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解“金字塔组织”难题之道
一、认识自己
在攻克金字塔组织难题上,组织实际在两个方向努力:
(1)规则派:把“规矩”讲清楚,以理服人,这方面流程再造与KPI管理几乎把能做到的事情做到了极致。
【理论逻辑】
1、“流程再造”基于流程创造最终价值,阐述清楚哪个环节需要进入流程,每个环节需要做什么。流程再造极致的企业,一旦流程发起,每个人需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有SOP支撑,每个动作也都能找到依据
2、“KPI管理”基于分工,把企业的大目标下沉到每个人(组织细胞)身上,说清楚每个人应该干什么。KPI管理极致的企业,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组KPI,能够“盯死”他们应该为企业提供的贡献,也是每个人对企业的贡献一目了然。
3、在此基础上,在进行严格的考核,这样员工显然能够专注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如此一来,企业就将经营风险下沉到员工身上,所有人就是一条心,实现了基于战略目标(用户价值)的协同。
【理想状态】
1、通过IT系统支持来运行这一套原则。假设所有工作中的信息基于软件系统全部变成数据,即成为工作流(workflow),利用这些数据,就可以“将规矩明确到极致”(注:工作流是对工作流程及其各种操作步骤之间业务规则的抽象,概括描述,为实现某个业务目标,利用计算机在多个参与者之间按照某种预定规则自动传递文档,信息或任务)。
2、以KPI管理为例,用计算机的规则取代人性实施“刚性考核”,考核指标、指标数值等都由算法来定,考核所需数据也直接从“工作流”中抓取出来即可,实施考核的就是一个“无所不知的超级大脑”。
【现实状态】
1、很少企业的IT系统可以达到这个程度,要说清楚规矩,需要企业家们深入业务,用权威和耐力来敲打员工。
2、深入业务程度,决定了规矩的清晰程度。而规矩天然就是不够清晰的,需要经历从不清晰到清晰的过程,这就需要企业家基于对业务的理解来划分授权,分工,流程协作等关系,做一个公正的裁判。一旦企业家远离现场,失去对业务的感觉,这个裁判就会缺位,规矩又变成说不清楚了。
 (2)感情派:构建统一的价值观,以情动人,企业文化管理与中国式管理如八仙过海,各尽所能。
【理论逻辑】
1、构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并希望员工基于价值观自动衍生出若干行为规范,为企业“无私奉献”(只为信仰不为钱)。
2、当所有人都有一套信仰,这套信仰都与公司的利益有关,此时考核就是多余的,即使职责边界不清晰又何妨。
【理想状态】
企业必须有一位精神领袖,宣导一套规则。当领导力和文化达到极致时,根本不需要任何的考核工具。精神的力量会让人自觉遵守,这就是极致的领导力与文化
【现实状态】
1、企业很难找到这种境界的”精神偶像”(除非像联想的柳传志先生、海尔的张瑞敏先生、华为的任正非先生,阿里的马云先生等,偌大中国,又能找到几人呢?)
2、于是退而求其次,企业家变成有情有义的“带头大哥”。因此,要维系住与员工的感情,必须要由老板身先士卒,用自己的事业热情来鼓舞和感染员工。一旦老板的人格受到质疑,则一切努力会被变成末泡沫。
(3)平衡派:实学+哲学,力图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的阿米巴管理(这里不再详述)
 二、认识金字塔组织
为什么金字塔组织难以攻破?我们要跳出组织本身看组织,有可能才看得清楚一些!
金字塔组织伴随着时代需求孕育而生:在工业经济时代,产品标准化,企业方向相对一致,更多的是依靠规模经济的效应大量生产与销售,严格分工,逐级授授权,流程明确,都是利于说清楚规则(每个人的活动边界的),所以金字塔组织可以成为那个时代的底层逻辑。
在现实中,在金字塔组织的世界中,考核工具和领导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当考核工具不够精确时,就需要领导力进行调和。反之,当领导者的领导力不够时,就要考核工具来支撑领导的影响,所谓的管理的灰度,灰度是优良金字塔组织的天然属性。改良金字塔组织始终围绕两个方面:
1、用各个工具把规则说得更清楚;
2、用各种感情来弥合这种刚性规则的漏洞。
企业家通过运用领导力与考核两大抓手,通过金字塔组织实现这种正三角形的控制。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企业家们充当了火车头,依靠金字塔组织的链条串联起来了没有动力的车厢(部门,团队,员工),只要火车头的“动力”足够,只要“链条”够坚固,列车就能无阻!
 既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那其又有哪些局限性呢?
(1)火车头的“动力”有限,出现“带不动”的情况
1、当企业越来越大,横向分工越来越细,纵向的管理层级越来越多,流程也会越来越多,这种趋势下,企业会越来越难管。
2、规矩与感情的作用都会达到极致,并逐渐抵达科斯边界(即外部交易成本大于内部交易成本的极限,详见罗纳德·哈里·科斯的著作《企业的性质》),换句话说,如果超过这个极限,金字塔组织的两大法宝就管不住员工了。
因此,金字塔组织为底层逻辑的企业,企业家的能力边界就是企业的规模边界。
因此,奉行金字塔组织的企业会陷入一个困境:发展必然导致自己逐渐壮大,但如果无法控制自己扩张的脚步,大到一定程度(超过老板的能力),就会出现“大企业病”,“部门墙”,“隔热层“和“流程桶”等如约而至,而且越来越明显。再好的“管理模式”也无法破局,这就是组织发展客观规律。
现实中,企业家们莫不想“胜天半子”!套路也很类似,不管是强化无形影响力环境还是打造锦衣卫体系强化有形影响力,短期效果可能立竿见影,但都无法达成一种长效体系,与历史上的朝代更替无不相似。
 (2) 火车头带向的目标单一与用户需求多元化的矛盾
当步入互联网时代时,用户需求千人千面,长尾分布,无限极致,快速迭代,需要灵活的创意,与金字塔组织强调的秩序与稳定是天然冲突的。
随着企业越来越大,要实现大而不乱,就必须得老板有“权威”,企业有“规矩”,员工有“情感”(对企业像家一般的依恋情感),这些要素都会让员工按部就班,显然也会扼杀创意。金字塔组织越健康,越破除不了创新的难题。
现实中,为破解此难题,企业家提出“有秩序的创新”思路!通常有两种套路:
1、老板主抓创新:老板的眼光在哪里,企业的资源就在哪里。以老板为中心,用权威直接整合各类资源支持创新,其资源整合的效率是可想而知的!
2、权威发动底层创新:一些企业家希望建立一个脱离于正式组织构架之外的虚拟创新组织。在企业内部做项目制,通过项目制运作,力图打破各种弊端,划出一块“特区“来做创新。这样,有了老板的关注,有了高额的奖励,有了虚拟的赛道,员工不可能不激发起来!
这些方法是否有用呢?短期看来,当然有用,但是仍然无法解决金字塔组织的创新难题!why?
1、先说老板主抓创新:假定老板清楚用户需求,除非一直主抓,当老板松手之时,就是创新死亡之时。要把产品做成全系列创新,不能依靠老板,一定要依靠员工,因为用户有多元、持续迭代的需求!
2、再说权威发动底层创新:这类似于寻找“街头智慧”,不可能成为持续创新的源头。更何况,由于创新者本身有部门的行政管理关系,在面临多线管理时,一般会将创新任务设置为“次重要级”,这样,创新项目容易做虚,浮于表面!
 三、金字塔组织的死穴
金字塔组织的底层逻辑是一种从上往下的控制关系,因上下级组织间的信息不对称,不管如何宣传,员工的始终会“脸向着领导,屁股对着用户”,这就是现状,这就是金字塔组织的基因(DNA)。
1、从表面上看,内耗(内部交易成本过大),似乎不影响企业的长大,而实际上,一旦影响从量变累积到质变,在“外力”作用下,就会导致企业突然崩塌,昔日洛基亚,摩托罗拉,柯达等巨头的衰落还未走远!
2、这个“外力”是什么呢?外力代表了市场的变化,包括用户的需求与竞品的表现。在互联网时代,跟不上这种快速需求的变化,很容易被淘汰。因此,新的时代在呼唤一种能让员工直面市场,面对用户,为用户的需求负责的组织模式出现!
四、寻求突破之道
那新的组织模式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1、第一是由市场(用户需求)驱动
2、第二是由员工直面市场风险,只有组合资源
这种模式就是平台模式。 新的组织模式需要底层逻辑从“控制”走向“释放”。按照这个逻辑,企业管理逻辑应该被颠覆,即企业内应该奉行治理(governance)逻辑,而不是管理(management 或者administration)逻辑!Why?
因为“管理”属于金字塔组织的,其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基于自己的整体目标,组织各类资源,分配相应的任务,再用领导的方式进行牵引,并防止过程中出现各类偏差!这样下去,必然走向基于权威控制,逐渐控制到每个被管理者最微观的动作,是一种典型的“他组织 other-organization”。
所谓治理,是属于平台制的,其职能是划分清楚各方的责、权、利。企业需要做的是把资源拿出来,吸引创客(意指有创新精神,以客户为中心,有经营理念的人)进入平台,一起商量怎么赚钱,怎么分钱。这种方式走下去,一定是走向基于创客自治,而其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相对放开的,是一种典型的“自组织 self-organization”。为什么呢?因为创客们将直面市场风险,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定会全力以赴,这种组织是让员工去对付市场,而不是让员工去对付领导,是一种正和博弈,而非内耗的零和博弈。这种组织模式可以无限扩张,企业看起来既大又小,大是整体规模庞大,小时作战单元小。其呈现的不是绝对的秩序,而是一种混序,大而不死,活而不乱!(来源于华为心声社区讨论,版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英雄式老板也逃不出天道轮回?
穆胜对话加里·哈默:老板才是打破金字塔组织的最大动力
彼得·德鲁克: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
经商哲学|中小企业管理奇律
只有提升企业的“奋斗能量”,才能迎来高绩效和高增长| 文化-组织-人
天堂与地狱的组织逻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