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病
病理:“何谓温,温是热。字画热从火,温从水,是热者火之热,温者水之热也。温为水热,其责在水,司人身之水者为三焦,责在三焦“,冉氏如是释温,可谓触类旁通,独辟蹊径,将”温病“病邪根源绘出,让我拊掌赞叹。经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又:”三焦膀胱,腠理毫毛相应“,则三焦为人体由内达外之道路,并能濡养元气,温煦腠理。殆温邪拂郁,不能外出,则三焦道路闭阻,上窜咽喉则为喉证;郁久酿为厉毒;发现皮毛则为癍证;小儿元阳未泄,腠理坚实,鼓抟于皮外肤内则为痘证。是水热是温病根源,而温病又为喉、癍、痘之根源。

脉法:温为热类,其脉当数,无论浮数、沉数、洪数、细数,或滑急兼数,滞涩带数,总以不离数者为近是,是数脉为温病本脉。由于温为伏邪,由内而外,由阴而阳,因此诊脉见尺强寸弱,先沉后浮,左小右大,此又是温病脉象特色。温病本无紧脉,而兼紧者,乃内有温邪,外复感寒邪,是数为本,紧为标。寒邪固闭成紧,温邪浮越为弦,一为阳气欲出而搏于内,一为阴气大伤而显于外,形迹相仿,性质天渊;温为有余之证,初起当强反见弱者,可知其正先伤;既发法当浮而反沉者,知其邪之内陷;始终法当右大而反小者,知其气之不布也,凡此皆其变脉。要知脉象仅仅传达消息,尚需结合见证分析真伪,观仲景论脉,多两两互勘,如滑数有宿食,涩微亦有宿食,温病临证,数为温,紧亦为温;强为温,弱亦为温;浮大为温,沉小亦为温,当合本末常变融会贯通之。

治法:夫温由外闭内郁,其来路由外而内,其去路即由内而外。外闭一开,则内邪得泄,外闭重重,发而不泄,则惟内陷内攻而已。病在内而责在外,病在热而重在寒,故经曰,”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知此则知温病以解表为第一义。温邪变幻迅速,解之未透,留一分即受一分之祸,既透方清,方为正眼法藏,层次不可紊乱,转换不可呆滞。仲景发汗已,身反灼热者,名曰风温,亦若禁表者,不知《内经》明言,未入脏者可汗,未满三日者可汗。热勿犯热,汗以辛凉(麻杏石甘,竹叶石膏汤等等)则可,汗以辛温则不可,《内经》言可,仲景言不可,亦是一种两两对勘。

或谓温病当表,喉癍痘亦当表否?曰:癍痘由于失表,不以汗解,只得借由癍痘解,塌陷则死,故更应畅表。喉证如兼外感,正当开之以杀其势。或问伤寒少阴有喉痛,金匮阴毒亦有喉痛,何谓喉证属温病,且温热喉痛与火热喉痛哪里分辨?曰:阴寒喉痛有阴寒兼证可查,热火煎烁则肿而红,温水熏蒸则腐而白,观其为白喉,故知其专属温。或问辛凉解表,热勿犯热固已,外证为寒用辛凉,非以寒犯寒乎?曰:引内热解外寒,药气与病气合化,即成辛温,是以病治病,法外寓法。或问无表证亦需表乎?曰:纯入于里无表证,不必解表,纯出于表无里证,亦不必清里。或始即里急,抽薪釜底,或终仍表在,逆流挽舟,神而明之,贵在其人,只是不可不知”表“为正确常法,乃庸愚无知,倡为始终忌表之说,谓镇润得力,癍疹自会外出,害人不浅。──────以上化裁自《温病问题之解决》,以为得其要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病问题之解决
名老中医之路之(44 )赵绍琴
“温病忌汗”论探究(全文)
【名老中医赵绍琴临床经验 经验方】
为何搬用经方有时会疗效不佳?你可能忽视了经方理论的重要性
《伤寒论》之太阳温病证及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