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山大道 | 湖北街上短命的蠡园

并不是对那个年代有偏好,而是确实想了解一些真相。

伪政府的机关刊物与伪政府的市长

面前是一本名叫《汉声》的老杂志,杂志中的几张照片吸引了我。它告诉我,在汉口沦陷时,曾经有这样一处所在――蠡园。

蠡园

《汉声》是武汉沦陷后,伪武汉特别市政府机关期刊,在粉饰太平、美化侵略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反映了武汉变迁的一些痕迹。说到伪武汉特别市政府,就不能不提到张仁蠡。

张仁蠡是张之洞的小儿子,张之洞去世时他只有9岁兄长们的帮助在北京大学完成了学业,其后在河北通县、蓟县等地当了10年县长。日寇占领武汉以后,招纳一批汉奸成立了“维持会”,同时又加紧策划成立“市政府”,最终选定了张之洞的儿子张仁蠡来当“市长”。张之洞在武汉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他的儿子有从政资历,在民间有声望,又听日本人指挥,各方面条件都“满足要求”。

张仁蠡(1900—1951)

1939年4月20日,“武汉特别市政府”在南京路汉口商业银行大厦成立,张仁蠡出任“市长”。1940年3月30日,汪政府成立,“行政院”通过决议,将“武汉特别市政府”改为“汉口特别市政府”,直属“行政院”管辖,张仁蠡继续担任“市长”。1943年10月19日,日伪行政院决定将汉口特别市改为省辖普通市,张仁蠡调特别市天津任市长兼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后张仁蠡被捕并被判无期徒刑。但他入狱2年多就被释放。此后一直隐居北平,闭门思过。1951年镇反运动期间被镇压。

张仁蠡上任初,想改变自己的汉奸名声,树立一个子承父业,为汉口民众谋福利的公众形象,做了修汉口堤防这样的“实事”。1939年冬至1940年春,张仁蠡在维修张公堤的同时,又大力修筑长丰北垸。在维修张公堤和长丰北垸的同时,又在硚口至集稼嘴河边修筑了一道长3700米的石砌防水墙。同时拓宽了利济路、武胜路,又沿河边开辟了一条可通行汽车的道路。

伪汉口市政府(今武汉儿童图书馆)

据日伪档案记载,1940年5月12日,“汪伪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周佛海来汉,与张仁蠡在汉口黎黄陂路五花宾馆贵宾室会晤。周佛海要张仁蠡把汉口的盐税、烟酒税、烟土税的50%上缴“中央”,张仁蠡以汉口堤防工程费用太大而拒绝了周佛海的要求。

上述行为对改善张仁蠡的声誉确有帮助,以致有的老人念叨“张仁蠡在汉口还是做了一些好事啊!”而蠡园,是张仁蠡的又一“政绩”。

蠡园中的张之洞石像

据《汉声》载,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七月间,驻扎在汉阳兵工厂的日寇在厂内掘地,挖出了一尊张之洞的石像。后由日本“汉阳宪兵分遣队长”送给了张仁蠡。

张仁蠡从汉冶萍公司驻汉办事处王子华处了解到,张之洞死后,公司发愿为张之洞造像。最初在晴川阁附近购地,准备建张公祠祭祀。但是“议定而事未果行,乃暂安置厂中。”石像大概成于清宣统庚辛之际(1910或1911年)。

伪市政府门前的张之洞石像

张仁蠡矫情道“窃意像所由立,出于群情爱戴之诚,余不可以为私有。”于是,将张之洞像“权迎奉于市府门首”,所谓“市府”,即由“武汉特别市政府”改“汉口特别市政府”的日伪政府。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三月,伪政府“就特三区湖北街(今中山大道江汉路至合作路段)隅,拓地数弓,治蠡园成。”将张之洞像移于“园之中央以奉之”,“俾士女之来游者,得以从容瞻仰焉”。

以张仁蠡为首的汉奸为蠡园揭幕

这篇张仁蠡命名为“张文襄公石像移奉蠡园记”的文章,落款时间为“中华民国三十年四月二十日”。虽然张仁蠡为人不齿,但这则短文中蕴含了不少信息。对蠡园的缘起、位置、落成时间及张之洞石像的传承,均做了说明。这个公园,可以说是武汉历史上最短命的一个公园,抗战胜利后,蠡园即告拆除。蠡园的建成时间,武汉地方志上是“1941年12月,本月汉口蠡园建成”,这个时间,应是错误的,实际时间为1941年4月20日。

《汉声》中收录了四张照片,让我们对过去的历史有了直接的感受。四张照片,一是张之洞石像,一是蠡园全景,一是众汉奸于张之洞像前的合影,还有一张是一堵墙壁。张文襄公孤寂地守在园内,身后是太阳旗和“和平建国”四字,墙上是几幅宣传画。张之洞石像为全身坐像,身着朝服,底座上有“张文襄公遗像”六个篆书大字。由于底座是后建的,和石像颇不协调,显得张公过于瘦小,竟被身前的17名汉奸们挡住了光芒。

蠡园何在

半个世纪后的2005年,我来到汉口南京路口。儿时的记忆中,这里是服装市场,名叫“春蕾”。旁边是“黄石路加油站”。很长时间里,名称一直是——武汉市少儿图书馆,而最初,它是作为银行使用的,名字是汉口金城银行。如今,少儿图书馆已经迁离了这里,搬迁到了南京路与胜利街交汇处的原武汉市图书馆。原武汉市图书馆的前身也是一座银行,名字是汉口商业银行。

巧合的是,武汉市少儿图书馆前后的两次处所,都和汉口曾经短暂存在的一处公园——蠡园有关。汉阳兵工厂废墟中掘出的张之洞石像,最初就是被运至伪汉口政府,也就是原汉口商业银行放置在第二石阶正中。后来才在“大日本汉口军特务部”,也就是原汉口金城银行后面的三角形空地上建立蠡园,将张之洞石像在蠡园里。抗战胜利后,蠡园被拆除,张之洞石像不知去向。

2005年,蠡园旧墙

步入金城银行,地上散落着借书卡,狼藉一片,这些,我无暇多看。穿过金城银行,来到金城里,一个大妈颇为警惕地看着我,后来才发现她为什么会这样――前面是条死路!走投无路,却不可抑制地狂喜起来――这堵墙,不正是照片中的场景吗?一堵墙上攀着藤蔓,沐在阳光中。墙的造型和汉奸们合影中石像后的背景一模一样,不过方向相反。就这样找到了答案,似乎太顺利了。这就是蠡园的遗址吗?

面对着墙转过身,空地上搭建的很明显的“违章建筑”,想像着穿过它们看过去,用照片上的视角。一看就看出了不同,老照片上中间的建筑明明是尖顶,而眼前分明是平顶!狂喜到失落,也就几分钟。安静下来,绕到原来的加油站去看。出大门左拐,是中山大道,加油站的旧址和关张的商店围住了金城里的那堵墙,想靠近墙的另一面是没有办法了,只有站在人行道上出神。这时,突然发现,金城里墙面的细部,和老照片很接近相近。围着这片三角地带转了几圈,再无收获,只有回家。

2005年8月,查了查资料,金城银行的楼顶,原为歇山式的楼台,即照片中所见“尖顶”,抗战中遭受了轰炸,重建时改为了“平顶”。1944年,美机轰炸武汉,金城里九号的住宅三楼还被燃烧弹焚毁,所幸金城大楼没有损伤。

蠡园的完全消亡

蠡园的事情,本以为搞清楚了。没有想到,2006年,再次面对它的时候,又有了新的发现。借用金城银行及其建筑群,这里将改造成新的武汉美术馆。南边金城银行的大门为美术馆主入口,在北边新增一个入口。北边的入口就在原黄石路口加油站处,也就是原来蠡园的方位。新建的北入口和原金城银行、金城里通过连廊沟通,形成顺畅的参观路线。

知道改建的消息后,不时路过,却没有停下脚步细看。直到2006年10月,从东北回来后,才有时间好好去看了看它。那一天是2006年10月26日,原加油站一带的建筑拆光了。第一张老照片中蠡园的背景得到了印证。那堵墙,终于可以从另一面看到了,不过已经变样了。

2006年,金城里改造

2005年寻访后,突然想通了--第三张老照片拍的就是这堵墙。只不过方向不同罢了。墙上嵌的,只会是张仁蠡书的“移奉蠡园记”。

那堵墙,上部已经倒下了。近看,上面还有纹饰。转到老照片拍摄的那一面,在我印象中一直是商铺包围的“禁区”,掀开了面纱。没想到,在另一面,还顽强地留着特殊时期的遗存。墙的一侧露出醒目的 “万”字纹。只是不知,那黯淡的黄色,是否还是当年的颜色?

在两侧的墙壁上,《汉声》中题有“和平建国”的墙壁上,瓷砖和涂料剥落后,露出一些断续的图案。一幅是貌似一个军人模样的人物的面部,左侧有竖写的“中国”两字。是倭寇所留还是抗战胜利所写,已经不可考了。一直在猜测,将墙上的内容连贯起来,会是怎样的一幅画卷呢?

一年多过去了,雨,酣畅地下了几次,雪,也来过了。总想着,墙上的这些画,该日益显形了吧。又一天,来到这里,三角地带空荡荡的,金城里的墙壁靠钢筋制成的夹板苟延残喘地立着。

突然想到,蠡园真的消失了。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1931年,大水中的金城银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伪政府
实拍:汉口百年优秀历史建筑——湖北武汉8
中山大道:武汉半部城市史!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武汉金城银行(现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漫步武汉江汉路
武汉有这么多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不愁节假日没地方去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