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学习负担”论述与评析(一)

【题记】

人生如戏/你或者是看戏的人/或者是演戏的角/看着别人的离合/演着自己的悲欢/永远没有恒常/永远都是聚散/因为/人生本就是一场没有彩排的戏 。——嘉样堪布

“减轻课业负担”一直是一个热闹话题。这里想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与面对这个问题。

一直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情有独钟,之前也发布过《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叙事”——细读那些读经典的日子(一)》《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叙事”——细读那些读经典的日子(二)》。这里,想重点研究一下在“课业负担”这个话题中,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怎么说的。

于是,把本书的全文电子稿找出来,进行全文搜索,终于找到了一些线索,现在分享给大家。因本文较长,拟分四个部分进行介绍。

今天介绍的是第一部分。

一、题目中出现“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学生“学习负担”的述评,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共出现28处,其中在标题中出现“负担”有两篇,分别如下:

《25.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50.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

在标题中出现“负担”,说明对本话题有系统的论述,这样就不再展开,请有心者自己查阅这本书,并进行仔细研读。

二、文章中出现“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学生“学习负担”的述评,在《给教师的建议》的各篇中,一共出现26处。(可能会有疏漏,敬请谅解)

下面把这26处一一列举,并作简单评析。

1 出现在本书《4 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我在教小学儿童的时候,始终注意自己面前的一张“最重要词汇表。”这张表好像是一份特殊的“基本读写能力教学大纲。”我把2500个词分配如下:每个学习日平均学3个词。孩子们把它们抄在本子里并且记住。这项作业每天只占几分钟。在童年时期,记忆是很灵活、很敏感的,如果你善于使用它,不使它负担过重,它就会成为你的第一个助手。学生在早年记住的东西,常常永远不会忘记。

【评析】本文中也特别强调在童年时期记忆“很灵活、很敏感的”,善于使用记忆,就不是“负担”,这与我国的“幼学如刻”的道理是一样的。

2次 出现在本书《10 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经验证明,许多事情都取决于在学习该教材的第一次课上,学生对某一公式的理解是否深刻。首先就是,这一公式是否能够经常处于有准备的状态,可以随时用作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换句话说,就是以后再轮到每一次学习新的、后面的定理时,顺利与否也取决于此。这也是一条重要的规律性: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压在他肩上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越轻,他的思想对于以后再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准备就越充分,他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课应当有些特点,——这就是说,这里需要特别的明确性,学生的独立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在这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你要尽量设法做到,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你就能看出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极其重要的是要看出“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独立工作如何,因为这些学生思考和领悟比较缓慢,为了使他们理解教材的实质,必须给以较多的事实和较长的时间(有时候,提供他们思考的事实也要跟给一般学生的事实有所不同)。

有经验的教师们,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课上,总是力求看到:学生是怎样独立地完成作业的。在这种课上,一定要有学生的独立工作,使学生在独立工作过程中思考事实,得出概括性的结论(这里指的是自然学科的课和语法课)。

【评析】告诉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中,一定要引导发现规律”,印象深刻,就不会负担过重。

3次 出现在本书《14 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

要复习分量很大的教材,就必须好像站得远一点来看它,以便使主要的东西看得更清楚,而次要的东西则不那么显眼。如果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把所有的东西从头至尾地反复地读,那就不仅会出现负担过重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材料的中心思想会被学生忽略过去,从而削弱了它们的教育作用。

应当教给儿童从教材中解脱出来——即放过细节,抓住要点。你可以花几节课的时间来复习历史、文学的某些章节,具体地做给学生看,怎样不用从头到尾地读材料而进行复习。学生的知识面越广,其中能跟课堂上(以及课外)所要复习的材料“挂上钩”的知识越多,对于教材的领会就越深刻。你要教给自己的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从次要的东西中抽象出来,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东西上。这种技能是形成世界观的基本功之一。

【评析】仍然是告诉我们“规律”的重要性,一定要丢弃细节,抓住中心。

4次 出现在本书《15 怎样检查练习本》

你要把自己的学生从书本和思考引导到活动,再由活动引导到思维和词。活动应当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思想,而自己的思想则应当通过词表达出来。这在实践上可以归结为如下的做法:尽可能经常地把学生自己的活动变成他思考和判断的对象。应当让你的学生讲故事,发表议论,汇报他亲手做过的事情,讲述他所观察到的事物。往往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应当布置这样一些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一定要讲述、汇报和报告,要求他把现有的知识“投入周转”,也就是说,使词成为进行创作的手段。

为什么学生的作业里有许多错误,写得文理不通呢?我认为,毛病的根源就在于能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失调。在绝大多数的学科(特别是像语法、文学阅读、数学这类学科)的学习中,学生的能力落后于知识。当能力“软弱无力”,不能为知识“提供服务”的时候,知识就变成了一种沉重的、不能胜任的负担

【评析】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能力与知识不协调是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当能力落后于知识,不能为知识“提供服务”的时候,知识就变成了一种沉重的、不能胜任的负担。

5  出现在书中《24 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

这是一个和学校的全部工作都有联系的问题。如果教师只考虑怎样迫使学生用更多的间坐在那里抠教科书,怎样把他们的注意力从别的一切活动中都吸引过来,那么负担过重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学生除了上课、教科书、家庭作业和分数以外,对别的任何事情都不考虑,这种人的命运是不值得羡慕的。请你千万别让这种学究气把你的学生卷进去。除了平常的学校活动、观察和兴趣范围以外,学生还应当有一种丰富的、多方面的智力生活。我所说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是在少年期。

【评析】丰富学生生活,促使学习生活生动活泼,而不是学究气”,就能减轻孩子们的学习负担。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第11到15章节批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几篇教师读书笔记范文
教育格言精粹
教育格言-名人名言
读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