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华建筑生元宇宙背景下的老城改造<SCALES—银河SOHO2035>​:一种虚实交互的、去中心化的、充满自由度的生活方式
userphoto

2022.07.20 浙江

关注




作品从场地及城市现存的矛盾出发,对2035年的元宇宙背景下的银河SOHO进行改造,以对城市界面的风貌做出回应和优化,同时去探讨人类未来生活的一种可能性



QUESTION 1

可以介绍下<SCALES>的项目背景吗?


我们这个项目是假定在 2035 年的元宇宙背景下,对银河 SOHO 进行改造的一种构想。

在最开始进行概念设计的时候,经过很多轮的定位和推敲,对于“元宇宙”这个关键词的建筑学理解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最后我们决定将对“元宇宙”的应对落脚的到人的行为方式,即更多是在功能策划的角度进行考虑。在元宇宙的背景下,给人们提供一种虚实交互的、去中心化的、充满自由度的生活方式


同时,地段本身就存在老城保护,未来功能策划和明星建筑(指扎哈银河SOHO)的一些冲突和机会,也有一些现状的矛盾点,包括城市肌理、城市界面尺度以及人的行为和活动等问题。因此,我们也希望通过建筑改造对周边环境产生新的应对来弥补现存问题(主要是地段肌理和高度不连续问题,这也导向了我们作品的题目SCALES)



QUESTION 2

为什么取名叫“SCALES”呢?


首先,我们的最关注的角度就是尺度,希望解决SOHO从大体量的城市界面到小尺度的胡同肌理的体量过渡问题,让它能够去应对南边居民区的一些生活,使得建筑的各个界面会变得更加亲人。然后,我们从库哈斯的《S,M,L,XL》一书中获得启发,也是一种从大到小的过渡,一种尺度的过渡和交织。所以,我们就用了“SCALES”这个名字,希望通过设计改造能够增加SOHO的宜人性以及减少这种尺度的巨大变化带来的压迫感或者是很突兀的变化,形成一种更好的过渡和织补的作用



QUESTION 3

在设计开始之前,你们做了哪些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呢?

首先,我们到现场在各个视角观察银河SOHO,最直接的感受是SOHO 和它周边的建筑在尺度上的差异。比如二环东侧有作为商务办公楼的高层建筑,而SOHO 南部则是北京传统风貌的典型代表四合院。

对场地现状肌理、道路条件、重要界面、以及银河SOHO 和它周边的建筑尺度包括形式进行了一些对比分析,在不同视角下感受SOHO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希望通过后续改造,能够增加SOHO的宜人性以及减少这种尺度的巨大变化带来的压迫感或者是很突兀的变化,形成一种更好的过渡和织补的作用。


然后,我们对银河SOHO原有的设计进行了一个梳理,分析扎哈设计的出发点、建筑功能、结构形式、交通的组织以及每一层之间的连通关系等等,以便之后确定我们的保留和改造的策略。

最后,我们对从游牧青年这一目标人群的定位出发,对包括游牧青年的特点、以及他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使用需求等等行了分析和探讨,进而提出建筑功能的设想



QUESTION 4

为什么将人群定位为“游牧青年”呢?如何考虑建筑的功能?

因为背景是在 2035 年,首先,我们思考未来的人是什么样的?结合一些现在的趋势,包括元宇宙或者是 web 3.0 这样一些概念,将目标锁定在了“游牧青年”这样已经存在的一类人群

他们和之前的人比起来,不希望把自己固定在一个位置,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或者是工作情况,不断地搬迁到不同的城市,体验不同的生活。我们觉得这样一种流动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未来的趋势,所以将人群定位为游牧青年他们更强调动态的自我、流动共生的社交关系,也会比我们会更追求一些休闲共享、智能化和便捷的体验,对运动、艺术还有极客和购物有更不一样的需求。


在建筑功能的确定上,我们也希望解决一些城市青年的现状问题——通勤困难。现状城市中常常出现工作和生活场地分离使人们在通勤上花费大量时间的情况。但如果在2035年,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是一个相对比较流动的一个状态,就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建设一些类似于城市综合体的建筑,无论居住、购物、工作,都可以在一个 5 到10 分钟的一个步行圈内去完成

在此基础上,结合游牧青年的特点,将银河SOHO定位成一个游牧青年主要生活和工作的综合体,在工作中强调创新交流,在居住中强调创意便捷。然后在居住、生活、办公三大部分中进行一些相应的展开,比如说工作部分会有创新中心、创客空间,居住部分会有创意居住SOHO、酒店,生活部分会有设计工坊或者是一些主题空间。



QUESTION 5

如何确定SOHO的改造策略,决定对哪里进行保留,哪里进行改造的呢?

首先,我们是提出“连通度”这样的一个标准。就是把SOHO设想成每一层都是一个流动开放的共享空间。它现状是有四个环形体量组织在一起。我们根据每一层这四个环形体量之间的连接数来确定每一层的连通度。比如有四个环都连在一起,连通度最高。然后如果只连了一层,连通度会低一些。



同时,我们也考虑每一层对周边不同建筑功能的辐射作用。比如,我们希望靠近地面的地方保留连通度比较高的层,这样会更方便和周围进行互动。在这个基础上保留了一些SOHO原有的楼层,作为共享空间,在这里可以发生我们预设的一些基于元宇宙背景的行为活动。其他的楼层就会拆掉,置入一些新的体量,让去应对周边建筑和环境。最后再引入一个三维网的交通系统,进行织补和沟通以及联通的作用。

最后,我们保留了银河 SOHO 现有的柱子结构以及它部分的交通核,让改造更具备可行性



QUESTION 6

SOHO都是曲线化设计,新建体量为什么要做成方形呢?


一方面,是对周边的环境的肌理和形式进行呼应。无论是在人视的角度,还是在总平的角度,SOHO周边的环境以方形为主。所以,我们想通过置入方形体量去缓解SOHO现在跟周边尺度不协调、形式不呼应的问题。

另一方面,想要使改造的部分和原本建筑形态产生对比。扎哈是曲线大师,在曲线的形式上已经做到了一个相对极致的状态。所以我们在改造的时候并不想去改变她对于曲线部分的表达,就需要使用一些其他的形式对建筑进行改造,形成一个新旧的对比。



QUESTION 7

设计语言不一样,如何处理改造部分与保留部分的关系?

我们想要去实现一种虚实共生的关系。

新建的方形体量,着重与“现实”,主要满足人们在现实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行为,如生活、办公这样的功能,人们的活动也是一个偏现在或者是偏过去的一个形式。而银河SOHO保留的部分,则代表了“虚拟“的元宇宙,是一个虚拟展厅的构想。在这里话我们可能会通过一些沉浸式的技术,把人拉入到虚拟环境中,整个空间本身也是一个比较流动的状态。

同时,我们会通过三维立体交通网,把我们新建部分和原有的保留部分进行串接,有点像时空隧道一样将虚与实两个空间进行联通,把两者之间看似对比非常强烈的部分,进行一个消解融合。



QUESTION 8

为什么建筑的首层不用SOHO的保留层,目前的平面有什么特殊考虑么?

我们希望建筑的首层是开放和流动的,去连接不同的城市界面。同时,又可以创造一些开放的广场去供人停留和活动,会更接近一种类似于步行街的一个氛围。越靠近南边的胡同,就会更有生活和街市的热闹氛围。从首层平面上也可以看到,它相对于各个方向都是比较开放的状态。


同时,与上方的保留层之间也会形成错落的室外平台,可以与周边的环境更好的对话,形成一种更加亲人的姿态



QUESTION 9

如何将“游牧+”的功能与空间形态结合?
可以就设计中的几个主要空间做一个介绍吗?

我们会把工作、居住和生活这几部分的功能,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新增方形体量中。根据周边环境及与建筑的关系,调整功能体块的形态以及排布位置。像南侧面向胡同,我们就设置了一个相对比较热闹的、有烟火气的有机市集和手工作坊。北向是大尺度的商务办公楼,我们就会建立一些办公和居住的空间来与之呼应。


因为银河SOHO本身面向城市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状态,缺少一些对城市的开放空间。所以我们通过体量的错动,形成了一些平台和广场,在入口空间形成一个亲切的姿态呈现给城市周边的人,让人们可以被吸纳到建筑的内部来。


通过三维交通网对SOHO保留的部分、新建的改造部分、错落的平台和广场进行串联,让SOHO去作为一个城市中的开放空间,给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一些可以活动的地方,而不仅仅是只是去服务于建筑内部的人


这是银河SOHO原本的中庭,在中庭的下方中心我们做了一个舞台。当人们在舞台进行表演的时候,人们站在室内就可以从一个相对比较高的视角上看下面舞台上的表演,是我们构想的一个观演空间。



QUESTION 10

请问你对建筑的交通流线进行了哪些处理和设计?

建筑流线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保留的SOHO原本的垂直核心筒,作为主要交通枢纽,方便人们进行快速的通达。另一部分是新置入了的三维立体交通网络,它从最南侧靠近胡同的位置启始,从地面层向上连接到银河 SOHO 的保留层以及建筑新建层,作为新建筑和旧建筑之间的一个交互纽带,也是游览体验的路径。在具备交通和连接功能的同时,也希望它能够应对元宇宙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交通轨道上,会设置一些小单元在上面,让人们通过一些设备来体验未来科技。



QUESTION 11

请问对建筑了立面进行了那些设计和处理?

首先,我们想要把新建的部分和SOHO保留的部分进行一个区分。如果两部分都是相同的材质或者是通透度一样的话,人们就不能很好地去感受到两者的对比。所以我们保留了SOHO原本立面玻璃幕墙,对新建的体量立面采用木制格栅的处理手法,以此来强调SOHO本身的通透和灵动感觉。

其次,我们通过新增方形体量的交错来挤压出一些内部的休息平台。这些平台的退让不仅使得立面错落丰富,同时,给人们提供了可能性空间。让人们去在办公或者是生活之余可以走出来,去吹吹风或者进行一些室外活动,认识一些新的伙伴。

最后,那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就是我们蜿蜒而上的这样三维网交通网,我们想要去突出新建建筑和银河SOHO的一个贯穿关系。它盘生在建筑之上,也体现了我们尺度上的一个变化,是一个从南到北,小尺度向大尺度过渡的过程。



QUESTION 12

元宇宙的兴起会如何改变建筑设计
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呢?

我们觉得元宇宙对建筑师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创作或者是思考的平台,它可能会提供一个新的创作环境,去虚拟空间里面设计建筑,同时新技术的应用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改变建筑设计师需要考虑的维度。同时,元宇宙也不是一个完全虚拟的,而是一种虚拟和现实交融的沉浸式的体验。它很关键的一个点就是虚实交互界面的实现。可能未来元宇宙空间的形式还是要基于成熟的技术,至于具体之后它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形式,让我们一起等待~

图文来源:Yiwei Dang 与 Jianing Yi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宇宙大尺度结构
SOHO隐像
北京银河soho魅影 Galaxy Soho by FG+SG Architectural...
颠覆视觉极限的银河SOHO【这里是北京】
凌空SOHO
银河SOHO延时科技摄影采风活动纪实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