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学生在生活中“触摸”知识

【题记】

一系列简单的事实,一些漫谈和意见上的争吵,在简单描述水平上做一些归类和概括。但是没有一条规律足以够得上物理学意义上的规律,这不是科学,只是一门科学的希望。目前的心理学处于伽里略以前的物理学状态,处于拉瓦锡以前的化学状态。——威廉·詹姆士(1892)

《尚书》:谦受益

《道德经》:大器晚成

v 追求三真:真情实感真积力久真知灼见。

研究成功五要素:恒心、毅力、耐性、信念、傻气。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获取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都首先是在对形象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表象,从而形成概念的。因此,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给学生打开“生活”这扇窗,为他们展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新奇鲜活的世界,这样学生在其中就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是“触摸知识”了。这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在心理上缩短与数学的距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

让学生在“触摸”中掌握知识,就是要求教者注重教学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多实践,多操作,然后在此基础上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在这里,我们强调“触摸”而不是仅仅是“掌握”,是因为“触摸”是尝试性的,非一次完成的,是允许失败的,它不十分强调标准答案和一次过关的。因此,在“触摸”中掌握知识,符合学生学习的个性特点,是实实在在的“目中有人”的数学教育,也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驱力。

影片《一个都不能少》中有个师生为了筹集车票钱而计算需要搬多少块砖的场面,是很精彩的“触摸知识”的例子。师生共同讨论,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考试得分;答案在讨论的结尾而不是事先有“标准答案”;讨论是尝试的过程,允许失误和不同意见;师生在平等探索,没有什么权威。由于整个讨论过程超越了“掌握知识”而升华为“学会生存”,于是所有孩子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这就是问题情境教学的威力,这就是“触摸知识”教育的威力。

 

一、从实际生活中建立数学概念定义

数学是大量概念的集合,而概念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但它在舍弃了事物的非本质方面的同时,又失却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变成了一段抽象的、枯燥的数学术语。在概念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这将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

如角的概念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概念是对生活中无数个不同形状、大小的角的概括。对于这个概念的教学,笔者曾有幸观摩了两节不同教法的课。

教法一:在黑板上出示三个不同的角,问学生这些叫什么?学生答:“角”,然后出示角的概念,让学生背诵。接着安排一些判断题让学生练习。

教法二:教师先询问:“你们见过角吗?”然后让学生动手摸摸书本、三角尺等各种物体中的角,接着问:“角是否与颜色有关?”;“是否与材料有关?”“那么,什么叫角呢?”,“请小朋友画一个角”。在学生画角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摸摸书本、三角尺中角的顶点、边长,最后,概括出角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平时生活中所看见的各种各样角,从而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

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前者较为简洁,几分钟后学生就能背诵出角的概念,但这个概念的产生却脱离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记住的仅仅是一段数学术语,而无形象事物的支撑,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头脑中堆砌的只能是一个个孤立的概念集合。后者从教法上来说比较繁琐,但它的长处却在于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建立概念,然后又从概念出发,来寻找生活中的角,从而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很显然,教法二将更有利于学生“触摸知识”能力的养成。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求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二、从实际生活中掌握计算法则定律

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法则和定律,是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应用最广泛的基础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基础之一。因此,必须使每个小学生切实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以利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法则和定律,从形式看是对一组数据和符号的演绎,但从本质上分析,它是对生活、生产劳动中各种事物之间关系的概括。我们在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他们逐步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同时,不能脱离实际生活。

如学生第一次接触12+8×3这类题目时,“为什么要先做乘法,再做加法”教师是直接把运算顺序告诉学生,还是让学生从生活的体验中悟出,其效果大不一样。笔者在新授这一内容时,分三步进行教学。第一步,展示生活情景,出示一个标价2元的铅笔盒和1本标价8元的书,询问:这两样物品多少钱?”。然后又出示2本书,标价也都是 8元,询问“现在这些物品多少钱?”学生列式是12+8十8十8或12十8×3。第二步:讨论“12+8×3”怎样算?有的学生说先算12与8的和,再乘以3;有的说先算8与3的积,再加上12。经过讨论,当学生意见趋于统一时(有相当一部分是根据结果推算运算顺序),教师立即追问:“为什么先算8与3的积,请根据具体事例说明。”最后学生搞清楚:在计算两种不同的物品的总价时,首先要分别知道书和铅笔各多少元,然后再计算他们的总和。第三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急于讲解运算顺序,而是又一次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平时生活中购买两种物品的情景,和计算总价的方法,在具体事例中,让学生归纳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这样的教学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三、从实际生活中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

应用题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实际问题的简化和模拟。通过应用题的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世界中简单的数量关系,学习把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解答。因此,应用题的教学更出离不开实际生活。由于小学生生活的范围较小(一般在学校与家庭之间),他们对于工农业的生产以及科学技术比较陌生,故而理解由这些内容所编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就比较困难。这时,教学中就有一个铺垫、过渡的任务,把例题贴近生活,再贴近生活一些,让学生在熟悉周围事物所产生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再进行知识的扩展。

如四年级教材中有一组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这三种数量对学生来说是相当生疏,十分抽象。在理解这组数量关系前,可以作一些铺垫,如:小青每分做20道计算题,小敏每分做30道计算题,请学生回答这20和30可以叫什么数量?然后提问题:老师每小时批40张卷子,小华每小时做50张朵小红花,这个40和50又可以叫什么呢?接着让学生相互交流说说在一分、一小时、或一天中可以做哪些?这些数据概括起来叫什么?在此基础上,再出示张师傅每小时做80个零件;拖拉机每天耕地6公顷等。这一过程,是从学生最接近的生活领域逐步扩展到工农业生产领域,此时概括出的工作效率这一数量。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十分清晰。

再如,四年级的复合应用题:新华机械厂,计划每天做20个零件,30天完成。实际每天做40个,实际做了几天?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又是比较陌生的。他们无法理解题中“计划”和“实际”的意义。如果在出示这一道题前,教师能编一道学生生活中类似的应用题作为过渡,那么情况就好多了。如;小敏看一本书,计划每天20页,30天看完,实际每天看40页,实际用了几天?教师在讲解这一题时,可以拿出一本书配合演示,学生在观察中可以勾起对平时生活现象的联想。当学生理解过渡题后,然后出示例题,再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这时学生对这组数量关系的理解会更形象一点。

总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面向生活,在“触摸”中掌握所学数学知识,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曾发表于《云南教育》,略有改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大全,孩子学习必备的制胜宝典!
锐角和钝角
破解小学数学学习难点
《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小课题研究报告 - 惜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学好数学,从数学阅读开始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