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汉路 | 苏式菜社“中南春”

全国闻名的汉口江汉路步行街中心百货店的对面,曾有一家两层楼的江苏菜社“中南春”,沿街一长条,那一头到了江汉二路拐弯,每逢就餐时刻顾客盈门,热闹非凡。当然,现在看不到了,早被高耸入云的“港澳中心”取代。

1988年的江汉路。陈朝军摄

早在1939年,江苏扬州人张学仁邀了几个同乡经营这家餐馆,当时张学仁取名“中南春菜社”,一是他在中南银行干了多年,欲借“中南”的名望打一打“中南牌”;二则餐厅是春天开张,为讨个吉利,取“中南春”。该菜社除了“狮子头”等大菜外,“肴肉”最有名。“肴肉”也称“水晶肴蹄”。大约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从镇江故乡移植到武汉。不过,中南春的“肴肉”经过了改良,少了些苏式风格,更适合于武汉人的口味,这也是武汉饮食所具有的包容性。

20世纪80年代,“中南春”有个叫李榜名的武汉厨师“肴肉”做得好:他选用皮薄肉多的蹄膀肉洗净,用细木签在肉面上均匀地戳上一些小孔,用硝水和细盐拌匀,抹在肉身上,腌四至五个小时,再洗净,放入锅内,加入味精、白糖、料酒、五香八角、酱油等,焖煮一至二小时,肉烂后捞起,至酥取出,皮朝下放入盆内,舀出少量卤汁,撇去浮油,浇在蹄膀上,再用重物压紧,冷透后即成“肴肉”。食用时切成条形块,再切成薄片,放上姜丝、香醋两小碟便成。

其实“肴肉”属于冷碟,随着广式早菜的时兴,“肴肉”成为了绝佳的早茶品种,佐酒下粥,都是上好的选用。“肴肉”虽是凉菜,但非同于一般熏腊之类,它精肉色红,酥嫩易化,食不塞牙;看似肉肥,食之不腻;胶冻透明晶亮,柔韧不拗口。喝早茶若享以“镇江肴肉”,配上姜丝,略加镇江香醋,更觉异香肉美,配以早点,舌感为之一振,那是另一番味道。

此店的锅盖面,也是江苏省镇江市的一道地方特色传统美食。做法源于清朝。据传,乾隆下江南时,到镇江张嫂子伙面店时,张嫂子忙中出错,误将汤罐上的小锅盖当成大锅盖,撂到面锅里,煮出来的面条却很可口,还被乾隆夸赞。成品的锅盖面具有软硬恰当、柔韧性好等特点,道老少咸宜的小吃。锅盖面用的面条是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颠跳,又似舞蹈,似杂技,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面条。

“中南春”的灌汤鲜肉蒸饺也不错,这项食品一直是该酒楼的主要特色风味小吃,由一位邵姓师傅主持。此蒸饺的主要风味特点是皮薄、柔软、味鲜、汤多、汁浓,咸鲜为主,略带回甜。在工艺制作上,此蒸饺十分讲究馅心的调制,尤其是皮冻的制作,从肉皮的加工到肉皮冻的熬制,火候都严格把关,使制出的皮冻细腻柔软,色泽乳白,口味香醇,掺入肉馅中,使馅心汤多、汁浓,风味更加完美。

现代生活日新月异,人们也在不停地追求。如今的江汉路也是美食林立,不可胜数。其实,哪些传统的美味,那些经过武汉厨师们继承创新的粤式、苏式、西式食品风格也应该在全国闻名的江汉路步行街上继续发扬吧!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1938年的江汉路。卡帕摄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镇江三怪:肴肉、香醋、锅盖面
苏菜--镇江肴肉的做法视频
杜康造酒 儿造醋的传说
到镇江旅游必吃的5道美食,香酥鲜嫩,吃了还想吃
食在镇江 平潭时报数字报 电子版
千里吃河豚——为了吃就要拼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