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动作操作”到“思维操作”

【题记】

一个教师有极大的机会,如果他用理性的运算去训练学生,把学习消磨在这之中,他就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妨碍了其智力的发展,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动力。然而他能通过数学激发好奇心,用有用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引发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从而教会学生一些解题的方法。——波利亚

近年来,数学教改的“让儿童动手操作,操作活动中发展思维”的观念引起普遍重视,“满堂灌”的现象大有改观,但操作活动流于形式,停留于表面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有些教师对操作活动的优越作用仅仅理解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是远远不够的。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动作不仅指摆弄事物的动作,而且指这些动作能以心理操作的形式,这才是真正的目的。因此,课堂操作活动要克服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应该在引导学生通过操作积极思维、发现、领悟知识上多下功夫。下面具体谈一些浅陋的体会。

一、安排适切的操作活动

教师要把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结合起来,恰当地提供材料,安排操作活动内容。研究学习,就是要了解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情况,特别是学具的准备准备。对于少数差生要给予适当帮助。研究教材,要求教师研究教学内容可操作性,准备好有关教具,注意教具学具的配合,研究制定指导学生操作的程度,设计辅助操作活动的引导性问题,只有这样,操作活动才能切实有效。

二、用启发性问题引领操作活动

在操作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用启发性问题辅助、引领整个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指导操作活动学习新课,教师不要把活动强加于学生,如地学生说:“是不是这样?”“这样组合,对吗?”这些带有暗示性的问题往往容易促使学生虚假地顺应,给教师似懂的假象,造成对课堂效果的不准确评价。如果代替学生摆弄则更不可取,但又不放任自流。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我让学生准备两个大小相等、开着相同的三角形,有的学生组合成平行四边形,有的组合成长方形,还有的组合成正方形,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让学生共同归纳小结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这些进行归纳推理训练,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把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三、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

知识的建构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每个人的“顿悟”并不是发在生偶然的第一次,而是有一个过程。具体地说,一要给学生足够的材料(有时可就地取材),让人人动手参加操作;二要要让学生在操作上有重复的机会,让他们在多次练习中,逐步“发现”,激发其“灵感”。如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的操作活动:分解合并,探导面积公式。开始学生摆出图形是三叠,每叠两块,如下图所示:

 

由此得出的公式是: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后来,经过我的鼓励,学生又摆出了下列图形(两叠,每叠三块):

由此推导出的公式是: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

再如,把两个三边分别是5厘米、7厘米、9厘米的相同形状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同学们分别以5厘米、7厘米、9厘米为重合线拼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但得出的是同一结论,我表扬学生的积极探索的精神。对少数和动手较差的学生,教师也不要有着急失望的表示,应鼓励每个学生的自信心。

四、允许学生有自由表现的空间

这就是要求学生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有自言自语与同伴开展一些讨论。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操作时有自言自语,这是其语言还没有完全内化有关,如果一味地强调上课不讲话,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动作和思维。而言语伴随操作则能调动各种感官的积极参与。同伴的相互讨论,会相互激发思维,产生思维“共振现象”,触发灵感,因而讨论法也更值得重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杭州市明德小学
重视动手操作 优化数学教学
动手操作要注重实效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评析
课堂实录分析报告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