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的书法被誉为“清朝最美行书”,乾隆皇帝、启功都曾受他影响

他是深受乾隆皇帝赏识的大秘书,是《三希堂法帖》的总编,是“清朝最美行书”的书写者,他就是梁诗正。

梁诗正,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的探花郎,官至东阁大学士,为清代著名官员、书法家。

在当时那个时代,有一种书体名曰“馆阁体”,说白了,就是那种看上去方方正正,字体粗黑、千篇一律,有些呆板的书体。

因为当时的清廷,将这种书体定为科举考试的官方书体,所以学子们想要考取功名,就必须去研究“馆阁体”。

所以呢,清朝时期开始盛行了“馆阁体”之风。

梁诗正身为乾隆身边的宠臣,除了政绩突出之外,他那一手好书法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生活在那个时代,他的书法自然也沾染了一些馆阁体的风气,只不过他自己的风格,是要远远盖住馆阁体的。

梁诗正的书法,先学柳公权,后学赵孟頫,晚年学颜真卿,他把这些书法名家的精髓都学了过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笔下的行书呢,被誉为“清朝最美”,所书写的《十宫帖》被誉为行书神品。

他的书法特点是,气息连贯,气质文雅,错落有致,疏朗分明,有颜真卿《多宝塔碑》的影子,更有着属于自己的丰富笔意。

当然了,他编写《三希堂法帖》的时候,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书法精华。

乾隆皇帝在《三希堂记》中称:“内府秘笈王羲之《快雪帖》、王献之《中秋帖》,近又得王珣《伯远帖》,皆希世之珍也。因就养心殿温室,易其名曰‘三希堂’以藏之。”

从这里可以看出“三希堂”这个名称的由来,也能够证实在《三希堂法帖》里面,有着琅琊王氏三位书法名家的真迹。

那么梁诗正自然也会受到这三位书法家的影响,其实从他的作品中,就能够看出带有“二王”遗韵。

近代的书法大家启功老先生,就对梁诗正的书法赞赏不已,而且他本人的书风也是受到过梁诗正的影响,老先生也曾经多次提起过“二梁”(梁诗正与其子梁同书),可见他对梁诗正的书法,是非常赞同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乾隆皇帝老师,一手行书被誉为清朝最美,启功大师受他影响
他是乾隆的御用书法家 被誉为“最美行书”
他的行书被誉为清朝第一,启功书法同出一脉 #图文伙伴计划 梁诗正
他临摹上百家名帖,风神潇洒,堪称一绝!启功都跟他学书法
乾隆皇帝叫他老师,书法被誉为“清朝最美”,启功都曾模仿他
故宫国宝,多见他的跋文,被誉为最美行书之一!书法名家:不可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