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薛宝钗对林黛玉的好是假的吗?这要黛玉说了算

《红楼梦》里,薛宝钗是一个很有城府的女孩儿,除了在她母亲面前,以及那一次难得的“扑蝶”的忘情,她往往表现出超出年龄的成熟老到。这一点,大概是没有谁会否定的。

不过,这是否就意味着,她时时处处都在算计呢?是否自始至终都在为自己嫁给贾宝玉做准备?所有与人为善都是为了塑造人设?……

我觉得其实没必要想得这么复杂。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不仅仅是拉低薛宝钗这个人物的“段位”的问题,更是降低《红楼梦》高度的问题,因为这更像是“宫斗戏”剧本设计。

在我看来,薛宝钗希望塑造自己的完美形象是很可能的,但是,希望大家都觉得自己很好很完美就是“坏”吗?

莫非喜欢让大家都觉得自己坏才是“好”?

我想世界上对别人很好却一点儿也不在意别人是否对自己有正面评价的人是很少的,如果不能说没有的话;哪怕是圣人,也并不就此消除了七情六欲。

只要他不要拿对别人的好来损人利己就行。

薛宝钗并没有害黛玉。她们其中哪一个嫁宝玉,其实不是她俩自己能决定的;况且在那家族命运风雨飘摇之中,就算不是宝钗嫁宝玉,也真的不见得就是黛玉。

此前我们已经聊过宝钗向黛玉建议少读杂书等事,可见她是真的关心黛玉的成长;这里我们再举一个发生在宝钗劝说黛玉之后宝钗对黛玉好的例子吧。

 

这是秋分时节,季节交替,天气变化大,每每在这样的时节,黛玉“必犯嗽疾”,这个秋天又因“遇贾母高兴,多游玩了两次,未免过劳了神,近日又复嗽起来,觉得比往常又重”,所以就不太出门,在潇湘馆里休养,同时又希望姐妹们多来看看她,但毕竟体弱劳神,“及至宝钗等来望候她,说不得三五句话又厌烦了”,往往“接待不周,礼数粗忽”,幸而大家都体谅她是在病中,不苛责于她。

在一众姐妹中,宝钗显然是更体贴。这一天来看黛玉,说起了黛玉的病症,宝钗说自己看了黛玉的药方,觉得“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建议“先以平肝健胃为要”,“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宝钗到底是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在中医上面也颇有心得;不过此处值得关注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她对黛玉的关心。

她并不是简单地表示慰问,说些“好好吃药,好好休养,不要多思多想,很快会好的”之类的空话,而是眼看黛玉总是不见好,特意研究了她的药方。这跟宝玉反对胡庸医给晴雯用“虎狼药”是一个道理,都体现了对病人的真正关心。

说了让黛玉吃燕窝粥还不算,在黛玉表示要吃燕窝粥多有不便之意后,宝钗主动提出“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我明日家去和妈妈说了,只怕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惊师动众的”。

对贾、薛这样的大家族来说,燕窝并非难得之物,但正如黛玉所说:“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重要的是一片心啊!

 如果单看宝钗的表现还不足为信,那我们看看“心较比干多一窍”的黛玉听宝钗对她休养的建议后的反应: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我们回想一下,可曾听到过黛玉主动承认自己曾对别人有不良的揣测?承认自己以前是“错”了且“误到如今”?就算是上回宝钗因黛玉行酒令口不择言念出了《西厢记》和《牡丹亭》里的艳词丽语而提醒教育了她,她尽管感激,却也只是低头不语,而现在却把自己曾对她的猜忌说了出来。

因为除了感激,她感到了贴心。

不仅如此,黛玉又说:

“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得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

这是黛玉在与宝钗交心了。她把宝钗看成了如今活着的人们中间对她最好一个(当然,宝玉对她是极好的,不过宝玉自己固然不走寻常路,也不会想到要黛玉走传统女子的路)。在我读来,真是字字满含深情。

黛玉此时的心里,不仅认为自己以前溺于诗词杂书而不在意女子“本行”是错的,对宝钗的看法更是错的。她以此强化了对宝钗对她好的认识。

黛玉还明确地说,如果是宝钗前日说了那艳词,被自己逮住了,那可是“再不轻放过你的”,必定要好好地讥刺她一番才行。这又是黛玉自承气性不如宝钗大度。

而黛玉之所以这样“自我批评”,正是因为前日的感激在心,又叠加了今日的贴心。可以感觉到,黛玉是真正把宝钗当成了自己的姐姐。

正因此,黛玉才会因宝钗所提燕窝之事向宝钗吐露自己内心的纠结(煎熬):自己体弱多病,每年都要犯上几次病,“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如果又要“熬什么燕窝粥”,固然老太太、太太和凤姐不会有什么意见,那些婆子丫头们却难免“嫌我太多事”,毕竟自己不是这里的“正经主子”,只是寄人篱下而已。

这一直是黛玉的煎熬之处,她那《葬花吟》反映的就是那种强烈的孤独感。

这同时又是最隐秘的,因为这种情绪要么会被人理解为无病呻吟,要么会被人幸灾乐祸。不管是哪一种,对极为敏感的黛玉来说都是灾难。

但她现在对宝钗说了。因为她感到,宝钗是真的对她好。

对此,宝钗试图用“我也和你一样”来排解。但不得不说,这排解是不高明的,因为正如黛玉所言,宝钗一方面有母亲有哥哥,另一方面吃穿用度都不依赖于贾府,与她的处境截然不同。

不过,若在平时,黛玉听闻宝钗此言,回应的话八九不离十是“夹枪带棒”的,而这时却只是表达了不同,而并无讥嘲之意。

同样地,当宝钗开玩笑让黛玉不要愁,“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黛玉的反应也不过是红了脸笑着说“人家才拿你当个正经人,把心里的烦难告诉你听,你反拿我取笑儿”。

因为黛玉感到的完全是宝钗的善意。

宝钗也说了要黛玉“放心”:

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

我们会想起宝玉对黛玉说过的“放心”来。说实在的,不管是宝玉还是宝钗,大概都没有真正让黛玉“放心”,但让她放心的诚意,那都是满满的。

对此,朋友们觉得妥不妥呢?欢迎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梦溪:宝钗和黛玉“和解”的心理秘密
薛宝钗为何轻松策反林黛玉?晴雯直着脖子的嘶喊:暴露出尤物之殇
红楼梦:金兰契后的黛钗真的尽释前嫌了吗?
薛宝钗为什么偏偏“嫁祸”林黛玉?
【百病药粥】《红楼梦》中精彩美味的养生粥
贾宝玉婚恋的背后 -4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