅人家厅壁”之上,之后回到隐居处又将诗句誊写下来自己结集保存。寒山诗[313]曰:“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书放屏风上,时时看一遍。”这里已经将诗称作“书”就是寒山自己结集的证据。按寒山自述,此全集“都来六百首”。现在流传下来由道翘或徐灵府“一事而二主”集之的两种记载似违背常理。如认定由道翘结集,则有如下疑点:

由寒山诗的收集方式来看:徐灵府是由“好事者随而录之”,这样的收集方式必然使寒山诗较少佚失。道翘则是“寻其往日行藏”得之。寒山“一例书岩石”的诗句在经过风雨侵蚀之后,以这样的收集方式,怎会得到如徐灵府之数呢?此说于理不合。

徐灵府是在寒山于寒岩“十余年忽不见”之前结集的。“忽不见”是与寒山经常见面的人才能有的说法和体会。这里并非是说寒山已经去世,而是忽然见不到了的意思。序中此句之后接着即有寒山忽又现身于咸通十二年(871)遇“毗陵道士李褐”之事。有学者以此事“涉玄”而不采用。即便此事涉玄,但亦可说明寒山在咸通年间尚在寒岩,也即此后寒山亦必有诗作。

徐灵府咸通年间已经凝寂。任林浩《历代名道》载:“其生卒年代不详,约活动于唐德宗贞元至唐懿宗咸通(785874)时期。……唐武宗李炎闻其道行高卓……廉访使奏以衰稿免命。由此“绝粒十余年”,并对辄题于树间石上的“"寒山子诗”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久之,凝寂于山中。5”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亦言:“徐灵府在唐武宗会昌初曾被征诏,但因衰槁而免命。从此后绝粒,直到羽化,享年八十二岁。”6故结集的寒山诗并没有包括寒山于寒岩“忽不见”之后的这一部分的诗作。

以道翘在寒山“入穴而去”之后“寻其往日行藏”结集的时间来看,至少应该包括寒山在咸通年间的诗作。为何他“纂集成卷”的寒山诗与徐灵府“序而集之”的寒山诗句及数量都相同呢?这亦可证明由道翘结集之说不可信。

由此推测,现在流传下来的《寒山诗集》,即“寒山诗全集(姑且称之)”的前半部分,由徐灵府“序而集之”较为可信。

项楚先生也认为“今传《寒山诗集》三卷本,应是出自徐灵府所集”,并说徐灵府“所闻知的寒山事迹应是可信的。”他认为“徐灵府所著《天台山记》云:灵府以元和十年,自衡岳移居台岭,定室方瀛,至宝历初岁,已逾再闰,修真之暇,聊采经诰,以述斯记,用彰灵焉。其中没有提到寒山事,他将寒山诗'序而集之’,是在宝历初岁以后,他还在天台山时。”7这是以徐灵府《天台山记》成书时间为依据而论,但同时亦是以寒山隐居寒岩的时间是“大历中”所做出最接近余嘉锡所说“知三人是唐季叶时犹存”寒拾“元和说”的推断。

徐灵府在天台山的活动时间。任林浩《徐灵府与南岳衡山》载:“徐灵府出身儒学之家,自幼聪颖异常,儒学一门无不精通。长大后,却无心于权欲和名利,而笃信道教。唐元和四年(809),徐灵府慕名入南岳衡山中宫拜田虚应为师,安炉置鼎,炼丹合药,学三洞秘旨,同时与陈寡言,冯惟良传为烟霞友。元和十年(815),徐灵府,陈寡言,冯惟良等随田虚应东入天台山修道,冯惟良创华琳峰栖瑶隐居,陈寡言居玉霄峰,徐灵府则伴师以居。”元和十一年(816),徐灵府完成了《通玄真经》十二卷的注释。徐灵府在其书序中称:“默希(徐灵府号)以元和四载投迹衡峰之表,考室华盖之前,迨经八稔,夙敦朴素之风,窃味希微之旨,今未能拱默,强为注释,是量天汉之高邈,料沧溟之浅深者,亦以自为难矣。默希子序”。会昌中(841846),唐武宗李炎闻其道行高卓、雅有情趣,甚感欣悦。遂频频下诏,谕浙江廉访使征召入京备问。徐灵府以方外之人喜野鹤闲云坚辞不赴,并献诗言志:“野性歌三乐,皇恩出九重。未颂紫宸命,遣下白云峰。多愧书传鹤,深惭纸画龙。将何佐明主,甘老在岩松”。廉访使奏以衰稿衰槁免命。由此“绝粒十余年”,并对辄题于树间石上的“"寒山子诗”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久之,凝寂于山中,享年八十二岁。8《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徐灵府生平与此相同。

由此大致可确定徐灵府凝寂的时间为会昌中(843)——大中七年(853),所以,“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的时间应是此期间。

元和十年(815),徐灵府东入天台山修道,此时是“伴师以居”。长庆元年(821),徐灵府始于云盖峰虎头岩筑室,自造庐于石层之上。宝历元年(825),唐敬宗仰其高道,赐所居号“方瀛山居”,比之以海上仙山方壶、瀛洲。9据元稹《重修桐柏观记》:“岁大和已酉,修桐柏观讫事,道士徐灵府以其状乞文于余。”大和已酉即大和三年(829年)。另据欧阳棐、缪葵孙校辑的《集古录目》;《修桐柏宫碑》,浙东团练观察使、越州刺史元稹撰并书,台州刺史颜颙篆额,“碑以大和四年四月立。”

徐灵府长庆元年(821)结束“伴师以居”始“自造庐”。徐灵府“桐柏征君”的雅号应是宝历元年(825)唐敬宗赐所居号“方瀛山居”之后或大和三年(829年)整修好桐柏宫之后至武宗时“坚辞不赴”时所自名。故杜光庭称徐灵府为“桐柏征君”对寒山诗“序而集之”的时间应是在宝历元年(825)之后,这也符合项楚先生推定的时间。不过这“之后”就是任林浩先生推定的徐灵府结集寒山诗是在“绝粒十余年”的大中七年(853)之前。10对徐灵府自号“桐柏征君”的时间的推论也证明了以上杜光庭称徐灵府为“桐柏征君”对寒山诗“序而集之”的身份来源时间及其结集时间是正确的。

因徐灵府对寒山诗的结集是在“随而录之”的情况下“序而集之”的。故徐灵府原序中寒山于寒岩“十余年忽不见”之语,一是向我们表达了十余年前寒山匆匆或者忽然离开寒岩致使“好事者”对寒山诗“随而录之”的中断;二是告诉我们“十余年”之后寒山的“忽”又见或不见;三是透露出寒山诗由“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的大致时间——武宗会昌三年(843)至宣宗大中七年(853)期间,即寒山离开寒岩之后徐灵府“凝寂”之前这段时间。我们已证知寒山“十余年忽不见”期间正是时值武宗会昌法难寒山回故里河北任县探家期间11,所以,“十余年忽不见”之后的原序文,应该是叙述寒山“忽”又现身寒岩之事。至于徐灵府原序中“十余年忽不见”之后的文字:“咸通十二年”寒山遇毗陵道人事不可能是其原序文字。

徐灵府与陈寡言,冯惟良传为烟霞友。袁清湘《徐灵府与上清派南岳天台系》载,杜光庭为冯惟良弟子应夷节的徒弟。从杜光庭祖师爷与徐灵府的关系和杜光庭在《仙传拾遗》中的记载来看,他当见过徐灵府序而集之的《寒山子诗集》的原序。12

清康熙二十三年《缙云县志·人物·仙释》载:“杜光庭(850——933),邑人。唐咸通中与郑云叟赋万言不中,遂入天台山学道。应制为道门领袖。僖宗()从幸于兴元,后隐于青城山。蜀王建封为广成先生,年八十五而逝,时人以为尸解。有文集百卷。”13《道藏》载:“杜调和儒、道二家的思想,认为老子的思想主旨,“非谓绝仁、义、圣、智,在乎抑浇诈聪明,将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见素抱朴,泯和于太和,体道复元,自臻于忠孝”,把孔孟之道统一于老君之道。”14

由杜光庭的“调和儒、道二家的思想”来看,他一定也会调和释、道二家的思想。所以“十余年忽不见”之后将寒山描述成一个道人教化道教后代子孙的文字,很可能是他删去了原序中的文字而另添加上去的。联系到上述寒山诗由“僧道翘”结集记载中的漏洞和疑点,说明此无非是当时释、道二家争夺寒山的表现及手段而已。

寒山遇道人李褐事也可以作另一种理解。根据唐代的教育科目设置,道教的经典也是必读之书。15寒山在读书学习期间,接触道教的教育也是必然的。所以寒山以道教的理论来斥责李褐这位道士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是可能的。这并非可以说寒山就是道士之流。

由上述论证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寒山于会昌中(843)——大中七年(853)因避会昌法难之祸而匆忙回故里探家。致使“好事者”对寒山诗“随而录之”之事戛然中断。于是桐柏征君徐灵府在他凝寂之前(大中七年之前),将寒山诗“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并留下他“十余年忽不复见”寒山之叹。当十余年之后,寒山自故里河北任县返回寒岩时,徐灵府已经凝寂。后杜光庭或他人出于佛、道之争,将毗陵道人李褐事嫁接于徐灵府序“十余年忽不复见”之后。于是就有了“咸通十二年”寒山教育毗陵道士李褐的故事。自此,徐灵府结集寒山诗的原序言便在历史上神奇的消失了。

参考文献:

1〕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M/OL]下第二十卷12501251  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2〕钱穆《读书散记两篇·读寒山诗》[J]载香港《新亚书院学术年刊》.1959第一期.41.

3〕宋释赞宁《宋高僧传》[M]卷第十九“感通篇”第六之二“唐天台山封干师传(木赣师寒山子拾得)”。中华书局本.北京.1987.8.483-486

4〕本文所引用寒山拾得诗统一为中华书局《寒山诗集》序号.

5〕任林浩《徐灵府与南岳衡山》[D/OL],原文刊于《浙江历代著名文史哲学家评传》第二卷《唐五代卷》[M]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2013.312.

6〕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M/OL] 广陵书社。扬州1997.

7〕项楚《寒山诗注》[M]前言.3页。

8〕、〔9〕、〔10〕见注〔5

11〕《第十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汇编》我的《唐诗僧寒山生卒年考证》苏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202-209

12〕袁清湘《徐灵府与上清派南岳天台系》《中国道教》 200906

13〕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缙云县志·人物·仙释》.

14〕《道藏》第328页,第5330页,第328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15〕《新唐书·选举志上》[M/OL]、志第三十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韩廷杰:寒山诗赏析
天台山
唐代诗僧寒山子为何千年后成为美国青年偶像?
禅意人生:如果活得太累,务必读读寒山诗
天台山记 唐道士徐灵府撰
​《自咏》二首  徐灵府  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