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家乡教育”的案例——以“滩涂文化”为背景开展富有区域特色的素质教育

【题记】

生我养我的故乡,也是我教育工作开始的地方。每年过年回家,回到故乡,回到母校,虽然物是人非,但思念情愫萦绕心怀,久久不能散去。谨以此文纪念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此文发表于江苏省刊《学校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浒澪小学起地处如东县西北片,东临南黄海,背倚范(仲淹)公堤,堤外有关广阔的滩涂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此前,作为江苏省百万滩涂开发启动工程的如东县“凌洋滩涂围垦工程”全部竣工,3万亩滩涂的“海上如东”呈现方兴未艾的勃勃生机。

然而,近几年来,我们支承琶兴趣、关心(包括话题)已从相城区本地区的优美的自然和素材的生活中脱离出去。

我们对本校五六年级近300名儿童社会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知道大海潮汐变化的只占17%,知道海鱼捕获旺季的占32%;完全帮家里干过海活的占37%,干过农活的占31%;从未参加过本地区社会性活动的占56%;没有与大海为友、愉快地游玩的儿童占23%

对照上述情况,我们又把本区域的教育放在与区域的联系上加以考察、分析,总结了如下几个明显的问题:

1.在课程中没有灵活地运用本区域的特性(主要指丰富的滩涂文化资源);

2.学生认识家乡自然、体验补习以及创造创新的机会太少;

3.学校教育缺乏与本区域社会以及家长的联系和交流。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为此,我们决定把学校教育向社会开放,将本区域的滩涂文化素材作为活的教材,确定了“运用本区域的优势,以‘实践’、‘体验’、‘创新’为教育核心,培养热爱自然、积极热情、心胸开阔、富有创新能力的儿童”的研究课题,并着力构想区域内有关“滩涂文化与创新教育”的教材编写与实践指导。

二、“滩涂文化与创新教育”教材体系的构建

1.搜集地方教育素材的视点

“滩涂文化与创新教育”的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人才。因此,作为创新教育的视点,首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选择儿童感兴趣的;其次要能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再次要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因此,搜集教育素材的重点如下:

1)能培养儿童创新意识、参与意识、实践创造能力的内容应尽可能成为主要素材;

2)作为家乡形象,能长期印刻在儿童心里的素材;

3)对年级及其学科有扩展前景的素材。

2.编写“滩涂文化与创新教育”教材的程序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滩涂文化与创新教育,我们是依照如下程序编写教材的:

1)依据目标,确定搜集视点;

2)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素材;

3)分类罗列,把握地方特色;

4)重视反馈,及时调整充实。

3.“滩涂文化与创新教育”教材体系简介

根据上述视频与编写程序,我们组织人员广泛采集搜集,并参考如下资料文献:“江苏省县邑丛书——如东分册”、“如东县志”、“如东地理”、“浒澪镇志”等,将教材分为如下八个系列:

1)家长的自然;2)家乡的农业;

2)家乡的渔业4)家系的风物;

5)家乡的文化;6)家乡的历史;

7)家乡的国际国内交流;7)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编写中,我们力求将之与各年级儿童的认识特点及各学科教材的有机联系,并将之灵活地纳入上述八大系列中。此外,我们还不断征得地方文化事业及社会各界的协助,使教材变得既编排灵活,又更加充实。而且,地方上人们也通过对教材的协助,感受到共同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与成功体验,感受到共同推进家乡前进的喜悦,从而加深了对学校的理解,这将更加有益于地方教育科技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

三、区域内的创新实践活动及其指导

“滩涂文化与创新教育”教材的构建与创新实践活动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我们不能坐等教材编成后再来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因为教材的编写过程本身也就是创新实践教育活动不断丰富、宣肺止嗽口服液积淀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指导,既要站在理论的前沿,高瞻远瞩,居高临下,作战略性把握,又要构筑创新实践活动的“纵深地带”,具体到每个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践,作战术性探寻。

在具体创新实践活动中,我们主要抓住了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家乡环境的实践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历来主张:“向大自然学习。”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宇宙为历史,自然是吾师,众生是学生,书呆不在兹。”教育要返朴归真,就必须走出校门,走向大自然。与自然为伍,培养学生良好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个性,正是我们开展此项活动的宗旨。

我们利用老海堤——范(仲淹)公堤及其周边环境作为儿童的“学习之林”,来锻炼儿童观察自然的能力。儿童定期持续地观察动植物的变化,将会发现许多动物的行动和习性、植物的生长变化与新异之处。探究的兴趣还可延伸到大海,孩子们在潮落之后捕拾海鲜,支锅野炊,学习烹饪技术,还可学着外宾跳上一段“海上迪斯科”(踩文蛤)。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还使他们理解人必须与大自然协调起来、和谐起来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增强了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我养我的“家园”的意识。

2.学习家乡渔业的实践活动

渔业是本区域内的主要生产领域之一。一、二年级可让他们在学习滩涂养殖公司(出口文蛤)时,有他们的惊讶和发现;三、四年级儿童将经历投入到紫菜的养殖、采摘和收集中;五年级则把培植鳗鱼这项高难任务作为自然教材中的“养殖淡水鱼”的替代教材。此外,男生们平江实验学校中跟随爸爸体验一些学生捕鱼的苦与乐,使他们懂得潮汐变化和捕捞各种海鱼的不同旺季,在他们的脸上镀上一层黝黑的皮肤的同时,更是培养了他们不畏艰难的胆识和海一样宽阔的胸怀,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海边“小小男子汉”。

3.掌握家乡农业的实践活动

与蚕业指导站取得联系,四年级儿童将学习养蚕。如果再引导他们观察幼虫经过近30天变成成虫体重增加一万倍,一只蚕的丝长有1000米之后,他们感到十分惊讶,对语文、自然学科中的学到的知识更是深信不疑。女生们学习种萝卜等蔬菜,秋后的收获使他们更加体会到母亲持家的辛劳,两代人的感情由此得到了较好的交流。

4.其他实践活动

一年一度的“春季风筝节”,把孩子们带到了春天绿茵茵的海滩上,其中从设计制作到风筝上天的甜蜜与乐趣,给孩子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孩提时的这种快乐心境,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我们脚下的土地是怎么来的?”——地质小组考察活动,通过考察家乡土地及滩涂的来历(由长江三角洲江水与南黄海海水冲积形成),使他们更加明白了“沧海桑田”的深刻道理。

我们浒澪镇原是全国闻名的“花鼓之乡”,浒澪花鼓曾经进入北京中南海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于是,我们带领同学们走廊当地当年参学艺人,收集整理了花鼓乐的全谱,并存全校排练、演出。而今,“‘浒澪花鼓”已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拳头产品”和“亮丽名片”。

搜集方言土语、民间俗语、传说的活动,使学生的语言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纯朴生动,作文也更加纯真耐看。 

总之,区域内一系列科学有序的创新实践教育活动,加强了学生与自然、社会的交流交往,使他们更加体会到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的疫斑热下,努力培养自己文明礼貌、充满热情、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能力与素质是何等的重要!

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学习,努力学好真本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他们已为将来长大建设祖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水土保持教育实践活动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浅谈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创新与实践
别了,顺义我可爱的家乡
市油田六小扎实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特长发展,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一是始终注重“七个一”建设,即:“一个创新规划、一套创新制度、一片创新基地、一套创新教材、一系列创新活动、一支创新队伍、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