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新教育实验的校长角色定位

以朱永新教授为核心的新教育实验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影响,可以说促进了一大批教师专业成长,也成就了一大批优秀学校和校长。2004年,我从登封新华书店里买了本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之后,又购买了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成了朱永新教授主创的“教育论坛”的热心网友,也开了自己博客,写下了数篇稚嫩的文章。可以说,我算是新教育实验的最早粉丝。只不过,这一切都终止于2006年秋季工作调动,我到局机关工作之后,无形中脱离了一线,本来就基础不牢的一线教育工作经历就此打住。后来,我还写了篇回忆自己读书的文章,报名参加了新教育研究院的学习,可惜没能坚持住。一晃,十几年的光阴过去,我成了新教育实验的一个过客。

即便如此,也不妨碍我对新教育的持续关注。现在,我还订阅有“守望新教育”的公众号,每天晚上,都把上面的文章读上一遍。新教育让我学会仰望星空,也让我脚踏实地。现在,我离一线的距离更近了,对于学校的思想也多了,今天,我就以新教育的视角,结合个人的实际,谈谈校长的角色定位。

校长的角色定位:一是立足于行动。新教育提出“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校长需要理论支撑,更需要躬身实践,对于我这样的书斋式人物来说,更需要在“做”上下功夫。二是立足于成长。教育是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的精神活动,“己立而立人”,只有自己有,才能给予别人,作为校长,要能做教师的教师。中小学校长应该向大学校长学习,要学会靠学术品位和人格魅力来治理学校。新教育实验的宗旨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校长也需要教育生活,做校长的过程,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三是立足于团队。校长要善于链接教师和学生,要带领一个团队,学会点燃一群人,用大家的智慧来共同成就一件事。校长要善于链接学校与社会,要学会沟通,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校处于良好的发展环境,校长要做“粘合剂”,像中介一样把学校与社会链接起来。

每一所学校都不是孤立地存在,都有着自己的前因后果,用新教育中的“理想的学校”来定义校长的角色,校长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善于融入。学校不是一个人的学校,学校发展当然不能凭借某一个人的力量。作为校长,要建立自己的成长飞轮,就需要从当下做起,一点一滴做起。进入一个陌生学校,必然要经历接纳,学习,融入,示范,引领,改变这个过程。

二是直面问题。有问题和矛盾出现,才是一个真实的人际关系,才会呈现真实的工作状态。当处处莺歌燕舞,万里无云时,可能双脚还没有踩到实处,还处于假大空的状态,这样,工作是无法开展的。有了问题,要感到欣喜,要学会与问题和平共处,要善于发现问题背后的东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推进学校发展。当然,处理问题也需要校长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明确学校发展方向,敢于决断,在选择中坚定自己立场。

三是明确愿景。对于办学愿景,大而言之,就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教育提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对于一所学校,具体来讲,我认为要沿着有质量、有特色、有未来的发展路径走下去,给人民提供一个满意的服务。无论什么样的愿景,都需要学校上下达到共识,让大家有奔头,有希望,不动摇,不折腾。

四是以人为本。我最看重新教育实验的一个原因是他以教师的成长为起点,新教育的主要抓手也是教师成长,成长即幸福,教师成长才会带动学生成长。把成长与教育联结在一起,教师就有了高度的“职业认同”,就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事,与生命融为一体。教育也就成了自己的一种选择,是为自己所做的。当然,以教师为本并不是以人为本的全部,而是主要部分。以人为本,对于校长来讲,也是以校长的专业发展为本;对于学生来讲,以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为本。如此,关注人,发展人,成就人,把人作为教育的起点和终点,也就抓住了教育的原点问题,抓住了教育的根本。

五是项目化推进。新教育提出了十项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一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等,这十项行动就是推动新教育落地的具体策略和路径。我认为这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学校,但值得学校借鉴。

我认为,对于农村小学,不妨从这几个方面做起:对于学校,要建设书香学校,没有图书的校园是空洞的,以文化人是较好的教育路径;对于教学,要推进班级文化建设,把每个班级作为独立的文化场,优化学习空间,把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作为成长的重要方式;对于课堂,要推进课堂文化构建,要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文化;对于教师,要推进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专业反思的发展路径,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攀升,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信,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对于学生,要开展一月一事,特别是小学生,要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开展项目化学习,在活动中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和性格;对于课程,要因地制宜,但前提是保证国家课程的很好落地,在课程研发和推进中,要从小处做起,如可以开设电影课,利用班班通带引导学生看一些好的电影,并进行讨论、反思,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养成。

从新教育的视角来看待校长这个职业,校长就不是一种职位,一种职业,而是一个成就自己的法门。卢志文说,领导者不能总是想着如何管理别人,首先应该思考如何管理自己。领导要做“闹钟”——通过敲打自己不断去提醒别人。德鲁克诠释领导,“决定正确的做事,并动员下属做好这件事”。这些话都在提醒校长,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学习,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学习,站在同行的肩膀上学习,要把岗位作来平台,把工作同生命成长联结起来,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校长的角色定位
李一飞校长谈课改:为何改?如何改?改的如何?
学校管理的关键在于校长对自己角色的正确定位
校长角色定位——管理者、领头羊、桥梁
教育就是要懂人、识人、提升人
校长治校25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