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说《论语》:宪问篇(二十)

01  

   原  文     

宪问第十四

14.20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02

   释  解      

老师说:“仁德行政者一方面要执守仁德之道的大本,一方面要依循君臣之道的理义,另一方面要行使惠民的教化。合格的从政者要做到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的通权达变,不让其有分毫的离道背义,实现无愧无君、无愧于民、无愧于道、无愧于心的坦然,就必须审时度势谨慎地决策行事,这样他自然就会有不苟且轻言的仁之勇,使畏怯的不善之言给自己留下惭愧;自然就会有不轻率行事的仁之智,使戒慎的为善之行给自己留下心安。”

03

   释  字     

《说文》:怍:惭也。从心,作省声。在各切。
《玉篇》:怍:疾各切。惭也。颜色变也。
汉字“怍”从心乍声。“乍”的甲骨文像耒起土时随犁头而起的土块之形,会耒起土之意,“乍”本义是耕作、农作,音义中含有突然、骤然而起的含义。从心,会心有动而顿生愧疚之意。张舜䘗在《说文解字约注》“怍”下注:“徐锴曰:'心作动也。’”按:“行有不得于己,则内心动摇不安也。惭、怍双声,乃一语之转,故许以惭训怍。”在“惭”字下按:“惭之言𣦼也,谓行有残缺,不慊于己也。许以媿(愧)训惭,媿之言亏也,亦损败之名,故二篆互训。”“怍”,本义为心动顿生羞惭,惭愧。由羞惭引申为脸色改变。

04

   素说     

前一章通过季康子“卫灵公朝纲混乱无道而不失其国君之位”之问,让人们体悟先王圣者仁德教化所达成的兄弟之邦遗风之流远绵长,从而把握行政之正道。本章通过“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的教导,让行政者体悟行政教化者自身“先之”的仁德之正,方能自觉对其言行不善的偏离顿生惭愧之心,从而把握行政者对仁德之道的守本忠贞,对君之道的崇义谨慎,对民众的慈惠宽厚,体察行权之善的无欺坦荡的勇和智。
老师说:“仁德行政者一方面要执守仁德之道的大本,一方面要依循君臣之道的理义,另一方面要行使惠民的教化。合格的从政者要做到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的通权达变,不让其有分毫的离道背义,实现无愧无君、无愧于民、无愧于道、无愧于心的坦然,就必须审时度势谨慎地决策行事,这样他自然就会有不苟且轻言的仁之勇,使畏怯的不善之言给自己留下惭愧;自然就会有不轻率行事的仁之智,使戒慎的为善之行给自己留下心安。”
本章需要注意有二:一是“言之不怍”不是后世所释的“大言不惭”,不是贬义,而是褒义。“为之也难”不是指说话大言不惭,行动起来就困难。“难”是戒慎之意。何晏集解引马融曰:“怍,惭也。内有其实则言之不惭,积其实者为之难。”这里“难”为慎重之意。皇侃疏引王弼曰:“情动于中而外形于言,情正实而后言之不怍。”“不怍”是指不苟且畏怯的不善之言给自己留有惭愧,这和《孟子》“仰不惭于天,俯于怍于人”之意相同。刘毓庆《论语绎解》中说,本章是激人力行,“孔子非欲人缄口结舌,正欲人竭力有为,故以愧悔之心,发其勇行之气”。二是注意“其言之不怍,则行之也难”中的言行间的关系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并列的两个方面。黄瑞云《论语本原》中说:“'其言之不怍,则行之也难’,两者不是因果关系,而是言与行并列的两个方面。则,而也,是并列连词。其言之不怍,而行之也难,意谓内心充实,说话有胆量,不惭怍,而行动起来却很慎重。《大戴礼˙曾子立事》:'是故君子出言以鄂鄂,行事以战战。’'出言以鄂鄂’即'言之不怍’,'行事以战战’即'行之也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020270 清娟盲派命理 第二章 十天干类象 第七节 庚金
古籍抄本《道教符讳秘咒》
己日主—金不换大运详解【梁湘润】
梁湘润八字讲堂:女命(四)
病人生死诀(速断法)
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三·文集-14-【兵要-5】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