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说《论语》:里仁篇(六)
userphoto

2022.06.23 江苏

关注
  一、原 文  

里仁第四

04.0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

①好(hào)仁者:爱好仁德的人。好,爱好。

②恶(wù)不仁者:厌恶不仁德的人。恶,厌恶。

③尚:通“上”,动词,超过的意思。

④加乎其身:自己施加于自身。

⑤一日:一天之间,在很短暂的时间内。

⑥盖有之:大概有这样的人。盖:表示揣测,大概的意思。

⑦未之见:“未见之”的倒装句。未曾见到。

  二、释 字  

【尚】

《说文》:尚:曾也。庶几也。从八向声。时亮切。

《玉篇》:尚:上也,庶几也,且也,曾也,高也,加也。

汉字“尚”《说文》“从八向声”。董莲池在《古汉字形义探索三篇·“尚”字的形义探索》文中解析说:“'尚’字……许慎对其构形分析是从八向声,说其本义是'曾也,庶几也’。按照许慎的意思,尚是从八得义的。考八字,许慎训为'别也’,'别也’怎么会和'曾也,庶几也’在意义上发生联系呢?所以许慎的字形分析并不可信。尚的初形见西周金文,……从'⚋’,'⚋’并不是八字。后来在尚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中,⚋的两画才渐渐竖起来,……又在所从的'八’中间加一小点为饰,写作'尙’……故'尚’字'八’下所从并不是'向’字,而是横形点饰竖起和'冋’连接讹为'向’形。故字并不是从'向’声。许慎以其作形声字分析不合其朔。据其初形来看,所从之'冋’当为房屋之象,上'⚋’为指事符号,表示加在高高的屋顶之上。根据这样的构形分析,颇疑'尚’字是以加在事物外部最上方的指事方式表示高高在上之义。”本义为上位、高高在上,引申为仰慕、崇尚、超过、尊尚、超出、超过等义,又引申为久远、古远、主管、增加等义。又引申为副词,表示还、犹、尚且、希望、祈求、庶几、差不多等义。

【盖(蓋)】

《说文》:蓋:苫也。从艸盍声。古太切。

《约注》:蓋:徐灏曰:“苫谓之盖,引申为凡盖覆之称。”舜徽按:《尔雅·释器》:“白盖谓之苫。”此本义也。《小尔雅·广诂》:“盖,覆也。”此引申义也,今语犹通称覆物为盖。若推本言之,则凡器物之盖,当以盇为本字,说详五篇血部盇篆下。从艸之盖,乃盇之后增体,为盖屋专字。

《玉篇》:蓋:故大切。掩也。覆也。胡腊切。苫盖也。又古害切。

汉字“盖(蓋)”从艸盍声,为“盇”的增体字,“盇”像器皿上面的有盖之形。《说文》:“盖,苫也。”苫,指盖屋顶的茅苫,后泛指用茅草编制的覆盖物,“苫”后作“繖”,即今“伞”字。本义指盖屋的茅苫,亦泛指用白茅等编织的覆盖物或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引申指覆盖、搭盖、遮蔽、掩盖、超过、胜过、高出等义。用作副词表示推测,相当大概、大约等义。

  三、释 解  

先师说:“我还没有见到过喜好仁德的君子,会去讨厌嫌弃一个不仁德的人。喜好仁德的君子,自会追求仁德的至高无上的境界,自会有至美至善的安仁、利仁之心。厌恶不仁德的人,他们在践行仁德的时候,仅仅是不让不仁德的东西施加到自己的身上。有谁能在一天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倾注在仁德之上吗?我还没见到过践行仁德而力量不够的人。大概也是有这样的人的,只是我到现在还没有见到罢了。”

  四、素 说  

【章旨】

前一章先师通过仁德之道是“仁之为人”的“达富贵、离贫贱”之道的述说,让人们从君子的“不处、不去”之中体悟君子居安仁德之信实,从“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中体悟把握君子据仁守德而无违的执着自在。

本章先师通过“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的言说教导,让人们体悟分辨“好仁者”“不恶人”的安仁利仁的仁智至善谐和面向,同时让人们分辨利仁之智的“恶不仁者”而自守避恶的进仁入道面向。接着通过“我未见力不足者”的教导,让人们从“恶不仁者”的有利仁之智,而无安仁之善中觉悟,期望人们在安仁之善、利仁之智的易行可为之中持之以恒地勉力勇为,终能致力于“无以上之”的“里仁之美”。

【析辨】

本章从“好仁者”不恶“不仁者”开章,让人们体悟好仁者无以上之的“安仁、利仁”之德,接着对不“恶不仁”者的“好仁者”内存在心的至高无上仁德进行了肯定,对“恶不仁”者虽有利仁之智而无安仁之善的避恶自守进行了棒喝指导。期望人们从“恶不仁”中觉醒有为,从而致力于人人力足的“仁矣”,并让安仁、利仁的“里仁”成为为学君子的日常自觉。理解把握本章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的断读。“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是叙事简句,“好仁者”和“恶不仁者”之间不是并列关系,不是对举。“恶”是“好仁者”对待“不仁者”的态度。即本句不是说“我未见性好仁者,亦未见恶不仁者”之意,而是教导人们“我没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会憎恶不仁德的人”之意。姜厚粤在《论语浅悟》中悟解说:“古今所有注疏都在首句的'好仁者’后断句,使'好仁者’与'恶不仁者’并列,朱熹甚至说二者'皆成德之事,故难得而见之也’。他们都认为孔子既未见过'好仁者’又未见过'不恶仁者’这两种人。这就奇怪了,孔门之内以德行著称的颜渊、闵子骞等弟子难道不爱好仁德么?'恶不仁者’中,至少有子路和子贡二人,孔子怎么会未见呢?再看下一句,孔子对'好仁者’和'恶不仁者’分别作了指导性的评价,尤其把'恶不仁者’的内心动机刻画入木三分。假如孔子没见过这两种人,何能有如此真切的感受?孔子在后面的《泰伯》篇中有云:'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就是说,对不仁者疾恨太甚,是要出乱子的。说明孔子不赞成'恶不仁者’。再从道理上说,既然爱好仁德,对待不仁者干吗不去同情他、帮助他、改变他,而要憎恶他呢?这算什么爱好仁德的人呢?由此可见,孔子不曾见过的,决不是'好仁者’和'恶不仁者’这两种人,而是没见过'好仁者恶不仁者’这样的爱好仁德的人。”崔茂新在《试说〈论语〉的两处误读》中解析:“邢禺把这句话疏为'我未见性好仁者亦未见能疾恶不仁也’。孤立地看也算讲得通。但若把他对这句话的解释与孔子论'仁’的其它言论联系起来看,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既然孔子自己没有见过性好仁德的人,他老人家又是依据什么做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里仁》)之判断的呢?就算孔子没有遇到过一个君子,那又如何解释孔子'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这样的话呢?退一步说,孔子不轻许人以仁,没有见过性好仁德的人,那又何至于连'疾恶不仁者’也没有见过呢?如果孔子真的从未见到过'疾恶不仁者’,他又是从哪里知道'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泰伯》)这一情况的呢?所有这些自相矛盾之处,只要去掉一个逗号,把这句话连为'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就迎刃而解、一通百通了。孔子的意思是说,他从未见过性好仁德的人憎恶不仁的人这种事情。换句话说,凡是性好仁德的人,都绝对不会、也不应当僧恶不仁的人;任何对不仁的人抱憎恶态度的人,都不是性好仁德的人。紧接着,孔子解释了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性好仁德的人,他行仁的境界是至高无上的、无以复加的;憎恶不仁的人,其行仁的程度仅仅是避免了不仁的人把不仁行为施加到自己身上罢了(远远没有达到'无以尚之’的境界)。那么,是不是这个人有好仁之心而能力不足呢?也不是。孔子说,有谁能在某一天把力量用于仁德呢,我未见过力量不够的。也就是说,任何真正性好仁德的人,都能达到'无以尚之’的境界,决不会因力量不足半途而废,(只是世人多不修仁罢了)。在孔子看来,真正的仁人应当爱一切人,即使对于不仁的人也不应憎恶或惧怕,而应当以仁爱之心改变他、感化他,使他走上仁的道路。”

二是注意“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与前句是补充关系,因此“用其力于仁矣”的“仁”含有“好仁者”的“安仁和利仁”的智、仁、勇,也包含“恶不仁者”的知仁利仁的智和勇。“未见力不足者”的“未见”和前句“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的“未见”的内涵和外延是不相同的。前者的内涵是里仁之美德,外延不仅有孔子本人的个人经验领域,也包含孔子所承继前人的和他人的经验以及智慧内容;后者的内涵是实践仁德之力,外延只指孔子个人的经验领域。李炳南《论语讲要》中解说:“此意是说,有谁能在一日之间用力行仁呢。如果有人能一够日力行其仁,孔子未见其人之力不足。《中庸》孔引子的话说:'力行近乎仁。’例如力行孝弟忠信,就是近仁。孝弟忠信,有浅有深,人人可行,人人都有可行之力。所以孔子未见力不足。”崔栢滔《论语大义》“哪怕是能在一天的时间里,把力量用在仁上,在这一天之中,使自己的心灵处守在仁的境界之上,体验一下,获得初步的体验,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还没有人因为力量不足做不到,那些整天里说自己很忙的人,只是他不想罢了!只有想不想做的问题,而没有能不能做得到的问题。”

三是注意“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是承前面二句的补充继续。“盖有之矣”的“有”是指“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的“有”,不是承“未见力不足者”说的。因为前面已经明确了“用其力于仁矣”并不是个人的能力大小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而是内心想不想的问题,是内在主动自觉的问题。“盖有之矣”的主语是在场的言说教导的对象,指言说当下在场的人们,意即你们这些人中大概是有用其力于仁的人的,但是我还没有见到呢!这是孔子勉励人们致力于仁期盼的教诲。因此,这里的“未之见”和内涵和外延和前面二个“未见”又有所不同。这里“未之见”的内涵是致力于仁,外延是孔子对当下在场的人们日常的言行举止平时观察的结果。钱穆《论语新解》中解说:“此两句有两解。一说:谓或有肯用力而力不足者。孔子不欲轻言仁道易能,故又婉言之,仍是深叹于人之未肯用力。此处'未之见’乃紧承上句'未见力不足者’来。另一说:谓或有肯一日用力于仁者,惜己未之见,此'有’字紧承上文'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语来。两解均可通。然谓未见有肯一日用力于仁者,辞气似过峻,今从前解。盖孔子深勉人之能用力于仁。”我意,后解较妥。意思是仁道距离我们不远,只要自己肯用心力,就能获致仁德、求得仁道。孔子是在棒喝人们致力于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 ·里仁第四》讲要选录-01
论语连载(72)《里仁篇》第6章,“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国学经典2
2017学习《论语》: 04里仁篇(1/4)~01-07章
仁者安仁之训诂篇
《论语》之仁者无敌(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