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科学日报| Nature子刊:怀孕期间对食物的渴望源自大脑分泌的多巴胺

第1337期   脑科学日报

2022年4月8日



科  学  时  讯

1,Molecular Psychiatry|贺永、夏明睿团队与合作者揭示抑郁症脑功能连接组梯度紊乱的分子机制
来源:北师大脑与认知科学

重性抑郁障碍脑功能初级皮层-联合皮层梯度异常模式与基因表达图谱的关联

近日,Molecular Psychiatry 在线发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贺永、夏明睿团队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综合采用青少年和成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脑影像多中心大数据及人脑标本基因表达数据,发现抑郁症患者初级皮层-联合皮层梯度的全局指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并且青少年期起病患者的梯度指标显著低于成人期起病患者。

该研究揭示了局部梯度分数的异常模式与跨突触信号传递、钙离子结合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相关,阐释了抑郁症脑连接梯度紊乱的潜在分子机制,不仅为理解抑郁症的脑网络受损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角度,而且对于建立临床适用的抑郁症临床疗效评估标志物具有重要启发。

阅读连接:
Molecular Psychiatry|贺永、夏明睿团队与合作者揭示抑郁症脑功能连接组梯度紊乱的分子机制

2Sci Adv|王延江团队等发现血液可溶性CD22与AD患者脑内Aβ沉积和认知减退相关
来源:BioArtMED
小胶质细胞作为脑内的主要免疫细胞,具有清除脑内代谢产物、病理性物质和细胞碎片等功能,在维持大脑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CD22是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具有免疫抑制功能。近来研究发现,降低CD22表达可增强老年小鼠小胶质细胞的Aβ吞噬功能并缓解年龄相关认知减退。CD22的胞外段被剪切释放出的可溶性CD22(sCD22)是CD22发挥生物活性的主要形式。
近日,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王延江团队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Colin L. Masters等合作在Science Advances 杂志在线发表了研究论著。该研究通过重庆衰老与痴呆研究队列的横断面人群和澳大利亚影像、生物标志物和生活方式研究的纵向队列,发现血浆sCD22水平与AD核心生物标志物和病情进展相关,提示其有可能作为潜在AD血液生物标志物。该研究支持CD22可能在AD中发挥作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阅读链接:
Sci Adv|王延江团队等发现血液可溶性CD22与AD患者脑内Aβ沉积和认

3Nature子刊:怀孕期间对食物的渴望源自大脑分泌的多巴胺
来源:生物世界
尽管对可口食物的渴望是孕期的常见特征,且可能导致体重增加甚或肥胖,其神经生物学原理却仍不明确。近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tabolism 发表了研究论文。
这项小鼠研究表明,怀孕期间的食物渴望是由大脑奖励系统中的多巴胺信号驱动的。这些初步的研究结果还显示,这种饮食行为或对后代产生长期的代谢影响,这为了解妊娠相关的食物渴望的神经元基础带来了新启示。
阅读链接:
Nature子刊:怀孕期间对食物的渴望源自大脑分泌的多巴胺

4,熬夜伤肝、伤子、伤代谢,怎么破?西南大学研究:喝茶或许能缓解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昼夜节律是一种内源性的计时系统(生物钟),大约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控制机体一系列生物过程,同时诱导着我们充满节奏的自然行为。昼夜节律紊乱通过多器官串扰(肠-肝-脑轴等)影响身体的代谢和炎症反应。然而,关于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科学家们仍知之甚少。
近日,发表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上的一篇综述中,来自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曾亮教授团队从“肠-肝-脑'轴的角度分析,认为昼夜节律紊乱可能是导致后代代谢紊乱以及神经炎症增加的关键因素之一,茶叶可能会干预胆汁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和G蛋白偶联受体(GPCR),从而减少昼夜节律紊乱引起的代谢紊乱和炎症,其中法尼醇X受体(FXR)、芳烃受体(AHR)和GPCR可能是潜在的靶点。
阅读链接:
熬夜伤肝、伤子、伤代谢,怎么破?西南大学研究:喝茶或许能缓解

5,STTT | 中山大学周鹏辉等团队首次发现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在免疫治疗期间应避免使用大麻素药物

来源:iNature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与化学疗法的结合显著提高了癌症治疗的临床益处。由于化学疗法通常与不良事件相关,因此在联合疗法中经常使用控制化学疗法副作用的药物的伴随治疗。然而,这些辅助药物是否会阻碍免疫治疗仍然未知。近日,中山大学周鹏辉及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李文德共同通讯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在线发表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 Δ9-四氢大麻酚(THC)是批准用于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的药物的关键成分,它降低了PD-1阻断剂的治疗效果。内源性大麻素anandamide(AEA)也阻碍了抗肿瘤免疫,表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CS)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揭示了ECS介导的抑制T细胞抗癌免疫的新机制,并建议在免疫治疗期间应避免使用大麻和大麻素药物。
阅读链接:
STTT | 中山大学周鹏辉等团队首次发现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在免疫治疗期间应避免使用大麻素药物

6,乔治亚研究院开发工程益生菌治疗帕金森病,可在患者体内合成左旋多巴,剂量可控且无副作用
来源:生辉SynBio
改造益生菌产生 L-DOPA 的方法
帕金森病(PD)是一种渐进性的脑部疾病,造成这种病的根本原因是大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病变,导致无法制造足够的多巴胺,现有的治疗方法仅限于帮助患者控制症状。在治疗药物中,左旋多巴是多巴胺前体,也是至今最有效的药物。近日,乔治亚研究院Kanthasamy教授团队利用新开发的合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使用重组的4-hydrophenylacetate 3-monooxygenase和FAD还原酶基因,改造肠道中的益生菌。
这种工程益生菌安全、耐受性良好,能够利用人体产生的酪氨酸合成左旋多巴,相当于让帕金森患者自产药物。该方式能够高度调整左旋多巴的产量,为每位患者提供个人所需的剂量。该治疗方式能够消除因左旋多巴向大脑输送不连续造成的副作用,对于改善帕金森患者的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euroscience News上。
阅读链接:
乔治亚研究院开发工程益生菌治疗帕金森病,可在患者体内合成左旋多巴,剂量可控且无副作用

7,BMJ:注意了!我们常用的胃复安和右美托咪定会大大增加缺血性中风的风险!
源:神经新前沿
研究强调了使用中枢作用的抗多巴胺类抗精神病药物的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尤其是在老年患者和痴呆症患者中的风险。尽管抗精神病药物也会阻断其他各种受体,但这些药物可能导致中风的机制可能与这种多巴胺拮抗作用有关。目前缺乏对非抗精神病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抗多巴胺类止血药(ADA)的中风风险的研究。
近日法国的研究人员使用来自法国全国范围内的报销医疗系统数据库SNDS的数据开展了一项病例-时间-对照研究。该研究结果发表在BMJ 杂志上,发现近期使用ADA的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增加。其中,右美托咪定和甲氧氯普胺的风险增幅最大。
阅读链接:
BMJ:注意了!我们常用的胃复安和右美托咪定会大大增加缺血性中风的风险!

8,人们是如何使用媒体来应对压力的?

来源:雷雳和学生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解什么是左旋多巴所致的异动症
中华帕金森病友之家
帕金森相关运动并发症的治疗(一)——剂末现象
帕金森病用药解答专题:森福罗有哪些作用?
肌张力障碍药物评价
『帕金森病 留言交流.帕金森病基础知识(帮助您更详细地了解帕金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