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学重镇介绍 || 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01
简介

哈佛燕京学社,英文全称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由哈佛大学和燕京大学合作成立,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大学与美国大学交流的典范。

哈佛燕京学社是由美国铝业公司创办人查尔斯·马丁·霍尔Charles Martin Hall的遗产捐赠于1928年建成,致力于发展亚洲地区的高等教育和以文化为主的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哈佛燕京学者项目每年资助亚洲地区50多所重点大学的近20位学者赴哈佛大学进行访问研究。


02
哈佛燕京学社首任社长:叶理绥Serge Elisséeff19341956

    哈佛燕京学社由法国汉学名家伯希和 Paul Pelliot(原计划聘请),推荐了他的学生法籍俄裔世族叶理绥(日文名英利世夫),家族原是俄国有名的大食品东家十月革命后归化法国 Serge Elisséeff担任主任及新成立的东亚系系主任,哈佛东亚研究于是蓬勃发展。

    叶理绥生于1889年俄国列宁格勒世家,曾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学语言。日俄战争时期赴日(1908-1914),从芳贺矢一、藤村作等位研究日本文学,成为东京帝国大学首位文学科西洋毕业生,十月革命后,定居法国巴黎,是伯希和门生,精通日、法、英、德语,关于日本语言学、文学、戏剧、音乐、艺术的知识都很丰富;并可阅读汉语古籍,生性诙谐,在任内倡建东亚语言系,1956年由社长退休,仍担任教授之职,1957返回法国,1975年逝世。


03

哈佛燕京学社第二任社长:赖世和赖肖尔Edwin O. Reischauer19561964)

    因父亲为赴日的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赖世和1910年生于日本。16岁之前在日本1931年毕业于美国欧柏林学院,1932得哈佛硕士学位1933-1938得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在法国、本和中国等国研究日本语言和历史,1939以古代中日关系史的研究获得哈佛博士学位。他是叶理绥的学生,亦曾任东亚系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加入美国陆军部,担任日本电讯密码解读工作,战后回哈佛任教,担任日本语言和历史教授1961年应甘乃迪之邀,担任驻日大使,时值日本因签订美日安保条约而反美情绪高涨,他以日本研究者,日本通的身份,替战后美日关系化解了严重危机1963年卸任后,仍回哈佛从事研究工作,有《日本——过去与现在》《合众国与日本》等专门着作。对推展美国亚洲研究颇有贡献。

    白思达(Glen William Baxter), 代理社长(Acting Director) (19611964)

04

哈佛燕京学社第三任社长:裴泽(John Pelzel) 教授1964—1975

05

哈佛燕京学社第四任社长:克瑞格教授Albert M. Craig1976—1986

06

哈佛燕京学社第五任社长:韩南教授Patrick Hanan1987—1995

    韩南教授,1927生于新西兰,1949年新西兰大学学士,1953年伦敦大学硕士,1960年伦敦大学博士,先任教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后任教史丹福大学,1968年起任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古典文学教授并兼任主任,并为哈佛大学卫特汤玛斯Victor S Thomas讲座教授着有《金瓶梅探源》,《中国短篇小说之时期、作者与结构研究》《中国白话小说》《李渔的发现》《懊悔之海:世纪之交的两本言情小说》,以及《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论集》,《中国白话小说史》,《百家公案考》《论肉蒲团的原刊本》。


07

哈佛燕京学社第六任社长:杜维明教授19962008)

在哈佛大学,或各大学院的学者心目中,杜维明教授的确是当代新儒家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始终奉献儒学,辛勤从事讲学研究,最难得的是又能以开放的——心灵论学。他奔波全球毫不懈怠地前往台大,北大,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巴黎,东京,温哥华,斯德哥尔摩,新德里,开普敦,伊斯坦堡,丹麦等高深学院,讲授儒家哲学,并由比较宗教学,伦理学,美学的视野,来阐明儒家传统及其现代化。

    杜维明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儒学第三期发展,文化中国,及现代精神的反思。1983-86年曾任哈佛大学宗教研究委员会主任。1986-89年担任哈佛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1988并荣膺美国人 文科学院哲学组院士,1995年应印度哲学委员会之邀,在南亚五 大学府,发表“国家讲座”1996年出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1999年更荣膺哈佛大学哈佛-燕京中国历史及哲学与儒家研究讲座教授,此教席为英语世界里第一次以“儒学研究”命名的讲座教授;2000年理海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并得汤玛士拜瑞奖,2001又获得第九届国际李退溪学会大奖;多项荣誉皆为有史以来华裔的第一遭。

他于东海大学毕业后,到哈佛取得博士学位,再任教普林斯顿四年,柏克莱加大十年,1981年客座哈佛,1982年正式应邀返哈佛任教至今。

08

哈佛燕京学社第六任社长:裴宜理教授(2008—)

2009年至今,哈佛大学政府系教授裴宜理(Elizabeth Perry)任新一任社长,为哈佛大学燕京学社首任女掌门人。


09
哈佛燕京学社学术贡献

    历史上,来哈佛留学的中国大家,据考查有:赵元任、胡适、陈寅恪、俞大维、吴宓、梁实秋、林语堂、竺可桢、贝聿铭等不胜枚举,其中多数曾经接受燕京学社资助,这些大家们也重塑了哈佛大学的文化建构。哈佛燕京学社派遣赴华留学的学者有费正清、贾天纳、饶大卫、柯立夫、李约瑟等等,后来都成为美国汉学界颇有声名的亚洲学教授,如费正清被誉为美国中国研究之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旅美华人女作家张凤:书写哈佛百年华裔文化史
写在哈佛燕京学社创办90周年之际
No.620 李若虹 | 心理东西本自同:柯立夫与杨联陞(上)
卞东波 | 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偶遇钱锺书签名本
洪煨莲的故事
大学排行榜损害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