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市综合体中生态理念的体现

        城市综合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需,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方向和亮点。但是许多的城市综合体只考虑了经济发展的成分,考虑了便利性和可达性,考虑到了舒适性,却唯独没有考虑生态性,没有考虑人对生态的渴求和必需。就像昆明世博园这样的以标榜生态空间为主题的地方,也存在诸多生态问题。

        考察了某世博园,是为了将现在的世博园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生态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体现,整改和盘活原有的建筑体,整理出一套激活世博园的新体系。二十年前红极一时的昆明世博园,如今除部分景观区还在开放旅游外,有很多区域都是杂草凄凄,人烟稀少。特别是有些景观区域,由于没有按照生态的方式建设,虽然草茂林深,却稀有飞鸟,连昆虫都少得可怜。单一的植物组成,不能给鸟类提供食物,也不能为昆虫提供寄主,何来生物多样性?想起了曾经贵阳市的领导也提出过希望将鸟类引入城市自由生活,现在贵阳正在建的百山千园,也希望达到近自然的效果。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那一个个城市综合体在用心打造的生态景观建设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些伪生态的东西总是占领先机。

        城市是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的为满足人类活动而建造的空间,以人为核心无可厚非,它的功能就是要服务于人。但人作为从自然中走出来的动物,再怎么高等,仍然离不开对自然的依赖。即使像城市这样的为人类建造的空间,也不能只有人,也需要绿色,也希望鸟语花香。

        新的城市建设理念,要充分考虑人们对自然要素的需求,对回归自然的期盼,要留给人与自然对话与接触的机会。生态理念溶入城市系统,不是要人们回归原始,回到野草、虫咬与泥泞。也不是要培养一批生态学家或苦行僧,而是要让人在自然体与城市建筑群中寻找到自己的兴趣、体验和安慰,让人们过得更好。因此人们寻找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建造园林景观。但是,用现代的生态学思想和人们对景观的认知来判断,园林景观在很多时候还是与自然景观是有矛盾的。并不是越自然人类越能够觉得赏心悦目,将就了视觉效果,就有可能违背了自然结构,而尊重了自然结构,又丧失了景致美观。要充分考虑人的喜好与动植物的喜好是有差别的,应尽量照顾两方面的需求,做到“鱼和熊掌的兼得”。这些问题,通过技术手段是可以实现的。

        人作为具有思想的高等动物,精神需求与物质基础同等地重要。当然,精神层面的需要和喜好是可以培养的,通过人对自然的认识的提高和对自然的尊重意识的加强,能够寻找出一条能够满足两方面需求的办法,比如生态环境教育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通过学研课程、绿色课堂、生态体验等对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接受和拥有生态环境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对处于城市区域的自然生态区域进行合理的科学干预,也可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如适度的树种调配、栖息地再造、食源保证等,让更多的生物得以生存。对一些水体保留原来的软驳岸性质,让水体负有生态功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保证了水质的洁净。适当允许杂草和昆虫的存在,允许凋朽和裸地,允许闲散的空间。每一种生态类型都留有余地,才能保证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生存的空间。

        如果在城市,在人们居住地周边,依然有一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采得了蘑菇、抓得了蝴蝶、尝得到野菜、逗得了松鼠的地方,那一定是风水宝地,不管从经济还是社会方面,都将迎来新的生机。为什么像黔灵山这样的地方,每天会有几万人到访?接近生态,就是目的。但是,就算已经用心建造了,还是免不了伪生态的东西,如猕猴的投喂。因此,不光要建设,还要培养人们的生态素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图书馆
给动物空间,让城市自然“活”起来
城市建设必须彰显文化个性
预知今后10年的国内种植设计趋势 | 荐书《荒野之美·自然主义种植设计》
城市景观园林建设中的人性化理念探讨
(12)必修五专题一科学之光《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