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武汉 | 川汉铁路与张之洞

晚清的川汉铁路,虽然说只是一条有始无终的路,但它却是赫赫有名。说它有名,是因为它曾被称作是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最终竟导至千年帝制寿终。但今不就此事作论,单说该铁路横跨川鄂两省,路有三四千里之遥,路线北依三峡之畔,途有“上青天”之险看,当初铁路选线之长之难,即是在技术财力雄厚的今日,也被会视为畏途。

川汉铁路的修建设想,表面上看是源自川督锡良的奏议,但是最初的动议,却又是“务宏大”的鄂督张之洞。

张之洞十分注重修筑铁路,在其得意之作《劝学篇》里,(1898年成书)就专列有“铁路”一篇,在其论及士农工商兵皆可得铁路之利时,其中“商有铁路,则急需者应期,重滞者无阻……兵有铁路,则养三十万精兵可以纵横战守于四海”。寥寥数语,尽显铁路对富国强兵之作用。

1903年,锡良升任四川总督,离京时,张之洞就与他商谈过修建川汉铁路之事。在张之洞后来给皇上的一道奏折中曾追述:“臣于光绪二十九年在都时,深知此事(川汉铁路事)情形日紧……四川总督臣锡良临行时,与之详切筹商……锡良深以臣言为然,甫出都门,即将川汉铁路与臣商定之大指奏明……”(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三《商定湖北境内川汉铁路接修办法折》,摘自《张之洞全集》,下同)

张之洞 锡良

1905年1月,张在给锡的一封回电中也说:“川汉铁路,上年在京,鄙人抒其管见,即蒙采纳入告,深佩忠忱……”并表示“湖北虽财力薄弱,自不能处于局外”。

由于考虑耗资巨大,张认为,万县以上、宜昌以下都已通民船,唯万宜之间时为一交通瓶颈,因此建议先修万县至宜昌的铁路,“全工观成不易……必宜先从万县至宜昌一段下手……获利较易”。(光绪三十年十二月初七《致成都锡制台》)

先修万宜段不与水路争货运

川汉铁路动议虽早,但却迟迟未能开工。线路的勘测选定、资金的筹措、各方的利益之争……皆一直困扰于始终。

初始,张、锡拟成都至宜昌段由四川兴建,宜昌以上,经兴山、巴东接四川巫山。自宜昌以下由湖北修筑,“再由宜昌经当阳县、荆门州、襄阳府以达应山县属之广水驿,与京汉大干线接通”。张解释道,宜昌至武汉已经有了一条长江水道,若再沿长江修筑铁路至汉,“则是江轮与铁路平行,并驰争利,适足自挤自妨”。(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三《商定湖北境内川汉铁路接修办法折》

另外,张早在修筑卢(京)汉铁路时,就有绕开武胜关之险,从汉口经襄阳、河南再至北京,以便今后再从襄阳修筑至西安铁路的想法,故此次又拟绕道至襄阳。因此可以看出,最初方案中的川汉铁路东端并非武汉,而是在武汉以北的广水驿(今广水市广水街办)。

时过六个月后,张因考虑尽快与粤汉铁路接轨,又上奏对原方案予以更改:“川汉一路,大致现拟由汉阳取道沔阳州属之仙桃镇以达沙市,为第一段;由沙市取道荆门州属之当阳以达宜昌,为第二段;由当阳取道宜城以达襄阳,为第三段。”此方案中川汉铁路湖北段呈一倒“T”字形,除东端可抵汉阳外,在当阳仍有一路至襄阳。(似考虑日后去西安之铁路)

同时,张在此奏折中还计划到了粤汉、川汉、京汉三大铁路在武汉三镇交汇时的轮渡、桥梁布局:

“粤汉之路造成至鄂后,由武昌省城之北渡江至汉口,以接京汉一路,(今武昌徐家棚至汉口江岸火车轮渡码头遗迹尚在)由武昌省城之南渡江至汉阳,以接川汉一路。(拟自武昌鲇鱼套至汉阳鹦鹉洲,但终未建成,今为武汉长江大桥所替代)川汉一路到汉阳,并可作桥过襄河(汉水)以与京汉一路接通。(今有汉水铁路桥司其职)”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初二《勘测粤汉、川汉铁路折》)

京汉粤汉川汉三路在汉的连接

哪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湖北的一些绅商、学生一直认为鄂省境内的铁路为什么要让外省来修?“鄂中绅士、学生坚不允让”,提出宜昌以上鄂境段也由湖北来修建。但由于湖北还在拟建粤汉铁路,同时修筑两条铁路,资金匮乏,假如湖北境内宜昌以上段也让湖北来修,势必迟迟难以完工,即便四川段铁路全部修通也难出川。川人对此颇为担心。

因此张之洞遂提出以象借洋人款项付利息的方法向四川借款,由鄂省自建:“而即以借洋款之法,改借川款……即以宜昌以上至边境铁路为抵押,二十年为期”。并说:“如此,则川自万县修起,鄂自宜昌修起,两端相接,约六年可成”。(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十二日致成都锡制台》)

由于未见及时回复,张又提出仿照粤汉铁路湖南境内宜章至永兴段“让归粤修,地权概归粤中收管,以二十五年为限,湘可备款照原用工本给价收回”的先例,也将宜昌以上段交由四川修建,二十五年后,鄂省再按原工本价收回。(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致成都锡制台》)

 

鄂人反对川省修路至宜昌

1907年初,川人似有停建川汉线,而另建经陕西到河南铁路的想法,张急致电四川:“近见报纸颇传'川汉铁路拟改由川北经陕达汴之说,已于法(国)人议定借款包修’等语。窃思借款之害,人人皆知,我川人岂肯蹈其覆辙?”并说“栈(剑)阁、秦岭一带,施工恐亦不易……似与从前筹议川汉本意不合……”极力予以劝阻。(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初十《致成都铁路公司胡太史雨岚》)

劝阻川人改道陝豫

1907年9月10日,张之洞离汉赴京入阁。川汉铁路仍在纸上论兵。1908年,清廷又先后任命张之洞为“督办粤汉铁路大臣”、“督办鄂境川汉铁路大臣”。“会商邮传部、湖广总督,督饬在事官绅,认真筹款兴办”,并令“邮传部暨湖广总督(陈夔龙)均须实力协助,不得掣肘”。(《商定两湖境内粤汉铁路暨鄂境川汉铁路借款合同折》定稿未奏)

这里顺便指出,张之洞的“督办鄂境川汉铁路大臣”的职权是有限的,即四川的铁路建设、筹款仍由川督负责。张即为国人多发议论不干实事而无奈,对国力孱弱、资金匮乏又更是忧心。

张曾估计所负责之粤汉线、川汉线段“非有的款五千万两,难以观成”。(其中粤汉线由武昌至湖南郴州,长约1700里;川汉线干路则由宜昌经荆门、襄阳至广水,支路再由荆门经沙市至汉阳,长约1600里)但其中粤汉铁路收(赎)回自办后,“而时阅数年,筹拨官款为数甚微,招集民股亦仅百数十万元,毫不济事。”

即然国内官、商都无修建铁路的能力,因此认为只有同时向外国借款:“诚以中国财源枯竭,商力未充,欲成此纵横两大干路工程,舍借款无速能兴修之方……何如早日借款,同时并举,利源既开,筹还自易。”(《商定两湖境内粤汉铁路暨鄂境川汉铁路借款合同折》定稿未奏。从文中内容知,此稿作于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初十后)

直到1909年,川汉铁路仍为画饼,张之洞即因病撒手西归。临终之日,张仍念念不忘粤汉、川汉铁路的兴建,仍建议官民各半兴办铁路。

其《遗折》最后述到:“……抑臣尚有经手未完事件,粤汉铁路,鄂境川汉铁路筹款办法,迄今未定,请拟旨饬下邮传部接办,以重路事。铁路股本,臣向持官民各半之议,此次粤汉铁路、鄂境川汉铁路,关系繁重,必须官为主持,俾得早日观成,并准本省商民永远附股一半,藉为利用厚生之资,此尤臣弥留之际,不能不披沥上陈者也。仅口授遗折,叩谢天恩,伏祈圣鉴。” (宣统元年八月二十一《遗折》)

张之洞至死未忘铁路事

应该说,兴建川汉铁路的动议是正确的,但当时国力枯竭、民力孱弱,张等似犯了类如“大跃进”激进的错误。至于官府先自办铁路推行股票,后又坚持向外国借款、铁路收归国有,令川民利益受损生怨,加之革命党的推波助澜,致使四川保路风潮骤起、武昌首义枪声惊鸣,大清王朝溃如雪崩,此则是张之洞生前所始料不及的了。

鄂境川汉铁路示意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穿越群山 打通入川快速大通道
宜昌边边(24)
川汉铁路:一条路扳倒清王朝
詹天佑逝世90年:生于南方,扬名北方,定居武汉
辛亥革命百年赋
七律·川汉铁路遗址感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