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外平行课 | 童年博物馆:用童话来设计叙事建筑

本次海外平行课,将以童年博物馆为建筑载体,去学习如何设计叙事建筑。叙事,是手法,是展现或诉说事件的方式。而童话,作为故事的一大类,在建筑学及其设计中少有提及,但童话经常富有教育意义,我们不仅要调查童话用怎样的手法完成了其内核的表达,还要将其转译为建筑空间,帮助博物馆的设计。

该项目可作为作品集的第三或第二个项目。根据个人理解,可以复杂可以简单,但都有助于有依据地扩展想象力。为导师自研项目,以导师的博士研究其中一方面——叙事——为主线,以童话为媒介,讨论建筑叙事,并延申至建筑的社会和文化责任。


项目类型:平行课

适合专业:建筑、室内;

软件需求:PS AI ID SU/Rhino

项目尺度:400-800平米单体建筑;

项目难度:★★★☆☆

适宜水平:中年级,可作为作品集的第三或第二个项目;

报名人数:4-6人;

授课模式:线上

授课时间:2021年10-12月

组队形式:1人/2人一组

报名要求:

  • 本设计计划在第一波申请(12月中旬)之前完成。
  • 本设计课题针对建筑学/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
  • 本设计可替旨在帮助同学们系统的学习“叙事建筑”的理论和设计,适合作品集的第二或第三个项目,难度中等上下。
  • 本设计对学生要求,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imagination)和幻想(illusion)能力。
  • 可独立完成项目。


「 课程导师 」

Yiming Liu


UCL

PhD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Theory and History

建筑与城市历史理论(博士在读)

MA Architecture and Historic Urban Environments(Distinction)

MA 建筑与历史城市环境(一等学位)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BA(Hon)Architecture

建筑学

UCL巴院博士候选人,导师为UCL首席研究员和“城市实验室”主任Dr Clare Melhuish,和考古学院Dean Sully教授。巴院硕士在读期间,师从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研究奖获得者Dr Edward Denison和伦敦Design District总规划师Hannah Corlett,参与国王十字火车站的整体改造。作品入选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和上海摩登时尚家居展。主攻以历史为基础的废墟理念、困难遗产、建筑元素的研究。



「 项目背景 」

维多利亚式的V&A童年博物馆(V&A Childhood Museum),将于2022年经改造重新开放。新博物馆由De Matos Rya和AOC两个设计公司共同设计,内部以沉浸式体验为主,多色彩,多感官,能互动,能学习。展区分三个,“想象”、“玩耍”、“设计”,展品数量超出2000。设计人性化,入口有轮椅坡道和内部电梯,展品摆放的高度覆盖了0-14岁的范围。

博物馆的改造概念有3个。一是“内和外”,多入口,易进出,室内室外同样有趣。二是“上和下”,加入旋转楼梯和滑梯,使得层与层之间转换更方便;三是“附近”,学习空间和展示空间相结合,并将图书馆和档案馆移至建筑里突出的位置。博物馆还包括了许多新的“开放设计室”(Open Studio),定期招徕设计师去开发和教授“创造课程”,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时装制作、室内设计、故事写作等方方面面,增加学习体验。



V&A Childhood Museum

无论是从文化遗产、心理治疗,还是从儿童教育、能力提高等方面,童年和童年相关的事物,都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童年对人的脑部发育、四肢协调、知识水平、创造力的提升、想象力的发展等都有重大作用,。有话说,“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在治愈童年”,此言极是。

同时,在生活压力增大的今天,童年博物馆更是承载了社会记忆和文化氛围的职责,帮助人们回味美好的时光以减压。一个童年博物馆不仅是为了孩童的健康发展,也是为了社会记忆的保存。


V&A Childhood Museum


「 核心议题 」

| 童话 |

德国学者Jens Tismar在他的第一部短篇专《Kunstmdrchen》(1977) 里面确立了将文学童话定义为体裁的原则:

(1)它区别于口头民间故事,因为它是由单一可识别的作者;

(2)它是合成的、人工的和精心制作的;

(3)文学童话与口述民间故事的区别并不意味着一种体裁优于另一种体裁;

(4)文学童话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体裁,只能通过它与口述故事,以及它的使用、改编的传说、中篇小说、小说等文学童话的关系,来理解和定义童话。而且,童话会在作者的叙事构想中被改造。

西方的童话故事很丰富,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等,我们读到的大都是改编版的,原版有许多重口味或细思极恐的情节。中国的童话故事也很多,古代有《虎媪传》等,现代有任溶溶老师(《没头脑与不高兴》、《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和郑渊洁老师(《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皮皮鲁外传》)的作品最为出名,并衍生出了许多人的童年动画,并带有教育或现实意义,例如:《舒克和贝塔》、《魔方大厦》、《皮皮鲁外传》。


《舒克和贝塔》

《魔方大厦》



| 叙事 |

'Story’ consists of all the events which are to be depicted. 'Plot’ is the chain of causation which dictates that these events are somehow linked and that they are therefore to be depicted inrelation to each other. 'Narrative’ is the showing or the telling of these events and the mode selected for that to take place.

——Cobley,P. (2014). Narrative.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P.5.


故事,是所描述事件的总和。情节,是因果关系链,使得故事相连接,故事与故事之间有关系。叙事,是手法,是展现或诉说事件的方式。换句话说,故事,是论文整体;情节,是论文各个章节;叙事,是方法论。

整个叙事的逐步发展,或者从“A”到“B”的动作,就说明这其间有个“叙事空间”。叙事一定会有一个终点,但往往并不是直来直去,必定会有所拐弯抹角、曲曲折折,在这种情况下,叙事就占领了一个“空间”。

法国文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他的书《S/Z》(1974)里面,用5个点去分析巴尔扎克的著作《萨拉金》: 动作(action)、角色特点(traits)、对立(oppositions)、象征(symbolic)、解释(hermeneutic≈模棱两可、欲说还休)。

还有,叙事的动作也意味着时间,动作的发生需要被框在时间内。叙事里的时间,分为“客观时间”(物理概念的客观变化)和“主观时间”(人对时间的感知),二者相辅相成,像是爱因斯坦的“女人和热火炉”例子。



| 建筑叙事 |

Steilneset Memorial, by Peter Zumthor


建筑里的叙事有很多方面,从它所代表的概念“信息”,到通过模型、图纸和其他表现形式对设计的说明。建筑表达(architectural expression),是以叙事为主。它涉及建筑和场所的语义意义,以及建筑对社会和文化信息表达的贡献。建筑师将三维空间的可视化,和抽象的规则框架联系起来,从而安排了概念和感知层次的秩序(conceptual and perceptual layers of order)。
 
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如何探索概念结构与知觉体验、抽象关系领域与身体体验空间的领域之间的关系(how can we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ptual structure and perceptual experience, the field of abstract relations and that of bodies experiencing space)?第二,这些领域如何促进文化内容的形成(how do these fields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cultural content)?


「 重点概念 」

叙事(narrative)
叙事,是指从起点到终点的一种运动,包含了展现或诉说事件(events)。叙事是一种对事件的重新展现(re-presentation),主要通过人类或类人类的媒介,去重新展现时间和空间。
——Cobley,P. (2014). Narrative.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P.251.
 
叙事者(narrator)
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讲故事的声音或角色,例如,有时是故事里的角色,有时是上帝视角。
——Cobley,P. (2014). Narrative.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P.252.
 
受述者(narratee)
理论上来讲,受述者,是文本所叙事的理想总体(ideal entity)。这个总体,会承受(endure)并接受(accept)所有文本提供的信息和提供信息的方式。受述者必须被具象化,成为叙事的对象。例如,《霍比特人》里,比尔博·巴金斯的故事,是以“希望为侄子佛罗多·巴金斯写故事”开始的。
——Cobley,P. (2014). Narrative.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P.251.
 
叙事学(narratology)
该学科探索出现在叙事文本和其他媒体中、各种抽象或具体的组合,例如:叙事层(narrative level)。叙事学也是结构主义分析师的成果产出,是有关叙事和深化的结构式研究,代表人物有Vladimir Propp, Northrop Frye等。叙事学基本是以“文本”(text)为中心的,容易忽略读者的被动性。
——Cobley,P. (2014). Narrative.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P.252.


「 话题和设计方向 」

1. 城市心理疗愈场所,为高压和迷茫的人群减压。

2. 城市更新之网红经济,促进发展城区的相关产业,例如:文创产业、零售行业、旅游业等。

3. 民俗文化保护,探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童话、地方传说、“瞎话”。

4. 挑选真实的博物馆,选择空间,进行布展和相关室内设计。



「 设计步骤 」

阶段一:

1. 选取童话,场地应符合童话所在国家和地区。

2. 需注意的是,本次设计中使用的童话,可以包括完整的民间传说故事,即:有完整的故事线,有丰富的人物性格,有教育意义等。

3. 如有需要,可以采用童话改编的动画片或电视剧。

4. 阅读、分析、提取童话的故事、情节、叙事,以及涉及的叙事空间、

阶段二:

1. 根据所选空间进行原型设计(prototypedesign),分类型。

2. 结合场地,考虑适合的儿童范围和潜在的社会责任,完善设计。



「 图纸表达 」

1. 城市分析,场地分析

2. 流程图

3. 建筑运营机制图

4. 概念拼贴

5. 空间原型分析

6. 带场地的平立剖



「 课程安排 」

教学周
课程安排
课程内容
Week1Class01

1. 课程架构介绍、任务书解读、设计背景介绍

2. 叙事、建筑叙事、案例分析

Class02

1. 童话和场地的选取,表明原因

2. 讲解流程图和拼贴的制作

Week2Class03分析图,流程图初稿,研究叙事结构和方法
Class04分析图,流程图完成,继续制作城市分析+场地分析
Week3Class05分情节,进行建筑空间原型提取,初稿,讨论,按叙事顺序排列
Class06城市、场地分析完成,概念拼贴完成
Week4Class07深化前期调研,提取概念,空间生成讨论
Class08前期分析图定稿,空间组合测试
Week5Class07

中期评图

Interm Review

Week6Class09电脑模型完善,组合,考虑动线、活动等因素
Class10模型细化完成,平立剖初稿,选取渲染方向
Week7Class11各组设计方案综合深化
Class12各组设计方案综合深化,制图,出图,点评
Week8Class13各组设计方案综合深化
Class14

终期评图

Final Review



「 文献参考 」

1. Barthes, R. (1974). S/Z, trans. R. Howard, New York: Hill and Wang.

2. Borden, I., Kerr, J., Pivaro, A.,& Rendell, J. (Eds.). (2013). Strangely familiar: narratives of architecture in the city. Routledge.

3. Cobley, P. (2014). Narrative.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4. De Bleeckere, S., & Gerards, S.(2017). Narrative Architecture: A Designer's Story. Taylor &Francis.

5. De Fina, A., & Georgakopoulou,A. (2019). The handbook of narrative analysis. John Wiley &Sons.

6. Macleod, S., Hanks, L. H., &Hale, J. (Eds.). (2012). Museum making: Narratives, architectures, exhibitions. Routledge.

7. Psarra, S. (2009). Architecture and Narrative: The Structure of Space and Cultural Meaning in Buildings.

8. Zipes, J. (Ed.). (2015).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fairy tales. Oxford Companions.

「 导师作品 」

兔子仙境



「 出图参考 」

“Once upon a time, a rather peculiar child was born”, Sean Cottengim & AlexGormley, 2017


Hypothetical Narratives of Living Structures,Karina Kuznecova,2020
"The OAPlaza, Rotherham", Ashley Mayes, 2018

“Evoking Atmospheres of Youth And Childhood”, Julia Saraikina& Taisiya Afinogenova, 2017

“The Franklin Institute Exhibits”, The Franklin Institute and Artand Design Studios, 2007


“Vertical Farm”, Lingge Yang, 2016

"A Civic School", Neil Michels, 2014

Living Library, Nicholas Birchall, 20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UED】格林童话的叙事建筑
《博物馆基础》| 论博物馆的文化也得从基础培养
超创想 | 建筑师们的非凡童话
怎么从电影中学习空间叙事性?
极具表现张力的效果图如何绘制?老八校学姐的出图工作流心法
architecture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