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源对母亲说:效芝越发像毛伯伯,刘亭亭打趣道:你想说不敢像吧
userphoto

2023.10.31 四川

关注

2004年《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发表后引起国内外热议,文章记录了毛主席和刘少奇两位国家主席后人的一次聚会,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文章作者是毛主席的外孙女孔东梅,从她的描述中可以看到毛、刘两家后人的朴素情谊。

毛主席支持刘少奇当国家主席

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主席当选新中国第一届国家主席,身为国家最高领袖毛主席并不恋权,反而多次提出:不再担任下一届国家主席职务。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毛主席作为全党、全国的核心是毋庸置疑的,他出任初创的共和国国家元首也是众望所归,那为何会在刚过60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提出不再担任国家主席呢。

原因在于国家主席责任重大,少不了要参加各种国事活动,应酬外交礼仪。

他想要摆脱这些杂事的干扰,深藏在有大量藏书的书斋中静静地多读一些书,多思考国内国际上的重大问题。

所以毛主席在党内高层领导人中多次说过这个想法,多年和毛主席朝夕相处、深知他脾气性格的老战友,比如刘少奇、周总理、朱德等人,都充分理解毛主席的苦衷。

可毛主席不作国家主席了,由谁来出任下一届国家主席呢?

当时中共高层领导中,可以做国家主席的人选有好几位,但经过中央书记处的初步酝酿,最后集中到朱德和刘少奇两个人身上。

按照常规做法,毛主席确定不连任后,由朱德继任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朱德本人不同意这种安排,他提笔给中央书记处写了一封词言恳切的信,提议让刘少奇担任该职。

“无论是威望、能力还是忠诚于人民革命事业,刘少奇同志都有很不错的表现,至于我的工作听党安排,你们派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没有任何顾虑。”

简单的几句话,深刻描写出朱德宽阔的胸襟和对刘少奇的推崇之情。

毛主席得知后,也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平时党内工作,我有时候管有时候不管,在我不管的时候刘少奇同志负责的最多,从延安到现在都如此,朱德同志这个提议我是比较赞同的,在担任国家主席这个事情,刘少奇同志是更适合一些。”

1959年4月上旬,刘少奇被正式提议成为国家主席候选人,会议中刘少奇几次发言婉拒,但全会最终还是通过了推荐刘少奇成为国家主席候选人的方案。

从此事可以看出,毛主席和刘少奇经历几十年革命的共同奋斗,两人的友谊和情感是共通、理解的。

刘家后人召集聚会

2004年的一个夏天,刘少奇之子刘源遵从母亲王光美的意愿,联络毛主席后人在北京举行家庭聚会。

参加聚会的人员分别有毛主席的两个女儿李敏、李讷,李讷的丈夫和儿子王景清、王效芝,李敏的女儿孔东梅,刘少奇一儿一女刘源、刘亭亭,以及刘家老保姆赵姥姥。

聚会的中心人物则是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王光美晚年大多时间都在家里闲居很少参加应酬活动,更别提主动邀请别人到饭店聚会吃饭。

“我这岁数是活一天少一天,前段时间毛主席的两个女儿来看我,她们走后我这心里是越来越牵挂姐妹俩和她们的孩子,源儿你帮我准备一下两家聚会,切记,不要麻烦秘书和别人,只是两家单纯的聚会。”

刘源听着母亲的话,眼眶里忍不住闪动泪光,他知道母亲随着年纪增长身体情况每况愈下,当即决定联络李敏、李讷两家人到北京相聚、共话友情。

北京京都信苑大厦26层,刘源第一个到场,作为聚会联络人他要在门口准备迎接客人。

“姐姐,从上次见面后咱们好久没碰面了,这是冬梅吧,长成大姑娘了。”

先到宴会厅的是李敏和女儿孔东梅,在刘源的招呼下两人到宴会厅里落座,没多久李讷一家三口也到了,刘源赶忙上前招呼。

论年纪刘源和李敏、李讷相差快一轮,1963年李敏搬出中南海后毛刘两家成为邻居,从小他就把两人当成自己的亲姐姐看待,几十年下来关系保持得一直不错。

十几年过去了,岁月一点没有影响两家人的感情,李讷到场后一看到刘源就笑着上去摸他的头,嘴里不停地喊着:“小源源、小源源,你都这么大了。”

“还是小时候的你可爱点,又好看又好玩,还不禁逗,现在当将军了脸上这么严肃。”

听着李讷的话,刘源仿佛一下子回到十几年前的北京胡同,眼前的李讷也还是当年那个沉默寡言、朴实的大姐,一声“李讷姐姐”脱口而出。

宴会厅的气氛一下子沉默下来,在场的人纷纷陷入回忆,紧接着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是李讷的儿子王效芝。

“北京现在怎么这么堵啊,我差点都迟到了。”

王效芝风风火火地跑进来,嘴里不住地吐槽北京拥堵的交通,刘源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孔东梅和高大挺拔的王效芝,跟他们聊天开玩笑,气氛显得非常轻松。

聊天中刘源忽然转向正在和王光美聊天的李敏,说起之前和孔东梅见面的一件趣事。

那时候孔东梅到北京办事,办事前按照母亲李敏的嘱咐到刘源家里拜访,两人聊天中刘源说自己参加过李敏的婚礼,但孔东梅因为结婚纪念照里没有刘源身影表示不相信。

现在刘源要和李敏“告状”,让她评评理,自己到底有没有去参加她的婚礼。

“去了去了,只不过那时候你才8岁,个子还没大人屁股高,相片里没有你的身影也正常。”

“告状”没成功反而自己被取笑了一番,弄得刘源有点不好意思,在场的人听完也纷纷大笑。

轻松愉快地两家聚会

在大家的欢笑声中,83岁的王光美在女儿刘亭亭的搀扶下也到了,李敏、李讷见状赶紧起身上去迎接,两人紧紧握住老人的左右手,激动不已。

跟着王光美身后的是刘家老保姆,年过八旬的传奇“赵姥姥”,在刘家最困难的时候,是她不顾自家困难照顾刘家最小的女儿刘潇潇。

当王光美无法顾及子女的时候,又是她安慰刘家子女,鼓励刘源、刘亭亭等人努力学习、好好生活。

在李讷心中,赵姥姥在她身患重病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身边,和王光美一起帮她安家、做家务,这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老人。

两家人终于都到齐了,这是两个非常特殊的家庭,这两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国家命运的兴衰、曲折,毛刘两家后人的发展也紧跟时代脉搏,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人席坐定,饭桌上毛刘两家小辈共同举杯祝王光美身体健康、福寿延绵,同时也向照顾王光美和刘家子女多年的老保姆赵姥姥敬酒致谢。

吃饭时,大家无不感叹岁月如梭,一转眼刘源、刘亭都已步入中老年,不再是当年在中南海里疯跑的孩子。

感慨过后,大家互相讨论起最近这些年的日子,并时不时点评国内外相关事情。

当中知识最渊博、风趣的莫过于刘亭亭,从亚、欧、美时局,到政治、艺术和她从事的拍卖事业,再到事业、家庭,都能和大家聊得很开心。

刘源突然一把拉过王效芝,把他带到母亲王光美面前说道:“母亲,您看效芝乍一看是不是有点像毛伯伯那张戴着八角帽的照片,眉宇之间有点毛伯伯的模样呢。”

对于自己的外公,王效芝一直是抱有尊敬和崇拜之情的,他慌乱地摆摆双手,嘴里说着“不像不像,我比外公差远了。”

刘亭亭此时接话取笑王效芝,“是真的不像,还是你想说自己不敢像啊。”

看着略显窘迫的王效芝,毛、刘两家人纷纷笑起来,他们顺着刘源的话看了王效芝好几眼,仿佛在心中比对他和毛主席,是不是真的有点像。

欢笑声中李讷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眼神中不禁流露出一丝欣慰。

取笑完以后,刘源和王效芝叔侄俩举杯畅饮,推杯交盏、频频互敬,两人聊起先进武器的性能和台湾问题滔滔不绝,好似有说不完的话。

不到半小时,两人已经喝得微微发醉、脸色通红,孔东梅坐在旁边,像个调皮的小姑娘逮着他们醉话里恶口误和吐字不清调侃,逗得大家直乐呵。

三代人的聚会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为了记录这个珍惜时光,刘源放了一台摄像机在宴会厅一角,记录这充满欢声笑语的一幕。

当年聚会的人如今怎样

距离毛刘两家聚会已经过去19年,当年聚会的召集人王光美老人于2006年因病去世,享年85岁。

去世前,她最牵挂的不是子女,是自己倾注了多年心血的公益事业“幸福工程”,王光美晚年变卖家产,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改善贫困母亲的生活条件上。

追悼会那天人山人海,从老红军、老干部,再到接受过她帮助的贫困母亲,都来送这位慈祥、和蔼的老人最后一程。

聚会上谈笑风生的刘亭亭如今已经71岁,2006年她在母亲病床上接过“幸福工程”的重任,把自己的工作重心从公司转移到公益事业上,将母亲的扶贫计划延续下去。

在刘亭亭的手里,“幸福工程”规模越做越大,帮助了上百万贫困母亲。

2009年,刘源在军科院做政委期间表现卓越,晋升为上将。

2015年,刘源担任总后勤部政委5年后正式卸任,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在总后勤部工作期间,纪检反腐是他一直强调并坚持的事情。

“我虽然没有像当前革命先辈一样,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但也经历过生死,军队反腐是国之大事,宁肯不要乌纱帽,贪官也必须拿下,不能助长军队里的歪风邪气。”

作为刘少奇的后人,他始终把父亲的教诲放在心上,把党、国家、军队和人民放在心上,刘源卸任时他轻轻松了一口气,坦言道:“接任总后政委时许下的诺言,我做到了、兑现了,坦荡无愧。”

2013年,李敏带女儿孔东梅参加井冈山毛主席诞辰120周年座谈会,老态龙钟的她当提起父亲时精神焕发,只是眼神里透露出对父亲的怀念,显得有些落寞。

2022年俄罗斯驻华大使找到李敏,向她颁发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章。

孔东梅是毛家后人里第一个参与经商的人,留学归国后创办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书屋涉足出版、影像等多个传媒领域,曾多次组织“红色经典文化”的展览。

除了经营书屋,孔东梅还成立了东润公益基金会,旨在助力国家科学人才培育,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的生活,2023年孔东梅荣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楷模”。

2015年李讷到陕北参加红色公益活动,在现场观看舞台剧《延安保育院》时,回想起幼时在延安的时光,李讷热泪盈眶、情难自抑,一度中途离席。

此后李讷便很少再出现在公众活动中,一方面是年纪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本人喜欢低调。

王效芝毕业后没多久也下海经商了,从商多年他一直保持低调、稳健的风格,他的商业伙伴夸王效芝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的人。

2018年王效芝带家人回韶山祭扫,并在祭扫结束后带女儿参观毛主席故居。

参考文献:

《毛泽东刘少奇两家后人聚会侧记》孔东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4年毛刘两家相聚,刘源说王效芝像毛主席,王效芝听后赶忙往后撤
2004年,刘少奇夫人带病重见毛家两姐妹,怔愣良久说了句话
1961年,刘少奇后代送给毛主席一幅画,主席打趣说:这个名字不好
王光美邀请毛家后人吃饭,刘源打趣李敏:东梅不信我参加过您婚礼
83年王光美重返韶山,在毛主席故居留下一句话:我是您永远的学生
王光美相邀毛家后人吃饭,刘源笑对李敏:东梅不信我参加过您婚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