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武汉 | 茶叶公所与《汉报》

汉口茶业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是茶叶公所的成立。1860年代,汉口经营茶叶的行会共有六个,号称六帮。山西茶叶行会即红茶帮便是其中最重要一员。大约在1868年左右,统一的茶叶公所正式成立,这六帮均成为公所成员,同时还拟定了章程,并在官府注册。公所建筑也选定地点。

汉口茶叶公所与上海的茶叶公所联系很紧密,也是因为汉口成为上海茶叶出口主要转口贸易港的缘故。公所的首任首领也是创办人是美商琼记洋行(Augustine Heard。编者按:美国驻汉口领事馆首任领事威廉士c.d.Williams为琼记洋行老板,1861年10月取代5月11日任命的代理总领事司美国驻东印度洋海军司令、司百龄旗舰长)买办、鸿遇顺茶庄老板盛锡山,继任者为张寅宾。

茶叶公所的成立使汉口的中国茶商们有了一个统一的组织,可以在外商进入汉口后的新商业局面中,为了自身利益而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1872年它与盐业公所曾联合起来要求官府改变税制的纳税程序,使湖北厘金局发行一种厘票”。这样,商人可以不必随身携带大量现金银两在下乡收购茶时向当地厘金局完税。他们只需购买厘票,相当于现金完税即可,在社会治安不太好时这对于商人可以避免抢劫。另外,因为茶叶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因失却水份或抛撒而减少,这样依购买时比例完税,对于商人就不太合理,于是茶叶公所又向官府交涉,作为合理损耗应依一定比例少收税。1886年时官府答应,减去5%的一项特别防卫税来抵消茶商的这种合理损耗,后来更减去此税种的15%。

1868年,茶叶公所成立伊始就处理了一件外商欠债的事务。1867年,英商麦加莱洋行(Mackeller)为了抢购茶叶,预付了大量订单款给几乎所有在汉茶商,结果欠下汉口的华人钱庄三万多银两,还欠差不多同样数额的外国洋行的钱债。于是麦加莱洋行宣布破产。当时的英国驻汉口领事沃尔特·麦华陀爵士(Sir.Walter Medhurst)坚持按西方破产法清理债务,以保护破产企业。该洋行的经理阶层因此受到的处罚很轻微。中国债权人极为不满,他们不知道什么破产法,要求立即全额偿还债务,而且也得到当时驻汉口的道台、湖广总督的支持。相持阶段,有几家外国债权人如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阿尔弗雷德·魏金森洋行(Alfred Wilkinson)不顾华商仍在等待偿还全部债务之时,单独与麦加莱洋行私下达成谅解,于是茶叶公所号召全体商号抵制这两家英商。

1926年《汉口商业一览》

中国种植茶叶都是小农方式,农民将茶叶种在零星的山区土地上,作为一种副业。每到收购季节,茶商会向茶农直接收购少许茶叶带到附近的乡镇,此时较大的茶行就到这些乡镇看茶商的茶样,看中了就货款于他们代购茶叶。而茶行又从汉口、福州、上海的茶栈接受贷款。真正将茶叶卖给外商的是这些大茶栈。茶栈拿到茶叶后先向洋商提交样品,然后议价,再运茶叶称重,完成交易。但是有些华商茶栈耍小聪明,在提交高品质的样品议价后,却将大宗货物以次充好,掺入次品质的茶叶、非产区的杂种茶叶等。

据了1870年一份资料显示,掺假货的比例占全国交易量的三成。洋商们知道难于完全杜绝这种现象,索性形成一个惯例对策:样品议价后,过磅大宗货物时一律打个折,无论掺假与否,都以此折扣抵消质量之可能的降低。

茶叶公所于1872年决心控制市场物价,首先杜绝茶叶掺假现象,然后纠正洋商的过磅打折惯例。于是规定,华商不许事先提供样品,而是将全部货物运到经纪人货栈,随机抽取样品。选择样品者也非买主,而是由茶叶公所指定的人。在过磅与验货三日后,作为买方的洋商必须依议价全额付款并提货。规定呈送驻汉口道台正式颁布,还同时指定了交易所在的茶栈。对于未按合同付清货款的外商,在他们装船运输时将拒发出港的通行证。

到了1883年的茶季来临,茶叶公所又决定整治茶叶交易中另一个弊端,即汉口茶栈过磅之秤标准不统一,单位不统一引发的价格不稳定。茶叶公所又订新章程,制定茶叶过磅标准,严格按照英制作惟一的计量单位。运茶船装载茶叶应按照其到港先后次序排队。为此公选出一个公正仲裁人,并提议由一位西方人担任以示公正。后来,英商托马斯·罗斯威尔(Thomnas Rothwell)被汉口英国商会选出。

但到了这年的五月十二日,茶叶公所向预定买主发放第一批茶叶样品并宣布第二天后开价时,英商天祥洋行拒绝按公所新体制出价,抗议强迫他们接受这种华商制定之程序。于是中国经纪人宣布暂停交易,茶叶公所要求全体中国茶商联合抵制与这家商行做生意。在汉口的洋商其实早已因为1872年的茶叶公所单方面制定规则而心存不满,又找不到合理的发泄渠道,这次算是有了借口,于是他们也异乎寻常地团结起来,宣布如不撤销对天祥洋行的抵制行动,他们将拒绝接受按先前的样品出价。

英国领事艾勒伯斯特(Alabaster)将此事知会汉口道台恽彦琦,发出外交照会,抗议新规章违约,声称是遏制了贸易自由发展,要求每天的损失照赔给天祥洋行。道台却不以为然,支持茶叶公所之举。于是英国领事下了最后通谍,表示要上诉至武昌的省署。此事进一步恶化,不过双方即使剑拔弩张之时,各自也在做好妥协的准备。最后,过磅问题依然按茶叶公所的要求解决了。

有些讽刺的是,在洋商所谓的团结一致时,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首先是俄商未参与其间,当其它国家茶商都在罢市时,俄商乘机找华商拿到了最好的茶叶,这让其它国家茶商眼红,于是也悄悄地单独恢复交易,洋商的防线坍塌了,最后仅剩下天祥洋行自己了,不久它也与茶叶公所达成妥协。1883年的联合抑制行动是茶叶公所领导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经济行动。从此规章形成定制,每年一位洋人轮流担任公正人,由英国商会提名。

过了三年,1886年,英商威尔士洋行(Wilsh)又挑起事端,不同意由中国经纪人来召唤公正人。茶叶公所于是联合抑制该洋行。英国领事查尔斯·嘉托玛(Charles Gardner)前往斡旋,说服威尔士洋行让步了事。茶叶公所已经树立起在汉口商界的权威。

1926年地图上的茶叶公所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茶叶公所在汉口河街熊家巷口,建成一座宏伟的总部大楼,并在开张之际连日宴请,演出戏剧,好不热闹。

汉口茶叶公所在汉口历史上还有一件值得一书的事,就是它创办了汉口早期的主要报纸《汉报》。这个报纸的名字反复被使用,它的创始,一说是1890年英国人办的《字林汉报》后转给了苏州人姚文藻,1895年又转给日本人宗方小太郎。但更令人信服的说法是1893年春由江西商人周荪甫在汉口河街上的茶叶公所创办,日出一大张。到了1896年由日本人宗方小太郎接手,馆址仍在茶叶公所隔壁,行销远至天津、上海、南京、福州、九江、芜湖、安庆、长沙、广州、台北乃至日本东京,报纸在传播新学方面很有作为,发表了大量鼓吹新文化的文字,对清朝多有抨击。

到1900年,张之洞禁止《汉报》发售,最终报纸停发,为中国人接手。1904年又因揭露俄商买办金融投机之事为俄国方面干涉,先后遭查封和火灾歇业。之后,一说1906年由四川人朱彦达集资接手,地点改在花楼街苗家码头、张美之巷附近,与原来的地点不远。报为对开四版。1907年收为官办,次年,又一度被查封。也有一说是1905年该报与1902年宋炜臣等创办的《汉口日报》合并,《汉口日报》已于1904年被火焚毁(注:1926年的《汉口商业一览》上仍有《汉口日报》)。于是,张之洞将二报商股收买,1905年在武昌大朝街创办了《湖北官报》,一直办到1911年武昌起义。

早年的《汉报》现在仍然可在武汉图书馆内见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传奇茶企之上海华茶
武汉近代工业的历史始于“茶”
[转载]清末民初·俄国茶商В.ВысоцкийиКо(维索茨基)在汉口制作之百年米
清代茶叶贸易的转变──吉昌茶栈|茶叶|贸易|洋行
“湖红”湖南红茶的历史(下)
上世纪前叶两湖茶业及出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