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评《华语文学十五家》
三评

华语文学十五家

须文蔚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

华文现代文学的旅行与影响

————评张松建《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

张松建是台湾读者较为陌生的现代诗评论家与学者,他在浙江大学取得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硕士,负笈新加坡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汉学研究博士,随后回到北京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近年来在竞争激烈与学术考核严峻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取得副教授,足见他有严谨的学术训练,长期专注在华文现代诗的研究上,无论是作者论主题,如吴兴华、杨牧、张错、也斯等大家评析,或是从华语语系文学(Sinophone Literature Studies)角度论述现代诗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的旅行与影响,都厚重精实,精闢入微。他在台湾出版的《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一书,正是一本掷地有声视野宏阔的论述,开启台湾文学研究者与世界文学对话的更多线索。

《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的书名会让读者误解,以为本书是针对15位作家:杨牧、张错、梁秉钧、余光中、覃子豪、周梦蝶、痖弦、郑愁予、洛夫、管管、郭宝崑、力匡、燕归来、白垚、杨际光等人的作家研究。实则不然,全书中先就杨牧、张错、梁秉钧三位诗人与新加坡剧作家郭宝崑,提出了四篇长文介绍,分就杨牧的历史诗学、张错的离散诗学、梁秉钧的食馔诗学与郭宝崑的戏剧与公共领域等四个主题,进行了理论建构,并详细诠释作家作品。其他作家则分别现身于两个脉络中,分别是台湾现代诗对新加坡的影响,则阐释余光中、覃子豪、周梦蝶、痖弦、郑愁予、洛夫、管管在新加坡的作品传播;以及香港作家与编辑力匡、燕归来、白垚、杨际光等人在新马的贡献。可见这是视野辽阔的论述,还原二次大战战后台湾现代主义思潮跨国传播交流的实况,以及冷战框架下香港作家在新马的创作与文化传播现象。

张松建一直致力于探索现代汉诗中传统与现代对话的主题,过去以吴兴华为研究对象时,就已经点出吴兴华能重视历史题材,以双重视角翻转出另类现代性,“古事新咏”的叙事诗在台湾香港由杨牧、锺玲、也斯与罗智成接受与创新。因此他一直关注杨牧“戏剧独白体”诗作的成就,有别于台湾研究者叶维廉、赖芳伶与刘正忠多从中国抒情传统理论、心理分析或英美诗论的角度入手,张松建则另闢蹊径建构“历史诗学”的理论框架,以朗根巴赫(James Longenbach)的《现代主义历史诗学》一书中“历史诗学”的定义:想像、阐释、重写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策略模式。透过分析杨牧从青年时代关注古代文史世界,以及先后受益于库尔提乌斯、艾略特、叶慈与西方哲学家的影响,补充了台湾比较文学界尚未梳理的杨牧与西方历史诗学的连结,洞悉诗人与西方文明史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连。诚如杨牧的自述:“有一天我从学院的书堆裡抬起头来,感受到旧文学加诸于我的庄严,沉重的压力,一则以欣喜一则以忧虑,而且我的阅读书单早在抒情传统裡更增添了大量的叙事诗以及戏剧等西方古典,深知文学领域广阔,繁複,不是瞑目枯坐就能想像的。”张松建独具隻眼的阐释,确实更深入了杨牧受益西方古典的精妙处,也触及了杨牧深刻的本土与反抗意识,诚属近年来难得一见的重量级研究。

张松建标举也斯,从饮食文学的类型角度入手,以后殖民理论诠释香港文学中的离散与关怀,体察到也斯“不鼓吹回归故土原乡、中心、起点的文化本质主义,而是对落地生根的生活保持善意的同情心”,也能从审美的角度分析也斯深沉的思索与创作的技巧。同样以后殖民观点所书写的张错,则着重在诗人错综的跨国求学、讲学、创作与论述的流离生活,敏锐掌握了同样在台湾成长,在美留学与教书的杨牧与张错有所不同。事实上从最近张错在追思杨牧时写出:“他代表一个时代的风华,独领风骚于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甚至葬于斯的家乡花莲。他的回归台湾让我妒羡羞愧,我依然是一个流放在外无乡可归无国可投的异乡人。”张错异于杨牧的文化中国思维,文化认同的挣扎,张松建藉由张错的作品与诗学论述,充分道出其杰出的创作表现,不无重写诗史,高举张错的意涵。

在跨区域文学传播研究近年来在台湾成为风潮,无论是由单德兴、陈建忠、游胜冠、王梅香、王钰婷等人开展的台港冷战时期美援文化的文学发展,或是李有成、陈大为、锺怡雯、黄锦树、高嘉谦等人拓展的马华文学研究,都有着丰硕的成果。香港与新马学界也不断拓展第三势力文人赴新马开拓文化事业,创作、编辑与教育的题目。对照既有的文献,新加坡华文文学研究在台湾一直是个乏人重视的课题,张松建能从冷战时期新加坡封锁中国大陆书籍,台湾诗集成为书店热销的书种,把现代诗主义诗学传布到热带国度。张松建在辩证台湾对新加坡的影响论上,先就蓝星与创世纪代表诗人进行详细的传记研究后,地毯式地分析新加坡诗人接受不同台湾诗人影响之所在。诸如蓝星的覃子豪、周梦蝶启发林方、谢清、英培安的抒情与孤独书写。又如创世纪的痖弦、洛夫、管管影响英培安、梁钺、周德成、周昊等人的超现实书写、前卫手法与现代文明主题开发。此外,余光中与郑愁予的新古典主义对寒川与杜南发的影响,也是一大特徵。较为可惜的是书中仅简要提及杨牧、夏宇、罗智成、林燿德与陈大为的影响,留下了未来讨论的空间。

张松建娴熟于西方文学理论,但没有长篇累牍论述理论,在影响论的证据铺排上,採取相当传统的作家传记解读,无论是作家论或是跨区域传播论,在论述十五位作家时一定先进行生平与风格介绍,细读作品,知人论世,以作家和作品为核心,避免了文化研究风潮下忽略文本诠释的缺陷,提出了厚实的论述。综观全书,后殖民理论与离散论述交错在各篇,然而二战后的香港处在下,新加坡则经历了殖民到独立的转换,台湾确实进入后殖民时期。张松建简单以离散描述不同华语诗人的複杂处境,在细节处还是有过于简化之虞,特别在解释台湾或香港的文化政治现象上,无论是杨牧的本土意识与无政府主义主张,或是也斯从地景与食物书写建构香港主体性的努力,都还有赖进一步反思与开展。细读此书,时序到今日,面对香港的动盪,两岸的紧张,新加坡华人的落地生根与失去母土认同,一度水乳交融的台湾、香港、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文坛,随着世代交替,已经如飘散的岛屿,华语文学是否还能够继续旅行与影响?张松建所著实为忧患之书,值得台湾读者反覆阅读与深思。

张立群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教授

谱写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新篇

————评张松建的《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

自2013年来到南洋理工大学任教之后,张松建将学术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华文文学。这一转向在一定程度上与其生活环境及文化空气的变化有关,但就其学术研究的整体之路来说并非无迹可寻:在中国20世纪40年代现代主义诗潮和中国现代诗学的抒情主义等具体方向研究上取得的突出成绩,以及早年求学的经历熟悉海外华文创作,都为这种转向铺设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背景下,《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可视为张松建数年探索与积累之后的一次阶段性的展示、一次过程性的结晶。

一、绘制现当代华文文学的个人化图景

《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是一本关于海外华文文学的论文集,共六卷。从“后记”可进一步了解,本书实由七篇长文组成,其最早的一篇可追溯至2015年发表的《亚洲的滋味:梁秉钧的食馔诗学及其文化政治》。“七篇长文涉及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十五位华语作家”,即杨牧、张错、梁秉钧、郭宝昆、力匡、杨际光、燕归来、白垚等。针对不同作家的创作道路和具体创作情况,张松建确立了相应的“焦点问题”,如“论及台湾现代诗对新加坡的影响,我的重心是分析诗文本的'审美’素质。最后的那篇论文,研讨冷战'政治’的议题。其余四篇论文,论述历史、离散、食物、表演艺术,则是以'文化’认同为中心关怀。”①以“关键词”的形式串连起全书的行文线索,让研究对象与研究的侧重点相互作用,不仅促成了本书的题目和结构,而且还个性化的方式绘制了属于著者本人的海外华文文学图景。

《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反映了张松建学术兴趣转向海外华语文学之后新的学术动态,而考察其已有的研究成果,则不难发现是深化、延伸其一贯持有的学术理路,此即为以现代诗研究为主,通过“文本、理论和历史,展开三边互动和辩证对话”,然后,再将“这些理论综合成为一个合适的阐释框架,运用到文学文本的分析当中”,实现渴望抵达的“中心关怀”②。张松建目前所研究的海外华文文学,仍然是以港台文学为引桥,且集中于港澳台和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为代表的东南亚华语文学,它们有着大致相似的历史记忆、多元种族图景和复杂的文化形态,可作为多种理论同时就实际情况来说也需要多种理论交织,进而成为一个理论阐释的“试验场”,所以,其需要的理论不仅多样而且还需一种针对性。仅从《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的章节目录设置来看,我们就至少可以看到“离散研究”、文化地理学、政治哲学、后殖民主义、民族学等理论资源已浸润其间。而作为一种“结果”,其文字会在具体阅读过程中不时呈现出丰富性、多维度、立体化的效果,自不待言。

当然,仅就本书收录的文章情况,“离散”是出现频率较高的术语之一。由于“离散”在书中多次出现,且在“卷二”《文化中国与台湾经验——张错离散诗学》中进行集中的阐述,所以,此处只结合其具体的实践意义略说一二。在我看来,祖籍或出生在中国大陆、自幼受汉文化熏陶,之后以汉语进行写作的海外华文作家,都或多或少有些许“离散”的意识,而“离散者”的特点用张松建文章中的引述加以概括,即为“从中心到边缘的散居,家国记忆和神话,在东道国的疏离感,渴望最终回归,时时进行的对祖籍国的支持,被这种关系所定义的集体身分。”③“离散”在书中反复出现,意味着张松建抓住了海外华文作家的共同点,并以类似于对立统一的言说方式从“离”与“散”中(指带有国际性或曰世界性的文化融合、交流与碰撞)找到作家及作品的特殊性及典型性。在此过程中,张松建本人多次游历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澳门等地,也易于使其获得生动的“现场感”,并在具体论说时更为自由、准确地把握。

二、一种“评传式”的解读方法

所谓“评传式”的解读方法,是指张松建在《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中分析每位作家以及文学现象时均采用了类似于人物评传式的叙述形式。纵览此书六卷文字,基本上每卷都包含这样的“环节”:或先整体介绍作家生平与创作经历,或分阶段介绍作家观念的形成、演变并不时穿插于每卷的各部分之间,总之,最后是形成了不同面相的“生平—创作—特点归纳←→印证主旨”的网状结构,而每卷文字在展开时的生动性、丰富性、大容量以及故事性和可读性的品格也由此得以确立。

“评传式”的解读方法作为一种的叙述模式,虽常常因为可以和中国的“知人论世”和西方的社会历史批评联系在一起,而显得过于传统甚至有些“古老”,但其讲述时的有效性是有目共睹的:毕竟任何一个作家、一部作品都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这种可称之为“历史规定性”的制约对于十分敏感文化语境变化的海外华文作家来说,更显其重要性。“评传式”的解读方法,注重作家主体思想观念的整体演变,可以在深入内心的同时揭示其离散之悲苦、返还的渴望、写作之寄托和身份之认同。不仅如此,“评传式”的解读方法还有助于精研作品,使研究建立在大量史实的基础上,提升研究本身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比如,“卷二”《文化中国与台湾经验——张错离散诗学》就是通过大量采用张错的自述性文字,并结合具体作品得出隐含其中的“情感结构”,进而呈现其“离散诗学”之重点即“如何处理自我认同、主体位置以及心灵归宿”,总结出他“持守'文化中国’的知识立场,以不变应万变,在中国艺术史的世界,召唤历史幽灵,恢复对'中国性’的确认和承诺”之“中心关怀”④。而在“卷三”《“亚洲的滋味”:梁秉钧的食馔诗学与文化政治》中,“评传式”读法又穿插着合理的推究与想象:在分析《茄子》一诗时,作者就曾通过联系诗人的经历,“1998年,梁客居柏林,身处西方而回望东方,怀念东方的人情和食物,因为距离而时时看见了经济与政治的变迁。他的《茄子》在多伦多写成,从异乡事物写离散华人的身世”,在具体分析作品后,作者得出以下结论:“在一个偶然场所,海外华人从茄子的行状、味道联想到似曾相识的文化根源,那是一个'鲜明而又消隐了的自己’。这首诗从小处入手,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意象,联结故国和异乡、过去和现在、时间和空间,指向离散与文化认同的议题。”对于梁秉钧的“食馔诗学”,张松建最后以“食物的文化传记”作为“结语”,指出其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还有深邃微妙的“价值政治”,这种经验延续下来,形成了梁秉钧创作的“晚期风格”⑤。

如果对“评传式”解读做宽泛理解,那么,“卷四”《跨国现代主义:台湾现代诗对新加坡的影响》在讲述跨国流动的现代诗时,涉及台湾现代诗对新加坡之影响的起承转合同样具有“评传”的意义,只是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展开。“评传式”解读反映了张松建在研究每位作家时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因此,其收录于《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中的每篇作品都堪称用心之作,至于由此做进一步引申,必然会涉及到作者的写作能力和理论素养等层面的问题。

三、笔力雄阔与阐释的深度和广度

《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中的六卷文字,皆属长篇巨制,每篇少则3万余字,至于像“卷四”《跨国现代主义:台湾现代诗对新加坡的影响》更达到6万余字之多,这样的写作规模,与大陆学者的行文习惯以及相应的发表机制有很大的不同。结合张松建在一次访谈中提及的具体内容可知:“长篇专题论文的写作,是我学习一些学者的做法。我们国内的很多学者喜欢写综论或概论,从全局上把握文学现象,但也有缺点,不够精细深入、扎实绵密。台湾﹑香港﹑海外的学者,喜欢做个案研究,研究一个作家,把与这个作家相关的全部资料通读一遍,然后再看其他学者对这个作家的研究,还有相关的一些西方理论。写长篇专题论文,一般三四万字,可以把文本﹑历史﹑理论﹑学术史﹑文学史放在一起,写得比较扎实,比较厚重。”⑥确然,喜欢做个案研究、将一个作家精研读透,长于文本细读,历来是海外汉学家的强项,也是笔者非常羡慕的研究方式之一。长篇专题论文可以将一个作家的成长道路、艺术个性以及意义和价值全部展现出来,回避简单的类的划分与概括。不过,这种集史料、理论、文本分析、文学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写作方式,也对写作者本身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没有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和丰厚的知识储备,“有话要说”和扎实、厚重显然只是都是空谈。

以“卷一”《诗史之际——杨牧的历史诗学》为例,对于何谓历史诗学,张松建就在不同于意大利的维柯、俄国的维谢洛夫斯基与巴赫金、美国的怀特所言的“历史诗学”概念时,在文中采纳了“美国学者朗根巴赫(James Longenbach)的《现代主义历史诗学》一书的定义。朗根巴赫根据他对庞德、艾略特的研究,把历史诗学定义为:想像、阐释、重写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策略模式。”而在此过程中,他是将维柯、维谢洛夫斯基、巴赫金、怀特的观点一一列举后,才以比照的方式介绍了朗根巴赫的概念,这样的言说显然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并有针对性的对于杨牧的创作而使用的。与之相应地,对于杨牧的“历史意识”,张松建则从杨牧的“古代文史世界:早年的知识准备”谈起,以及涉及“库尔提乌斯的启悟”、“艾略特的影响”、“叶慈的冲击”,最后辗转经由狄尔泰、伽达默尔、柏格森、克罗齐、柯灵乌到詹明信,得出“杨牧的历史理解属于存在历史主义,大可与西方历史哲学展开对话。”⑦可以说,对“历史诗学”和“历史意识”的概念界定,贯穿了世界近现代、当代的哲学、历史、美学、语言学、文学等多个领域。不仅如此,在回顾先哲理论思想的过程中,张松建从未将所述理论与研究对象分离开来,相反地,他正是依据研究对象的创作探寻一条有效的阐释之路,这意味着他在旁征博引之余,早已将研究对象的创作了然于胸,是以,其文章厚重夯实、言说透彻,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也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阅读张松建的文章,不仅可以感受到其拥有深厚的西学背景,而且还可以看到其受到良好的学术训练。在具体言说时,他既注重言必有据,让注释与正文相得益彰,又能张弛有度,对于若干问题进行弹性作结,其流畅的笔法、规范的写作同样为《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增色不少。总之,《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是张松建近年来学术动向的集中展示。在“后记”中,作者自言这本书受到四项资金资助,表明其研究已受到学界的关注、认可,并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如果这本身可视为一个良好的开端,那么,相信在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中,张松建会为我们奉献出更多海外华文研究的力作,而为此,我们理当充满期待!

注释:

①张松建:《〈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后记》,(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版,第346页。

②⑥凌逾、张松建:《现代主义、跨国流动与南洋文学——张松建教授访谈录》,《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8年第3期。

③张松建:《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第57页。

④同上,第49、80页。

⑤ 同上,第85—86、117页。

⑦同上,第8、20页。

卢筱雯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博士

伯乐与他的抉择:

   谈张松建《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

张松建《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一书于2020年7月出版。书名既为十五家,便纪录着当代华文文学中重要的作家,范围涵括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有杨牧、张错、梁秉钧(也斯)、余光中、覃子豪、周梦蝶、痖弦、郑愁予、洛夫、管管、郭宝崑、力匡、杨际光、燕归来、白垚。不仅如此,讨论范围几乎包括所有文类,如现代诗、小说、戏剧、散文与论述等。作者以精湛的分析手法、渊博的学识内涵与洞彻的眸光,让每位作家一个个跃然纸上。

     一、由古至今探索现代性意蕴

作者在谈论杨牧时不若其他学者从文字、技巧等角度切入,反而细致地从诗人接触古典诗学的角度分析。举凡提出杨牧的博士论文选定《诗经》为研究主轴,并且认为文学传统乃是历代作者之最精粹作品的累积,诗人在继承古典以突破现代诗边界的观点,也是成就其连结古典与当代诗学的桥梁。作者以“历史诗学”展开,为杨牧跨国书写经验与在地建构背书,诚然打开杨牧研究的一道门。另外,在谈论张错的跨国离散时,作者聚焦其在诗作里表现的文化中国与台湾经验,清楚的说明诗人内在的错置与追寻,实际上是个人生命历程的缩影,将其既矛盾又热情的内在烘托出来。说到香港作家梁秉钧(也斯)时,以其关注于“食物”与历史间千丝万缕切入,不论是以〈荨麻菜汤〉带出德国人的创伤记忆,还是〈北京栗子在达达咖啡馆〉一诗里中西文化差异的矛盾等,都是教导我们通过食物去欣赏民族文化的内涵。然而,作者也提出“审美疲劳”对创作的戕害,强调唯有走出意识形态的桎梏,才能真正回到文化的根本。

在这本庞大的著作中以卷四:〈跨国现代主义:台湾现代诗对新加坡的影响〉的篇幅最长,在长达八十页的论文中探查新加坡华文文学首先受到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英殖民政府只允许台湾和香港的图书进口。两地文学交流在报章、杂志、书店、出版社、留学与访问里扎根。覃子豪的纯诗理论启发林方接受现代诗的晦涩与复杂的手法,周梦蝶的禅意与谢清的书写同样描写生命的孤独,痖弦存在主义式的书写影响英培安写现代文明的危机与困境,洛夫的意象营造与超现实书写堪称一绝,梁钺、周德成、周昊等诗人也受到他的启发,余光中与郑愁予则以古典意境与怀旧感来刺激苍茫的大河意象,管管则让游戏诗学成为美学的一环,影响蔡深江等人对散文化诗歌的接受。接着,作者以新华现代诗涉及的四个层面:本土性、后殖民主义、文化冷战和华语语系来开启文学与历史间的雄辩。

二、华文文学版图中的“跨域”    

回到新加坡场域,作者以郭宝昆的艺术贡献为轴心,论及他与中国、新加坡、澳洲三地间既亲且疏的关系。除了积极创作具有本地色彩的剧本之外,更可贵的是,他将关怀人文与社会的用心投射在剧作上,是一个有理想也期待改变的公共知识分子。最后一章则论述冷战时期的跨国离散作家。作者通过区域政治的视角端看个别作家与社会的互动,使他们的创作成为记录历史的一环。

最后,力匡作为自由主义文人,从广州抵香港后主编《人人文学》,间接参与冷战中的文化组织,直至来到新加坡后才迎来疗愈心灵创伤的晚年。杨际光从上海流亡至香港,后至马来西亚主编多份刊物,他的书写有别于力匡的外放,谦抑自持的文字表现深邃的思考。燕归来为创办“友联社”的成员之一,她曾主编多份倡导自由民主为核心精神的报刊,并且将此思想延伸至马来亚。作者精确地指出她的作品因“性别”与“神学”而多出不同的维度。白垚辗转漂泊六个地方,创作新诗、散文、剧本,堪称马华文学拓荒者之一,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主编《蕉风》时将现代主义诗歌与“纯诗”理念带入此场域,然而最终却陷入文化与认同的矛盾里。综而观之,冷战时期的作家在移动之中试图挑战历史的必然,以文学迎击意识形态的扭曲。作家的养成须仰赖学者的建构与分析;而学者必须像伯乐一样,挖掘每一部千里之作。张松建以扎实的学识谈论十五位作家,让他们的经历与著作跃于文学史的脉络中,并以其呈现于作品中的美学为主,思想意识为辅,细致的编织出一幅最美丽的文学图景。

* 张立群:《谱写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新篇——评张松建的<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载台北《创世纪》2021年春季号;须文蔚:《华文现代文学的旅行与影响——评张松建<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载台北《文讯》2020年10月号;卢筱雯:<伯乐与他的抉择:谈张松建《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载新加坡《联合早报》2020年8月24日。

编辑:李家聪

-END-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开通于2017年3月9日

是一个开放的公众平台

更多大咖纷纷亮相

汉学 · 典籍 · 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所禁止华文的新加坡高校,曾是知名华文作家的母校(组图)
新加坡的尴尬
除中国外,华文教育最好的国家,不是新加坡,而是它
新加坡的语言沟通逻辑,超有趣,不懂常会闹笑话!
我们为什么要学华文?
李慧玲:从语言到文化的旅程——回顾新加坡双语教学方法(深度好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