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验谈NO.127 | 深圳大学学姐爬藤成功!斩获哥大/宾大等名校offer,以更广阔的视角解决社会问题
userphoto

2023.05.05 浙江

关注

Chloe

深圳大学 建筑学

GPA:84.6
托福:95
自我评价work hard play hard
获奖经历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二等奖 

莲花杯·国际大学生设计大赛-铜奖

香港青年设计奖 (YDA) 一等奖

发展中国家建筑设计大展暨2021国际学生设计竟赛-铜奖

Aedas奖学金 - 二等奖

所获offer(截至发稿前):

UPenn - Master of Science in Design (Advanc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umbia - M.S.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UCLA - M.S.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WUSTL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MArch 2

申请时间线:



OFFER展示
(截至发稿前)




以更广阔的视角解决问题
[关于选择]

关于为什么选择出国,最初的想法就是想开拓眼界,毕竟在国内教育体系下这么多年,很想真正体会一下不同的教育模式从而接触更多的想法与开拓自己的思路,出国留学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我是体验派”,平时也喜欢旅游,我觉得真正在一个国家学习与生活才能了解一个地方的人文特质

我的梦校是哥伦比亚大学。我了解到哥大的课程十分注重人文性,例如社会公平,全球气候问题等等,这种跨学科的设计方式是我一直想尝试的,我十分希望站在建筑师这个位置上,以更广阔的视角实在地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 哥伦比亚大学

我认为做设计是一个问题导向的过程,这样的设计从概念到成果都具有一致性与连贯性。在设计推进过程中,我首先会关注场地的基本要素与特征,再者就是人的需求。我时常会考虑的是,我的设计是否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建筑与社会的关系?是否营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认为落在普通使用者的角度看待建筑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对很多建筑师都很喜欢,涉猎很广。比如安藤忠雄,藤本壮介,柯布西耶等,他们的设计风格虽各有不同,但都很注重内部空间各种细节的处理,如光影,材料,空间氛围,我也亲身去过他们设计的建筑,对我建筑设计的学习影响很深。

关于个人未来的理想,对这个专业最大的期待是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每个设计方案都有更大的社会前瞻性,做到真正的用建筑师的身份和角度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未来我也希望能更多参与到应对不同问题的项目中,更全面的完善自己这方面的知识体系。

▲ Chloe

最后的结果令人满意
[准备经历]

设计方面,我认为作品集需要一定程度从作品的概念和理念上体现个人风格和特点,老师也十分尊重我的意愿,基本都是根据我想做的设计方向给出相应的修改建议。图纸方面则是尽可能展现自己制图和设计能力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并且以清晰表达自己概念为主,所以没有苛求整本作品集风格统一,有插画拼贴风也有偏真实的渲染

关于作品集与学校作业时间调和,我从大四开始就是作品集和课设同时准备,集中修改一般都利用假期完成我认为当二者有时间冲突时,学校作业是更优先完成的,首先这会影响我的GPA表现,并且我的作品集中大多以学校课设为基础去修改,调整自己的图面和设计立意,所以后期完全脱产准备作品集的时间其实是不长的,这得益于很多课程设计完成度比较高,修改起来很快,对我来说认真做课设就相当于完成了一半的作品集

准备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一边准备作品集一边准备语言考试整个过程可以说是非常焦虑的,所以最后采取的策略是每天固定安排一个上午的时间学英语,最后脱产两周左右的时间集中备考我最后拿到托福成绩的时间其实很晚,已经快到提交材料的DDL了,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选择最后全力推进作品集的进度,好在最后的结果也令人满意

给学弟学妹的Tips:

首先就是语言一定要趁早考过,否则后期在语言和作品集之间来回拉扯会让人很疲惫。作品集的准备越早开始越好,确定好自己的方向,例如作品集风格和项目类型等等,要找对发力点,而不是盲目的画图,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这样准备起来才比较顺畅,后面才有充足的时间做相应调整。

▲ Chloe


“废墟”博物馆
[关于作品]

“废墟”博物馆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项目,也是我一次参与当地博物馆课程项目设计的基地调研过程中,我发现场地一侧是高楼林立,一侧则是正在拆迁的老旧村落,产生强烈的对比感,而我意识到,像老渔村这样的城市代谢产物,正飞速消逝,而它们也带着一代人的过往记忆,一起化为废墟。所以我认为,这里需要一个承载居民渔村记忆的“符号”,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废墟”博物馆。在这个项目中,我以建筑的语言展现了渔村消逝的整个过程,希望以这种方式唤醒人们对往日生活的记忆

从形态上,博物馆呈现的是被新生建筑包围的一座低矮废墟,这也正是渔村和城中村在深圳这座城市的状态。从展馆的设计上,划分了两条主流线,一条以体验者的形式进行,感受渔村由兴盛到破败的过程;一条以旁观者的形式进行,走在废墟周围感受渔村面貌的变化。

为了保留旧时渔村的特点,同时凸显旧时记忆沦为废墟的现状,我选取了废弃的砖墙瓦片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平面上参考了渔村的平面形式与特点,融入在展览之中;为营造'新’与'旧’之间强烈的对比感,我选择用现代化的清水混凝土及玻璃幕墙等材料将“废墟”包裹在内,表达人们站在新的建筑之中回望过去,废墟虽就在眼前,而旧时回忆此时却显得有些可望不可及

我认为这个项目注重的是建筑对社会人文性的考量,是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留存一丝温情与记忆,在这个项目完成的过程中第一次思考高速发展城市中新与旧的留存问题,也是我想要在更大尺度探索建筑与城市关系的契机

收获非常多的过程
[关于LAC]

我其实没有对比太多别的机构,是朋友推荐下知道LAC的,并且LAC的上课方式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老师负责一个完整项目,这期间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和老师随时沟通,所以我觉得时间调整上是十分灵活的,有时候不用特意约课,有问题随时可以询问老师的建议

我的作品集带课老师很好,给的修改建议很有用,特别是对于确定作品集的整体方向。我整个作品集其实是有三个老师指导过,第一个项目是章老师指导,对设计和图面的细节把控很到位,两个是包老师带的,体育馆和医院,她对图面和色彩把控能力很强,学到了很多很高效的提升图面的技巧,一个是参加的海外平行课Akshay教授带的,他让我接触到了很多先锋的设计观点和新软件

▲ Chloe海外教授课产出作品


申请老师lexy和教务徐老师都很负责,从前期材料准备和修改,文书要求,到后面材料提交,面试辅导,以及offer接受后的各种准备要求等等,每一条说的很详细,具体的时间节点和要做的事情,对整体申请的进度把控得很好,比起DIY少了很多需要操心的地方

我参加了LAC海外教授课,可以说付出了一整个暑假的时间,高强度的学习软件和做设计,并且是全英课程交流,真的很累压力很大,但也是收获非常多的一个过程,从语言交流表达能力数据分析和软件使用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我选择的主题是气候适应性未来建筑,这个项目的气质和哥大其实比较贴切:关注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现在回头看,我认为这个课程项目对我申请哥大其实是起到不少帮助的

释放压力的形式
[关于日常]

当时读库哈斯的《癫狂的纽约(Delirious New York)对我的设计观触动特别大,他认为拥塞文化,解决了形式与机能长久以来的冲突,使曼哈顿的的建筑兼具建筑和高效能机械,对于库哈斯而言,城市的本质就是“偶发”。虽然库哈斯的风格一向以“叛逆”闻名,但细细研究后发现他的很多理论和观点都是十分超前的而且很有参考价值。

▲ 《癫狂的纽约》

平时比较喜欢看展,拍照,旅游,吃喝玩乐以及去听live,这些都是我释放压力的形式

▲ 听live / 看展

对于旅游,我更在乎感受这个城市的生活状态。比起非打卡景点,我喜欢去城市的角角落落,花一整天去不知名的小街小巷里走走停停。比如重庆,这个城市烟火气很吸引我,老城区“废墟感”十足,高差带来的独特的城市格局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图文来源:Chloe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原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四章》理解性默写
初中数学——最全几何必备48种模型(非常经典,有难度)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必备重点知识整理
儿童绘本故事《贪吃的小猪》
中药学知识|考点(3)中药的作用.性能
“怎么办,我阳了!”这篇漫画早看早知道!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