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藩每日功课12条!叹为观止!|圣贵国学堂


  若论曾国藩的意志毅力,怕是没有人摇头持否定的,多少大人物、大英雄也是推崇备至,赞誉有加。梁启超说过,“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免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能得梁先生如此青眼,十分溢美,绝非常人。那么,这样的人是不是什么事情都能轻易地说到做到呢?也未必。

  年轻时的曾国藩就曾被一件事深深困扰,这件事就是戒烟。曾国藩十七、八岁在父亲曾麟书的影响下开始吸烟,从此上瘾,年纪轻轻人送绰号“枪棍”。他21岁就读于湘乡涟滨书院,院长刘元堂十分赏识他,但对这个有为青年吃烟过猛看不顺眼,一日抽烟被刘逮了个正着,众目睽睽,刘毫不留情,怒斥于他,曾国藩自尊心受了很大的刺激,痛定思痛,决定戒烟,为示决心,他将自己的号“居武”改为“涤生”,取意“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次虽言辞锵锵,动作很大,但只坚持一两个月,以失败告终。24岁时他转学至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他以为摆脱了旧环境及昔日同学“烟友”的诱惑影响,再次重树“戒烟大旗”,当着新同学的面,砸毁了烟具,并大造舆论“我戒烟了”,广而告之,请诸人监督,然而此次仍未坚持多久,复以失败告终。戒了又吸,几经反复,欲罢不能,曾国藩烟瘾非但未戒,且整日吞云吐雾,“水旱鼻潮”样样在行。31岁时曾国藩为求教“治学之方,检身之要”,拜理学大师唐鉴、倭仁为师,学习理学,练习静功,修身养性,从此立下“不为圣人,便为禽兽”的坚卓宏大的人生之志。道光二十二年,32岁的曾国藩深为烟瘾毒害折磨,认为“吃烟过多,故致困乏”,决定告别陋习,再次戒烟。这次他吸取以往高调失败的教训,一个人独坐书房,默默地销毁了烟具,摊开笔墨纸砚,为自己制定了日后著名的“日课十二条”:

  1.主敬:整齐严束,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2.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起床要早。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不赖床。

  3.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看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

  4.读史:念三史每日十页,虽有事亦不间断。

  攻读史书:我在丙申年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家父对我训诫道:“你为了买书而向别人借钱,我不惜一切地替你赔补还账,你若是能够仔仔细细地圈点阅读一便,才算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啊。”从此以后,我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如果稍有间断,就是对父母不孝。

  5.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需一一记出。

  每天都能知道所未知的:每天读书,都要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不要刻意地从书中谋求深意,否则,就是曲从于他人。  

  6.月无亡所能:每月做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每月都能有机会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本领:每个月必须做诗歌或短文数首,用来检验所学理论是多还是少,所培养真气是否充盛。不可以一味地懒惰迟延,这样最容易使自己的远大志向丧失殆尽。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培养自己的真气:能够做到内外统一、光明正大之行,没有奸诈计谋、行险侥幸之念,任何所作所想都能够说得出口,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保身:谨遵大人手瑜,节欲、节劳、节饮食。

  8.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说话谨慎:对此要时时刻刻细心留意,这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皆当作功课,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9.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10.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夜晚不出家门:出门应酬玩乐,会使人荒废修养功夫,会使精气耗损、神情疲惫。所以,必须彻底戒除!

  11.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保持身体健康。十二月接到的家父手书上说:“(要)节制操劳,节制欲望,节制饮食。”所以,时时刻刻都像养病时一样地保养自己的身体。

  12.作字:早饭后做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习练书法:早饭后必须练习书法一小时。而且,所有文字方面的应酬,都可以作为练习书法的机会。凡是今天的事情,一定不许留待明天去做,事情越积越多,就会越难以清理。


  由这十二条不难看出,此时的曾国藩是痛下决心,要将今后的人生,当做一场对自己随时随地、深入持久、全面细微、严谨苛酷的修炼的。这也与他日后军事上所采取的“扎硬寨、打死仗”的战略战术一脉相承,这“日课十二条”仿佛就是他为自己后半生所吹响的无声的战斗冲锋号角。这辈子,他是与自己死磕定了。相形之下,戒烟这一举动不过只是一次小小的试水。

  果然,这次没有更名改姓,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宣传造势,曾国藩平心静气,不动声色,一举成功地戒除了困扰他十多年的烟瘾。


  戒烟成功了,可那块难啃的硬骨头“日课十二条”,曾国藩究其一生做的怎样呢?捡几条看看,“写日记”,自29岁始起,一日不曾间断,一直写至去世的前一天;“作诗文”,宗法桐城派,创立晚清散文“湘乡派”,成为文学家;“作字”,无一日不坚持,终成书法家。他一生共留下1500万字的奏稿、案牍、诗文、书信、日记等,被誉为“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真刀真枪,烈火猛药;毫不放松,绝不手软。正是这种舍得对自己下苦力、用笨办法,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精进不辍的精神和毅力,造就了曾国藩人生的完满与巅峰。除了修身治学,他治军有方,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是清代以文人封侯第一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倡办洋务,冀图自强,成为中国历史上“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第一人。他以“治学明道,救世兴邦”为己任,力挽狂澜,使大厦将倾的晚清王朝苟延了60年。

  事实告诉我们,那些专注于自我,关注内心,专心做事,不断修正、完善、强大自我的人,最终将有力量参与、把握,甚至改变世界发展的轨迹;而那些忽视了自我,总是将兴趣和精力投向外部,投向别人的人,最终将只能沦为无聊、热闹的看客,乖乖地被别人、被历史牵着鼻子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曾国藩每天必做的十二件事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值得所有人学习
曾国藩修身12法
曾国藩每天必做的十二件事,值得深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