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昌坤和他的“神奇”饭盒

漂泊的爱:

郑州大学2013级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 90后”在校大学生林昌坤。在一次公益活动中,看到了山区的孩子吃不上热饭,他心急如焚。返回学校后,他利用自己所学专业,发明了一种“神奇”饭盒,这种饭盒不仅解决了贫困孩子的吃饭问题,还获得了国际顶级设计大赛iF设计新秀奖。

在林昌坤小时候,退休在家的爷爷给他说过爱心故事:传说深山里有一股“快乐的泉水”,人们只要喝上一口,就可以快乐地过一辈子。村子里有一个自私的财主,日子过得很不快乐,他想去找“快乐的泉水”。在茂密的森林里,他遇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财主问老人“快乐的泉水”在哪儿?老人说愿意告诉他,但有一个条件,找到泉水以后,必须分给村子里的每一个人喝,使别人也得到快乐。但财主不愿把快乐分享给别人,回家后把妻儿叫到跟前准备独享“快乐的泉水”,当打开瓶盖时却没有水,倒出来的只是一张纸条“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爷爷言传身教,让林昌坤从小就懂得互助和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

大一时,林昌坤跟同学一起参加一项山区免费午餐的公益活动,也因此了解到很多山区的孩子吃不上热乎饭。之后,他多次利用假期前往家乡山区调研,发现很多山区学校没有条件提供加热和保温设备,孩子们很难吃到热饭。林昌坤心想,孩子们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吃不好饭对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回到学校,林昌坤开始设计加热饭盒。他设计几款饭盒,大多使用USB充电加热,但要么成本高,要么对使用环境有要求,显然不适合山区。在毕业设计选题时,导师一语点醒中人:物理加热行不通,就用化学的方法嘛!林昌坤豁然开朗,经过多方咨询、调研、考察,林昌坤最终设计出了这款“神奇”的饭盒,并取名“Warm再加热餐盒”。从外形上看,这个“Warm再加热餐盒”与普通的搭扣饭盒并没有区别,但在饭盒内部有一层加热模块,模块侧面则有一块铁片,用来连接餐盒的外部按钮,按压按钮,饭盒内的加热模块即可生热,释放能量加热饭菜。

这款餐盒尺寸为:16cm×8cm×10cm,装入书包很方便。按下开关,触动加热模块里的金属片,一会儿就能享用热乎乎的饭菜,将加热模块放入热水中加热数分钟即可循环使用。这款饭盒的材料包括食用级的PP塑料、PBT聚酯和铝,加热模块外包材料由聚酯薄膜、铝箔、薄膜锡箔组成。其设计的最大亮点是模块内填充的用来发热的化学物质——无水醋酸钠。林昌坤之所以选择使用无水醋酸钠,是考虑到该物质受压易发生相变的特性。所谓相变,是指物质在受到外部参数,如温度、压力、磁场等等的连续变化时,由一种态变为另一种态。按压按钮时,铁片往内部凸,无水醋酸钠受到挤压,压力变大,就会发生相变,由液态变为固态,并放出热量加热饭菜,通过控制加热模块中的无水醋酸钠的量,可以控制释放的热量。

Warm再加热餐盒”使用一次后,只需将加热模块放入热水中直至固体融化成液态,便可再次使用。与常见的铁粉、碳酸钙等发热材料相比,无水醋酸钠最大的优点是可重复利用、高效、节能,而且价格低廉,一个“Warm再加热餐盒”的成本不足10元。

现在,林昌坤已经拿到英国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计划将“Warm再加热餐盒”申请专利,与爱心企业合作,尽快投入市场,让山区孩子早日吃上热饭。

作者简介:梁水源,笔名:引水思源、原水、水刃木、随源等。曾经:当过农民种过地,摆过地摊受过气;上过大山养过鸡,下过大海捕过鱼;上过战场杀过敌,解甲归田靠教育。文字散见于《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知识窗》《意林》《辽宁青年》《高考季》《花开不败》《特别关注》《环球人物》《求学》《当代青年》《智富时代》《青州文学》《厦门工人》《职业》《至爱》《少年月刊》《博爱》《启迪与智慧》《文苑春秋》《善者》《阅读》《农民日报》《中国审计报》《中国石油报》《厦门日报》《东南早报》《中国老年报》《老年康乐报》《家庭百科报》……公开发表数10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昌坤发明再加热餐盒 无水醋酸钠
众益锡纸餐盒,可密封,明火微波加热,外卖打包不漏汤
你吃的是盒饭,还是饭盒?
你吃下的是盒饭,还是饭盒?
塑料制品标识不同材质不同 标识为5更耐高温
塑料餐盒有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